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本期雜志,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后生可畏”這個成語。
八零后作家群已巍然成林,九零后作家猶如雨后春筍,零零后的追隨者亦紛至沓來——在冬天的屋內,在年度的末梢,我仿佛聽到了窗外草木拔節的響聲,聽到了急急的行進者鞋子摩擦地面的聲音。
與很多年輕的寫作者閑聊,我都會忠告他們不但要奮進,而且要警惕——警惕社會的流弊,更警惕自己躁動的內心。在相當的一個時期內,由書商開啟的炒作之風,日甚一日,乃至于不惜拔苗助長,緣木求魚。在這樣的背景下,一批年輕的寫作者像變幻魔術那般,瞬間從一粒螢火升騰為一顆星辰,熠熠閃耀于千萬人仰望的天際。一夜成名,對于這些才情蓬勃的年輕人,究竟是幸運,還是不幸,現在就下結論,尚且為時過早。但可以肯定的是,年幼時就聲名鵲起,一定會帶來他們心態的遽變,一定會引誘眾多的年輕人為之摩拳擦掌,也一定會點燃更多的效仿者內心的妄想之念和利欲之火。很多年輕人深陷這樣的歧途,在拔著頭發想上月球的白日夢里不可自拔,成了名副其實的夢游者,迷失了方向,迷失了道路,也迷失了自己。
飯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這是簡單的常識,但并非人人都懂得,且愿意身體力行。樹苗植入土內,不經數十載的風吹雨淋,難以成為參天大樹;拳擊手走向擂臺,沒有日復一日的跌倒滾爬,成不了天下無敵的拳王。水到渠成,瓜熟蒂落,暑往寒來,春華秋實……一切皆有規律,一切亦皆有定律。
我真心奉勸各位立志于寫作的年輕朋友,切不可受社會虛浮之氣的誤導,而是要收斂自己膨脹的欲望,素樸做人,扎實為學,以鐵棒磨成針的持之以恒,如此,才能摘取到屬于自己的甜果,才能迎來自己生命的云蒸霞蔚。
最后,我想送給年輕的同道們一句贈言:地基能挖多深,墻就能砌多高。
安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