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佳

今年的全國兩會上,談到大力調整產業結構,李克強總理在總結回顧中,將“創客”第一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創客”大致是指,在創新驅動發展的大潮中,從個人興趣出發,努力把各種創意變成現實的人。“創客”這個詞的新意不僅僅在于“創新”,更在于基于自己興趣之上的“快樂地開始創新”。如何激發出“創客”的創意并使之落地,讓他們克服創業的種種繁瑣和艱辛,真正成為產業創客?
青島高新區正在嘗試著給出答案。
走!去高新區摘“蘋果”
燈光聚焦的舞臺上,一名名年輕人正在向臺下的評委們介紹著自己的創業項目:
“ZEUSE Classic無線充電智能手包,是一款集時尚與科技元素于一身的智能硬件產品。將手機置于ZEUSE Classic表面或者包內夾層,即可開始無線充電……”
“譯酷網俄語云平臺,既包括俄語翻譯網站,還開辦了網上社區、微信、微博、移動客戶端和譯pad——專門的俄語學習電腦,網站流量現在全國第一……”
“康源聚力的納米止血噴霧能在數十秒內進行快速止血,速度比傳統止血提升90%以上,噴霧可以產生均勻且極薄的納米膜準確敷于傷口處,避免組織黏連;納米噴霧的用量僅為傳統用量的10%……”
這是青島高新區“青蘋果計劃”青年創業團隊征集活動現場。“青蘋果計劃”是青島市首個面向創業初期青年團隊的大型征集活動,由高新區管委發起,市委宣傳部、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團市委聯合主辦。
這場從2014年10月10日開始征集的活動,30天報名110多個團隊,經活動主辦方以及導師的審查、篩選后,74個團隊被分為與互聯網相關的移動新媒體,以及囊括制造業、機電產業的綜合類。最終有12支優秀創業團隊站在了路演環節的聚光燈下。
“青蘋果計劃”屬于高新區創新推出的企業服務計劃——“藍貝企業培育計劃”中的第一步,旨在為企業提供人才、資金、市場等領域的全方位、專業化、針對性服務。全計劃分成三步,“青蘋果計劃”面向適合入駐創業苗圃的初創企業;“紅蘋果計劃”面向適合入駐孵化器的成長性中小企業;“金蘋果計劃”面向適合入駐加速器的產業化早期企業。
“這不是一個比賽,是優秀項目征集。”此次活動主辦方的工作人員,高新區創業服務事業部的楊光向記者說明,高新區的“青蘋果計劃”與其他創業大賽有著本質不同,“之前的大賽結束之后就是終止,而我們優秀創業團隊項目的發布儀式結束,才是一個開端,優秀的創業團隊們才開始進入高新區,開始全新成長。”
很多創業大賽存在的問題在于,比賽可能短期內能幫團隊籌得資金支持、獲得媒體宣傳,給他們鼓勵,但是大賽結束后,優秀的創業好項目乏人問津。“青蘋果計劃”以項目征集為主,選拔良好的服務團隊為開端,不僅將“創客”們發掘出來,更要將“創客”們納入到高新區完善的創新創業服務體系之中。
在青島高新區摘得“蘋果”桂冠的創客們,不會再發生手捧好果卻無路可走的窘況。
“‘青蘋果計劃是屬于‘藍貝計劃中的首期一環。高新區將根據創業孵化器建設速度,讓適宜創業者入駐的硬件軟件同步推行。”
高新區創業服務事業部劉玉龍處長告訴記者,“摘果”后的“創客”將在高新區的率領下,成立“青蘋果創業訓練營”,配以實業導師與金融導師在經營理念與資產管理雙方面的指導,帶領企業去國內先進的創業園區以及美國硅谷學習創業經驗。在高新區管委的配合推動下,后續的天使基金會進一步幫企業尋找投資人。這種多向促進,將促使越來越多的“創客”到高新區一展拳腳。
跑!追逐創新好項目
青島譯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參加“青蘋果計劃”的企業之一。總經理王釗表示,之所以要參加比賽,就是為了能夠接觸到更多的資源。
從俄羅斯留學歸來的王釗,抱著對俄語的熱愛和想為學俄語的國人做點事的信念,開始做俄語辭典數據庫。2010年,由他創立的北極光俄語詞霸正式上線,該網站擁有500萬中俄互譯語料庫,成為了當時全球最大的俄漢語料庫。
