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萊爾·阿普索普 文 吳新建 譯
亞太國家大量裝備戰術無人機以提升偵察力
克萊爾·阿普索普 文 吳新建 譯
隨著亞太地區的武裝部隊大量裝備戰術無人機以支持自己的軍事行動,該地區的戰術無人機市場進入蓬勃發展時期。本文將主要討論該地區正在實施的幾個戰術無人機項目。
當真正的中空長航時無人機對許多軍隊仍可望而不可及時,戰術無人機憑借多用途、高性價比、快速部署的優勢,以及在國內外軍事行動中展現出的日益重要性,成為許多軍隊一種可行的替代方案。
在亞太地區,一些旨在發展本土戰術無人機的項目正在進行。新加坡武裝部隊宣布,計劃在2030
年前將無人駕駛技術與軍事行動進行更加緊密的結合。除“赫爾墨斯”-450、“搜索者”Ⅱ和“蒼鷺”戰術無人機外,新加坡武裝部隊還裝備了“天刃”Ⅲ戰術無人機。繼2010年成功開發“天刃”Ⅲ后,新加坡國防科技研究院和新加坡科技宇航公司一直致力于開發“天刃”Ⅳ無人機,它的航程更遠,續航能力更強,能向地面機動部隊指揮官提供戰場態勢感知信息,使指揮官得以監視重兵把守的區域。“天刃”Ⅳ可以在小塊空地或者被圍墻圍起的場地內,通過彈射器進行發射以及高精度自動降落傘進行回收,最大航程為100千米,最大飛行高度為4572米,具備全天候作戰能力,基本有效載荷是一種雙軸陀螺穩定的監視和觀察系統,具有高清晰度、連續光學變焦、彩色晝間通道和自動視頻跟蹤的功能。
2013年11月,泰國威亞衛星通信公司在曼谷防務與安全展上推出“黑鳶”戰術無人機。“黑鳶”作為網絡中心戰的組成部分,主要用于收集和交換信息,包括態勢感知、偵察和戰斗毀傷評估。
盡管亞太地區開發的戰術無人機所占市場份額正在不斷增長,但是目前美國和以色列開發的戰術無人機仍然主導著市場。
2012年5月,澳大利亞國防部宣布,澳大利亞陸軍裝備的“影子”-200戰術無人機已經部署至阿富汗,它將取代澳大利亞陸軍早期部署的正在阿富汗為北約國際安全援助部隊提供偵察的“掃描鷹”無人機系統。屆時,澳大利亞軍方能夠利用“影子”-200的多任務優勢,顯著提升聯軍部隊的戰場態勢感知能力。“影子”-200的部署,標志著澳大利亞正式進軍戰術無人機領域。
截至2012年,“掃描鷹”已經在阿富汗運行了近5年時間,共執行任務6200次,平均每天為地面部隊提供偵察時間22小時,在阿富汗飛行總時長高達32000小時。“掃描鷹”是一種小型無人機系統,最大有效載荷為3.4千克,這限制了其多任務能力。盡管如此,它仍然為軍事行動提供了許多有價值的支持。
2010年,澳大利亞國防部根據與美國政府簽訂的對外軍售合同,訂購了第一批2套“影子”-200無人機系統,作為澳大利亞國防軍“聯合項目129第2階段”計劃的組成部分。根據合同,每套系統包括5架飛機、2座地面控制站、1套發射和回收單元以及其他相關設備、后勤和培訓。2011年8月,澳大利亞陸軍接收了第1套無人機系統;2013年7月,澳大利亞根據對外軍售合同采購了其他單元,目前飛機制造商正在進行交付。
“影子”-200能在高達2438米的高空飛行,全天候拍攝全動態視頻,并將圖像傳輸至125千米以外的地面控制站。目前,特克斯特朗系統公司正在努力提高該系統的性能,升級后的系統分別稱為“影子”擴展翼配置和“影子”V2配置。
與傳統的“影子”-200相比,“影子”擴展翼配置的滯空能力和有效載荷容量得到了提升,通信中繼和可選激光指示功能的添加補充了核心偵察功能。“影子”V2配置是一種全數字化系統,安裝了戰術通用數據鏈以擴展數據通道,并對傳輸數據進行了加密處理。預計在2015年中期,特克斯特朗系統公司將把美軍現役的117架“影子”-200都升級至“影子”V2配置。
在“影子”-200的基礎上,該公司還開發了“影子”M2無人機。得益于大型飛機的機體和混合機身,“影子”M2能提供額外的升力和安裝更大的發動機,雙有效載荷艙可以同時攜帶多種有效載荷,進而具備多任務能力和一體化衛星通信能力。2014年2月,“影子”M2在亞利桑那州尤馬試驗場進行了演示飛行,來自世界各地的客戶代表共同見證了這一時刻,其中包括大量來自亞太地區的客戶代表。

