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狐貍獵手》劇照。
考察企業的成長,人們通常比較關注的是社會變遷、技術革命、消費浪潮等等現象,而相對忽略管理方式的變革因素。其實,像美國這樣發達的國家,生產和分配過程不斷變化。由單一專業的企業到大型跨國聯合體,由支薪經理所形成的管理階層,起到了一只強力推手的作用。美國商業史教授小艾爾弗雷德所著《看得見的手——美國企業的管理革命》詳盡論證了這一作用。
人類最早的企業都是獨立運行的,即便是我們今天看來由于本身的特性應該組建大型聯運集團運行的企業,如鐵路公司,在最早依然是獨立運行的,但由于其組織運行的特性,如沿線的鐵軌、共同擁有的通行權等等,使其成為美國最早的現代工商業,而這里現代的主要標志,就是大量雇用專職經理人員來協調、管理和評估于分散在各地的營業單位。這里有著雙重意義的革命。
一是鐵路擁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此前“兩權”合二為一。19世紀中葉,由于資本家直接調度機車導致美國鐵路營運史上的一個大災難,引發了“兩權分離”。二是直接產生了沒有資本所有權的經理層,專門從事管理營運,由此揭開了管理作為獨立活動走上歷史舞臺的序幕。由于管理人員的統籌協調,使生產和分配過程中的信息、物資流快捷、成本低,從而有效地提高了勞動生產率,這是市場難以辦到的。
從另一個角度看,建立龐大企業系統的經理階層本身,也是一個嶄新的系統結構。在銷售環節,傳統的銷售公司被現代的營銷企業取代,直接進行大規模的產品營銷和分配,逐漸創造了大型零售、郵購、連鎖以及現代批發市場;在資金供應環節,由于期貨交易的出現,發貨人可以從當地銀行拿到低利率的短期期票,既大大降低風險,又降低融資成本,這種金融革命之重要意義,紐約市議會在1860年的一份報告給予了充分肯定:“以前那種不確定的,但卻不得不如此的商業經營方式,財產會被套住,被套在某些當事人的信貸上;現在是以現金代替信貸,是以實際正確的商業現實經營取代了舊式制度的緩慢和不確定性的經營。”此外,在企業經營所經歷的每個環節,管理這支“有形的手”都能恰當地設計出各種有效的功能來推動生產力。這樣,在不到半個世紀的時間,各級管理者以其獨具的管理才能協調配置了各種要素、資源,甚至各種利益的平衡,推動企業組織結構的重大變化,極大地推動了生產力。
美國企業19世紀下半葉期間,企業管理層發揮了比市場機制更有效率的控制和協調經濟活動時,新的管理機構不斷出現,越來越多的職業經理階層能夠被充分地雇傭,上演一場偉大的管理革命。
但我們需要永遠記住,市場這只“無形的手”在資源配置中始終會起到決定性的作用,而管理必須適應這一基本的法則,去促使全社會資源配置實現最優化。
《看得見的手——美國企業的管理革命》
作者:[美] 小艾爾弗雷德·D.錢德勒 ?出版:商務印書館
定價:52元
《論歷史》
作者:[英] 艾瑞克·霍布斯鮑姆
出版:中信出版社
定價:48元
作者將對歷史的思考與感悟融入書中,他關心社會與政治兩方面對歷史的運用與濫用,以及歷史學家的責任;討論歷史對當代社會的作用,歷史學對其他學科的價值等問題。
《慕課:人人可以上大學》
作者:[美] ?喬納森·哈伯
出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定價:39元
MOOCs,是“大規模開放式在線課程”的英文縮寫,中文譯為“慕課”。在作者看來,慕課為緩解教育資源匱乏和教育水平不均衡問題帶來了希望。
《感懷上海》
作者:鄒仲之
出版:三聯書店
定價:29元
收錄了42 位作家關于上海的47篇文字。五光十色的上海,文化地位上和北京并駕齊驅,它們的故事可謂是近現代中國的“雙城記”。
《不朽的大提琴家》
作者:[英] ?瑪格麗特·坎貝爾
出版:廣西師大出版社
定價:68元
本書所收錄的“不朽”的大提琴家,有的擁有耀眼技巧,有的深具音樂造詣,有的對曲目進行了根本性的變革,有的則是對樂器的改良有所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