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劍華(長沙師范學院體育系 湖南 長沙 410100)
自閉癥幼兒功能性障礙的外在表現就是行為的異常,同時也是自閉癥幼兒實現情緒表達的一種特殊方式,常見的問題行為主要體現出以下三個方面的特點:
一是行為的刻板性。行為的刻板性主要表現形式為無目的的動作,例如長時間的反復注視和撫摸同一樣事物,絕對認定某一種顏色和款式的衣服,當自己喜歡的東西丟失時會感到強烈的不安,進而引起幼兒主觀層面的煩惱;另外,幼兒無法通過言語表達出自身的需求和愿望,經常會莫名其妙的發脾氣。
二是行為的自我刺激性。在沒有特定環境因素影響的條件下,自閉癥幼兒會無意識的做出許多具有自我刺激性的行為舉動,例如不斷的搖頭、抓頭,不斷的擺動手臂,齜牙咧嘴的笑等,對生活技能的獲取產生不利的影響;同時,還會出現撞擊、咬傷自己、誤食廢紙等自傷性行為。
三是行為的破壞性和攻擊性。自閉癥幼兒在認知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礙性,為了消磨時間,通常會出現一些具有破壞性的行為,例如將書本和窗簾撕裂,使用積木打碎電燈等,在破碎聲當中得到滿足;而且,由于自閉癥幼兒的適應性較差,當感覺環境具有威脅的時候,常常會出現打人等攻擊性行為。
在社會重視自閉癥幼兒治療的當下,一些醫院和康復機構都積極探尋了多種自閉癥康復干預方式,但卻都沒有獲得較好的效果,總結其方法,主要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不足:
一是對幼兒體質的重視程度不夠。由于自閉癥幼兒的行為具有異常,因而其絕不部分的日常訓練活動都是在室內當中進行,受到訓練環境的有限性影響,使得自閉癥幼兒在接受鍛煉的時候,其實際的運動能力常常得不到有效的重視,且訓練的強度也遠遠不夠,使得運動能力的培養與既定目標二者中存在著較大的差距。
二是對運動教育功能的認識不夠。運動是提高幼兒智慧水平的有效途徑,是幼兒健康心理形成的保障,也是幼兒進行社會化活動的媒介,但是在對自閉癥幼兒進行干預訓練的過程中,由于對運動所具有的教育功能的認識不足,使得自閉癥幼兒的感官刺激和心理興奮程度不夠,無法具有行為的自主性。
三是跨學科知識整合程度的不足。對自閉癥幼兒進行干預訓練,需要結合幼兒實際的情況特點,在自然放松的教育環境當中,采用多種方法相結合的方式,實現不同學科之間的整合。但是,在強調自閉癥兒童與正常幼兒進行交往的過程中,只是一味的注意其存在的不同之處,且不能將心理學、運動學以及神經科學相結合,使得干預訓練常常無法發揮出實際的作用。
四是方式雜糅過多,缺乏獨立性。在對自閉癥幼兒進行干預訓練的時候,由于對運動干預的重視程度不夠,常常將運動方式雜糅在其他護理方法當中,使干預訓練缺乏一定的獨立性,無法徹底的發揮出其自身都具有的巨大功能,導致幼兒自身的運動系統出現缺陷,使得幼兒的社交能力得不到顯著提高。
(1)自閉癥幼兒溝通行為能力評估。
為了合理的確定出如何、何處進行體育舞蹈的干預訓練,需要在之前對自閉癥幼兒的溝通行為能力進行有效的評估,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①自閉癥幼兒的共同行為是意向后層次還是意向前層次;②自閉癥幼兒的溝通語言表達是否是正確的語法關系;③自閉癥幼兒是否具有主動溝通的行為意愿等,為綜合能力的分析提供科學的依據。
(2)自閉癥幼兒體育活動能力評估。
對于大多數的自閉癥幼兒而言,其能夠與正常人一樣進行走、跳、跑等簡單行為,其間并不存在十分明顯的運動能力差距,但是由于自閉癥幼兒的身體協調性較差,在進行運動的時候,其身體的姿勢會與正常人具有很大的區別。因此,要對自閉癥幼兒的體育活動能力進行有效的評估,包括其自身的運動興趣愛好等,為有針對性的進行體育舞蹈訓練提供前提依據。
(1)健身與差異原則。
與正常普通幼兒相同,自閉癥幼兒在3-6歲之間是身體發育最為關鍵的階段,在這一階段中進行必要的體育鍛煉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在進行體育舞蹈干預方案設計的時候,一定要對不同個體的特點和愛好進行全面的把握,選擇有針對性的方式,以促進社會交往為前提基礎,設計出科學合理的體育舞蹈干預方案。
(2)安全與堅持原則。
