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擴林(西北大學體育部 陜西 西安 710127)
中國排球職業聯賽發展至今已經在風雨中走過了近20個賽季。期間雖歷經多年的不斷改革與發展,其職業化程度依然不能與中職籃聯賽和中超聯賽相比,這與我國排球項目在世界比賽中取得的驕人成績是極不相稱的。想當初恒大女排俱樂部全新運營模式緊隨世界發展大勢,是推進我國排球職業化建設的有益探索,為我國排球運動事業的加速崛起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有專家表示,此舉將為沉寂已久的職業排壇注入新的活力,將直接助推中國排球職業化體制取得突破性進展。然而隨著郎平離開,恒大女排也瞬間土崩瓦解,由2013年的聯賽亞軍,迅速隕落為魚腩隊伍,降入甲B。筆者認為主教練出走,資金撤離,是俱樂部瓦解的重要原因,但中國排球職業聯賽的不職業才是壓倒駱駝的最后稻草。
恒大女排俱樂部是恒大地產集團于2009年斥巨資注冊的中國第一個職業排球俱樂部,俱樂部實行主教練負責制,按照教練的意圖組建隊伍。除此之外,恒大女排的成功主要依靠的有高投入、請名帥、招名內外援以及俱樂部內部贊助商與排球隊的完美組合、管辦分離的成功模式、明星效應的極致典范等管理上的改變。而這恰恰是中國排球聯賽發展至今亟待加強的地方。
(1)高投入。
恒大地產在在接手恒大女排后,每年2000萬元的投入,相對于每年平均70-120萬元經費的其他排球俱樂部而言則是一個天文數字。恒大女排大額熱錢的注入,使其打破了聯賽中原有排球俱樂部在資金上的平衡。在這種強大的雄厚經濟實力支持下,恒大女排幾乎可以辦成中國排球界的任何事情。在如此巨資誘惑下,只要進入郎平視野的球員,紛紛投入恒大麾下。
(2)請名帥。
恒大女排教練班子堪稱豪華,主教練郎平、教練李勇等均有在國字號隊伍執教經歷。郎平作為中國女排五連冠時期的功勛球員,在中國早已是家喻戶曉。在此次擔任恒大女排主教練之前已多次入主中國女排,且成績斐然,此外還擔任過美國女排主教練,并率領美國隊獲得奧運會亞軍。特別是北京奧運會中“和平之戰”取勝后更使其名聲大噪,可以說郎平不管在國內國外,其一舉一動均牽系著廣大排球迷的熱忱。此次回國執教更是遂了廣大球迷的心愿。作為一流的國際教練,憑借其國內外他人無法匹敵的號召力、影響力,恒大女排戰艦還未起航便已聚焦了超高的關注度。
(3)招名內、外援。
憑借郎平指導超高的個人魅力和恒大集團的慷慨投資,恒大女排運動員的組成基本囊括了2000-2004年中國女排黃金一代的主要成員。馮坤、楊昊、周蘇紅等每個人都是原來母隊的靈魂人物,加之美國女排名將湯姆·洛根、意大利球星科斯塔格蘭德等的加入,恒大女排在國內聚攏了超高的人氣,可以說一定程度上拯救了中國排球職業聯賽的低迷球市。
(4)別樣的管理模式。
恒大女排的目標在于建立一支由企業獨立運營的俱樂部。在運營管理上,沒有依托政府體育部門,而是完全按照企業模式經營和運作。俱樂部的結構參考美國籃球職業聯賽俱樂部架構,下設辦公室、行政管理部、經營開發部、會員部、財務部和法律事務部等一系列健全科學的組織機構。并首創我國排球俱樂部自負盈虧、自主生存、自我發展的“新模式”,弱化了政府管理行政化,強化了俱樂部管理市場化的結果,俱樂部按照市場規律運行,投資方在俱樂部運作上擁有了真正的話語權。
綜上所述:恒大女排成功的便利條件正是中國女排發展二十年,亟待解決的頑疾。
作為中國女排職業聯賽中的鯰魚,恒大女排實現了在聯賽中的“三連跳”,在世俱杯的比賽中也表現了中國排球的全新精神面貌,但由于中國排球職業聯賽的大環境未變,加之郎平指導的離開和恒大集團從球隊擁有者變成了贊助商,以及教練團隊整體思路的轉變,使得最職業的排球俱樂部搖身一變成為各支聯賽隊伍的同路人。熱錢消失、關注度降低、排球運動員的轉會制度不完善、未注重青訓隊伍的發展及教練員集團的仍以全運會金牌為綱等問題導致了恒大女排的迅速崩盤。
