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
蜀葵(Althaea rosea) 又名一丈紅和端午花,為錦葵科蜀葵屬多年生宿根草本,常作二年生栽培。莖直立少分枝,株高可達2~3 米,故名一丈紅。全株披柔毛,葉互生,粗糙多皺,葉柄長6~15 厘米,葉近圓形,葉基心臟形,葉緣有5~7 淺裂。花朵半球形,花徑約8~12 厘米,生于葉腋,聚成頂生總狀花序,每花莖有花30~100 朵,自下向上陸續開放,花色艷麗,有紅、黃、白和紫等顏色。單瓣種花瓣5 枚,重瓣種外輪為平瓣,內輪為眾多皺瓣。花期為5~7月。花后結盤狀分裂果,徑約2.5 厘米,花后1 個月種子成熟,分裂果內心皮多數,各含一腎形種子,花莖漸枯萎,而基部葉片保持綠色,并長出新芽、新莖和新葉,經夏秋生長,葉片成叢,不再抽生新莖,保持常綠過冬。
蜀葵喜肥沃深厚的土壤和冷涼氣候,喜陽光充足,耐半蔭,較耐寒,忌澇,耐鹽堿能力強。在冷涼環境中開花可到7~9月。
繁殖可用播種、扦插和分株。播種可在春秋兩季進行,北方待嚴冬過后,大地回春才能播種,南方以夏秋種子成熟期隨采隨播最佳,盆播或苗床條播和撒播。時值雨季,發芽出苗整齊。對特殊優良品種,尤其是重瓣優良品種結籽極少,可用扦插和分株繁殖。繁殖前于開花后留基部綠葉部分,剪除花莖,促進新葉及新芽新莖的生長。扦插時選用老干莖部萌發的側枝,單獨扦插于砂土小盆或沙質苗床,扦插時間自花后至冬季。分株可在深秋掘起植株,將根莖抽生的枝條帶根分割后另行栽培。播種、扦插和分株繁殖的小苗,經一次移植后于秋末定植在園地,株行距約60 厘米。幼苗生長期間適當施肥2~3 次,保持土壤濕潤,注意除草松土,使植株健壯成長。盆栽可在早春掘取播種苗、扦插苗或分株苗三株,連根帶土上8 寸盆,摘心1 次,花蕾形成后追施磷鉀肥,防止干旱,花開可到莖干頂端。開化結束后及時剪除枯萎花莖,如生長多年的衰老植株需去除或挖掘起全株,作分株更新處理。
蜀葵原產中國中西部地區,較耐干旱和鹽堿粗生快發,西北地區廣為種植。現世界各國廣泛栽培。蜀葵花色豐富,鮮艷奪目,花期較長,生長強健,栽培容易,常用作布置花壇花境,或草地邊緣筑物附近,圍籬邊列植或叢植,也常作園林盆栽花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