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智江
2014年10月28日,財政部印發了《關于專員辦加強財政預算監管工作的通知》。為貫徹文件精神,專員辦對部屬高校開展預算監管勢在必行。筆者認為專員辦宜按照“五位一體”模式對部屬高校的預算實施監管,以有效強化財務內控管理,促進科教興國的實現。
第一,進一步增進大局意識,明確監管定位。專員辦加強對部屬高校的預算監管,既是預算改革的需要,也是高校加強預算管理的必要保證,更是專員辦職責調整的大勢所趨。當前,專員辦對部屬高校的預算監管要嵌入到預算編制、執行和決算乃至績效評價中,推進部屬高校建立“預算編制有目標、預算執行有監控、預算完成有評價、評價結果有反饋、反饋結果有利用”的全流程閉環預算管理體系,從而實現專員辦以事后檢查為主向事前事中監管為主的轉變,從注重對結果的監管轉變為注重對過程的監控。同時,通過財政預算監管健全高校財務內控體系,加快其實現“內涵式”發展。
第二,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找準監管部位。專員辦一方面要做好常態化預算監管,夯實主陣地。如繼續做好銀行賬戶動態監管,把握部屬高校資金和機構變動情況,關注其是否將支付零余額賬戶資金轉入本單位實撥資金賬戶;做好一上預算編報審核,對人員定額、項目標準的真實性審核把關,關注資產配置的合理性及其是否編制政府采購預算;動態監控直接支付是否符合項目進度和用款計劃并跟蹤資金最終流向,同時對項目支出中授權支付資金流向予以關注;選擇性介入政府采購監管。另一方面要有針對性地開展現場抽審。根據日常監管掌握的疑點選取高校進行預算管理現場審核,重點對日常預算審核中發現的違規問題督辦整改,確保及時整改到位,強化部屬高校預算管理意識,提升部屬高校財務內控管理水平。
第三,進一步增強服務意識,保障監管到位。一是認識上不缺位,將做好部屬高校預算監管作為科教興國的必要保障來認識,以搶抓專員辦發展機遇的精神進行開創性的工作;二是做到學習上不缺位,通過組織自學、外派培訓、走訪調研等方式加強學習,不斷適應預算監管工作的變化;三是在縱向與橫向互動上不缺位,強化與財政部主管司局工作的聯系,同時強化與部屬高校的日常聯絡,及時化解難題,比如,對直接支付請款、高校資產處置等審批鏈條太長導致效率下降問題,以及科研經費管理制度可操作性不強問題,專員辦要積極調研上報財政部;四是注重在工作總結上不缺位,推進部屬高校的預算監管,機遇與風險并存,需要不斷總結好的做法,最大程度釋放對部屬高校的監管潛力和服務能力。
第四,進一步增強法治意識,力爭監管不越位。為防范和化解權責增加帶來的廉政風險,專員辦要按照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在財政部預算監管授權范圍內,規范預算監管權力運行,強化內控管理和對權力的監督制約。在日常監管中,公開審核審批權力事項辦理指南,對審批事項落實三級復核辦理流程,適時進行關鍵部位的干部輪崗。專員辦在現場審核時,要嚴格審核規程,嚴肅保密和廉政工作紀律,按照事實清楚、依據充分的原則對發現的問題進行跟蹤處理,對超越預算監管職權范圍的違法違紀問題,及時移送有關部門處理。
第五,進一步增強憂患意識,確保監管進位。一是強化學習,掌握預算管理體制改革的要求,同時積極宣傳政策,提高部屬高校的預算科學管理意識;二是加強溝通,明確監管雙方工作聯系人及其聯系方式,理順工作機制;三是密切合作,及時請有關部屬高校提供預算監管基礎資料,建立監管對象的基礎信息庫,對涉及資產財務預算重大事項的變動情況及時更新信息庫,做到動態監控;四是加強資源共建,有針對性地共享學習培訓資源,選擇干部交流掛職鍛煉,將專員辦共建為研究生實習基地,合作進行財政課題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