(1)運動員及教練員流動不通暢。
由于國內排壇并未形成有序的人才流動機制,制約了各隊對所需隊員的選擇。而且球隊成績的好壞不直接影響運動員的收入水平,導致隊員訓練積極性不高。轉會制度依然不健全,不能大膽引進優秀的教練員、運動員和先進的排球技戰術及訓練思想。正如排壇名宿岳金庫曾指出,當全運會的意義遠高于聯賽,所謂全運戰略的考慮也自然優先于聯賽的健康發展,而這也正是阻塞球員自由流通的淤泥。
(2)排球聯賽市場開發不力。
排球職業聯賽發展中,隊伍數量多了、比賽場次多了,但觀眾人數與每場平均觀眾人數上卻出現了負增長的現象。當我們埋怨球市冷清、項目劣勢的同時應該看到這樣一個事實:無論在上海還是天津,凡是奪冠的主場球票極為搶手。這說明只要比賽精彩,大家還是愿意積極參與的。主要在于決定它價值的主要因素是比賽水平,沒有高水平的比賽,也就沒有球市的火爆,就不能奢望換得高回報。
(3)職業軍團沒有青訓隊伍。
恒大女排的模式主要靠引進高水平內外援,這在聯賽中可以達到一定的高度,但不能建立自己的王朝,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沒有重視自己青年隊伍的培養。在外援出走,老隊員退役之后,出現了青黃不接的場面。試想如果二隊得到了足夠的鍛煉機會的話,即使成績受到影響,也不至于隕落如此之快。
(4)高水平外援引進不力。
有資料顯示1999-2013年間,我國男女排球俱樂部共引進過22名外籍運動員,其中7名男球員,15名女球員 (其中9名為2009-2012年恒大女排引進的)。數量上的屈指可數導致質量上無法達到世界頂級,體現出我國排球職業聯賽在國際交流方面的窘態。大膽設想,如果國內排球聯賽能夠吸引到像日本的木村紗織或者韓國的金延璟這樣重量級的亞洲外援,假以時日,中國女排隊員怎么會防守不了她們的進攻。
恒大女排的成功是因為當初的積極求變而發生,而恒大女排的迅速隕落,是與其他兄弟省份的趨同而導致的失敗。知名教練的出走和贊助商的撤資,只是恒大女排降級的一個重要條件而已,究其主要原因還是聯賽的不成熟導致一支如日中天的球隊迅速土崩瓦解。如果說恒大女排的組建為中國排球聯賽注射了一針強心針的話,那恒大女排的降級就為中國排球聯賽敲響了警鐘。
(1)我國排球俱樂部應擴寬信息渠道,嚴格篩選,加快職業化進程。根據球隊自身特點,大膽引進高水平外籍球員,切實做到“洋為中用”,提高聯賽表演觀賞性與技戰術水平;
(2)以高水平球員和外援為切入點,擴大排球市場的體育明星效應。加大排球職業聯賽的策劃與宣傳力度,促進我國排球聯賽健康可持續發展;
(3)建立合理的轉會制度。觀眾想要看的是精彩的,來回球多的比賽,而不是一邊倒的比賽。現行的轉會制度,以全運會成績為綱,使得強隊很強,弱隊較弱,比賽時不夠精彩激烈;
(4)參考國外職業聯賽俱樂部架構,建立完全由企業獨立運營的排球俱樂部。
[1]李國東.從“恒大現象”探討全國排球聯賽的運作模式[J].體育科研,2012,3.
[2]杜寧.我國排球職業聯賽引入外援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3,10.
[3]彭光安.我國排球職業聯賽發展進程中的困惑與對策研究[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6,42.
[4]楊陽.恒大女排模式對中國排球發展的利與弊分析[J].體育文化導刊,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