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金霞(甘肅民族師范學院體育系 甘肅 甘南 747000)
中華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經過世代相傳,將中國古老的體育活動傳承了下來,擁有一定的體育外延與內涵,這就是中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如今,隨著體育全球化的發展,奧林匹克精神的廣泛傳播,中國的傳統體育的傳承受到了影響,更是有一些傳統體育文化瀕臨著絕技與失傳的危險。
中國擁有繁多且豐富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在形式與數量上可以被稱為世界之最,中國民族傳統體育擁有豐富的教育、娛樂功能與很強的健身價值。實用性、趣味性、娛樂性都集中在中國民族傳統體育中,民族風情在民族體育中被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不但有很強的健身強體價值,還擁有豐富的藝術價值。可是,近年來西方體育文化的傳入,在體育競技場中占主導地位的是西方體育文化,導致中國民族傳統體育受到嚴峻的考研。自二十世紀初期至今,中國民族傳統體育一直處于被忽視的狀態下,西方的體育項目席卷了世界每一個地方,大家廣泛的學習推廣西方體育項目,很少去關注中國民族傳統體育。又因為中國民族傳統體育的活動缺少時尚性,在當今時代有點格格不入的感覺,所以,青年一代為了追求時尚將傳統體育冷落。雖然中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不斷被體育工作者整理、挖掘出來,可是在研究過程中缺乏支持、缺少組織、水平參差不齊,導致在整理挖掘中太過關注民族文化細節,整理出來的內容太過零散平淡,體育文化內涵不足,不能得到現代人的支持。
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搶花炮、賽馬、龍舟、拔河、民族式摔跤等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正式的被納入到全國民運會中,風箏、舞龍、舞獅等也在全國得到了普遍開展。雖然全國民運會對我國民族傳統體育起到了推動、推廣的作用,使傳統體育得到發展的機會,可是,因為保守的全國民運會沒有系統的發展方式,對民族體育人才的培養機制沒有建立起來,所以,我國的全國民運會成了各自治區運動員進行客串表演以及參與爭奪金牌的場所。知道現在,在全國各地還沒有規模化的、成型的傳統體育的運動隊伍,中國傳統體育依然沒能得到很好的傳承,甚至有些具有濃郁民族氣息、特有的民族傳統運動項目在慢慢的消亡失傳。在體育全球化的今天,很多的民族傳統體育失去了其生存的空間,民族之間的相互交融、相互滲透已經成為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所以,在對中國傳統體育進行研究的時候,一定要對自己的文化視野進行拓展,在體育全球化的今天,不僅要能夠接受先進科學的體育文化,還要對我國民族傳統文化進行傳承保護。如今社會不斷多元化發展,在如今西方化全球化的體育活動,對我國傳統體育項目已經產生了嚴重的影響。對我國民族傳統體育采取有效的手段進行保護,對我國傳統體育進行傳承與發展已經迫在眉睫。
將學校作為學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場所,將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引入到學校中,進行傳承推廣,這是將傳統體育進行普及化、科學化、規范化的重要途徑。在我國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中蘊含著各民族自己的文化特色,具有較強的娛樂性及表現性,并且對活動場地沒有很強的要求,簡單易學,有很好的娛樂及健身功效。對民族傳統體育可以作為民族文化來進行傳承及保護,將傳統體育項目作為我國全民健身的重要活動。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在大學內進行傳統體育的教學活動,特別是在民族地區的學校進行推廣,這樣就能夠更好的傳統體育項目得到很好的傳承。針對人體的鍛煉需求,選擇出適合學生身體發展的傳統體育項目在校園內推廣,來豐富校園的運動類型,使學校體育教學更具備民族特色。可以從民族傳統體育課程與校園傳統文化建設以及在校園開展項目的競技活動來進行。由于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對設施、場地的要求不是很高,很多活動隨時隨地都可以開展。
