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亮,張元丞
山東省臨沂市科技館,山東臨沂 276037
目前,國內正處于改革發展的重要歷史時期,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創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局面,必須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的重要精神,既要抓好物質精神文明建設,又要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科技館對群眾的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對促進群眾文化的多樣性和可持續發展尤為關鍵,因此要充分發揮科技館的作用,特別是科技館展覽的作用。筆者結合多年工作經驗和理論研究,對此問題進行探討。
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對生活不再僅僅是滿足于吃飽穿暖,而是希望能夠具有一種文明、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基于此,加快群眾文化建設,讓科技館展覽充分發揮其獨特的功能,科技館展覽的主要功能是提高人們的科學文化素質,組織實施科普展覽及科普等,是有效實施人才強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基礎性設施。科技館通過展覽及相關活動,為群眾講述最新科技成果及對社會未來展望,激發群眾對現代化技術的興趣,滿足人們持續學習的需求,提升人們的綜合素質,推進群眾文化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很多人認為,科技館展覽設計的關鍵就是展品設計,基于這種設計理念,科技館展覽總體規劃和內容設計就是簡單的展品分類、分區,編制展品目錄和設計,是一種展品羅列和堆砌,這就導致整個展覽設計不重視前期的內容策劃、主題提煉、文本不到位等問題,本質上屬于“以藏品為中心”的翻版,當科技館的規模和數量發展到一定水平時,這種設計理念就成為制約科技館可持續發展的瓶頸。
多數人認為科技館展覽的主要功能是以參與、互動的方式讓人們理解和掌握科技知識。因此這些人員在研究展覽設計時,主要心思都集中在如何能夠生動的展現出科學知識,引導人們積極的進行參與和互動。然而,大量的實踐證明這種展覽設計的效果并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實質上科技館參與體驗展覽設計模式能夠有效的展現科技實踐的過程,為群眾提供了在實踐中學習的情景。但如果僅是簡單的將科技館展覽理解為“參與和互動”,很可能將展品研制引入歧途。一直以來,國內科技館展覽設計過度重視模仿國外展品,對于展品設計思路和方法缺少分析和研究,“只偷魚,不偷網”的模式對科技館展覽設計的創新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
根據優化公眾理解科學課題組研究可知,國內科技館展品過度重視展示本身原理和知識,卻忽略了展品內在隱含的科技和社會的關系。雖然科技館的主要功能是想群眾展示科學的精神、思想、科技及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然而在展覽實際設計過程中,設計師通常過度重視展品所表現的科技知識,忽略了其他方面。提高人們的科學素質是科技館的重要功能,除此之外,科技館還應該充分發揮其特長,通過多種類型的展示手段,如參與、體驗等,一方面為人們展示科學的“美、趣及功”,激發人們對科學的興趣和積極性;另一方面揭示了人與自然的科學精神,通過“感受—感悟—認知”過程,幫助人們逐步形成科學的世界觀。但是要達到此目的,展覽設計者必須要重視展覽所體現的內涵,并以此為核心構建展品之間的邏輯關系。
由于國內展覽設計通常以“展品”為中心,這樣就導致設計時忽略基礎調研、選題策劃、主題提煉等環節的設計,最終造成展覽會缺乏鮮明的內容特色和深刻的思想內涵,也導致整個展覽設計不論是從主題思想、內容結構還是到展品都缺乏創新,通常是以前展覽的改頭換面。這是國內目前整個展覽設計最核心、最根源的問題。
要最大限度的發揮科技館的功能,在設計時必須要重視群眾文化對展覽設計的需求,目前群眾文化對科技館展覽設計的需求主要體現在下述幾方面。
只有群眾對科技館展覽產生興趣,科技館才能積極健康的發展,因此科技館在進行展品設計時,一定要考慮到觀眾的需求。展覽設計時,設計時要和群眾進行交流,通過交流及時了解群眾的需求,了解到群眾需求后,設計時就能夠知道群眾能夠以什么樣的方式了解科學,獲知群眾對科學的偏好和需求,通過這些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升群眾的參觀能力。
科技館的展覽主要是觀眾,因此不論展現何種主體的科技知識,展示內容必須要能夠為人們接受,并能激發其興趣,產生共鳴。
1)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審美是人類社會獨特的精神方式,主要特點是人和審美對象能夠在情感上產生共鳴。同時,科技館的環境、空間和展品的陳設都必須能夠滿足人們的需求,還可以通過數字媒體、觸摸屏等各種手段對人們的感官進行刺激,達到觀眾的共鳴。除此之外,科技館展品設計還要考慮人們的身高、視域、空間比例、節奏控制及人流量等各種因素。
2)滿足特殊群體——兒童的需求。根據多年實踐經驗可知,兒童是科技館參觀的主體,由于兒童正處在身心發育階段,在身心各方面都和成人存在明顯的區別。因此,科技館展覽設計要考慮兒童的審美需求、認知規律及心理特性等,在進行展覽設計時,一定要注意下述幾方面。①要重視寓教于樂。與其他教育方式不同的是,科技館的教育要滿足自愿、主動的學習原則,如何能夠有效的調動兒童參與的積極性和熱情是十分重要的;②要重視安全性。兒童的安全意識通常比較淡泊,展覽設計要充分確保兒童的安全性;③要重視展覽設計的生活化。科技館的展覽設計要貼近生活實際、貼近兒童。兒童在科技館參觀時,既要有動手的項目,也要有動耳、動腦的項目,讓兒童在玩和動的過程中激發科學興趣。總之,科技館的展覽設計要充分體現以人為本,應該從客觀到微觀、從物化到人化、從靜態到動態,形成全方位的考察和完整的體系。
1)展示理念創新,發展主題化設計。傳統守舊的展覽手段,會極大的打擊人們的參與熱情和積極性,現代科技館的展覽設計應該逐步實現內容主題化,通過策劃和設計的有效整合,使展覽能夠生動的串聯起來,提高人們的參與興趣和熱情,從而加深印象效果。
2)展示手段創新,發展多媒體設計。科技館的功能是普及科技知識,如何能夠有效的提高群眾的參與熱情,讓人們有效的記住科學知識。就要充分發揮多媒體的功能,多媒體藝術設計不僅能夠提高人們的參與熱情,還能使枯燥的科學技術知識更加生動精彩,涉及的相關軟件日益豐富和完美,通過設計師的設計,能夠生動、活剝的展現科學知識。
3)加強展品造型設計創新。科技館展覽設計的主要功能是讓人們通過展品從多個角度觀察、體驗和參與。展覽設計要賦予展品一定的生命力,要給人們充分的想象空間和無限的思考空間。
科技館在進行展覽設計時,要注重合理性,整體環境、展品陳列、內部展示等都要進行整體規劃和編排,確保整體美觀、協調。同時科技館要每年進行展品更新,尤其是在設計之初就要考慮更新的問題,這樣更有利于科技館的可持續發展。
總之,科技館的展覽設計是一項十分復雜的工程,更重要的是展覽設計的獨創性。人們去科技館的主要目的是體驗科學,親近科學。科技館的展覽設計要充分考慮群眾的需求,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最終實現提高人們科學素養的目的。
[1]吳曉鳴.數字科技館對群眾文化發展的作用研究[J].科技視界,2015(05):56-57.
[2]徐錫蓮,吳紅霞.利用科技館創新群眾文化生活的思考[J].青春歲月,2014(02):78-79.
[3]齊欣.我國科技館轉變展覽設計思路必要性、可行性的探討[J].科普研究,2012(08):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