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澎
被稱為“印尼奧巴馬”的佐科打破了印尼政壇長期被蘇哈托家族壟斷統治的局面,開創了印尼民選政治的新紀元。
木匠兒子的從政之路
從競選開始,印尼媒體就把佐科稱為“印尼奧巴馬”,常常拿他來與美國的奧巴馬總統做比較。除去外貌上的相似,他和奧巴馬均出生于1961年,來自平民家庭,而且都是憑借個人能力在政壇脫穎而出,成為風云人物,同樣是以力行改革作為競選的旗幟。這一比較加深了選民對佐科的了解,固化了他作為平民總統的形象。除此之外,佐科還有著自己的傳奇經歷。
1961年6月21日,佐科出生于中爪哇省梭羅市,他的父親來自中爪哇省梭羅河畔的卡朗安耶,是一個窮困的小木匠,而母親則是普普通通的家庭主婦。父母育有三女一子,佐科是家中的長子。由于家庭條件窘迫,身為長子的他不得不靠打工賺錢來買學習材料和獲取零用錢,12歲時,便開始在父親的家具車間工作了。鄰居們時常可以看見一個瘦小的男孩在下午放學后來幫助父親砍伐和收集木材。因為支付不起房租,他們不得不多次搬家尋找理想租處,不過這些房子都是在政府土地上的非法建筑。也正因如此,這個六口之家曾經三次遭遇被趕出小屋的窘境。
佐科決心使用一種可靠方法來逃脫這種命運——讀書。在選擇高中時,他希望進入當地最好的學校,但是一些人靠作弊的方法擠掉了他的名額。此后幾乎半年的時間,他都陷入一種絕望中,“我把自己鎖在房間里,不想去上學”。1980年,佐科19歲,他終于克服了失望的情緒,以成績最優生的身份高中畢業。5年后,他獲得了林業學方面的學位,并迎娶了姐姐的好友,在一家紙漿廠開始了人生的第一份工作。9年后,他回到梭羅學習家具設計,后來開辦家具廠,事業相當成功。
佐科前半生的規劃,似乎與政治八竿子打不著,喜歡埋頭閱讀和聽重金屬音樂。不過,他的閱讀書目中包括父親手中一本關于印尼首任總統蘇加諾的書。佐科的傳記作者Yon Thayrun說:“這再尋常不過,即使是在貧困的村莊里,人們也會擁有蘇加諾的書。這些書大部分是關于蘇加諾平民主義的經濟學說。老百姓喜歡看他的書,佐科的父親便是其中一位。”也許就是這本書在他的心中埋下了平民政治的種子。
2002年,佐科與一批同行朋友創立印尼手工與家具工業協會,并被推舉為主席。不承想,這竟然成為他通往政途的一個契機。由于他擔任主席期間表現杰出,2005年,他代表斗爭民主黨競選梭羅市長,從此,正式進入政界。
“印尼奧巴馬”的總統夢
2014年3月16日,由于佐科長期良好的從政記錄,印尼最大反對黨斗爭民主黨總主席梅加瓦蒂宣布,該黨將提名雅加達首都特區首長佐科為總統候選人。佐科開始以總統候選人的新角色出現在公眾面前,接受民眾的考驗,在各種問題之間斡旋。
他需要打敗他的強勁對手——普拉博沃是政壇的一位老手。2014年以前,在佐科沒有加入到競選中來的時候,普拉博沃幾乎是唯一的總統候選人。出生于印尼最富有家族的普拉博沃,2009年也曾參與大選,是印尼舉足輕重的軍事人物。在軍隊任職期間,他被指犯有侵犯人權罪,因此多年以前就被美國拒簽。他是一位讓印尼華人普遍心有余悸的人物,因涉及1998年印尼排華暴動備受爭議,經歷過1998年排華暴動的華人選民更是憂心局勢動蕩。
與佐科的親民路線不同,普拉博沃走的是民族主義路線,并且向選民作出承諾要為印尼重新贏得國際各方的尊重。此外,普拉博沃曾表示,如果他當選總統將會改變現有的直接選舉制度,使印尼政治回歸過去的協商模式,稱這“符合印尼的文化傳統”。普拉博沃的這個主張引起政治學者的強烈批評,認為這是開倒車的落伍想法。
