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武賢(廣州市荔灣區龍溪小學廣東廣州510378)
淺談小學生競賽心理障礙的產生原因與消除方法
□郭武賢(廣州市荔灣區龍溪小學廣東廣州510378)
從事體育教學與訓練工作多年以來,在帶領運動員參加田徑、足球、棒球各類運動競賽中,隊員的心理活動將對比賽結果產生關鍵的影響,甚至決定勝負。通過觀察與分析比賽中運動員存在的心理障礙,并運用體育運動心理學的有關知識,尋找在體育運動競賽中產生心理障礙的原因,總結克服心理障礙的訓練方法。
競賽心理障礙心理活動暗示訓練法模擬訓練
由于外界刺激的增強,而導致運動員的心理壓力增大,并通過運動員的比賽行為表現出來,如畏懼心理、過分緊張心理、競賽動機不端正、目的不明確、信心不足,這些都是比賽失敗的原因。尤其是在兩者的競技水平相當的情況下,誰的心理素質好,誰就會勝出。因此,調節和控制心理活動,克服心理障礙,實施心理訓練是賽前必須關注和必須消除的問題。
心理障礙,又稱精神障礙或心理疾病,是指心理(精神)功能紊亂,并達到影響個體的社會功能或使自我感到痛苦程度的心理異常狀態。
心理障礙產生的一種表現為機體興奮性過高,使隊員和運動員注意力分散導致情緒不穩定,難以控制動作,造成動作質量下降等不良反應。另一種是情緒障礙,它也是引起隊員競賽成績下降的主要心理原因,最常見的是過分緊張和焦慮情緒。尤其是在遭遇強手的挫敗之后,隊員的情緒將會跌到最低點,對于接下去的比賽將產生巨大的不良影響。隊員將不能充分調動主動性、積極性,導致機能潛力發揮不足。
(1)緒注意力分散情緒不穩定,難以控制動作,造成動作質量下降等不良反應。
(2)隊員在進行長時間的持續比賽,付出極大的心理能量,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靈活的思維反應、精細的感知、敏銳的觀察,但當運動競賽的時間持續過長時,疲勞狀態得不到緩解,便會產生心理飽和狀態,逃避參加比賽和厭倦體育運動。如我校的棒球隊在3月27、28日,每天進行三場比賽,連續的高強度、長時間的比賽,不僅使隊員在身心疲憊,而且有了逃避參加比賽和厭倦體育運動的表現。隊員總是在教練面前說:“我不打了!”、“我明天不參加比賽了!”
(3)當比賽對手水平較高時,會使隊員產生畏懼情緒。尤其看到比賽對手表現出色,則會失去比賽的信心,不能充分調動主動性、積極性,導致機能潛力發揮不足,心理能量得不到充分動員,造成運動水平降低,出現更多的失誤。甚至連續出現失誤,形成惡性循環。
俗話說:“戰勝別人容易,戰勝自己最難。”要在比賽中取勝,要正常地發揮技術戰術,就要戰勝自己,克服各種心理障礙,減少比賽中的失誤。這就要求教練員在平時的訓練中制定嚴謹的訓練方案并進行以下的訓練。
5.1、熟悉比賽規則與要求
對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靈活的思維反應、精細的感知、敏銳的觀察、比賽規則又繁雜的競賽,一定要讓隊員熟悉比賽規則與要求。如棒球比賽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截殺與觸殺要運用得當,否則,將殺不了對手,還讓對手拿分,導致比賽的失敗。因此,在訓練中,要在有針對性的練習中講解比賽規則,達到熟悉比賽規則的要求,減少比賽中的失誤。
5.2、模擬訓練
模擬訓練是針對比賽中可能出現的情況或問題進行模擬實戰的反復練習的過程,目的是適應各種比賽條件,保證技術戰術在變化的情境中也能得到正常發揮。
進行適量、適當的熱身賽,是進行塞前心理調整的一種有效方法。模擬訓練中,在選擇對手時,要注意選擇水平相當或略高于對手。一次好的熱身賽,不僅提高隊員的競技水平,更重要的是達到增強隊員競賽信心的目的。
模擬訓練的主要作用在于提高運動員對比賽應激情境的適應那能力,在頭腦中建立起合理的動力定型結構。如果沒有進行模擬訓練,隊員對于比賽中出現的技術失誤、場地變化等產生不適反應,造成比賽失常。
5.3、暗示訓練
暗示訓練也叫自我暗示訓練,是言語等刺激物對人的心理施加影響,并進行控制行為的過程。自我暗示能夠提高斗爭的穩定性和成功率。在棒球比賽中,有隊員告訴我:“老師,我一站到擊球區,我的心就砰砰直跳,打不到球!”除了語言上的鼓勵,我還在訓練中進行自我暗示訓練:不斷回想擊中球的動作。投球的速度由慢到快,讓隊員每一次揮棒都能擊中球,同時讓隊員回想擊中球的動作,并不斷在心里念:“全壘打,全壘打”。結果,在以后的比賽中,隊員們的擊球成功率提高了,也贏得了多場比賽的勝利。
巴甫洛夫下系說認為:暗示訓練就是通過詞語,即第二信號系統的作用來調節中樞神經系統興奮水平,從而調節人體內部過程,如調節人的心境、情緒、意志和信心,改變內臟活動,提高和降低體溫,加速和減緩新陳代謝過程等。
5.4、恢復體力和腦力
保證隊員有充分的休息時間,這是保持充沛體力和腦力首要條件。尤其是在連續進行高強度、長時間的比賽時,就要抓好隊員比賽空閑時間的作息。由于隊員的自控能力較差,賽前精力充沛,會進行游戲或其他的體育活動,沒有調整好個人的作息時間。到了賽場上,就會有力不從心的感覺。這時,教練員要管理好隊員的作息時間,讓隊員明確比賽的任務與目的,清楚地了解當天的比賽與休息時間。其實,說到底就是要對隊員進行系統、嚴格的管理。
5.5、調節隊員的情緒
調節隊員的情緒是讓隊員的注意力暫時離開過分緊張的競賽環境,引導他們想一些輕松愉快的事情,待情緒趨于穩定后,再使注意力回到現場的競賽中去。訓練方法一般是在緊張的運動訓練和競賽現場,利用賽前或賽中的間隙與隊員交談,引導隊員或運動員將注意力轉移到與當前運動競賽無直接關系的事情或完成技術動作上來。具體手段要根據隊員或運動員情緒緊張的特點和原因來確定。如教練員和隊員談話、替換隊員下場休息、轉告一些現場信息、降低競賽成績的要求、看看書報或聽聽音樂等等。這種心理訓練方法和手段,必須貫徹在平時的心理訓練之中,使隊員或運動員既有緊張情緒的體驗又有自我控制緊張情緒的能力。
總之,在各項運動競賽中,運動員一定存在各種各樣的心理活動,這就要求運動員把這些心理活動對比賽的影響降到最低。也就是“戰勝自己,就能戰勝對手。”所以,要訓練一支高水平的運動隊,除了持之以恒地進行技術戰術的訓練外,必須加強隊員們的心理訓練。
[1]邊玉芳.心理障礙[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9.
[2]體育心理學教材編寫組.體育心理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
[3]張力為,毛志雄.運動心理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