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川惠
(甘肅省醫藥學校,甘肅 蘭州 730020)
淺談藥用植物生物繪圖方法
陳川惠
(甘肅省醫藥學校,甘肅 蘭州 730020)
藥用植物生物繪圖比文字介紹生動具體,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記憶藥用植物的結構和特征,是學習藥用植物形態解剖時必須掌握的技能。生物繪圖要求科學、比例正確、特征突出、具有真實感,以及精細美觀。藥用植物生物繪圖有植物器官形態圖、植物細胞組織圖、植物外形圖,各類圖都有自己的特點和要求,畫法也有所不同。本文主要介紹生物簡圖的繪制。
藥用植物;生物繪圖;簡圖
生物繪圖是應用繪畫手法,將生物體的外部形態、細胞、組織、器官等結構特征及生態環境、自然景觀的每個內容作科學形象表達的一種形式,是自然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生物繪圖在物種識別和鑒定及有關生物教學中應用廣泛,藥用植物學也不例外。
繪圖的主要目的是表現藥用植物的形態、解剖特征,它比文字記錄生動具體,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記憶藥用植物的結構和特征,是學習藥用植物形態解剖時必須掌握的技能。在藥用植物學教材中有許多植物器官形態圖、細胞圖、組織構造簡圖和植物外形圖,因此,有必要教會學生藥用植物生物繪圖的方法。植物生物繪圖與美術繪圖不同,有以下要求。
1.1 具有高度的科學性
要把藥用植物器官的外形或解剖結構正確描繪出來,需要具備一定的藥用植物學知識,正確理解各部分特征,選出正常的典型材料,保證形態結構準確。如對于葉片的形態,不但要把葉片的形狀畫準確,而且要把葉端、葉基、葉緣、葉脈等一一表現出來[1]。
1.2 比例要正確
所繪植物各部分的長短、大小比例必須正確。藥用植物生物繪圖時要按植物各器官或各部分構造原有比例繪制,繪制解剖圖最好注明放大倍數(倍數以長度比例為準)。
1.3 特征要突出
藥用植物生物繪圖時允許重點描繪植物的重要形態特征,其余部分可僅繪出輪廓,以表示其完整性[2]。
1.4 具備真實感
藥用植物生物繪圖要具備真實感,能反映所繪物體的具體薄厚、寬窄、光滑、粗糙、柔軟、堅硬等質地情況,正確表現物質的區別,并富有立體感,表現出立體形象,注意各部分層次及墨色濃淡均勻等。
1.5 精細而美觀
精細,首先是指繪圖能將所有細微特征都表現出來,其次是線條均勻、點圓而整齊。一般生物繪圖都是黑白線條圖,以線條、點表現物體的形態、陰陽、遠近等特征。因此,要想達到精細美觀的效果,繪圖前必須仔細觀察,考慮全圖布局,襯托表現,協調勻稱、比例大小,繪圖時認真,線條圓滑均勻,舒展自然,以線條的粗細、點的疏密大小進行襯托,使物體呈現立體自然美。
繪圖方法很多,為了正確描繪需要使用多種測量、繪圖儀器。但對學生來說,只需掌握最簡單的繪圖技能,即用鉛筆直接勾畫出外形、內部界限,表示結構特征、組成。不同生物繪圖繪制方法各有不同。筆者教授藥用植物學多年,現介紹幾種繪圖方法,具體如下:
(1)學習有關理論,搞清要觀察的結構,掌握各部分特征。畫出結構中最本質和典型的部分,不需要有什么畫什么。依據實際觀察到的圖像繪圖,不憑想象或單純以教材圖片繪制,以保證形態結構的準確性與生物繪圖的科學性。如繪制石細胞圖,要注意細胞壁厚、胞腔小、紋孔細管狀或有分枝等特征,至于形狀可以任意選擇。
(2)繪圖前,應根據繪圖數量和內容合理布局,按左圖右字法安排,圖名寫在圖的下方。
(3)繪圖時,先用HB鉛筆輕輕在圖紙上勾畫出輪廓,以便修改。勾畫草圖時注意對照觀察所畫輪廓大小與實物或標本各部分的比例,描繪植物的重要形態特征、組成等。
(4)草圖經修飾后再繪出物象。正式繪圖時要用2H~3H硬鉛筆,按順手方向運筆,描出與物體相吻合的線條。線條要一筆勾出,粗細均勻,光滑清晰,接頭處無分叉或痕跡,切忌重復描繪。