實力強硬的富家子碰上民心所向的草根,其間的較量是激烈的。2014年7月,印尼大選進入倒計時,根據當時民調顯示,以親民著稱并被看作具有實干精神的佐科的票數領先,兩位候選人票額差距不到4%,選情呈現出緊繃拉鋸的局勢。2014年7月22日,佐科以53%得票率當選為新一屆總統。
為什么是佐科而不是普拉博沃?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嗎?事實上得民心只是一個結果,卻并不是原因。如果對佐科和普拉博沃的競選綱領進行更精確的解讀,會發現,除了打造出來的形象有差別外,他們在執政目標和執政手段上其實并沒有太大的差別。
首先,因為佐科是一個改革者。無論從他在梭羅,抑或是雅加達的經歷來看,佐科都是一個極具潛力的變革者。與普拉博沃的強硬不同,他是一個溫和的變革者,他的堅定改革,并不體現在不斷地拋出新政策上,而是把曾經理想的卻從未落實的政策,一步一個腳印地落實下去。佐科從貧民之子邁向總統之座的經歷是一個典型的“印尼夢”,也點燃了無數印尼普通民眾心中的“印尼夢”。
其次,是民主的力量。印尼民主改革以來,民主思想已經深入人心,普拉博沃的執政理想里,卻有明顯的開倒車痕跡。總統產生機制由原來的議會選舉逐漸演變為現在的全民直選。選舉是民主制度最重要的體現,選舉權是普通選民行使政治權利最重要的途徑,而普拉博沃卻想回到過去的協商模式。如果沒有一個民主的選舉制度,如果選民不能自由地表達意愿,如果金錢政治仍然能夠操縱選舉,佐科不可能成就“印尼夢”。佐科的當選乃是印尼民主制度的勝利。
再次,是網絡宣傳的發力。佐科剛宣布參與大選時,曾一度亂了陣腳,與曾經參與過大選的普拉博沃相比,佐科的宣傳經驗明顯不足。競選之初佐科超過60%的支持率不斷下降,甚至有被普拉博沃超過之勢。不過,佐科在傳統宣傳方面的劣勢,很快被網絡社交媒體彌補回來。佐科的支持者們自發地在Facebook、Twitter、YouTube上制作傳播支持佐科陣營的信息,廣度和深度都遠勝于對手。
最后,印尼華人支持者的身份也為他贏得了不少選票。一方面,平民出身的佐科向來與各族群相處融洽,對華人也親切有加;另一方面,印尼華人選民普遍仍堅持普拉博沃必須對1998年的排華事件負責。印尼華人國會議員托尼瓦多約表示,這種“歷史情緒”至今仍然影響許多華人選民的投票取向,特別是當年騷亂最嚴重的雅加達華人聚集區。
因此說,佐科的獲勝,不是一個偶然。
草根總統面臨的巨大挑戰
最近,有媒體評價稱,佐科是一個進步的思想家和一個大膽的領袖,有著強烈的誠信意識和堅持自己的信念所需的勇氣。當選總統固然值得慶賀,但佐科并沒有那么多時間享受勝利的喜悅,他將面對許多問題,這些問題將考驗他,看看他究竟是一個治市之才還是一個治國之才。人民有理由期待他做出一番不亞于梭羅、雅加達時代的政績,載入印尼史冊。
佐科面臨的第一大挑戰便是反貪腐。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佐科上臺后,如何克服阻力,推行改革計劃處理國內貧富懸殊問題,以及政府內部根深蒂固的貪污腐敗,將是他最大的挑戰。印尼國防大學學者尤哈尼斯也表示了憂慮:“我不打算粉飾太平,這真的會是十分艱難的工作。他必須叫停燃油津貼及政府官僚作風,可很多人一直都因為這些繁文縟節而獲得金錢利益。”印尼國會是印尼最貪腐的機構之一,每年順利獲得通過的法案寥寥可數。尤哈尼斯說:“國會內十分敵對,如果佐科要良好施政,就必須把一半的國會議員抓去坐牢。這些議員可以輕易地阻礙他推動改革。”這可是需要拿出打老虎的決心的,可是平民出身、毫無政治背景的佐科,能撬動這些大老虎嗎?
