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花
(貴州省六盤水市盤縣柏果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貴州盤縣 553000)
新農村畜牧養殖的前景探討
楊春花
(貴州省六盤水市盤縣柏果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貴州盤縣 553000)
本文首先通過對新農村建設中現代畜牧養殖業的發展現狀進行介紹,分析了我國近幾年來在畜牧業發展中遇到的問題,進而探討了畜牧養殖前景。
新農村;畜牧養殖;前景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其核心是建設現代化農業,而建設現代化農業的重點之一是建設現代畜牧業。近幾年來,畜牧業已經發展成為我國農村經濟的重要支柱之一,極大的提高了農民的收入水平。因此,在當前建設新農村的背景下,要大力發展和扶持農村的現代畜牧養殖業。畜牧業的現代化,就是用現代科學技術和現代化工業來裝備,用現代經濟管理科學來管理,適應現代生產生活的畜牧業。它具有布局區域化、養殖規模化、品種良種化、生產標準化、經營產業化、商品市場化、服務社會化的特征。是基礎設施完善,營銷體系健全,管理科學,資源節約,環境友好,質量安全,優質生態、高產高效的產業。
進入21世紀后,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和物質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帶動了我國畜牧業的快速發展。總體上看,近幾年我國畜牧業發展迅速,步入了一個質量穩定提高、生產平穩上升和綜合能力逐漸增強的新時期。探討我國畜牧業的發展現狀,主要具有這幾個的特點:行業的綜合生產能力顯著提高;行業的結構布局不斷優化;行業的傳統飼養模式向科學集約模式發展;畜牧業產品質量不斷提高;飼料制造工業發展速度加快和安全提升;逐步提升畜禽的疫病防控能力和加強防控力度;加大了草原生態環境的保護力度。
進入21世紀,我國畜牧業得到了很好的發展,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也存在著很多問題,制約著我國畜牧業更好的發展。
3.1 市場信息閉塞
當前,我國大部分的畜牧養殖都位于信息相對閉塞的農村,而且在山區等距離村落較遠的地方。市場信息的閉塞,直接導致養殖戶難以及時市場對于畜牧產品的需求量和產品實時價格。市場需求量信息的缺乏,容易造成養殖戶盲目跟風擴大養殖量,導致價格低下、收益低下。散養戶、小規模的養殖戶仍然占到我國畜牧養殖的很大的比例,與大規模養殖戶相比,他們缺乏自己專門的外銷渠道,因此,他們養殖出來的畜禽產品,絕大部分依靠中間代理商的收購。這樣一來,由于對市場價格信息的缺乏,在進行銷售的時候,價格基本完全由中間商所掌控。養殖收益波動加上中間商價格上的壓制會嚴重挫傷養殖戶的積極性,破壞我國畜牧業的發展穩定性。
3.2 畜牧業生產結構單一
長期形成的傳統養殖模式,依然在我國很多基層鄉鎮養殖區使用。在傳統養殖模式下,以散養為主,養殖戶過多重視養殖的數量以期達到利益最大化,而不注重養殖過程的管理投入。農村散戶養殖,往往將畜禽放置在普通圈中飼養,常常供料不及時和欠缺營養,同時衛生環境很差,畜禽糞便難以及時處理,容易引發畜禽疾病的發生和生長周期的延長等。松散的養殖模式,養殖戶間缺乏交流和相關組織,也缺乏能夠帶動畜牧業發展的龍頭企業,同時沒有品牌意識,產品沒有市場競爭優勢。另外,農村畜牧業種源復雜,甚至有很多非法種源,胡亂進行雜交,導致出現近親交配,喪失雜種優勢,進而造成畜禽生長速度、產品質量下降,阻礙了我國畜牧業的發展。
3.3 疫病嚴重
我國許多畜牧養殖區,養殖戶缺乏專業養殖培訓,使得在養殖上缺乏科學的管理,同時我國畜禽養殖環境多變、條件差,因此,我國畜禽養殖一直存在較高的發病率。對于病死畜禽的處理只有極少一部分養殖戶會按照科學步驟進行處理,大部分時直接拋棄或者草草掩埋,同時,還有個別養殖戶會隱瞞病情或者不舍得處死生病動物,導致連帶整個養殖區發生大規模疫情。濫用、亂用抗生素等藥物造成了我國畜禽整體抗病性下降,也是疫病大規模發生的重要原因。
3.4 加工業落后
