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理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 顏志文
河北省農業產業化的金融支持研究
昆明理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 顏志文
摘要: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糧食是基礎的基礎。從各國的實踐經驗來看,農業產業化是發展現代農業的關鍵。農業產業化的發展面臨的諸多問題都需要金融支持。河北省是農業大省,但目前,河北省農業產業化發展比較緩慢,農村金融體系還不是很健全。美國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農業產業化高度發達;泰國是發展中國家中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新興代表。所以,本文通過介紹美國和泰國農業產業化的金融模式,從而為河北省農業產業化的金融支持提供引導性經驗。從而,促進河北省農業產業化的平穩、較快的發展。
關鍵詞:河北省 農業產業化 金融支持
農業產業化是一種以市場為導向,以經濟效益為中心的現代化農業生產經營方式。農業產業化通過優化組織各種農業生產要素,進行專業化、規模化生產,推進農業科學管理,從而形成一種良性的農業發展模式。農業產業化發展模式是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業現代化的有效途徑。
當前,隨著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戰略的不斷深入和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的變化,特別是隨著農村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變革,滯后的農村金融體系已經無法滿足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客觀要求。河北省作為全國農業大省之一,在多年的農業產業化發展過程中,由于農村金融環境較差,農業保險嚴重缺失等問題的存在,嚴重制約了農業產業化的發展。因此,有必要對河北省農業產業化的金融支持進行研究,從而促進河北省農業產業化的良性、快速發展。
2.1 河北省農業產業化發展情況
2013年以來,河北省狠抓項目建設,培育領軍企業,推動農業產業化經營集群集聚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總量、經營率分別比上年提高10%、1.5%。1092個新開工項目完成投資1151億元。
2014年,河北省通過“抓龍頭、抓項目、抓引資、抓基地、抓帶動”的方針,使農業產業化總經營規模達到6600億元,農業產業化的經營比率達到64.5%,全年建設完成100億元以上產業化項目,引進一批有實力的域外企業來河北省投資建廠,省級以上產業化示范基地加工產值突破3000億元,產值超100億元示范基地達到10個。
截止到2014年3月,河北省農業產業化經營總量突破6000億元,經營率達到63%;2/3農戶參與產業化經營,戶均增收9000多元;土地流轉1538萬畝,流轉率達18.5%[1]。
2.2 河北省農業產業化金融支持的發展現狀
2.2.1 信貸政策措施
河北省各金融機構采取了積極的信貸政策,對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項目給予了很大的政策性傾斜,盡量滿足了龍頭企業農業產業化的資金需求。但是,仍有大量的小型農業產業化企業的信貸需求沒有被滿足,河北省農業產業化的發展仍有大量的資金缺口。
2.2.2 財政投入情況
農業產業化發展所需資金巨大而且風險較高,單靠商業性信貸資金很難滿足,因此還需要國家財政的大力支持。河北省在農業產業化方面的財政支出比例逐年增加,并且結構更加合理。例如,2013年河北省本級公共財政支出預算安排502.1億元,農業支出安排22.6億元,占比約4.5%,比2012年同比增長10%左右[2]。但是,農業產業化的發展仍需要大量的資金,仍需要政府財政的支持。
2.3 河北省農業產業化金融支持存在的問題
2.3.1 農村金融體制改革滯后,農業產業化金融支持出現缺位
第一,中國農業銀行發展戰略的轉變,對農業產業化的支持力度大大減弱。第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政策性金融業務十分單一,服務農業產業化的功能不足。第三,農村信用社的市場定位較低,自身實力較弱,支持農業產業化發展的能力不足。
2.3.2 農業自身和龍頭企業融資的內在弱質性,制約了信貸投入。
農業自身的弱質性特點使農業貸款承受了較高的風險。農業的生產周期較長,受自然條件的影響較大,這使農業產出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和風險性。由于農產品的供給和需求彈性都較小,從而又使農業面臨著很大的市場風險,加大了投資農業收益的風險性。農業生產的風險高、周期長、收益低等特點決定了農業產業化自身的弱質性和局限性。對于農業產業化新上項目而言,在產業化經營初期投入高、風險大、效益低,金融機構作為提供貸款的主體,將會承擔很高的風險,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農業信貸的有效投入。