(5)植物圖一般用圓點襯陰,表示明暗或顏色深淺,營造立體感。點要圓而整齊,大小均勻,根據需要靈活調整疏密變化,切勿用涂抹陰影、畫線條的方法代替圓點[3]。
(6)注字。圖中各部分結構要用平行線引出予以注明,引線右對齊,間隔均勻,圖注部分接近時可用折線,但注圖線之間不能交叉。注字用中文或數字,以正楷體書寫,應盡量詳細。繪圖和注字都用鉛筆。
(7)繪圖順序要與基本概念、基本理論描述相配合,由外到內、由下到上、由中心到邊緣,邊畫邊描述,便于掌握記憶[4]。如淀粉粒由內向外畫,先畫臍點,再畫層紋;無限花序簡圖先畫花軸,小花由下向上或由邊緣向中心畫。
藥用植物生物繪圖有植物器官形態中的植物形態圖、植物解剖中的植物細胞組織圖、植物分類中的植物外形圖,各類圖都有自己的特點和要求,繪圖方法也有所不同。中專生沒有生物繪圖技能課,都是課堂上學繪圖,因此,繪圖方法應簡單、快速、易學。我們主要學習生物簡圖(用鉛筆直接畫圖,不借助繪圖儀器)的畫法。
3.1 植物器官形態圖
植物器官有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各有外形圖、橫切面圖、縱切面圖。
3.1.1 根莖、鱗莖的畫法 根莖外形似根,有明顯的節、節間,節上有退化的鱗葉,有腋芽和發達的頂芽。以蓮藕為例,畫出蓮藕輪廓,頂芽、腋芽用尖套尖法表示,節畫成實線,突出節、節間,節部位的鱗葉、須根可以不畫,注意節間長短與莖粗細的比例。
鱗莖呈球形或扁球形,地下莖短縮成扁圓盤狀——鱗莖盤,其上生有許多肉質鱗葉,鱗葉葉腋內有芽,底部有須根。以洋蔥為例畫縱切面圖,先將鱗莖盤畫為扁橢圓形或扁類三角形,其上畫芽,再畫肉質鱗葉3~4層即可,最后畫須根。鱗葉不宜多畫,將特征表現出來即可。
3.1.2 完全葉的畫法 完全葉由葉片、葉柄、托葉3部分組成。畫一個平面的外形圖,對葉片、托葉的形狀不限制,葉片橢圓形、卵形等,托葉卷須狀、刺狀等,葉柄可長可短,葉緣、葉脈等不必畫出,只要把葉的各部分畫出來即可。葉長在莖上,用雙線畫莖。
3.1.3 復葉的畫法 復葉是一個葉柄上有多個小葉,類型有三出復葉、羽狀復葉、掌狀復葉、單身復葉。畫復葉時需畫出小葉柄,但不能太長,1~2 mm即可。大多數植物的復葉都有小葉柄,如果沒有小葉柄,很容易與單葉全裂混淆。先畫葉軸、總葉柄,再畫小葉柄,最后畫小葉片,葉片形狀不限制,披針形、卵形都可以,脈紋可以不畫,表示出小葉數目與排列方式即可。
3.1.4 胎座的畫法 胎座是胚珠在子房內著生的部位。類型有邊緣胎座、中軸胎座、側膜胎座、特立中央胎座、基生胎座、頂生胎座??僧嫏M切面圖或縱切面圖,中軸胎座、側膜胎座最好畫橫切面圖。由外向里勾畫出胎座橫切面輪廓,為突出心皮數目,背縫線位置稍凸出,腹縫線位置稍凹陷,再畫里面的胎座,最后添上胚珠。心皮的厚薄、數目,胚珠的數目不限。
3.1.5 花序的畫法 花序是花在花軸上排列的方式,類型有十多種。為了學習、講解方便,最好畫簡圖。先畫花軸、總花梗,再畫小花,小花用圓圈表示,小花梗、小花由下向上、由邊緣向中心漸短、漸小,表示開花的順序,最后畫小苞片。所有部分都用單線條畫出。
3.1.6 果實的畫法 果實由果皮、種子、胎座3部分組成,類型有十多種。可畫外形圖、橫切面或縱切面圖,根據需要選擇。注意果實開裂的方式、果皮的厚度、心皮數目、胎座類型、種子數目。以杏——核果為例,畫平行縱切面圖,用線條勾畫各部分輪廓,外果皮薄,中果皮厚肉質,內果皮木質較厚,用陰影線或點表示,核內畫一枚種子。
3.1.7 種子的畫法 種子由種皮、胚、胚乳組成。種皮有上種臍、種脊、種阜、合點等,胚由胚根、胚芽、子葉和胚軸組成。種子有外形圖和剖面圖,以黃豆——無胚乳種子為例,先勾畫出黃豆外形,再畫種臍、合點、種脊的位置,畫剖面圖時需注意胚芽、胚根、胚軸的位置。
3.2 植物細胞組織圖
