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淮海農村商業銀行 黃艷秋
2014年11月22日、2015年3月1日、2015年5月11日央行連續三次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同時將存款利率浮動區間擴大至存款基準利率的1.5倍。三次降息均為非對稱性降息,充分顯示央行在降息同時也不忘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長遠意圖,隨著存款保險制度的正式推出,存款利率完全放開已指日可待。
在利率管制期間,銀行間的競爭主要是產品創新,服務水平等非價格手段的競爭,一旦利率放開,對金融產品可以自主定價后,價格將成為商業銀行之間競爭的主要手段。銀行為了擴大資金來源,吸引優質客戶,增加市場份額,有競相提高存款利率和降低貸款利率的沖動,價格競爭的直接后果就是存貸利差縮小、利息收入在總收入中占比下降,而凈利差收入是商業銀行的主要收入來源,我國農商銀行的中小客戶數量占多數,大客戶業務貢獻占主體,凈利差收入甚至達90%以上。存貸款利差縮小不僅減少銀行利潤,同時也增加了銀行利率基準風險,因此客戶定價是銀行應對利率市場化的最主要措施,精準的存貸款定價是銀行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目前,大部分農商銀行尚未建立統一的定價機制,做不到根據客戶風險、期限、擔保方式以及自身的資金成本、運營成本等實現逐筆定價。在實際操作中,很多貸款的利率跟客戶的風險等級不成正比,跟貸款的期限也沒關系,貸款并不能反應出銀行承擔的信用風險、利率風險和流動性風險。
隨著利率市場化的逐漸推進,利率差的波動加大,需要把管理重心從規模擴張的粗放式管理轉向凈利差的精細化管理,而凈利差精細化管理對銀行利率定價能力提出更高的管理要求。
鑒于目前農商行已開始啟動內部資金轉移定價系統建設,而內部資金利率又是商業銀行利率定價管理的核心,因此本文從內部資金轉移定價角度分析銀行利率定價機制,旨在為農商行未來的外部定價管理提出思路。
(1)為生息資產和付息負債業務定價提供測算依據。
(2)分離銀行面臨的市場風險和信用風險,建立專業、高效的風險管理機制。
(3)為商業銀行推行全面財務管理,綜合分析產品、客戶和部門的效益創造條件。
利率定價管理是對生息資產、資金價格的管理,具體包括存款利率、貸款利率、拆借利率、貼現利率、付息負債和內部資金利率等,其中,內部資金轉移定價是利率定價管理的核心。因為制定存貸款利率的核心是確定資金的成本和收益,在此基礎上結合成本分攤和信用評價,就可確定存貸款的利率水平。有了內部資金利率,存貸款定價就水到渠成。
比如在流動性較為緊張時,為緩解流動性壓力需增加定期存款,減少發放大額及期限較長的貸款,則可以通過制定吸引或歧視性的內部資金利率,提高相關期限定期存款的FTP價格以增加其存款資金收益,降低大額、期限較長貸款的FTP價格,以增加貸款資金使用成本,達到優化資產負債結構的目的。上述存貸款FTP價格變動后,將反作用于產品端,從而發揮引導產品定價的作用。
和其他任何體系一樣,內部資金轉移定價體系運行成功與否,最終取決于對它的認知和運用水平。目前大部分農商行的管會系統尚處于初建階段,具體實施過程非一蹴而就,具體實施過程中,可能產生各方面的問題,直接影響到FTP定價體系的實施效果。后期需繼續加大管會系統建設,摸索總結經驗,建立一整套基于利差的分析體系,通過利差分析決定哪些業務多做,哪些業務少做,什么時間做的問題以提升FTP定價實施效果。
商業銀行的資金可分為三類:外幣資金、人民幣資金交易類產品(如同業拆借、債券回購、現券買賣等)、人民幣存貸款業務。常采用的定價方法如下:
外幣資金曲線,一年期以內的使用市場價格(libor、hibor)作為內部資金轉移定價的基礎,美元產品采用libor,港幣產品采用hibor,所有其他幣種采用libor,一年期以上為swap曲線,定價方法采用期限匹配模式。
因外幣資金管理依托于相對成熟的國際金融市場,在公開而活躍的國際資本市場上,外幣的收益率曲線可以被認為是真實有效的。
人民幣資金交易類產品的曲線,一年期以內的使用市場價格(shibor)作為內部資金轉移定價的基礎,一年期以上為國債收益率曲線,定價方法采用期限匹配模式。
對于小型的農商行來說,在國家利率管理政策下,管理層在效益最大化利益驅動下,不少農商行錯配資產負債期限結構,將流動性很強的短期負債運用到流動性較差的長期資產上,負債流動性高于資產流動性,存在流動性風險隱患。為提高農商行對流動性風險的重視程度,保障金融市場不因拆入資金解決流動性風險而背負過高的成本,應在市場利率基礎上加一定的風險補償率。