制定出一定的政策支持和重視來開展學校民族傳統體育活動,對學校體育教育職工進行傳統體育文化知識的培訓,來豐富他們的相關知識,使他們能夠更清晰的了解認識傳統體育項目。同時,在校園內加強推廣宣傳,進一步完善運動項目的規則、比賽器材、競技辦法。可以在學校成立和英雄事跡或者民族節日相結合的傳統體育活動,并且成立專門的訓練組織來加強體育項目的學習培訓。
如今,在全國各地已經形成很多專業的運動組織來開展民族體育運動,這就提供出一個更好的舞臺來促進我國傳統體育項目的發展。在貴州開展的九運會充分的反映出傳統體育項目較強的民族特色。在內蒙看站較為廣泛的馬術比賽、摔跤運動等,已經形成了專業制度的開展民族體育運動,“那達慕”大會是活動的展示舞臺,將民族特色很好的凸顯出來,以開展地方特色的大型傳統體育活動作為根基,將我國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發展模式進行改進和創新。區別于世界型的體育運動比賽,我國傳統體育活動更應當充分的凸顯其親和力、人性化、間接性等特點,將功利程度降低,將各民族間的相互理解與互相融合作為特色。舉辦具有地域特色的新型活動形式,不以強力展示以及精英選拔作為活動目的,而要以娛樂性以及聯歡型的體育節作為活動方式。強調休閑、健身、健康的目的,讓全民都能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更能夠被大眾人群所能接受,并且進行一些適當的改進。
在現如今,很多人對民族傳統體育活動的學習和認識,很多都是通過風俗習慣和口口相傳中得到的,并不是通過專門的教育機構來進行專業培訓教育。對傳統體育活動的接觸和了解也主要通過村寨間的活動、婚喪儀式、宗教儀式、節日慶典等。通過在社會的大環境,將民族傳統體育活動潛移默化的傳承給年青一代。
有些傳統體育項目在宗教的神秘感與權威性的強化下,在一些人心中占據一席之地,作為一種莊嚴、神圣的體育活動被人們接受和傳承。民族的風俗生活對民族傳統體育有具有很好的普及和傳承作用。與此同時,傳統體育活動和民謠名額以及民族傳統文化的結合,使其擁有民族文化傳承的必要性與必然性,這種傳承方式更能夠促進傳統體育的發展。在我國很多民族地區有很多傳統體育活動已經成為了重要的旅游項目,不僅能夠提高當地的經濟發展,同時民族傳統體育活動得到了很好的傳播和推廣。民族傳統體育活動作為當地重要的節日活動項目,伴隨節日的推廣而發展傳承。
任何體育形式要想能夠被世界人民接受,那么這項體育活動受限要在該國家得到很好的推廣。我國傳統體育要想得到可持續的發展和傳承,那么可以選擇以“生活化”方式來開展。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經得到很大提高,人們的物質需求已經不再是生活的主要問題,人們已經將生活的重心轉移到了生活質量上來,不斷尋求精神生活的滿足。我國很多傳統體育活動一直不斷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流傳,廣大人民群眾也慢慢開始喜歡,并且有較少的投入就能夠開展民族體育活動,很容易被人民群眾所能接受,也符合普通大眾的生活水平。所以,可以將一些擁有市場發展條件的體育項目進行市場開發。如今有些傳統體育項目已經逐漸的走向了系統化、產業化的發展道路,例如我國的舞獅、舞龍、踢毽子等。
中國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傳承和發展不僅是體育工作者的責任,更是他們的使命。所以,當今全球化不斷發展的情況下,我國的傳統體育活動不應當被忽略遺忘,作為體育工作者應當將其賦予新的時代定義,對傳統體育活動進行改進和推廣,使其能夠適合人們的生活,更容易被人接受,最終實現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1]王崗.體育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傳統體育發展問題的思考[J].體育文化導刊,2004,01.
[2]王步,高力翔.關于全球化對我國體育教育現代化發展進程影響的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01.
[3]舒盛芳,黃聚云,丁金勝,王米娜.體育全球化進程中奧林匹克運動的社會文化價值[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