經朋友提醒,2014年10月末,王釗率領他的創業團隊一起來到青島高新區。通過高新區入駐企業共同的QQ群,王釗得知了“青蘋果計劃”的消息,順利成為“青蘋果計劃”中優秀創業團隊,“高新區為我們提供了免費的辦公場地,最優惠的政策。而且這里的工作人員更接地氣。我們與各部門的工作人員、其他創業者關系更緊密,大家想法很一致,也很單純,就是為了做成事。”
抱著“做成事”的心態,譯酷依托青島高新區的政策優勢成立了大學生實習基地,這使得他們能夠邀請全國各地的俄語專業學生來譯酷公司實習,通過這樣開放的校企合作,增進了與用戶的互動。
目前,譯酷網擁有30萬注冊會員,俄語學習和翻譯神器譯Pad平板詞典累計銷量5萬臺,譯酷運營的第三方社交平臺累計粉絲量超過40萬,2014年營業額已超過1200萬元。
一方面積極招徠主動奔赴高新區的創業者們,另一方面,青島高新區各部門的領導仔細發掘著各類創新項目。
金山軟件山東服務中心項目一直低調運作,被青島高新區軟件事業部的領導發覺后,用金山高層的話講,青島高新區的反應速度比美國硅谷、北京硅谷都要快。
青島高新區軟件與信息技術事業部尹納新處長第一時間與該項目負責人高學山總經理長時間面談,用高新區做高做新的發展前景講事實,擺數據,展藍圖。先穩住后感動,為高新區和青島金山贏得機會。隨后高新區管委尚立群副主任馬上帶隊親赴北京考察金山軟件和小米科技公司。
高新區的誠意感動了金山,高新區的發展前景吸引了金山,尤其是其2014年度中國軟件“領軍特色產業園區”的至高殊榮和占地30余平方公里的國家級“軟件城”建設規劃更是令金山心動。雙方很快達成合作意向并簽署框架協議。金山軟件于2014年8月正式注冊落戶高新區,開始了“奔跑吧,青島金山”的創業里程。
闖!在“盤谷”開天辟地
“‘青蘋果計劃中有三分之一的項目是來自全國各地,包括北京、上海、南京等,我都沒想到。”青島高新區科技創新局局長肖焰恒介紹,經過了團隊征集、項目初選、路演、實地考察等環節后,高新區已準備從中選出五十家左右的優秀項目進駐到盤谷創客空間。
作為該計劃的活動基地。盤谷創客空間的C座D座其實早已滿額,一大批文化創意和移動互聯網項目、無人機項目,還有中國3D打印創新中心總部等紛紛在此安家落戶。
作為青島高新區著力打造的創新型孵化器,盤谷創客空間項目總占地面積75.5畝,建筑面積5.6萬平方米,總投資2.6億元人民幣,重點發展智能制造、海洋科技、信息網絡、創意文化等產業。除了已經滿員的C座、D座之外,還在同步開展創業學院、運動工場的設計施工以及餐飲、購物等配套服務單位的引進工作。
“對大多數創業企業來說,不是進到孵化器中就可以自動成長。”肖焰恒認為,不同領域、不同業態、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對創業孵化服務的需求不盡相同,就像種子需要營養液,幼苗喜歡柔軟土質,長成后則要扎根深土。
“從創業苗圃,到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基地。高新區為不同發展階段的創業者準備了不同載體。如果只有創業大致想法,可以來創業苗圃,拎包入住,磨合一下;如果有具體的方案準備行動,就可以來孵化器,成長一段時間后進入加速器,加速成長;如果基本已成規模,就可以進入產業園區里,包括后期的籌備上市……”談到高新區中的創業培育模式,楊光如數家珍。
進一步細化孵化階段,分級孵化科技企業,也是青島高新區近年的重點工作。如今已經初步形成“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科技創業孵化鏈條。目前已建成10個創業孵化器,建筑面積近100萬平方米,累計簽約及在孵企業194家,已認定國家級孵化器2家、市級孵化器8家、市級創業苗圃4家。
目前,天使下午茶、紅島創業咖啡、藍貝咖啡、明閱島等一批創新型孵化器形式已進駐盤谷創客空間,不定期的沙龍、分享會將為“創客”們帶來各自所需的資源。企業和資源互補互動的集成網絡,將為高新區的“創客”們構建充滿活力的創新創業生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