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春燕
蒂姆·伯頓憑借動畫電影《圣誕夜驚魂》和《僵尸新娘》奠定了其在動畫電影史上的重要地位。他的動畫電影作品一改傳統童話世界清新、明麗的創作理念,更多地表現為黑暗與恐怖,但又不會帶給觀眾恐怖的感覺。其動畫電影的上述奇特現象,使“伯頓式”成為電影業界的一個術語和風格怪誕、陰暗的電影的代名詞。[1]而蒂姆·伯頓本人則憑借在動畫電影風格創新方面的成功,被譽為好萊塢的“鬼才導演”。從動畫發展理論的層面來看,在主流動畫之外,許多藝術家一直在進行動畫表現形式上的探索,這些具有濃重試驗性質和個性特征的非主流動畫作品,在動畫電影表現形式和美學意義上做出了突出貢獻,對動畫事業的創新和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蒂姆·伯頓無疑是非主流動畫探索中的佼佼者,其作品成為當時非主流動畫中當之無愧的代表。鑒于蒂姆·伯頓的動畫作品主要是由于造型上的恐怖、怪誕,而具有鮮明的個性,并形成獨一無二的動畫電影模式,因此對其作品的造型特征進行探查,有助于從本質上把握其動畫電影的藝術價值。
動畫電影角色造型的作用不僅在于展示人物的外貌特征,更在于借以反映人物性格及身份特征。美國動畫電影在幾十年的發展歷程中在角色造型上已經形成了一種程式化的風格和樣式。這些傳統的動畫角色造型注重運用柔和、流暢的線條,塑造帶有夸張美感的人物形象,但是人物形象的外部特征一般比較嚴謹,人物造型在展示人物性格方面也符合傳統的審美觀念,正面人物一般具有完美善良的外形,而反面角色則面目猙獰。蒂姆·伯頓的動畫角色造型在吸收上述傳統造型特色的基礎上,進行了顛覆性嘗試,創造出雖然不符合傳統審美特征,但是卻通過勇敢善良的角色形象和角色造型模式化的突破,形成了獨特的、難以模仿的造型風格。

動畫電影《圣誕夜驚魂》海報
《文森特》是蒂姆·伯頓在角色造型探索上的首次嘗試,其中的小文特森蒼白的臉色,大白眼中鑲嵌的小瞳孔,令人驚駭的小下巴以及一頭凌亂頭發遮蓋下憂郁的眼神,都與傳統審美觀念格格不入,此外在影片中還幾乎充斥著各種各樣的怪物。由于影片中充斥著恐怖、陰郁、神秘、黑暗的氛圍,被認定為不適合兒童觀看而被永久禁放。
《圣誕夜驚魂》是蒂姆·伯頓在角色造型顛覆性設計上的第一次成功嘗試。這部影片的人物造型怪誕奇異、為所欲為,這種狂歡式的造型充分體現出蒂姆·伯頓對哥特式黑暗風格的演繹與應用。片中的杰克的造型在繼承了迪士尼早期風格的基礎上加以夸張,特別突出杰克的長手長腳,其中細長腿的比例占到了全身的一半以上。也正是這種設計風格達到了主角和配角的映襯關系,在襯托出杰克主角地位的同時,也體現出他與眾不同、曲高和寡的那種寂寞以及由此產生的憂郁的內心世界。由于伯頓的創造型設計,杰克還有幸成為動畫史上第一個沒有眼睛的主角。在傳統的角色塑造上,眼睛作為“心靈的窗口”是展示角色性格的重要工具。這里蒂姆·伯頓進行了極為大膽的取舍,因此杰克的表情主要通過嘴和黑洞的形狀特征進行表達,同時輔以各種精心設計的體態動作,使杰克成為第一個沒有眼睛,卻能夠淋漓盡致地展現人物性格的角色造型。從整體上看,杰克是一個骷髏,給人一種陰暗、恐怖的感覺,與萬圣節的領袖這一身份十分相稱。但杰克卻不是一個無惡不作的鬼怪,相反,卻身穿燕尾服打著領結,氣質高雅,儼然一種紳士風度,給整部影片恐怖壓抑中帶來一絲溫婉。此外,《圣誕夜驚魂》中的吸血鬼、狼人、怪物等其他的人物形象也都具有濃厚的哥特風格,這些恐怖造型固然使影片充滿驚悚與幽默,但是人物本身卻并不可怕,只是生活在另一個顛倒世界里的善良、可愛的鬼怪。
