
情迷大理洱海雙廊
絕大部分人到了大理后,都會被這里的美所傾倒,在古城青石板小路上的午后隨意走走,路邊的泥墻上,小草在陽光的光暈里閃爍。一路上可以欣賞這里獨有的云和陽光,大理的陽光是有質感的,從云中一束一束照射下來,用手機都可以拍得到。
住雙廊客棧,面朝大海發呆,時間就是用來浪費的。雙廊的每一個黃昏和清晨都是美麗的。到雙廊只需要跟著自己的心走,慢慢地迷路、慢慢地蕩漾。這里是盤絲洞,是迷宮,是花雨海的世界,幾多巷子、幾多交叉路口,向左走、向右走,轉角遇見了誰?大理的風土人情在鄉野,在洱海之畔。所以品味原汁原味的大理,騎行走入“山水畫卷”中,是最好的方式。洱海因其外形如同耳朵而稱之為洱海,從空中俯瞰,湖水清澈見底的洱海就如一輪新月,靜臥在蒼山和大理壩子之間。環洱海公路,緊貼洱海,蜿蜒在洱海的睫毛上,不僅風景優美,有的路段還設有專門的單車線路,能觀賞到洱海濕地等多樣性的地貌。洱海全程120公里,其中西岸大部分路段遠離海邊,東岸路線相對更好,其全程環海公路約70公里,靠近海邊,路面平整,騎行十分舒服,但要注意偶爾來往的中巴車和大貨車。騎行環湖一周后,你會徹底被她迷醉。

才村碼頭泛舟,看云看海看天。這里是離大理古城最近的海邊村莊,晨曦租上一艘小漁船,玲瓏花甲的白族老婦人掌舵,感受真正的依山傍水之景。靜靜聆聽洱海聲,觀日出日落,盡情享受大自然給予的最好饋贈。才村,集山水田園、古城村落,民族風情于一地,西面的蒼山橫列如屏,雄闊偉岸;東面的洱海海鏡開天,嫵媚秀麗;山海之間平疇萬頃,村落棋布。蒼山、洱海,古城、村落構成的山水田園,被稱為天然大盆景。
楊麗萍的月亮宮、太陽宮,以及畫家趙青的青廬,這三座宮殿成為雙廊玉幾島最著名景觀,也引起無數游客的好奇和窺探。 太陽宮是用石頭圍著一株百年大榕樹而造,月亮宮完全利用獨特的地形依山而建,沒有破壞一草一木,外觀猶如剛從海面升起的半輪明月。由于宮殿住宿價格不菲,所以坐在船上依洱海近觀,也是種不錯的觀賞方式。
富賈之鎮喜洲古鎮,是重要的白族聚居城鎮,保存著最多最好的白族民居建筑群。因此來到喜洲一定要自己去附近的村落里轉轉,游覽當地特色民居,感受原汁原味的白族生活,了解白族民居青瓦白墻,三滴水門頭,風水照壁。喜洲鎮周城村的扎染是白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扎染工序經過印花、扎花、印染、拆線等,要用板藍根等十多種植物泡十天染五次,染料要發酵半年才能染制,一塊桌布還要扎兩三天,古法工藝精湛,令人叫絕。

距離喜洲東北方3公里處,有一條伸入洱海中的帶狀陸地,被稱為海舌公園,三面環水,這里保存著原始的濕地。一路徒步或騎行感受碧藍的洱海、艷麗的格桑花、金黃的麥田、還有陽光折射下斑斕的深林,抑或是抬頭發現綿密成群的蜘蛛網……絕對有世外桃源的野趣。有興趣的也可以從雙廊乘快艇或租船到達對岸,半小時即達。
每當夜幕降臨,大理的喧囂和熱情便拉開了帷幕。大理的人民路、洋人街是酒吧匯集之地,來到大理,一定要感受大理令人迷醉的夜。街上隨處可見回歸自然、歸真返璞的裝飾;酒吧的竹椅、條桌、大酒杯,讓人似乎又回到淘金時代的美國西部;畫廊、客棧的竹草棚似乎把人帶回唐宋; 有緣的話,你還會發現那些為理想尋找心靈歸宿的伙伴。

怒江奔騰
怒江,一個未被開墾的旅游處女地,一個未被過多鏡頭記錄的攝影天堂。它是世界第三大峽谷,它也是22個少數民族的世代聚居地。怒江大峽谷、獨龍江峽谷、陰陽山瀑布、高黎貢山、碧羅雪山、石月亮、聽命湖……如果這些還不足以讓你心動的話,怒江第一灣、人神共居的丙中洛、落入凡間的如畫小寨秋那桶、被世人遺忘的知子羅古城必定會讓你心醉!
秋那桶峽谷是整個怒江大峽谷的精華部分,原始森林茂密,瀑布眾多,人在峽谷中穿行,沿途風景醉人。進入秋那桶,一條隱秘的入藏傳教線路,一段鮮為人知的茶馬古道,出現在你面前。因為云南電視臺拍攝的《最后的驛站》,田壯壯拍攝的《德拉姆》,這條很多人不知道的怒江丙中洛到西藏、緬甸、印度的茶馬古道進入了我們的視野,至今為止,這條古道依然擔負著沿途的物資通道。

貢山縣丙中洛村就位于綿延達200余公里的怒江大峽谷的頂端,它宛如怒江大峽谷輝煌的冠冕,上面鑲嵌著一片藍天,一帶雪峰,一灣碧水,成為香格里拉和三江并流的重要景區。是印度至中國的駝峰航線必經之地,有“雪山為域、江河為池”的奇特景觀,是人間的世外桃源!雪山之下,丙中洛柔軟的靜謐無邊無際,神圣卻蒼涼的暗金色,把那塊高地妝點得像一個教堂,巨大的穹頂直抵天庭,讓人頓覺自己的渺小,在那個穹頂下,聚居著信仰各各不同的人群。
桃花島其實并不是島,而是座怒江環繞著的山包,一座橫跨怒江的吊橋把它和鄉政府連在一起,30多戶怒族在那里過著自給自足、自得其樂的生活。經過村頭的核桃林和板栗林上去,放學的孩子們正爬在樹上打板栗呢。途中到處都是蜘蛛網,在太陽下閃爍著奇藝的光暈,仿佛到了盤絲洞,碩大的彩色蜘蛛令人脊背發涼,卻別有一番風情。“桃花節”最早就是由被稱為桃花島的扎那桶寨的怒族過起來的。過去每年桃花開放的時候,怒江水就暴漲,淹死不少人,人們認為這是水神作怪,所以村寨里就在每年桃花盛開的時候過節,種植桃樹,用面粉做一個很大的“稻草人”,與其他祭品一起投入江中祭祀水神,祈求村寨家人四季平安。
老姆登村的教堂遠近聞名,是一座中西文化結合的教堂,老姆登村有千人,怒族占95%,這里絕大部分村民信仰基督教。“老姆登”在漢語里的意思是“人喜歡來的地方”。這座建在懸崖邊上,紅白相間的房子的教堂,遠山近草,那種鄉村教堂的樸素和自然真的會讓人心靜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