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高郵市委黨校 于湘貞
產業經濟Industrial Economy
高郵市鄉村旅游的調研分析
中共高郵市委黨校 于湘貞
摘要:隨著人們出游觀念和方式的轉變,鄉村旅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面對越來越大的鄉村旅游市場,作為農業大縣的高郵,應該抓住機會,參與進來。本文具體分析了高郵應該怎樣充分利用自己豐富的鄉村資源,秉持怎樣的開發原則,才能打造出獨具特色,個性鮮明的鄉村旅游。
關鍵詞:鄉村旅游 原汁原味 農業 農村
鄉村旅游以村莊、農田、農作物及處于農村范圍的相關的自然人文景觀為依托,人為干擾少,是生態無破壞的原汁原味的旅游。在一些發達國家,鄉村旅游是逃避城市工業污染和快節奏生活方式的產物;在中國,一方面跟發達國家是一樣的,而另一方面,發展鄉村旅游是解決“三農”問題的一種方式方法,因為在很多國家,鄉村旅游被認為是一種阻止農業衰退和增加農村收入的有效手段。
作為農業大縣的高郵,農業資源、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優良,文化底蘊深厚,具有發展鄉村旅游的條件。那面對鄉村旅游發展的浪潮,高郵鄉村旅游的基礎怎樣?高郵面對的鄉村旅游的環境怎樣?高郵在發展鄉村旅游時應該秉持什么原則?應該怎樣發展?高郵發展鄉村旅游應避免哪些問題?
1.1 鄉村旅游開始發展,基礎正在形成
高郵的很多旅游景點分布在鄉鎮,像龍虬莊遺址、東湖度假村、界首蘆葦蕩、菱塘的回民大教堂,這些都是發展鄉村旅游的引線,憑借旅游景點,結合景點周圍的農村特點,可以開發鄉村旅游項目。高郵現階段有很多初具規模的水果采摘園,像連標葡萄園和唐墩農莊,有草莓采摘和葡萄采摘,到了采摘季節,有很多的游客慕名前來。不論前面的旅游景點還是后面的水果采摘園,他們的規模都比較小,游樂項目比較單一,吸引游客的數量也比較少。
1.2 高郵的鄉村旅游資源大部分還處在未開發狀態
高郵還有很多的農業資源、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都沒有利用或者利用率非常低,像高郵湖和高郵湖出產的水產品;獨具特色的農田景觀,春天小麥和油菜花套種,黃綠相間,時不時還有水塘出現;本地特色的食物和風俗習慣,咸貨和本地特有的蔬菜吃食。以上這些基本都沒有出現在高郵旅游中。我們都知道,人們去不同地方旅游的一大目的就是體驗旅游目的地的地方特色,所以把獨具高郵特色的旅游資源盡快地規劃進高郵旅游項目中,是高郵旅游也是高郵鄉村旅游急需解決的問題。
1.3 高郵發展鄉村旅游面臨的競爭比較激烈
一個地方的地理自然條件決定了這個地方的自然景觀、農業生產和生活習慣。那么高郵周邊地區就跟高郵具有相似甚至是相同的自然景觀、農業生產和生活習慣。所以在發展鄉村旅游時,高郵跟周邊地區其他鄉村的旅游資源是幾乎無差別的,所以會出現相同或相近的旅游項目,在距離上無太大差別,就會在爭奪游客資源上出現激烈競爭。
比如高郵的東湖度假村、江都的綠洋湖濕地公園和興化的李中濕地公園,他們的旅游資源就是相同的,而且這三個地方的距離相互之間不超過50公里。當游客在選擇去三個景區中的一個時,景觀這個因素因為相差不大就不會考慮了,距離或許會考慮一下,但在交通便利的當下,很多家庭都有車,即使沒有車,公共交通這么便利的條件下,游客們首先考慮的就是景區的服務及相關的配套設施,停車是否方便,吃飯是否方便,飯菜是否衛生可口,可游玩的項目是否多,是否能滿足一個家庭的游玩需求。在這三個景區中,發展比較好的是興化的李中濕地公園,因為與這個濕地公園一起的是興化現在比較有名氣的垛田油菜花,因為垛田油菜花吸引很多的游客前去參觀,這其中就有很多游客會去濕地公園游玩。而江都綠洋湖濕地公園只有這一個景點,配套設施也不是很齊全,游客就比較少。高郵的東湖度假村還在進一步規劃完善中,2015年十一重新對游客開放,它現在面臨的主要競爭對手就是興化的李中濕地公園,而且它比李中濕地公園發展要晚,沒有李中濕地公園有垛田油菜花相配套,所以東湖度假村面臨的競爭形勢還是比較嚴峻的。
2.1 鄉村旅游的源頭是農村和農業
以前的旅游都是依靠名山名水和古建筑,打造旅游景點和旅游項目,或者人為打造旅游項目,像各種形式的樂園和游樂場。但現在,人們在開發鄉村旅游的時候,應時刻牢記,旅游資源是鄉村和農業,不能脫離這個本源,憑空制造其他的景觀,這樣會很突兀,與周邊的環境格格不入,破壞了原本的那份和諧,破壞了鄉村獨具特色的那份感覺,將鄉村旅游搞得不倫不類。