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的存貸款利率是以央行公布的基準利率為定價基礎的,尚未實現完全市場化,人民幣存貸款業務的內部資金轉移定價是建立在商業銀行自身的成本收益分析基礎之上的,因此,不能完全使用市場價格作為內部資金轉移定價的基礎,建議暫時采用多庫模式下的內部資金轉移定價模式。即由資金中心首先按期限分類資金池,分別計算各資金池內存款吸收的平均成本率,和貸款發放的平均收益率,收益率減去成本率的利差按照一定的分配比例在存貸款業務間進行分配,計算出每個資金池的內部資金轉移價格,分配比例根據各農商行對存貸款業務的政策傾斜度確定。
定價方法按現金流特征和產品業務特征分為直接期限匹配、利率代碼差額法、賦值利率法、鎖定利差法、久期法,如按揭貸款使用久期法,定期存款、利隨本清的貸款使用直接期限匹配法。
內部資金轉移定價系統運行相對成熟的情況下,可按人總行關于《城市商業銀行人民幣存款利率定價管理辦法》中的存款定價方法,以人民銀行存款基準利率作為重要參考,綜合考慮盈利可持續、發展戰略、市場定位等多項因素,運用“內部成本效益測算+調整因子”的方法,實行“掛牌利率+差異化定價”的模式。
公式:存款掛牌利率=Min{內部測算的存款基礎利率+調整因子,央行存款利率上限}(存款利率放開后不需要再考核央行存款利率上限);存款基礎利率=存款資金收益率-存款營運成本率-目標利潤率;存款資金收益率=按照相關業務的定價方法從FTP價格曲線上取值;存款營運成本率,存款營運成本率代表每一類存款所分攤得到的合計費用率,包括人事費用、營銷費用、運營費用、折舊費用四大類費用,由本行管理會計系統通過成本分攤流程將全行費用分攤到每個賬戶,從而匯總出每一類存款在上一年度的合計費用率;目標利潤率,目標利潤率由定價管理部門根據存款總體目標利潤率分攤至各期限存款測算得出,目標利潤=資本/總資產×資本的目標收益率(預期分紅比率)×貸款額。
內部資金轉移定價系統運行不太成熟時,建議按人總行關于《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存款定價管理辦法》中的存款定價方法,采用基礎利率加調整點數的方式確定,計算公式為:存款利率=存款基礎利率+調整點數;存款基礎利率=(貸款利息收入+存款投資收入-目標利潤-運營成本-違約成本-稅金)/存款金額×期限;其中:貸款利息收入=存款金額×(新增貸款/新增存款)×貸款平均收益率;存款投資收入=存款金額×投資比例×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Shibor);違約成本=違約率×存款金額×(新增貸款/新增存款);存款利率調整點數,根據客戶發展戰略、產品營銷戰略、區域發展戰略、同業競爭策略等因素確定定價調整幅度。
內部資金轉移定價系統運行相對成熟的情況下,可采用基于目標收益的成本加成風險定價方法,定價模型計算公式:目標利率=(資金成本率+運營成本率+風險成本率+(經濟資本占用率×(資本成本率+經濟利潤率))/(1-所得稅率))/(1-營業稅及附加比率);
保本利率=(資金成本率+運營成本率+風險成本率+(經濟資本占用率*資本成本率)/(1-所得稅率))/(1-營業稅及附加比率)
各農商行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在定價系統中設置FTP參數、運營成本率參數、違約概率及違約損失率參數、產品權重系數、客戶類型系數、信用等級系數、押品系數、行業系數、期限系數等。
內部資金轉移定價系統運行不太成熟時,建議采用價格領導型定價方式,即貸款利率=基準利率×(1+浮動幅度)。浮動幅度建議考慮擔保形式、信貸投向、貸款比例(指借款單位總貸款金額,含本次申請貸款金額,占農商行上年末資本凈額的比例)、貸款期限、賬戶形式與入股比例等因素。
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市場競爭將日趨激烈,而農商行由于盤子小、招牌小,在競爭中處于劣勢,傾向于通過價格手段開展市場競爭,在成本控制和風險管理沒有跟上的情況下,容易造成風險。建立與成本和收益相配比的利率定價體系,大力加強利率定價能力建設,推進存貸款利率定價精細化管理已迫在眉睫,基于內部資金轉移定價的存貸款利率定價方法為農村商業銀行存貸款利率定價提出了新的思路與設想。
[1]趙曉娜.利率市場化——金融改革的突破口[J].當代經濟管理,2012(06).
[2]孫一銘.利率市場化視角下的互聯網金融——來自美國貨幣基金發展的啟示[J].上海金融,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