“影子”-200戰術無人機

地勤人員為“蒼鷺”-1做起飛前檢查
亞太國家既要考慮國防預算的承受力,又要考慮無人機的使用經驗,諸如“影子”戰術無人機家族的系統發展成熟,記錄優異,該系統已在全球累積飛行超過90萬小時,其中90%是在作戰行動中。相對于仍處于開發中的替代品,這將使預算緊張的客戶更好地預測運營成本。
如同澳大利亞陸軍一樣,越來越多的潛在客戶尋求通過租賃協議,而不是冗長昂貴的采購來獲得戰術無人機。
“蒼鷺”-1是澳大利亞部署在阿富汗的最大戰術無人機。澳大利亞陸軍根據一份與麥克唐納·迪特維利聯合有限公司簽訂的服務合同租賃了該型無人機,合同始于2010年,終止時間已由2014年7月延長至2014年底,“蒼鷺”-1繼續為澳大利亞國防軍和北約國際安全援助部隊在阿富汗南部的軍事行動提供偵察。麥克唐納·迪特維利項目總監戴維·馬里奧特稱:“這些無人機對于部署在阿富汗的澳大利亞人非常重要。”
麥克唐納·迪特維利為澳大利亞提供了一套完整的交鑰匙服務,除了將飛機租賃給澳大利亞皇家空軍外,還提供訓練、后勤、維護、飛行準備、適航管理以及相關設備和備件。澳大利亞皇家空軍的飛行員在抵達阿富汗之前,通過該公司完成了操作“蒼鷺”-1的訓練。
麥克唐納·迪特維利提供的服務非常靈活,甚至包括提供執行飛行任務的飛行員,客戶可以根據需要從全套服務中選擇部分項目。這些解決方案不僅使新的戰術無人機操作員在訂購無人機之前就獲得了實地體驗,而且還提高了預算收益。
馬里奧特說:“對于澳大利亞人而言,租賃合同的最大優勢是避免采購計劃的并發癥。采購軍用無人機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通常需要數年時間,而我們的租賃合同使他們能夠另辟蹊徑,僅僅在他們需要的時間段為其提供服務,還允許客戶通過更加靈活的作戰預算而不是資本預算去采購。”
“蒼鷺”-1的地位處于戰術無人機和中空長航時無人機之間,可提供直線視距/無人機機載數據中繼、超視距衛星通信、雙實時指令上行鏈路、單實時數據和視頻下行鏈路。“蒼鷺”-1是亞太地區部署最廣泛的無人機之一,除澳大利亞皇家空軍外,印度尼西亞、新加坡和印度空軍也裝備了該型無人機。
最近,印度為加強與中國、巴基斯坦毗鄰地區的巡邏能力,訂購了15架“蒼鷺”無人機。截至2013年12月,印度的“蒼鷺”無人機數量已經增加到40余架,國家之間持續的局勢緊張導致該地區對偵察能力強的無人機存在巨大需求。
“蒼鷺”的生產商以色列航空航天工業公司的一名營銷總監阿維·布萊塞爾稱:“亞洲是我們的中心市場,而且這個市場正在快速增長,因為需要控制國家之間的和平并監測自然災害,例如在2004年印度洋海嘯的搜救中,‘蒼鷺’和‘搜索者’的身影隨處可見。”
“搜索者”是一種用于實時監控、火炮校正、戰場毀傷評估的多任務戰術無人機。“搜索者”MKⅢ可以搭載多種任務載荷,包括光電(電視和紅外組合或電視/紅外/LD三重傳感器)、合成孔徑雷達、通信情報和電子監控措施,以及客戶安裝的有效載荷。它的數據鏈路選項包括直線視距數據鏈路、用于超視距任務的無人機機載數據中繼和超視距任務的陸基數據中繼。在亞太地區裝備“搜索者”的國家包括印度、斯里蘭卡、印度尼西亞、韓國、新加坡和泰國。
布萊塞爾說:“‘搜索者’系統已經非常成熟,既能從位于喜馬拉雅山上海拔3352米的跑道上起飛,也能在冰雪、暴雨、大風和極端溫度的惡劣條件下爬升至1萬米高空。這種成熟度在亞洲非常重要,因為亞太地區的客戶們成熟且富有經驗,十分清楚自己的需求。”

“搜索者”戰術無人機
布萊塞爾估計,亞太地區的無人機市場將以每年至少10%的速度遞增。一個潛在的增長領域是海上作戰的需求,“蒼鷺”-1無人機可配合海上巡邏雷達更好地滿足海上防御的需求。
隨著客戶不斷尋求靈活的解決方案,來滿足整個作戰任務頻譜的需求,戰術無人機的多功能性及其采購和運營的成本效益,很可能使亞太地區的戰術無人機市場在未來幾年內繼續拓展。
譯自泰國《亞洲軍事評論》2014年第10期
責任編輯:葛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