如果說《圣誕夜驚魂》的角色塑造,較多體現了不拘一格的寫意化特征,那么《僵尸新娘》中的人物形象則更偏向于寫實。由于在角色的頭部安裝了精密的機械裝置,所以能夠使木偶們呈現更豐富的表情特征,通過細膩的表情造型使人物的性格特征表達地更為傳神。《僵尸新娘》延續了伯頓在角色造型上一貫的哥特式作風。主角愛米莉是一具渾身由骨架構成的僵尸,消瘦慘白,發青的臉上還有一道疤痕,十分駭人。此外,破敗不堪的婚紗配以枯萎的花冠,更展示出作為一個冤鬼的恐怖。但愛米莉長長的睫毛和美麗的大眼睛以及專注的神情,又使得這一角色顯出幾分單純和可愛??傊?,僵尸新娘愛米莉的造型具有哥特式的恐怖,細看又有幾分可愛,而最終帶給觀眾的是一絲憐惜,這一人物造型將伯頓恐怖表象下的脈脈溫情展示得淋漓盡致。
總之,在動畫角色造型上,無論是《圣誕夜驚魂》的充滿幻想、為所欲為,還是《僵尸新娘》的細膩精致、亦真亦幻,都體現了蒂姆·伯頓哥特式表現主義與動畫人物形象塑造的純熟結合。蒂姆·伯頓動畫電影角色造型上黑暗、恐怖、怪誕等風格表象演繹出濃重的灰敗氣氛,但透過這些陰暗仍然能讀到人物形象溫柔的內心世界。
由于蒂姆·伯頓十分崇尚哥特式文學,并善于吸收其作品中的精髓,使之成為動畫電影創作中的主要象征符號來源。這也造就了伯頓動畫電影中充斥著眾多的、形色各異鬼怪形象,同時其電影場景也體現出濃重的哥特式風格,或是恐怖的墓地或是陰暗的森林。如果說充滿陰郁、灰暗氣氛的短片《文森特》是蒂姆·伯頓哥特式創作風格的源頭的話,那么《圣誕夜驚魂》以及《僵尸新娘》則變得十分明顯和成熟,這不僅表現在人物造型上,同時也體現在陰森詭異的環境造型上。在蒂姆·伯頓的動畫電影中,無論是建筑還是周圍環境都凸顯出明顯的哥特式風格,而貫穿于這種風格演繹中的是伯頓繼承與顛覆并重的創作理念。
以荒誕、怪異的環境氛圍來烘托個性是哥特電影的重要特征,蒂姆·伯頓作為哥特式風格的重要繼承者和借鑒者,其動畫電影中類似風格的符號特征普遍存在。以影片《僵尸新娘》為例,片頭的場景就顯示出濃郁的哥特式特征。高聳的建筑上大大小小尖塔與尖頂,狹窄、昏暗的街道,背景是霧氣彌漫、灰暗陰冷的天氣,使整個環境彌漫著陰沉暗淡的氣氛。鬼怪戲份占有相當的比重是《僵尸新娘》和《圣誕夜驚魂》的共同特征,為了配合這一主題,蒂姆·伯頓在敘事時間上也做了精心和周密的安排。兩部影片敘事時間主要在夜間,以便于塑造神秘、詭異的環境氣氛。即使前者中的人間世界是在白天,在環境上也是陰云籠罩、霧氣蒙蒙,給觀眾一種十分厚重的壓抑感,后者的敘事時間始終在夜間,則更便于作者的環境塑造。樹林和墓地作為兩部動畫片中同樣出現的場景,均采用密布的、干枯細長的枝丫,用富于層次感的場景,塑造出一種空曠壓抑的夜晚環境,這種設計無不符合哥特電影的場景安排特征。
蒂姆·伯頓動畫電影的哥特式建筑風格,塑造出濃重壓抑的環境氣氛,但是影片在場景設計上也不乏柔和的符號。無論是《圣誕夜驚魂》中杰克在月亮傾吐心聲以及后來與莎麗在月亮下擁抱,還是《僵尸新娘》中維克多與愛米莉的月夜相遇以及他們最后在月光中化蝶,明亮、皎潔的月亮在這兩部影片中多次出現,給影片增添了不少溫情與浪漫。因此,哥特式的人物與場景造型并不是蒂姆·伯頓的最終追求,影片中黑暗、怪異的空間只是事物的表象,就內在而言,蒂姆·伯頓需要的是利用陰森恐怖的表象,使觀眾感受到那份久違的溫暖。就像蒂姆·伯頓在一次訪談中提及的那樣,“用故事小小的驚嚇你,但給你卻是很快樂的感受,就像萬圣節帶上個鬼面具,而面具底下卻是善良的臉和善良的心……”[2]
在蒂姆·伯頓之前,迪斯尼動畫一直是美國動畫電影界的主導,甜美的童話題材以及可愛的人物造型,成為這些經典動畫片的主要特征。而伯頓式哥特動畫電影的出現,不僅是對上述經典動畫電影模式的顛覆,同時也引領起一股非主流動畫電影的新風尚,從而對美國乃至世界動畫電影的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
