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珺(武漢輕工大學體育部 湖北 武漢 430023)
高校是隨著我國的教育不斷發展而壯大起來的。其服務目標主要是培養人才。從關于高校體育教學研究中的趨勢來看,已經表明了其邊緣化的痕跡,而且通過對近些年來這些研究方向與研究水平的把握來看,其目標遠遠脫離了教育的初衷,已經漸行漸遠的向學術化的理論方向靠近,遠離教育的教育研究出現了。
高校的教育目的明確的指向于培養社會需求的專門人才。由于近些年來的社會發展較快,而且社會的活動范圍在不斷的擴大,對于各種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的增加與變化。作為傳統的教育觀念,認為只有文史哲與數理化是主要的科目。但是在現代化不斷的發展與全面化的情況下,社會需求也漸漸的表明,體育教育作為一種以健康為目標的教育是可行的,從社會調查與研究方向來看,各種現代化的數據型的醫藥手環或者一些智能手表的發明與推向市場,使更多的健康需求明顯增加,也就是說,亞健康問題的到來必然會掀起對于健康的重視,而與此相關的除了飲食,最為主要的還是來自于科學的煅練。
因此,體育教學是社會需求的一個重要方面。體育教學的研究也是棘手的問題。現在的體育教學明顯的偏向于理論的探討,逐漸的走向邊緣化,因而應該對其進行思考,從而找到一些實際的研究方向,進一步推動體育教學研究。
高校體育教學研究的成果對于教學來講,是一種促進的作用,而且對于人才培養方面的目標可以起到明確化,清晰化,時效化,也就是說,這種研究有利于時代精神的體現,有利于整個體育教學的面向未來化,對教學的最終目標會有一個更好的更為清晰的認識,同時通過這種研究,最實際的是使學生成為真正有價值的人。
但是從目前高校的體育教學研究中存在著很大問題。一是由于其發展速度過快,給教學帶來了嚴重的師資力量的挑戰,一是整個高校內的教學組織與結構安排規劃十分不合理,在這種急劇變動的,具有現代挑戰的情況之下,關于高校體育教學的研究不但不敢去面對現實的具體矛盾,去想辦法通過研究來解決,反而討論各方面的成果,大多以談論國外的發展成果為重點。
該方面的研究已經出現了意識淡化,對于物質的需求,遠遠大于對于教學的研究,因而也未能出現一些較為可靠的,具有真正方案的解決措施出臺,以至于對學教學的數量與質量之間的問題,還一直存在疑問。
教學研究最為主要的還是對于課題的把握,現代社會中最為極需的是解決問題,而不再是去提出什么問題了。這是一種面對現實的生存與生活所必經的階段。現代化帶來的困境已經明顯的表現了出來。對于傳統與現代之間的張力及其鴻溝需要如何來填平與縮減才是今天最為重要的頭等問題。然而作為教育在這一問題的解決中是具有十足的潛力可以挖掘的。而且隨著高校體育教學研究的深入與細化,必然會使其達到將高校教學與社會需求結合起來的程度,所以說在課題的把握方面,現在的研究還是較為落伍,對于現代情況的不明晰,對于現代社會中的動向理解不是很明確。
其次,對于教育教學的導向應該從一種可操作的實踐角度去進行,理論化的研究在今天來看,作用不明顯,因為實際存在的問題太多,實在性也在要求研究走向一種更為妥當的解決問題的道路。需要一盞指引未來的明燈。所以對于教育教學的研究應該有一個立足點,那就是文化的最核心的目標:人。
第三,在這一方面來看,平臺較小,對于大多研究的支撐力度太小。總的來看,在這方面的科研難度較大,其原因相對復雜人,但是應該認識到對于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阻力,一方面是資金,另一方面是缺乏一個更好的解決方案。兩相對比,還是后一個因素是主要的,因而應該在各類學術期刊等可以進行研究探討的平臺上增加一些關于這一類的欄目設置,以供交流,最好的辦法是在不斷的分析與探討的基礎上才形成的,對于問題的原因與來龍去脈如果弄不清楚,如何又能真正的談到解決問題呢!
第四,從高校本身來講,缺乏對于該方面改革的勇氣與魄力,重視度不夠。這是有歷史原因的,在我國的先前的教育思想與觀念中流行著,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單一思想,隨著素質教育的發展,盡管教學已經普遍的注重其它的學科,但是最為重要的還是一主科,對于體育這種就業方面存在問題的學科的重視度依然不夠。因此應該加強重視。
高校相對來講,其整體水平還較低,但是其擁有的資源較多,因而應該充分的利用起來,在這方面相關部門或者教育機構應該對其進行一定的研究指導,同時將一些較好的經驗與實踐方法引入,一方面刺激研究,另一方面應該加強研究,給其一定的方向與定位,使其擁有更好的前進方向。至少從政策上應該給予傾斜,提供資金援助等。
從世界整個的教育教學情況來盾,科研水平對于一個高校的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關系。所以應該提高對于科研的認識水平。另一方面來看,對于各個研究課題所面對的相關科目也應該加以重視。因而應該以該專業技術與基礎課程的基本要求為出發點,應該盡可能的去貼近教學方面去研究,而不是像美國人那樣走理論之路,所有的學生或研究者首先必須弄一套理論出來,對于實際的問題解決起不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一個國家的國民素質來源于其較好的身體素質,這是外表的最直接的傳達,無論從體格還是從體型方面。而體育與一個國家的關系如此重要,怎么能不去重視呢!而且隨著我國現代化的全面化進程的推進,明顯國民的整體水平在不斷提升,對于健康與自我的需要越來越高,因而體育教學更應該在這方面加倍科學合理化,從而為我國的國民教育提供一些健康的科學的體育教學方法與釋放途徑。
研究的目的是為了教學服務,是為了使教學更加合理,是為了使所培育的人成為人才,一方面是使社會整體的需求得到滿足,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其個人的價值的充分實現,從而真正通過教育這個推手使我國的全民得到一定的發展,最終享受到健康帶來的福利。因此應該從基礎的目標去研究教學,認識教學,從而做到真正的為教學服務。
從體育教學的研究方面來看,體育教學中確實存在著缺乏研究與指導的問題,但更為嚴重的是缺乏一種學術監督,也就是說,對于相關的批評較少,沒有批評就沒有好的學術研究。從體育教學的研究偏向于邊緣化來看,主要的還是批評的減少與真空。高校不重視是由于缺乏正確認識,偏向理論化是由于研究方向錯誤,邊緣化明顯突顯是由于批評的減少。因此從這種方位性的常識性的錯誤中應該加強批評引導,使高校真正面臨的問題得到實際的研究,扭轉研究的方向與趨向。所以建議建立一套較為有實際作用的評估體系,對研究的課題與所得的成果加以評價,從而提升體育教學研究的整體水準。
總之,筆者認為關于高校體育教學的研究應該立足于對人才的培養,對社會發展需要的再次認識,為國家,為學生,為社會提供一些協助性的作用,因而應該扭轉觀念,將其從錯誤的學術化傾向的道路方向上拉回來,回到教育的基礎之上,最終使我國在該方面的教學水平達到一個新的層次。
[1]范源智.高職體育課程為專業服務整體設計的思考[J].襄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