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桂蘭(撫州職業技術學院 江西 撫州 344000)
高職院校體育課程中,精神生命的教育現狀不容樂觀,因此,應當予以高度的重視。筆者通過長期的實踐研究認為高職院校體育課程中精神生命教育水平的進一步提高,應當做到以下幾點。
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過程中,生命教育已經成為了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高職院校的教師開市不斷創新生命教育的教學理念,旨在進一步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體育能力。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高職院校體育生命教育存在著很多問題,隨著近幾年來高職院校進一步擴招,高職院校的學生也越來越多,很多學生在報考高職院校的同時,都選擇了體育專業,想要在體育專業中取得一定的成績。因此我們應該高度重視教學中地生命教育。筆者通過長期的研究和實踐發現體育教育中生命教育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高職院校體育教育,在教學過程中忽視了學生生命的完整性。將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教學目標確定為在,提高學生競技能力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體育成績。高職院校的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沒有對學生的生理能力進行關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當中的生命教育教學目標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精神生命、社會生命和自然生命的全方面發展,并在此基礎上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與人溝通的能力。絕大部分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高度重視學生接受知識的感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沒有體會到體育教育的魅力,這種教學模式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興趣,也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體育教育的功利性目標不利于學生自身生命的進一步發展,也不利于學生今后的發展。
其次,高職體育教育忽視了學生生命發展。以學為本是高職體育教育著重強調的內容之一,絕大部分高職體育教育內容都缺乏必要的遠見性和必要的針對性。絕大多數的教學內容只注重學生在學校中的運動成果,也就是說運動本身的性質,沒有依照學生生命的發展規律進行教學,這時我國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普遍存在的問題。如果體育教學內容與學生自身發展的規律相違背,就會給學生未來的就業造成負面影響。在教學過程中,沒有注重理論與實際的結合,一味的關注體育運動技能的教學,會使學生成為技能教學的傀儡。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忽視學生的生命發展規律,不以學生的求職特點為導向變革體育教學內容,一方面不利于體育教學的發展,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培養出更多的高素質的人才。
最后,高職體育考核評估忽視學生生命的多元化。生命需要運動,生命也離不開運動,如果生命離開了運動,那么生命也就沒有多大的價值。體育是高職院校的一項運動課程,也是高職院校所有課程中最具生命力的課程。一直以來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考核都以學生的技能體能測評為標準,也就是說考核評價沒有對高職院校的學生的合作意識和熱情態度進行測評。評估方式過于生硬化,忽視了學生生命的多元化。取得實際的技能成績的過程當中,學生也迫切的希望得到學校和老師的認可,希望能夠同老師和學生同學進行情感交流。眾所周知,一個完整的考核,必須具備技能本質的考核和學生對體育的熱情態度,以及合作精神的考核。換句話說,考核不應當只注重成績,還應當對學生的運動過程進行科學的評價,部分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師在考核的過程中,僅依靠教學評分標準對學生進行考核,這就導致學生對體育課程的考核,存在一定的恐懼心理,不利于培養學生對體育課程的興趣也無法調動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體育課程的生命教育存在很多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利于高職院校體育教育水平的提高,因此,應當對其予以高度重視。
筆者在上述內容當中已經系統的闡述了高職院校體育課程中精神生命教育存在的問題,下面我們來系統的闡述解決這些問題的具體措施。在今后的日子里,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應當全面關注學生的潛在的職業發展能力高職院校學生自身生命的發展,進一步提高。想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創新教學模式,加強對精神生命教育的關注,進一步提高高職院校體育教育水平。
首先,制定完整的學生生命精神教學目標。制定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目標應當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避免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相脫離,教學的目標應當包括學生的精神生命、社會生命以及自然生命。生命精神教學應當著重關注,學生體質的進一步增強和學生精神狀態的滿足,不僅如此,還應當著重關注在今后的職業發展過程中學生的成就感。學生之所以學習體育,一方面希望能夠通過體育鍛煉近一步增強自身的體魄,另一方面還希望能夠在學習體育的過程中,獲得快樂,獲得身心上的愉悅。在制定教學目標的過程中,高職院校體育教師應當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以幫助學生順利就業為導向,使學生在職業的發展過程中,逐步增強信心。確定高效的教學目標,能夠實使高職院校的學生更好的融入到集體生活當中,更好的融入到社會。只有不斷的滿足學生的精神需求,學生才能夠在畢業后游刃有余的面對職場競爭,才能夠順利的找到自己心儀的工作。
其次,高職院校還應當制定有關于學生生命發展教學內容。現階段我國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內容絕大部分都是,有關于體育技能鍛煉方面的內容,正因如此,我們應當對,這些內容進行科學有效的改革,將對學生今后的就業指導內容融入到高職體育教學內容當中,進一步提高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水平,使高職院校的學生能夠順利的走向工作崗位。本質上來說體育教學是一項運動性極強的課程,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學生難免會感到迷惘。正因如此,我們在設置高校體育教學內容的時候,應當著重把握高職院校學生的主要需求,以幫助學生解決就業問題為導向,對學生進行體育教育。實現高職院校體育教育的生命化教學理念,遵循學生的生活需求,在實踐課程當中融入高職院校體育職業技術理論,進一步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適應能力。正因如此,高職院校的在制定教學內容的過程中,應當著重注意學生生命的發展軌跡,從學生的實際生活情況出發,制定有利于進一步,提高高職院校學生體育技能和學生社會競爭能力的教學內容??傮w來說,就是從實際情況出發制定生命教學內容。
再次,制定關注學生生命多元化的考核評估方法。從本質上來說,生命精神教育就是以關注學生體驗為主,正因如此,制定多元化的考核評估方法,就應當著重關注學生生命的多元化,對一個學生進行考核,一方面應的考核學生的體育成績,另一方面還要考慮我們學生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所呈現出來的熱情,態度以及合作精神。高職院校體育教師,在日常的工作當中,應當對學生的情感歸屬給予高度的重視,不斷地同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挫折,幫助學生積極主動地解決問題。高職院校如果只是注重學習結果的考核,沒有對學習過程進行深入的考核的話,是難以客觀公正地評價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的,也無法真正的幫助一個學生去認清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而提高自己的運動技能。
最后,對教學效果進行科學的、系統的分析。高職院校只有在不斷的創新體育教學的教育目標和教學內容以及評價方式的基礎上,才能夠進行以學生為主的生命精神教育。也只有真正的滿足學生、關注學生,才能夠培養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才能夠提高高職院校的體育校教學水平。總而言之,高職體育教學中生命精神教學應當不斷地關注學生自身生命的發展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學生的體育技能。
在高職院校的體育教育過程中,對學生進行生命精神方面的教育,應當做到從實際出發,創新教學方法,樹立全新的教學理念,實現高職院校體育教育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1]高職院校體育課程中精神生命教育現狀審思,2010,03.
[2]“生命教育”理念下高職體育教學現狀的思考——以安徽省部分高職院校為例,2010,02.
[3]對天津市部分高職院校體育教學若干問題建議研究,2013,36.
[4]高職院校體育現狀及改革的思考,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