首先,蒂姆·伯頓的動畫電影實現了浪漫主義與哥特電影的聯姻。哥特電影的典型特征是追求黑暗壓抑與死亡之美,而蒂姆·伯頓則創造性地將浪漫主義手法與哥特文化有機融合在一起,豐富和拓展了哥特電影的表現形式。以影片《僵尸新娘》為例,主角愛米莉以舍棄自己的幸福為代價,成全了人類的愛情。在最后時刻,幽藍、柔和的月光遍撒在僵尸新娘身上,此時的艾米麗不僅無一絲恐怖之感,反而顯得十分高貴美麗,在皎潔、柔美的月光下,其化身為無數藍色的蝴蝶,翩翩起舞并飛向遙遠的天邊。這一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的主題和場景,使觀眾產生了強烈的心靈震撼。
其次,怪物小丑成為動畫的主角是蒂姆·伯頓動畫電影的又一重要藝術價值所在。傳統的迪斯尼動畫電影是一個由諸多可愛的動畫形象組成的動畫王國,而這一模式被蒂姆·伯頓的《圣誕夜驚魂》打破,并引領起一股“另類”動畫形象的新風潮?!妒フQ夜驚魂》塑造了一大批黑暗、恐怖的人偶造型,可以說是對傳統動畫人物造型風格的顛覆,可能是人們對傳統甜美動畫形象的審美厭倦,《圣誕夜驚魂》上映之后,逐漸被廣大觀眾接受,并得到了較高的評價和商業利益。這也直接刺激產生了一大批以怪物形象為主角的動畫電影,這些影片中主人公多為各式各樣的怪物,但它們并不讓觀眾感到驚悚和害怕,甚至還深受廣大觀眾的理解和喜愛,這一潮流方興未艾,必將對動畫電影人物形象創作理念繼續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3]
最后,蒂姆·伯頓動畫電影造型的藝術價值還在于對現實的反思。作者通過影片對人類社會種種丑惡的揭發與抨擊是十分明顯和直接的,沒有一絲委婉與含蓄。以《僵尸新娘》為例,地下小鎮的環境和鬼怪雖然都具有令人驚悚的表象,但是他們生活得無憂無慮,同時他們性格善良,富于同情心,相反,地上世界的人類卻顯出十足的自私、兇惡和貪婪。可以說,蒂姆·伯頓的“恐怖”動畫電影通過幽默與戲謔的方式,對傳統的鬼文化進行了重新闡釋,通過鬼的溫情與人類社會的冷漠相對比,隱喻人類社會的利欲熏心,毫不留情地揭去了人類社會的丑惡面紗。
蒂姆·伯頓雖然創作的動畫電影為數不多,但每部都堪稱經典,尤其是其中塑造的動畫形象更是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蒂姆·伯頓通過怪誕的角色、荒誕的故事與深刻內涵有機融合,以狂歡甚至幽默的表現形式對驚悚的表象進行消解,以突出主題和博取觀眾的認可和喜愛。遍布其影片的經典重復與顛覆,在注重對立的同時又強調消解隔膜,創作出一部部無法復制、具有獨特個人特色的動畫作品。總之,蒂姆·伯頓的動畫電影從內涵到表現形式,都體現出與傳統動畫特征的顛覆,并引領了動畫電影表現形式的不斷突破與創新。因此,探查與借鑒蒂姆·伯頓動畫電影中造型藝術特色,對豐富動畫電影的表現手段,促進我國動畫電影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1]葉琪.淺析“黑暗童話”動畫電影[J].當代電影,2012(1):148-151.
[2]馬華.“暗黑”的童話——美國“恐怖”動畫電影的創作初探[J].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13(6):45-50.
[3]孫曉燕.動畫電影美術造型對中國動畫電影的啟示[J].電影文學,2014(10):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