游客既然選擇鄉村旅游,那么他們想看到的就是與鄉村有關的東西,如果當地忽然搞出一個脫離農村農業的游玩項目,會讓游客很敗興。所以人們在開發鄉村旅游時,應該也要考慮游客的需求和心理,他們的需求就是區別于城市和各種旅游景點的東西,只能在農村和農業中才能體會到的東西。所以在開發鄉村旅游項目時,人們該做的就是如何將農村和農業中的特色最大程度地保持原樣,以本來的樣子呈現出來,滿足游客的需求和心理。
2.2 發展鄉村旅游要保持原汁原味
現在出去旅游時,大家會發現在西安的回民一條街上有肉夾饃、涼皮、臭豆腐、藏銀和各種其他地方特色的東西,當你來到南京夫子廟時也會發現相同的東西,再去揚州東關街、蘇州平江路和上海城隍廟都是一樣。看到這樣時,一些游客會說我在哪哪哪也看到過也吃過或者也買過,這里也有;一些比較挑剔的游客就會說,就不會不弄這些每個地方都有的東西嗎?弄本地有的東西不行嗎,要不我還要來這邊看什么啊?我是揚州的,我直接去東關街轉一圈,我就知道其他地方的情形了,有必要再跑去南京、上海、蘇州和西安看嗎?其實游客到不同地方旅游就是因為每個地方都不同,可以看到不同的東西,所以要變換旅游地點。
因此,我們在開發旅游項目時,一定要注重這些原有旅游資源的本身特點,要保持它們的原有感覺。而不是胡亂引進旅游項目,對現有的旅游資源進行改造,改得面目全非。現在的游客也就是旅游產品的消費者是非常挑剔的,他們去過各種旅游景點,進行過各種形式的旅游。如果我們在鄉村旅游中,不考慮實際的引進開發旅游項目,或者因為別的地方這個旅游設施成功了,咱們也弄一個,游客到了旅游地點一看就知道,他們下次絕對不會再來,我們只能做一錘子買賣。所以原汁原味、獨具特色的鄉村旅游是我們開發鄉村旅游時一定要記住的原則。
2.3 避免泛商業化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經歷,我們想去某個地方旅游,提前去網上做攻略,查找某個地方怎么樣,如何玩時,你會發現有一句話“這個地方商業色彩太濃了”。尤其是周莊、西塘和烏鎮這種古鎮,去過的人有很大一部分都會說這里的商業色彩太濃了。這使得古鎮該有的那份古樸、深厚、寧靜都消失得無影無蹤,只剩下了熙熙攘攘,讓游客乘興而來,敗興而歸。雖然我們發展鄉村旅游,就是為了解決“三農”問題,提高農民收入,我們應該做的就是盡量減少商業行為,或者將其轉入暗處不要赤裸裸地放在明處。我們要考慮游客或者旅游產品消費者的心理,他們為什么放棄在城市里過簡便快捷的生活,選擇來到鄉下?因為鄉下安靜輕松,待在鄉下不用人擠人,不用交通堵塞,不用整天繃著神經。我們該做的就是為游客打造這種環境,滿足他們的需求,等他們來到目的地時看到的就是原生態的農村和農田以及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讓他們從那種緊張高壓力的狀態中立刻放松下來。
2.4 采用新的資金籌集方式
鄉村旅游資源的開發需要大筆的資金,傳統的資金來源有很多,比如說向政府申請項目資金,使用財政資金,向銀行貸款或者引入投資者。這些僅僅是讓旅游項目開發所需的資金到位,保證了旅游項目能夠繼續開發。現在流行一個“互聯網+”的概念,做什么事都要跟互聯網搭上關系,搞點新的名頭。其實鄉村旅游項目開發所需的資金也可以通過互聯網來完成,就是我們所說的“眾籌”,通過網絡這個平臺,面向大眾,規定好時間和籌集數額,以及資金擁有者的權利,來籌集鄉村旅游項目開發的資金。這個方式不僅可以解決資金來源的問題,還可以為旅游項目進行宣傳。讓這個項目從前期的準備工作就呈現在了大眾的眼里。這樣我們可以利用這個“眾籌”,設計各種環節和形式,讓資金擁有者參與進來,從前期準備工作一直到項目完成,讓他們一直關注和參與鄉村旅游項目的開發,這樣也可以吸引大眾的目光和注意力。這種新的籌集資金的形式既能解決資金問題,也提供了一種新的宣傳形式。
最后期待高郵鄉村旅游能紅火發展,給高郵的農村、農民、農業帶來新的發展契機。
參考文獻
[1] 李祥林.湖南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模式研究[D].湖南農業大學,2012.
[2] 游潔敏.“美麗鄉村”建設下的浙江省鄉村旅游資源開發研究[D].浙江大學,2013.
中圖分類號:F59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5)07(a)-13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