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鋒山東省濰坊市寒亭區廣播影視集團,山東濰坊 261100
新聞編輯的創新意識及編輯能力分析
趙鋒
山東省濰坊市寒亭區廣播影視集團,山東濰坊261100
新聞存在于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源,是人們獲取信息資源的重要途徑。如今,隨著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新聞媒體傳播技術在不斷革新,對新聞編輯也提出了新的挑戰,只有具有創意性的新聞內容才能吸引受眾的目光,增強新聞編輯的創新意識,提高新聞編輯能力是現代新聞領域發展的重要要求。為此,本文就新聞編輯的創新意識及編輯能力進行了分析與探究。
新聞編輯;創新意識;編輯能力
新聞是一個流動性的信息平臺,能夠滿足人們在不同方面的需求,借助新聞實現信息的傳播與分享,新聞編輯在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社會的進步與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新聞編輯內容、呈現形式等實現了多樣化,新聞編輯在不斷的被創新,能夠呈現不一樣的新聞內容,使得新聞更具吸引力,對新聞編輯的創新意識、編輯能力是一項重大考驗,提高新聞編輯人員的創新意識與編輯能力具有必要性。
新聞旨在呈現真實、及時的新聞信息,可將剛剛發生的社會大事件、主要現象進行報道與呈現,能夠將諸多真實的社會信息傳遞給受眾,能夠滿足受眾來自不同層面的需求,其中,新聞編輯人員的綜合素質會嚴重影響新聞的傳播效果,對整個新聞內容的呈現發揮重要作用。創新是社會發展的重要源頭,見證著社會的進步[1],只有不斷的創新才能實現社會的進步,始終走在時代的前列,對于新聞媒體行業要求更高。由于現代信息技術與網絡媒體的快速發展,對新聞行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業競爭變得愈發激烈,若想在行業中拔得頭籌,必須在新聞編輯上更加完善,增強編輯人員的創新意識,提高編輯人員的綜合實力,在諸多細節上予以創新,能夠獲得更多的觀眾群,對新聞行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1報道內容相對單一
目前,通過對新聞編輯的現狀分析,了解到其報道內容單一是其存在的一個重要問題,內容不夠充實,無法滿足觀眾來自不同方面的需求,新聞內容缺乏綜合性與創意性。對于該新聞節目,觀眾已經掌握其基本的新聞內容,很多觀眾可能不喜歡此類型的新聞,會失去大批量的受眾[2],影響新聞節目的吸引力,單一的新聞內容無法滿足受眾的口味,是新聞編輯缺乏創新意識、編輯能力缺失的重要體現。
2.2報道形式過于單調
新時期,各行各業都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對于新聞行業更不列外。但是,部分新聞媒體中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其報道形式始終保持著傳統的報道風格[3],觀眾已經熟練掌握,報道形式相對單調,缺乏創意性與趣味性,與新聞編輯存在必然聯系,關注群體在逐年下降,人們會根據其個人需求觀看創新性、趣味性的節目。新聞編輯流程相對傳統,對現代化信息技術的應用力度不夠,長此以往,新聞節目會每況愈下,對新聞行業的發展是個噩耗。
2.3新聞缺乏創新性
如今,我國的新聞節目在不斷增多,但是其呈現形式都是千篇一律,諸多電視臺直接將其他電視臺的新聞節目進行應用,進而產生新聞內容盲目跟風的現象,內容缺乏創意性,觀眾在觀看一遍后不愿再次進行觀看,畢竟新聞類信息與娛樂、電視劇等的性質不同,其強調創新性與新穎度,充分體現新聞的“新”是關鍵,不可為了湊新聞而開展新聞編輯工作,是對新聞編輯工作的褻瀆。
3.1創新新聞呈現內容
