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琨


下肢靜脈曲張好發于長久從事站立工作和體力勞動的人群。此病具體體現為靜脈血液回流不暢以及下肢腫脹,病程日久者可并發慢性潰瘍,而且老年人體質較弱,發生潰瘍后傷口較難愈合。要改善血液回流不暢,不能單純依靠藥物治療,更重要的是堅持每日鍛煉小腿肌群。
廣州市中醫院脈管炎科副主任中醫師、副教授周毅平結合小腿肌群與血管靜脈瓣的生理協作關系,編制出一套新式“靜脈曲張保健操”。
第1式:背伸踝趾
取坐位,雙腳放松置于地面上,在吸氣時背伸踝關節及腳趾,同時要繃緊小腿后部肌群,腳跟著地;呼氣時放松雙腳,把雙腳再次平放于地面上。
第2式:揉捏小腿肚
取坐位,右腳搭在左膝蓋上方,呈“二郎腿”狀。右手扶穩右腳,左手從右腳踝關節一直揉捏小腿肚至右膝關節下方。再以同樣的方法按摩另一只腳。要注意按摩小腿肚的方向一定是由遠心端至近心端。
第3式:床上踩單車
取臥位,背部緊貼床墊,雙下肢舉高并輪番伸縮,呈“踩單車”狀。運動雙下肢時,要配合收縮小腿后部肌肉。
第4式:前后滾輪
取坐位,雙腳分別踩一滾輪,一腳將滾輪推前時,另一腳同時將滾輪拉后,然后兩腳交替作前后運動。前腳向前推滾輪時,要盡量趾屈踝關節;而后腳向后推拉另一滾輪時,要盡量下壓腳跟,以確保小腿后部肌肉得到充分鍛煉。
周毅平教授提醒,老年人要預防下肢靜脈曲張,日常生活中要避免長時間的久站或久坐,每當站立完一段時間后,要坐下來休息,這樣才能使血管及肌肉張弛有度,從而保持血液回流順暢。平時要保護好下肢皮膚,以免造成破損。另外,下肢靜脈曲張患者避免用冷水沖洗腿部,同時也要注意清淡飲食,忌海鮮、麻辣火鍋等容易使血管發炎的食品。
(摘自《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