畜牧產品的深加工將很大程度上增加養殖戶的效益和畜牧業的發展前景,而這些都離不開后續加工企業的支持。然而當前我國深加工企業絕大部分都在大城市,離養殖區較近的鄉鎮屠宰企業幾乎都只能進行屠宰等初級加工,靠出售白條肉等賺取效益。初級加工畜牧產品檔次不高,所能帶來效益增收程度也就不高,很難在市場上產生有利的競爭;同時初級加工畜牧產品運輸困難、成本高,造成銷售范圍局限在城鎮附近,也就無法形成較大產業鏈。深加工技術的落后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我國畜牧產業的發展與壯大,大多以零散發展為主。
要想我國的畜牧業得到更好的發展,就要在我國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實施科學、合理的畜牧業發展、扶持模式。
4.1 增加畜牧業科技含量
多途徑、高效提升農民收入水平,是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要求我們在傳統農業的基礎上科學地增加發展項目,增加創收產業。①分析和了解我國傳統畜牧業發展存在的問題,科學合理地制定發展和改革策略,積極加大科研投入,增加畜牧產業的科技成分和含量。②通過進行崗位培訓、示范培訓和科技下鄉等多種活動形式,著重加強對于基層養殖戶的相關培訓工作,提高他們的養殖技能和科技水平,進而提升整個養殖業的科技水平。
4.2 統一和完善畜禽良種繁育體系
統一和完善畜禽良種繁育體系,從源頭提高畜牧產品的質量,促進畜牧業的良性循環發展。畜禽良種繁育體系的建立,要在保證自主育種能力、質量檢測能力和良種生產能力逐漸提高的基礎上,積極結合國外良種的引進并進行合理的雜交的原則。將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等科學技術更多地應用于畜禽品種的選擇和改良,加大優質畜禽品種的發展力度,提高良種的覆蓋率。
4.3 建立優質安全的飼料生產體系
頻發的食品安全事件,造成了民眾對于包括畜牧產品在內的食物安全的關注,同時也加大了對于畜牧養殖安全的要求。確保飼料安全是做到畜牧產品安全的第一步。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加大畜牧業發展力度,要在確保飼料安全的基礎加大畜禽養殖量。政府可以適當增加具有發展潛力的大企業進扶持力度,打擊不法小飼料企業違法生產經營,提高行業的安全程度。同時,還應當減少飼料作物種植區的環境污染,防止環境污染造成飼料污染進而對于畜牧產品的污染。
4.4 改善畜牧業的飼養方式
當前,很多養殖散戶仍然采用庭院飼養的方式進行養殖,其方法十分落后,已經嚴重的制約了我國現代畜牧業的發展。因此,應該改善畜牧業的養殖方式,重視龍頭帶動和集約化飼養的作用,大力推廣飼養小區。在引導養殖散戶進入養殖小區的過程中,應該堅持規劃、生產規模、飼養方式、品種標準、營養水平、免疫程序、加工出售和設施環境等方面的高度統一,從而通過技術改良的手段,提高養殖戶的生產與管理水平。
4.5 建設防疫體系
若要使新農村有效地防控疫情,就需要建立有效的防控疫情網絡,成立風險規避機制,以降低不可抗力的損失,以使新農村的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管理體系更加有效。因此,新農村的畜牧養殖建設應形成有效的防疫系統。
黨在“十八大”中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行了確立,這將是新世紀的奮斗目標,因此,充分考慮到社會的發展以及國民經濟的增長等問題,必須將“三農”問題進行徹底的解決。以建設小康社會為目標,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過程中,需要面對各種各樣的艱巨任務。我國是農村人口比較多的國家,發展相對而言比較落后,要提高農民收入相當困難。因此,要充分考慮各地不同的情況和特點,因地制宜,充分發揮優勢,大力推進畜牧養殖業的發展。
[1]孟園園.淺析我國畜牧養殖業的發展前景和趨勢[J].農家科技(下旬刊),2013(3).
[2]梁小平.試論現代畜牧業發展中的問題及其措施 [J].湖南農機,2014,141(7).
[3]李素梅,等.現代畜牧業發展措施[J].現代農業科技,2011(2).
F326.3
A
1005-7897(2015)10-0093-02
2015-10-6
楊春花(1980-),盤縣人,畜牧師,大專,主要從事畜牧獸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