為了提高新聞節目的吸引力,應對新聞編輯內容進行創新與豐富,對新聞事件進行深度的挖掘,與其他電臺媒體岔開,專注于對不同新聞視角的解讀,也是一種新聞編輯內容的創新,實現對新聞的創新性解讀。如今,網絡信息技術的出現,提升新聞的時效性成為重要要求,能夠實現新聞內容的及時同步,能夠把握第一手資料實現對新聞事件的及時報道,借助現代網絡媒介的優勢進行新聞編輯內容的創新。例如,在新聞播報過程中轉播直播信號,借助衛星連線可掌握事件現場的主要信息,相對于其他新聞媒體的書面解讀更具優勢性。當前,新聞節目類型在不斷增多,其內容的展示形式也在呈現創新性、多元化的特點[4],在原有古板的新聞報道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借助現代科學技術與信息技術來豐富新聞報道。例如,現階段央視新聞演播廳、上海新聞演播廳以及深圳等多家電視新聞媒體平臺都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創新,借助3D技術對演播室舞臺進行設計,且演播廳變得更具連通性與寬闊性。如央視CCTV4的《今日關注》節目,會在演播室借助3D技術進行軍事裝備形態的模擬,就如同真的軍事設備在身邊,新聞節目類型變得更具趣味性與說服力。此外,《江西衛視》中《雜志天下》節目一經播出就受到廣泛的好評,該節目屬于資訊類脫口秀節目,屬于新聞播報的一種的創新形式,由林白先生創辦并主持的。后續由廖杰先生來負責該節目,此節目轉變了傳統主持人死板式的報道新聞的模式,是針對各大報紙、雜志的頭條進行解讀與分析,并與觀眾展開互動,在雜志的圖文中展開話題,貼近生活,滿足現在人們對創新性的追求。
3.2創新新聞思維模式
若想獲取足夠的觀眾群,設計出更具創意性的新聞編輯作品,應從思維創新著手,制定具有創新性的思維模式,意識到新聞在現代社會中的價值意義。增強新聞創新意識,要具備高度的熱點敏感性,對新聞事件報道的價值與影響力進行評估,篩選具有重要社會價值的新聞進行報道,能夠引起受眾思想與情感上共鳴,關注的都是社會性問題。新聞編輯應選擇近幾年國內外的大事件,通過調查與分析社會熱點問題關注度,以此為突破點進行相關新聞的編輯與報道,可大大提升新聞的吸引力[5]。例如,備受關注的“釣魚島問題”、“中日問題”、“習馬會”、“亞投行”等都是現代人們關注的重要新聞點,新聞媒體可以以此為基礎條件,在新聞內容設計中融入一定的政治性元素,能夠順應現代人們的口味,順應時代的發展。此外,為了從本質上增強新聞的創新性,應在新聞播報的過程中設置不同環節,如民生類、政治類、娛樂性等多方面,觀眾無需轉臺即可實現對各類信息的全面掌握。
4.1大量積累新聞素材
為了支持新聞編輯的創新性,對編輯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編輯的洞察力、政治觀點、文化視角等多方面都做出了考察,編輯人員可以大量積累新聞素材,日常生活中不斷的收集各類資源有信息,對新聞熱點信息具有獨特的敏感性與洞察力,經過日常生活中各類知識的不斷積累,以提高其綜合素質,具有更加專業性的編輯能力,會在新聞內容的編輯上會更具獨到的見解與洞察力,能夠針對同一事件挖掘不同的關注點,做到視點捕捉角度不同,能夠讓受眾感受到與眾不同,對其新聞編輯能力的提升具有積極影響。
4.2創新新聞編排手段
除了編輯新聞內容外,編輯人員也應在版面設計上花費功夫,強調版式設計的創新性,在網絡環境中不斷收集信息,以此為創意點,將自身創意性的觀點應用到版式設計中。版面是受眾接觸新聞的第一印象,必須抓住大部分受眾的心理特點,能夠將重點新聞與熱點新聞進行明顯的突出,保證新聞設計的層次性,保證排列的立體性,可讓受眾在閱讀的過程中享受新聞,且創意性的設計可對受眾的思維與心理進行引導。例如,對新聞版面中的文字進行藝術性設計,運用計算機技術運用藝術手法來烘托凸顯版面中的文字;亦或是利用時下最火、最紅的明星照片做版面,更能吸引年輕受眾,是博取受眾眼球的一種重要方式。
綜上所述,若想提高新聞的質量與吸引力,與新聞編輯的綜合素質存在著直接的聯系,且現階段人們對新聞的要求越來越高,各大媒體都費盡心思、千方百計的進行新聞編輯的創新,對編輯人員是一項重大的考驗。新時期,增強新聞編輯的創新意識及編輯能力,應提高編輯人員的綜合素質,打造品牌類新聞節目,以提升新聞的知名度與受眾群,分別從新聞內容、新聞呈現形式、實際工作能力較強等方面著手,以提高新聞的設計水平。
[1]王霞.新聞編輯的創新意識及編輯能力探討[J].中國傳媒科技,2013(22):62.
[2]王諾.新聞編輯的創新意識與編輯能力的提升措施[J].新聞傳播,2014(15):119.
[3]王茹剛.新聞編輯的創新意識和編輯能力的探討[J].科技傳播,2015(02):2-3.
[4]周瑩.新聞編輯的創新意識與編輯能力[J].西部廣播電視,2014(14):148.
[5]孫倩.新聞編輯的創新意識及其編輯能力分析[J].科技傳播,2012(23):11,13.
趙鋒,助理編輯。
G2
A
2096-0360(2015)15-008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