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瑞,李中青,李齊霞,祁麗婷,王 敏,任先忠
(山西省農業科學院谷子研究所,山西長治046011)
玉米是禾谷類作物中增產潛力最大的作物,具有糧食、飼料、工業原料等多種用途,在農業生產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3]。眾多研究表明,玉米的品質與產量除受遺傳因素影響外,還受到環境與栽培措施的影響[4]。確定玉米的最適種植密度對發揮品種的高產優質性尤為重要[5]。
科早玉9號是山西省農業科學院谷子研究所選育的玉米特早熟品種;科玉9572是山西省農業科學院谷子研究所選育的玉米早熟品種;先玉335是美國先鋒公司選育的優良玉米雜交種。
作物高產的途徑主要有2條:①增加群體數量;②改善群體質量。隨著高密度種植已被廣泛接受。筆者通過不同種植密度對玉米農藝性狀、品質、產量的影響研究,旨在尋找適合長治地區玉米高產栽培的農藝措施。
試驗材料為科早玉9號、科玉9572、先玉335。試驗于2014年4月22日至9月25日在山西省農業科學院谷子研究所試驗田進行。試驗地前茬為玉米。試驗采用隨機區組設計,設置60 000、67 500、75 000和82 500株/hm24個密度處理,3次重復。每小區收獲后測定穗長、穗粗、行粒數、百粒重等農藝性狀;收中間2行測產;利用DA7200品質分析儀測定玉米品質。試驗數據利用DPS和Excel軟件進行分析與分析。

表1 不同種植密度下3個品種的主要農藝性狀
2.1 不同種植密度對主要農藝性狀的影響 由表1可知,科早玉9號和科玉9572株高、穗位、穗行數均隨著種植密度的增大而減小,先玉335株高、穗位、穗行數在不同的種植密度下變化不大。不同的種植密度對科玉9572的株高和穗位影響較大;不同的種植密度對3個品種的穗粗、行粒數、百粒重的影響均不大;隨著種植密度的增加,3個品種的穗長有逐漸減小的趨勢,先玉335相對明顯;種植密度對科早玉9號和科玉9572的禿尖的影響較大,對先玉335的影響不顯著。

表2 不同種植密度下3個品種的主要品質
從表2可以看出,密度對科早玉9號的含水量、蛋白質、淀粉含量的影響不大,脂肪含量隨著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密度對科玉9572的含水量、蛋白質、脂肪,淀粉含量的影響不大;密度對先玉335的含水量、脂肪、淀粉含量均無明顯影響,而蛋白質含量穗密度的增加而增加。

表3 不同種植密度下3個品種的產量比較
由表3可知,科早玉9號的種植密度為75 000株/hm2時的產量最高,極顯著高于種植密度為60 000株/hm2的處理;科玉9572和先玉335獲得最高產量的種植密度均為67 500株/hm2,與其他種植密度下的產量差異不顯著。3個品種的玉米的產量表現出先隨著密度的增加而提高,然后又逐漸減少。科早玉9號的種植密度為75 000株/hm2時的產量最高,極顯著高于種植密度為60 000株/hm2時;科玉9572和先玉335獲得最高產量的種植密度均為67 500株/hm2,與其他種植密度下的產量差異不顯著。3個品種的玉米的產量隨著種植密度的增加而表現出先提高然后又逐漸減少的趨勢。
不同的種植密度對3個品種玉米的株高、穗位、穗行數、穗長、禿尖均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對3個品種的穗粗、行粒數、百粒重的影響均不大。科早玉9號最佳的種植密度為75 000株/hm2;科玉9572和先玉335的最佳種植密度為67 500株/hm2,這表明不同品種的最適宜種植密度是不同的。
科早玉9號的脂肪與先玉335的蛋白質含量隨密度的增加而增加,3個品種玉米的其他品質變化不顯著,表明種植密度對玉米品質的影響與品種有一定關系[6-7]。
[1]徐艷霞,李旭業,王曉春,等.建國以來我國玉米育種技術的發展與成就[J].黑龍江農業科學,2009(6):165 -168.
[2]李建芬.玉米生產制約因素分析及對策[J].種子世界,2010(1):10.
[3]楊紅旗,路鳳銀,郝仰坤,等.中國玉米產業現狀與發展問題探討[J].中國農學通報,2011,27(6):368-373.
[4]李萬星,劉永忠,曹晉均,等.肥料與密度對玉米農藝性狀和產量的影響[J].中國農學通報 ,2012,27(15):194 -198.
[5]溫日宇,郭耀東,劉建霞,等.不同密度和種植方式對玉米產量的影響[J].山西農業科學,2011,39(8):814 -815.
[6]楊耿斌,譚福忠,王新江,等.不同密度對青貯玉米產量與品質的影響[J].玉米科學,2006,14(5):115 -117.
[7]張秋芝,潘金豹,南張杰,等.不同種植密度對青貯玉米品質的影響[J].北京農學院學報,2007,22(2):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