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海清(南京工程高等職業學校 江蘇 南京 221000)
隨著體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學校以培養全面發展型人才,實現素質教育作為新的目標。“生命教育”理念下高職體育教學增添了對生命感悟模塊,有利于學生深入體驗生命的發展與成長,了解生命價值。基于“生命教育”理論的高職體育教學較傳統體育教學更為復雜,要求教師能夠引導學生將感性認識與體育運動結合到一起,還要把握教育規律的同時尋找價值規律,使學生能夠得到影響蛇暖的情感收獲,因此在實際實施過程中較為困難,需要教師不斷的探索與反思。
雖然素質教育在高職體育教學中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由于不少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課時較少,在有限的課時內為了完成課堂中的體育技能教學任務,體育教師仍舊將技能知識傳授作為體育教學中的第一目標,而忽略了學生生命教育,引領學生感受生命的深意,僅僅重視體育教學理性知識技能的培養,忽略學生感性體育精神世界的構建。另外,還有部分高職院校在生命教育理論進行體育教學時過分注重學生的自然生命培養情況,即學生身體素質的培養,而忽略了學生的個體性,沒有科學分析引導學生精神生命的塑造形成與社會相適應能力的培養。在提倡全面發展的今天,教師極易在課堂教學中忽視學生的個體獨特性,不能將學生的獨特性與生命教育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必然使得高職體育教學側重點出現偏頗,導致高職體育教學目標難以實現。
高職體育教學目標缺失生命教育必然導致了教師在高職體育課堂教學中生命教育內容的偏差與缺失。大部分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內容多以培養學生體育競技技能為主,大幅度強調體質訓練,忽略了對體育教學本質——生命教育內容的設置,使得學生很難體會到體育教學設立的目的,即使學生體會到生命的意義,運動的超越與激情以及群體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的相處之道,淡化了體育教學中感情交流模塊。在高職體育教學內容設置中忽略生命教育同時也就弱化了學生與體育教師之間的情感練習,大大降低高職體育教育的延續性,進而使得體育教學中的生命教育無法良好開展。
基于生命教育的特殊性,其與其他類型教育有著本質的區別。生命教育的過程是一個動態發展過程,在教學過程中,師生通過互動的方式使學生不斷的對生命的理解有所改變、有所提高,進而完善自身對生命的認識,因此對于體育教學中生命教育模塊的評估也同樣應采取動態的評估,才能更好的了解學生通過生命教育所取得的感悟。在另一方面,科目的評估也同樣對學生的學習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不少高職院校單一的體育教學考核方式使得學生過度重視體能以及技能上的學習感悟,而不去體會在體育運動中所體現的師生情誼,合作友情以及學習態度、健身意義等。也就是說單一的高職體育教學評價也缺少了對學生情感上、思想上進步的督促力,是一種對學生體育學習的一種定性定量評價,這不宜于學生體育精神、健康思想情感的成長,且還使得不少體質不好的學生對體育學習與體育考核存有畏懼心理,導致了大量高職學生厭惡體育課程。
(1)評估制度的局限性。
由于大部分高職院校的體育課程評估所占總學分比例較低,導致大多數的學生以及體育教師本身對體育教學就沒有足夠的重視,因此高職體育教學得不到足夠的發展空間,高職體育教學中的生命教育必然達不到預期的目標。另外,一般的高職學校對體育教學的評估制度以競技類體育技能為主,在學生日常學習中教師與學生也會不自主的重視體育技能的學習,使得生命教育沒有足夠的課程與時間來實施,進而導致高職體育教學的生命教育成為一紙空談。
(2)傳統教學思維的局限。
不少高職院校體育教師隊伍平均年齡較大,其教學理念也較為傳統,無法快速接收新鮮事物,一直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以保證學生能夠較好的掌握規定的體育運動技能為教學目標,使用單一的傳授式教學方法。此類體育教學課堂內容單一,基本上沒有體現出教師帶領學生去認識生命的內容,缺少了科學體育教學所應該具有的啟發性以及互動性,使得本應是動態變化的體育教學變得僵硬,將學生的課堂思想情感禁錮,更是缺少了師生之間的互動與情感交流。另外,不少高職院校體育教師師資力量較弱,教師專業素質有所欠缺,學校不能及時補充新生力量,加上體育教學設施以及教學場地的缺乏,都將導致高職體育教學效果大打折扣,生命教育不能充分融入高職體育教學中。
(1)重視將生命教育融入高職體育教學中。
將生命教育融入到高職體育教學中要從兩方面切入,一方面是重視生命教育與體育教學內容上的融合,另一方面是重視生命教育與體育教學在思想觀念上的融合。教學內容與思想內容兩個方面在實際教學中是相輔相成的,教師講課時首先就應該講生命教育思想傳授給學生,為學生樹立起生命健康第一,培養自身人文素養、健康體魄與意志的觀念。對于教學內容的選擇在生命教育理念的基礎上還要練習學生的實際生活,讓學生所學習的在生命教育理念下的體育技能知識能夠在生活中有所應用。由于高職院校學生培養方向多為針對性較強的職業技能人才,在日后工作時要求其能夠具有一定的職業體能以及抗壓能力、與周圍環境相適應能力,因此教師在設置生命教育相關內容時還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以體育課堂為背景,盡可能的模擬學生日后職業生活中所需要的運動技能,配以生命教育,使學生能夠提高身體素質的同時加深對生命發展的認識,為其日后工作打下基礎,于此同時,此種教學內容的設定也能夠獲得學生的支持與喜愛,提高體育教學的學習效率。
(2)改革高職體育教學目標與評估制度。
重視高職體育教學中的生命教育,并改革體育教學目標,合理規劃,結合學校實際情況以及學生專業、身體素質情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就學生的思想情感學習與體育技能學習兩點作出目標規劃。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體育教學本就是為了學生日后的生命發展所開設的一門學科,在制定新的高職體育教學目標時需要結合本校學生的發展需求,保證學生體育技能的學習同時還要關注學生對生命的體驗,幫助學生形成自信、個性、與周圍社會環境相容的性格,提高學生的融入力與協作力。另外,在制定體育教學目標時要保證其具有可行性,切記制定虛假、夸大目標。為了提高學生對生命教育的重視程度,促使學生發展自身生命的獨特性,幫助學生做到全面發展,學校不僅僅需要重視學生的體育技能,還要對學生課堂表現作出評價,縱觀學生學習態度、學習表現以及學習效果來綜合測評。
(3)更新教師教學觀念,完善校園體育教學設施。
發展全面的高職體育教學需要一支專業素質較高的教師團隊,并能夠跟進時代步伐,及時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先人一步領會生命教育的本質與意義,針對性的就生命教育與高職體育教學結合這一課題作出探索研究。于此同時,學校也應提供支持,完善校園的體育教學設施,鼓勵教師創新教育,培養全面的高職人才。
體育教學是唯一一門兼顧學生生命感悟,能夠切實提高學生身體素質,通過運動來提高生命質量,幫助學生建立健康心理,發展學生終生生命事業的學科。在高職院校,學生對生命的態度、認識以及學生的身體素質都將是學生今后工作發展的重要基礎條件,因此實現體育教學與生命教育的大融合是對高職體育教學的一次新機遇,其彌補了高職體育教學長久以來缺少的生命活力與情感聯系,對今后高職體育教學發展指明了方向。
[1]董紅印.高職體育教學的發展趨勢及思路的探討——基于生命教育視域下的研究[J].遼寧高職學報,2015(04).
[2]姚紅艷.基于高職教育發展視角下終身體育理念形成初探[J].科技視界,20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