第二個挑戰是如何推動國家經濟增長。印尼宏利資產管理經理蘇賈曼指出,印尼面對兩大挑戰,即過度依賴商品出口,以及其他新興國家的競爭。他說:“我們必須提升非商品出口。同時改善人力資本和基礎設施,以提高競爭力。”印尼的基礎設施薄弱,外貿出口和招商引資都面臨困難,佐科能否通過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來提升印尼的綜合國力將會遇到重大考驗。
第三個挑戰是如何縮小貧富差距。世界銀行指出印尼的收入差距自2000年以來不斷擴大,按衡量財富公平分配程度的基尼系數高低來看,印尼人收入差距擴大在亞洲排名前列。印尼雖然已被列為世界十大經濟體,2013年,印尼經濟增長達6%,但失業率仍有6%。世行的報告指出,印尼收入差距擴大,是因為經濟擴張并沒有伴隨著必要的基礎設施建設如醫療保健和教育的同步發展。這導致貧困家庭無法從國家增長與資源分配中受益,富人卻深受其利。這是佐科必須立即面對的巨大挑戰。
第四大挑戰是削減燃油津貼。一直以來,印尼龐大的燃油補貼與電力補貼讓國家開支預算不勝負荷,目前已高達400兆印尼盾。專家一再指出,應該將這筆費用投資在能對經濟發揮更大效益的基礎建設上,改變目前印尼基礎設施落后的局面。可是,印尼歷屆政府都不敢調高燃油價格,深恐調高燃油價格后引發社會動亂,政治風險太大。佐科同樣面臨這一問題的巨大挑戰。他在競選期間一再重申,上臺后會削減燃油津貼。他的副總統競選搭檔卡拉接受外國媒體訪問時還說,如果佐科政府上臺,會爭取在100天內著手削減燃油津貼。他說:“國家開支預算25%(通過燃油津貼)給了中產階級,你就不能做任何事了。這簡直是瘋了。”佐科政府是否能兌現競選承諾,并拿出跟他在當梭羅市長近10年間那樣出色的政績,這將是對投票支持他的印尼人的真誠回報。
第五大挑戰是建立社會保障制度。印尼窮富懸殊,大部分民眾處于貧困狀態,他們對草根出身的佐科寄予了更大的期望,希望新政府能加強社會保障制度,尤其是醫療衛生及教育方面的福利。競選期間,佐科曾承諾會把他在擔任雅加達特區首長期間,推行的醫療卡及全民教育計劃推廣到全國,改善民生問題。但是,要建立社會保障制度需要錢。錢的來源要么就是增加稅收,要么就是政府發行債務。無論怎么做都會加重老百姓的負擔。這是一個兩難的問題。
.
高速發展的中國給印尼帶來機會
中印兩國1950年4月13日建立外交關系。文化大革命中,1967年10月30日兩國一度中斷外交關系。1990年8月8日,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和兩國的關系緩和,中印恢復了外交關系。1998年印尼發生惡劣的排華事件,不僅給印尼華人心里留下了一定的陰影,也在世界華人中造成破壞性的影響。至今許多中國民眾還對此耿耿于懷。2005年4月25日上午,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雅加達同印尼總統蘇西洛進行會談時,就雙邊關系和共同關心的地區及國際問題深入交換了意見。會談后,雙方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印度尼西亞共和國關于建立戰略伙伴關系的聯合宣言》,宣布建立旨在促進兩國和兩國人民的和平、穩定與繁榮的戰略伙伴關系。2013年10月2日下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雅加達同印尼總統蘇西洛舉行會談。雙方共同決定把兩國關系提升為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由此翻開了中印關系的新篇章。
印尼大選結束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致電佐科,祝賀其當選印度尼西亞新一屆總統。習近平在賀電中指出:“中國和印尼同為亞洲發展中大國,在雙邊、地區和多邊層面擁有廣泛共同利益。中方始終視印尼為周邊外交優先方向和值得信賴的合作伙伴。當前,兩國關系處于歷史最好時期,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我愿同你一道,繼續推動中印尼關系深入發展,造福兩國和兩國人民,為促進地區乃至世界和平、穩定、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有專家認為,佐科當選總統后,其競選團隊的外交顧問曾經在前總統梅加瓦蒂政府任職,因此佐科的外交政策也許會延續梅加瓦蒂時代的政策,比較友好地處理對話關系。最重要的表現在南海問題和雙邊經貿合作方面。
在備受關注的南海問題上,印尼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從地區層面上看,印尼是推動東盟今后發展的主要發動機,能否與印尼建立戰略互信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中國東南亞外交的成敗。蘇哈托下臺后的東盟雖然實現了10個東盟國家入盟,推動了東盟峰會等框架的建立,卻常被批評為“沒有行動”。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少了印尼強有力的參與和推動。現在印尼的情況有所改變,特別是在南海問題上,印尼有能力發揮重要的作用。印尼不是南海爭端的當事國,但有斡旋爭端的意愿,東盟成員國對于印尼也有期待。因此,佐科對待南海問題的態度,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中國和印尼的關系。
中國與印尼的外貿和經濟合作非常廣闊。最近這幾年,利用兩國經濟的互補開展各個領域的合作,印尼對中國的出口產品仍以資源型為主,中國對印尼的出口產品以工業制成品的半成品為主,雙方還開展了相互投資和擴大旅游業的合作。
但是,印尼一些官員和傳媒受西方“中國威脅論”的影響較深,對中國缺乏了解,看法較片面,驚呼中國經濟的強大給印尼國內外市場造成巨大威脅。華人對印尼經濟復蘇和促進中國與印尼的經貿關系起了積極和重要的作用,但印尼一些官員和傳媒對華人經濟還抱有偏見。在日常生活中,非華族大多數人對一般華商都有相當積極的印象,但對華人大企業家卻抱有偏見。中國企業家主要擔心印尼不夠安全,投資環境欠佳,遇到麻煩難于解決。盡管目前雙方的投資和經貿合作仍存在許多困難與障礙,但由于兩國政府重視,加上互補性較強,仍有廣闊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