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利縣農業局(4 2 7 2 0 0)李恒璇
著力打造玉米生產大縣
慈利縣農業局(4 2 7 2 0 0)李恒璇
慈利縣利用氣候適宜、光照充足、雨量適中的特點,把玉米作為糧食產業中的一項富民工程來抓,著力打造湖南省玉米生產大縣。2014年,慈利縣玉米生產面積為2.2萬公頃,連續6年保持較大幅度增長。
1.創新思路謀發展一是充分發揮農產品加工企業的作用,挖掘自然資源潛能,引導農民用新觀念、新技術、新方法發展玉米生產。二是樹立了玉米是產業的觀念。提高玉米生產在農業生產中的比重,形成了全縣上下大抓玉米產業的氛圍。2014年,明確提出了把玉米產業作為一項富民工程來抓,并提出了中長期戰略發展目標:到2017年實現玉米生產面積2.3萬公頃以上,總產14萬噸,產值3.5億元、占全縣農業總產值的10%以上。
2.突出管理重服務一是成立了以縣長任組長的糧食生產領導小組,縣政府常務會每年都要專題研究制定具體政策措施。二是實行獎罰機制,強化服務保障。把發展玉米生產作為糧食生產的一項重要內容,從種植產量和效益上進行嚴格考評獎罰,激勵干部群眾促進玉米生產。三是狠抓玉米品牌的建設,延伸產業鏈條。慈利縣已制定了玉米綠色生產技術規程,農產品加工企業大力推廣玉米標準化生產。目前,金秋、瑞星等農產品加工企業生產的可香玉米、瑞星飼料等產品已經過無公害農產品質量認證,受到省內外市場的一致好評。
3.輻射帶動強基礎突出辦點示范,在產業發展上加以引導。一是抓好玉米高產創建。2014年,在景龍橋鄉、東岳觀鎮建立了2個667公頃省部級玉米高產示范片,同時在通津鋪鎮、象市鎮等6個鄉鎮建立了縣級667公頃示范片。每個示范片都實行“五統一”:即統一供種、統一技術培訓、統一播種時間、統一組織底肥、統一田間管理。二是加快建立示范基地。已確立了十大玉米生產重點鄉鎮,要求每個鄉鎮建立一個333公頃的示范片,同時,要求其余21個鄉鎮都要建立一個66.7公頃以上的玉米生產示范片。三是積極發展訂單農業。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帶動效應滿足加工企業對玉米的需求,以種植業協會和基層農技站為紐帶,大力發展訂單生產。目前慈利縣高峰鄉、金坪鄉等地生產的甜糯玉米已與長沙紅星大市場通過訂單生產,建立了穩固的銷售網絡。
4.提升質量創效益不斷提升旱糧生產水平,大力推廣農業科技,提高效益。一是大力推廣適宜種植的玉米新品種。推廣的主要品種有臨奧1號、三北2號、洛玉1號等品種。二是推行合理的栽培模式。推行種植規格——寬窄行、種植模式——分廂間作套種栽培。目前以高產示范片為核心的玉米全部實行寬窄行種植,寬行90厘米、窄行40厘米,有利透光通氣,提高產量。分廂間作套種,即1.3米開廂在玉米寬行間種植大豆或紅薯,提高復種指數增加效益。三是積極推廣玉米秸稈還地技術玉米秸稈還地及施有機肥,可以降低生產成本更重要的是改良土壤,提升地力,大大減少病蟲害的發生。目前,慈利縣以上技術推廣應用率已達60%,推廣面積1.24萬公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