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林梅琴
勇士們,向更高處蹦去
本刊記者 林梅琴

2015年2月,一則財經(jīng)消息讓人們對兩位福建蹦床運動員有了新的認識??吹竭@里,你一定覺得有些奇怪。蹦床和財經(jīng),兩者八竿子打不著,怎么會扯上關系?
別急,事情還得從頭說起。
這則消息里的兩位主角——俞大康和黃志鵬,原來都是福建蹦床隊的運動員,后來雙雙入選了國家集訓隊,兩人都拿過全運會的蹦床金牌。他們退役后,拿出幾十萬的冠軍獎金,做起了生鮮生意,開啟了人生的又一扇大門。
當然在創(chuàng)業(yè)期間,他們也遇到了許許多多的困難和不如意,不過多年的運動員經(jīng)歷,讓他們有了異于常人的堅忍和韌性。
這也是福建蹦床男隊的共性。
最近,世界蹦床冠軍、廈門人葉帥因為參加一檔綜藝節(jié)目而火了一把,不過他也引起了不小的爭議。原因是他帶著傷參加江蘇衛(wèi)視《超級戰(zhàn)隊》節(jié)目,挑戰(zhàn)7米“蹦床灌籃”,意外摔倒后,他一度痛得爬不起來,卻還是堅持到了成功的那一刻。
這樣的做法,讓不少人感到不能理解。畢竟在旁人看來,運動員的身體何其珍貴,做這些,未免有些不值得。
而葉帥的想法很簡單:“一是希望讓更多觀眾了解蹦床項目,二是讓自己嘗試蹦床基礎上的花式玩法。”
“練蹦床已經(jīng)是自己前一半生命里的一部分了。只有蹦床,能讓我輕松跳上10米高空,這就是跳躍的自信,我每次跳躍都能俯瞰整個世界?!北绕鹋杂^者來,葉帥當然更懂得蹦床對他的意義。
他從1998年開始練蹦床,第二年就加入了福建省隊,后又進入國家隊,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過了17個年頭。在接觸蹦床之前,他還學過一段時間的體操和跳水?!绑w操與跳水對肌肉力量、空翻感覺等基本功要求都比較高,對練習蹦床很有幫助?!比~帥說。
但蹦床這種看起來相對簡單的運動,練起來也與其他體育項目一樣充滿艱辛。說起那些傷痛史,葉帥“如數(shù)家珍”:“腰和膝容易受傷,空翻飛出網(wǎng)面也是家常便飯。訓練的時候,腳腕、膝蓋、腰、背都需要著力保護。我曾經(jīng)鼻梁粉碎性骨折、手臂前臂骨折,一共做過三次大手術?!?/p>
2007年,葉帥在蹦床世錦賽上為中國奪得了第一個網(wǎng)上個人項目的世界冠軍。但讓他遺憾的是,因為傷痛等原因,他一直沒有在奧運會的賽場上取得一個讓自己滿意的成績。盡管如此,放棄這個詞,在他的字典里卻是不存在的。
“他從沒跟我說過不想練了或者怎么樣,也沒有因為有傷而有所懈怠。這一點讓我很感動?!比~帥的教練卓賢麟說。
運動場上的人生,就像蹦床運動員跳出的拋物線一樣,起起又落落。
“勝者為王敗者寇,所有責任都在我身上?!?005年的第十屆全運會上,福建蹦床男隊三人次“飛出彈網(wǎng)”,無緣男團、男單兩枚金牌。賽后,主教練陳琪林把責任都攬在了自己身上,“我們對不起福建的父老鄉(xiāng)親?!?/p>
當時福建蹦床男隊派出的是葉帥和劉麒鵬,作為奪冠的大熱門,他倆被寄予了很大的期望。然而就在前一天的男團決賽中,葉帥出現(xiàn)了大失誤。
男單決賽開始了,率先出場的葉帥,看上去一臉凝重,心事重重。果然,在現(xiàn)場觀眾制造的噪音中,他又一次地失誤了。