為了比較河北省農業產業化的金融支持與其他地區和國家的差距,以及為河北省農業產業化的金融支持提供經驗并提出合理化建議,因此,從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兩個角度進行比較。美國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農業產業化高度發達,泰國是發展中國家中農業產業化新興的代表。因此,分別介紹美國和泰國農業產業化的金融模式,以此為河北省農業產業化的金融支持提供經驗。
3.1 美國多元農村金融模式
美國農村金融體系是隨著美國經濟和農村經濟的發展而建立起來的。在20世紀前,美國沒有專門為農業服務的農村金融機構,那時美國的農村信貸資金主要由商業銀行和私人提供。隨著美國經濟尤其是農村經濟和生產力的發展,商業機構和私人提供的資金已遠遠不能滿足美國農業發展的需求。因此,美國開始變革原有的落后農村金融體系,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美國農村金融體系以政府為主導,是一種復雜的復合型信用模式。美國農村金融體系具有以下特點。
3.1.1 金融機構眾多,分工十分明確
商業性金融機構、合作性金融機構和政策性金融機構并存,他們之間相互獨立,但是又可以相互合作。商業銀行主要為農戶或農業企業提供農業生產性貸款;美國聯邦土地銀行主要為農場主或農業企業提供中長期農業抵押貸款;政府農貸機構主要為公益性的農業項目進行投資和融資。美國的農村金融體系呈現出金融機構多元,分工相對獨立的特點,從而有利于美國農業產業化的快速發展。
3.1.2 政府財政支持,法律完善
美國在農業產業化發展過程中,政府為農業產業化的發展提供了大量的財政支持。比如:美國聯邦土地銀行成立之初的資金主要來源于政府的財政投入。此外,美國政府還出臺了一系列法律法規,例如:《聯邦農業貸款法案》、《農業信用法案》、《聯邦農作物保險法》,使農業金融的運作具有了完備的法律保障,從而為農村創造了良好的金融法律環境。
3.2 泰國的農業與農村合作組織銀行
泰國政府為了解決農村金融問題,試圖利用泰國現有的商業銀行體系為農業發展提供信貸資金。泰國政府要求各家商業銀行每年至少將信貸資金的5%給予農業生產部門。此后,泰國政府不斷將5%的數額下調,但仍然只有一小部分商業銀行能達到要求。1966年,泰國政府成立了農業與農村合作組織銀行(BAAC)。農業與農村合作組織銀行(BAAC)由泰國政府的財政部門領導,它是專門負責向農戶提供貸款的信貸機構。農業與農村合作組織銀行(BAAC)的設立直接體現了政府對中小農戶和農村中小企業的幫助、扶持與補貼。
截止到2014年,農業與農村合作組織銀行(BAAC)的農業金融服務覆蓋了泰國90%以上的農戶和農業企業。農業與農村合作組織銀行(BAAC)覆蓋率之高使最擅長提供大覆蓋率服務的微型金融組織都沒有了發展空間。農業與農村合作組織銀行(BAAC)貸款金額占全部農業信貸的一半左右,其中單筆金額低于1500美元的占了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左右;小額貸款的單筆平均額為800美元,占人均GDP的24%[3]。
泰國的農業與農村合作組織銀行具有以下特點。
(1)政府和財政部的支持
政府提出建立農業與農村合作組織銀行,由財政部領導,直接體現政府對中小農戶的扶持補貼政策。凸顯出政府和財政部對農業金融的重視。
(2)農業與農村合作組織銀行服務范圍廣泛并不斷擴張
農業與農村合作組織銀行既為團體也為個體農民服務,以個體農民為主,服務范圍不斷擴張。
3.3 各國農業產業化金融支持的成功經驗
3.3.1 高度發達的農村金融體系
發達的農村金融體系是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基本保障。只有建立高度發達的農村金融體系,才能為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道路掃清障礙,為農業產業化的發展提供更多的資金支持。
3.3.2 資金籌集渠道的多樣性
農業產業化發展的融資渠道不應僅限于商業機構的信貸資金和政府的財政支持,應增加資金籌集渠道的多樣化。例如:可以通過權益融資也可以通過債務融資,甚至通過國際金融機構進行融資。
4.1 優化農村金融環境
良好的農村金融環境是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重要條件。因此,河北省農業產業化的金融支持必須要有一個良好的農村金融環境。下面是對優化河北省農村金融環境的兩點建議。
4.1.1 改善農村金融的政策性環境
經濟政策主要包括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改善經濟政策環境,一方面要采取恰當的財政政策。目前應主要采取以下財政政策措施:第一,實施稅收優惠政策,政府稅務機關應對“三農”實施優惠的稅收,通過降低稅率、減少賦稅科目等手段對“三農”實行稅收優惠。第二,建立農業信貸資金的合理補償機制。另一方面是要采取合理的貨幣政策。通過增加或減少貨幣供給來促進農業產業化的良性發展。
4.1.2 建立健全農村信用環境
良好的農村信用擔保體系對于優化農村金融環境具有重要作用。建立健全農村信用擔保體系可以為農業產業化的發展提供更多的資金支持和融資渠道。農民要樹立良好的信用意識,積極開展信用評級活動。河北省應從本省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建立符合河北省自身實際的農村信用擔保體系。
4.2 建立多元化的農業投融資體系