由于自閉癥幼兒不具備一定的安全意識,無法對危險事物做出正確的判斷和反應,所以在設計體育舞蹈干預方案的過程中,要將保證自閉癥幼兒的安全觀念貫穿始終,避免出現意外事故;同時,對自閉癥幼兒實現體育舞蹈干預訓練,必須要經過長期的堅持才能逐漸的獲得成效,因此要樹立堅持性的原則,不能再稍有成效的時候就立刻結束訓練。
(3)合作與強化原則。
對于癥狀較為嚴重的自閉癥幼兒而言,其進行體育舞蹈的干預訓練可能是終生性的,因此,必須要建立起教師與家屬之間的有效合作,保證幼兒在學校和家里都能夠按時的完成相關訓練;同時,自閉癥幼兒自身的理解能力較弱,通常只是根據教師的要求去完成任務,因此,教師要注重對幼兒思維理解能力的培養。
(4)趣味與興趣原則。
由于自閉癥幼兒的行為具有一定的刻板性,不會輕易跟隨他人的行為發生改變,因此,在對自閉癥幼兒進行體育舞蹈干預方案設計的時候,要對每個幼兒的實際性格特點進行全面的把握,盡量選擇有趣、節奏感較強的舞種,還可以在顏色較為明亮的環境中進行訓練,以激發出幼兒積極參與的主動性。
(1)聆聽音樂與動作模仿。
對自閉癥幼兒進行體育舞蹈的干預訓練,其最基本的內容就是音樂欣賞和動作模仿。首先,要為幼兒營造一個自然舒適的訓練環境,使得幼兒不會產生巨大的心理壓力,在情緒松弛的狀態下進行不同種類風格音樂的聆聽;其次,為了幫助自閉癥幼兒建立健全的人格,還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手段向幼兒放映舞蹈主題的影片,設置一些簡單的,可以獨立完成的肢體姿勢,使得建立起干預訓練的信心;同時,為了提高自閉癥幼兒主動溝通行為的發生率,要在體育舞蹈動作中穿插一些其在日常生活中會經常做出的動作。
(2)穴位按摩與感覺訓練。
自閉癥幼兒會出現緊張、笨拙等心理情緒,主要是由其中樞神經的不正常而導致的,因此,在對其進行必要的體育舞蹈干預的同時,還要進行穴位按摩,當右幼兒出現用手護頭等抗拒行為的時候,教師要與其進行及時的交流溝通,使其心情逐漸恢復平靜;另外,為了有效的提高自閉癥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在進行體育舞蹈活動設計的時候,要在其中引入一些打招呼、擁抱等相互交流的動作,使其在日常生活中也會主動做出相似動作。
(3)團體舞表演專項訓練。
自閉癥幼兒常常會沉浸在自己的獨立世界當中,但是為了提高其實際的社會交往能力,就必須要讓幼兒回歸自然社會,通過團體舞表演等方式,使其置身于人際交往的氛圍當中,感受到外部社會的巨大吸引力,進而引發回歸社會群體的心理思想;同時,為了提高自閉癥幼兒的團體合作意識,還可以設置一些相互扶持的肢體動作,選擇舒緩的音樂,使其能夠與同伴之間進行有效的交往。
(4)多種模式的體育舞蹈。
為了盡可能的使自閉癥幼兒感受到社會交往的吸引力,要盡可能多的選擇體育舞蹈的形式,一方面可以根據個體的不同興趣愛好進行基本舞步、感受音樂等獨立模式的游戲;另一方面,充分利用體育舞蹈運動需男女舞伴和諧配合這一特點,使自閉癥幼兒通過邀舞、共舞、謝舞等舞蹈動作,通過身體語言的溝通媒介作用慢慢過渡到言語溝通,從而提升自閉癥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
綜上所述,體育舞蹈干預是治療幼兒自閉癥的有效方法,要想使得構建的干預模型能夠有效的提高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需要對其溝通交往能力和運動行為能力進行科學的評估,并在掌握自閉癥幼兒行為特點的基礎上,有針對性的設計體育舞蹈訓練內容。
[1]郭劍華.體育舞蹈干預自閉癥幼兒社交能力的理論模型探索[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上旬),2015,09.
[2]明蘭,吳金航,任登峰.自閉癥幼兒社會認知實驗及干預績效研究[J].管理觀察,2014,34.
[3]郭劍華.探究體育舞蹈對自閉癥兒童康復治療的輔助作用[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10.
[4]田金來,張向葵.同伴介入法在自閉癥兒童社交能力中的應用[J].中國特殊教育,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