“沒關系,我們還有麒鵬。”陳琪林抱住他安慰道。
劉麒鵬在男團決賽中,曾跳出41.65分的全場最高分。只是這一次,失誤就像傳染病一樣。在劉麒鵬成功完成了第二個轉(zhuǎn)體動作后,嚴重的失誤又一次發(fā)生了。
其實在這次比賽中,福建男隊的編排的動作,難度系數(shù)達到了世界最高水平。如果換一套難度系數(shù)低一點的,或許結(jié)局就不是這樣。不過陳琪林覺得:“既然這套動作是世界領先水平,我們就應該在不同的場合進行磨煉,提高完成動作的穩(wěn)定性?!?/p>
也就是憑著這樣的挑戰(zhàn)精神,福建蹦床男隊在幾年的時間里,迅速成長,頻頻得獎。
1997年,蹦床被國家體育總局列為正式競賽項目,但如今在國際上已取得輝煌成績的中國蹦床隊,于5年后才成立。而福建,早在1998年初便開始組建蹦床隊了。
白紙上畫畫,不是件容易的事。運動員的選擇,就是一個難題。什么樣的人比較合適?誰的心里都沒底,只能抱著試一試的態(tài)度,搏上一把。
劉麒鵬來自龍巖上杭,6歲時便進了上杭縣少體校體操隊。在那里訓練了一年之后,他被福建省體操隊看中,小小年紀離開了家。他的身體條件好,又能吃苦,在取得全國青少年比賽自由體操項目的個人冠軍后,他便被福建蹦床隊選中,開始了一場與自己、與未來的博弈。
因為有體操基礎,劉麒鵬在對蹦床技術的把握上,并沒有遇到太大的困難。說快也快,說慢也慢,兩年后,他在2002年全國蹦床冠軍賽上奪得了個人和團體兩塊金牌。
接下來的幾年,劉麒鵬的成長快速而穩(wěn)定。除了接二連三地在國家級比賽奪魁,2005年他還在保加利亞舉行的蹦床世界杯比賽中,獲得了銅牌。這是中國首個男子蹦床項目的國際獎項。
與此同時,新一批的福建蹦床運動健兒也紛紛開始嶄露頭角。
在2013年第十二屆全運會的賽場上,福建蹦床男隊成功衛(wèi)冕團體冠軍。主力隊員中除了世界冠軍楊松和葉帥,劉鯉翔和昝捷對觀眾來說,都是新面孔。還有在多哈亞運會上為中國奪得首塊亞運蹦床男子個人金牌的闕志城等閩籍蹦床運動員,更是在國家隊中挑起了大梁。
鏈接
蹦床運動的由來
開創(chuàng)現(xiàn)代彈性蹦床運動的,是法國雜技演員特朗波蘭。蹦床的英文單詞trampoline,即來自他的名字Du Trampolin。
你沒看錯,現(xiàn)代彈性蹦床就是從“空中秋千飛人”這類的雜技項目發(fā)展而來(插一句題外話,中國馬戲團的雜技演員使用類似的蹦床,至少已有200年的歷史)。
話說這個特朗波蘭,他跟一般的雜技演員不同,平時訓練后沒事,就喜歡天馬行空地設計表演動作和道具。這不,某天他就用麻繩編了一個網(wǎng)。這樣一來,演員就可以利用網(wǎng)的彈性,把自己拋入空中,完成各種騰空動作。
20世紀30年代,美國跳水冠軍尼森制作出了類似現(xiàn)在我們常見的那種蹦床,不過他做這個是為了幫助跳水運動員進行翻轉(zhuǎn)訓練。這時候,蹦床還只是一種訓練工具,如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美國就利用蹦床來訓練飛行員和領航員的定位技能。
因為訓練效果不錯,慢慢地,蹦床就變成了一項運動。它先在美國盛行,后來傳入了歐洲。2000年悉尼奧運會,蹦床正式成為比賽項目,晉級為奧運大家庭中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