植物顯微構造內容有各種組織細胞、根、莖、葉內部構造。有細胞后含物,各種組織細胞形態圖,根、莖、葉內部構造橫切面詳圖或簡圖。
3.2.1 細胞后含物的畫法 常見的細胞后含物有草酸鈣晶體、淀粉粒、菊糖、脂肪油等。草酸鈣晶體又有簇晶、針晶、方晶、砂晶等。簇晶是放射狀、多角形晶體,先畫一個多角形,角的大小不一,有長有短,再畫一個多角形,疊合、錯開,中心畫放射狀線條。針晶的特點是細長針狀,兩頭尖,畫兩條等長平行線,間距約1mm,兩頭添上尖。淀粉粒特征有層紋和臍點,不同植物的淀粉粒類型、形狀、大小、臍點形狀、層紋清晰度等不同,繪圖時需注意。以馬鈴薯淀粉粒為例,先畫出馬鈴薯形狀輪廓,再點出臍點位置,最后畫層紋。注意層紋疏密,線條要光滑,不能有接頭。
3.2.2 各種細胞組織的畫法 植物細胞組織有腺毛、非腺毛、氣孔、纖維、石細胞、導管等。氣孔、腺毛、非腺毛最好用單線畫。細胞要一個一個畫,注意大小、長短比例與細胞壁的厚薄。
腺毛是有分泌作用的毛茸,有頭柄之分,腺頭膨大呈圓頭狀。以洋地黃腺毛為例,腺頭細胞呈圓球形,腺柄細胞1~2個,呈方形,腺頭細胞內分泌物用點表示。氣孔是兩個保衛細胞對合而成,中間空隙為氣孔。氣孔由里向外畫,先畫扁橢圓形氣孔,再畫兩個腎形相對合的保衛細胞,最后畫多邊形或不規則形副衛細胞。注意氣孔要小,保衛細胞與副衛細胞的大小比例。纖維細長梭形,細胞壁厚,胞腔狹窄,紋孔縫隙狀。畫典型的纖維圖,先勾畫出纖維輪廓,再畫出放大胞腔,最后添上紋孔。注意纖維應細長,長和寬的比例(最好10倍以上),細胞壁厚。石細胞形狀多樣,細胞壁全面增厚,胞腔小,紋孔管狀或分枝狀。以五味子——石細胞為例,細胞呈長方形,細胞壁厚,紋孔多而密集。
3.2.3 根、莖、葉內部構造的畫法 植物器官構造圖有簡圖、細胞詳圖兩種,兩種圖常配合使用,中專生學畫簡圖即可。組織構造簡圖用來表示在低倍鏡下所見各種組織和某種特征分子的排列與分布情況,用線條來表示各種組織的界限,不畫細胞形狀,用不同的畫線方式或符號來區別不同的組織及特征。表示方法:木栓層用折線表示,韌皮部用點表示,木質部用陰影線表示,機械組織用斜向交叉線表示,油細胞用圓圈表示,空白處表示薄壁組織[5]。植物器官的內部構造有橫切面、徑向縱切面、切向縱切面,以橫切面為主,由外向里畫部分或全圖。以雙子葉植物根的次生構造為例,其構造有木栓層、木栓形成層、栓內層(比較發達的栓內層細胞也叫次生皮層)、次生韌皮部、形成層、次生木質部、次生射線、初生木質部。次生韌皮部、形成層、次生木質部組成次生維管束,為無限外韌型維管束,環狀排列,次生射線與次生維管束相間排列。
3.3 植物外形圖
植物分類中有許多藥用植物外形圖,畫起來非常麻煩,有一系列方法和步驟,不需要中專生掌握,學生只需要會看就可以了,畫法不在此陳述。
藥用植物學基礎教材有許多版本,其生物圖皆有一些不足,如有些圖沒有注字、復葉小葉柄不明顯、細胞畫雙線等,不便于學習,甚至會造成錯誤記憶。筆者多年教授藥用植物學,使用生物簡圖教學,對有的圖進行了修正,效果不錯。
[1]尹祖榮.種子植物實驗及實習[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85.
[2]周儀.植物形態解剖實驗[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85.
[3]田蘭馨.植物顯微技術[M].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1987.
[4]姚文淑.藥用植物學基礎[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
[5]陳川惠.生物繪圖在藥用植物學教學中的應用[J].甘肅職業與成人教育,2007(6):24.
G421
B
1671-1246(2015)11-006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