為促進河北省農業產業化的發展,需要構建以下幾個方面以財政資金為主導的多元化農業投融資體系。
(1)積極發揮財政資金的主導作用,應以財政資金為主導,積極調動各方面資金的活力,擴大農業產業化投融資的范圍。
(2)發揮政策性銀行的重要作用,特別是要發揮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的作用,為農業產業化的發展提供重要的資金支持。
(3)發揮商業銀行的積極作用,尤其是要發揮中國農業銀行和農村信用社的支農作用,使各商業銀行積極為農業產業化的發展提供投融資平臺。
(4)發揮各企業的作用,使企業成為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另一個重要的資金來源渠道。
(5)發揮政府財政資金和企業資金的分工與合力。政府財政資金和企業資金的投入既要有明確的分工界限,又要形成強大的合力,進而從整體上全面促進河北省農業產業化的發展。
(6)發揮農民主體作用的機制。農民作為主體,應該學會利用政府的財政資金和企業的投融資資金,從而促進農業產業化的發展。
4.3 發展農業保險
農業保險指被保險人在農業生產經營的過程中,由于遭受自然災害或意外事故導致有生命的動物或植物發生毀損、死亡的經濟損失,由保險人給予一定經濟補償的一種保險。農業保險是促進農業生產發展、維護農業經營者利益的重要環節。
4.3.1 推行農業保險經營模式多樣化,積極開發新險種。
大力發展農業保險,促進農業保險經營模式多樣化,積極開發新險種,滿足農戶對不同險種的需求。最終建立一個符合河北省自身實際的農業保險體制。
4.3.2 加強保險宣傳,增加保險需求。
增強對農業保險的宣傳力度,鼓勵農戶積極投保,使農戶認識到農業保險的重要性,增加農戶對農業保險的需求。
4.3.3 建立完善的農業再保險制度
建立完善的農業再保險制度可以為農業保險和農業生產經營提供更多的支撐。可以降低農業保險和農業生產的經營風險,增加農業保險的承受能力,使風險得到最大程度的分散和轉移。
參考文獻
[1] 李鐵兵.河北農業產業化經營總量突破6000億[N].糧油市場報,2014-03-21.
[2] 關于河北省2012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13年預算草案的報告[R].
[3] 農村金融服務的國際經驗及對我國的啟示[EB/OL].中國金融界網,2014-03-10.
[4] 王菊花.黑龍江省農業產業化的金融支持研究[D].吉林大學,2012.
[5] 張珺涵.河南省農業產業化金融支持研究[D].遼寧大學,2013.
[6] 馬春海.長白縣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金融支持研究[D].吉林大學,2009.
[7] 張有為.永州市農業產業化的金融支持研究[D].西南大學,2011.
[8] 丘艷柳.涉農貸款視角下廣東省農業產業化的金融支持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1.
[9] 郭佳琳.論我國農業產業化的金融支持[J].企業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論版),2007(02).
[10] 唐邦勤.我國農業產業化金融支持的研究進展及趨勢[J].生產力研究,2009(09).
[11] 陳學軍,周華雯.長株潭城市群生態農業產業化的金融支持研究[J].廣西教育,2010(06).
[12] 何菁菁.農業產業化發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浙江大學,2010.
[13] 唐志武.吉林省農業產業化的金融支持研究[J].吉林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1(01).
[14] 孫永朋.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金融支持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6.
[15] 李兆濤,王志祥.河北省金融支持農業產業化問題分析[J].現代企業教育,2013(08).
[16] 李祥.農業產業化金融支持淺析[J].現代企業教育,2013(16).
[17] 安劍平,王永建.對趙縣金融支持農業產業化的調查與思考[J].河北金融,2013(11).
[18] 生蕾.強化農業化金融支持的對策建議[J].征信,2013(01).
[19] 劉莉,張娟,李龍飛.環京津貧困帶創意農業發展的金融支持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3(08).
[20] 郎波.農村金融與擔保機制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3.
[21] Mathieson A.Wall G.Toruiam:Physical and Social Impacts.Longman lec.1982.
中圖分類號:F8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5)07(a)-085-04
作者簡介:顏志文(1991-),男,河北唐山人,昆明理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融資方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