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傳嵩(公安消防部隊高等專科學校云南昆明650208)
運動營養學對于基層消防官兵訓練和執勤的重要性
□吳傳嵩(公安消防部隊高等專科學校云南昆明650208)
本文針對消防官兵在日常訓練、執勤任務中所面臨的體能恢復、免疫力調節、水分補充等問題從運動營養學的角度分析并提出建議,闡釋運動營養學對于基層消防官兵訓練和執勤的重要性。
運動營養學消防官兵
運動營養學本是研究運動員的營養需要,利用營養因素來提高運動員的運動能力,促進體力恢復和預防疾病的一門科學。其研究的任務主要是兩方面:
(1)運動員訓練與比賽的營養需要量;
(2)如何利用食物提高運動能力,促進體力恢復,預防運動性疾病。
基層消防部隊的大量訓練與繁重的執勤任務有很多需求與之不謀而合,因此研究運動營養學對于增強基層消防官兵訓練效果,保證執勤任務圓滿安全地完成是很重要的。
基層消防官兵作為一線戰士,更是常常沖鋒一線,戰斗在熊熊烈火和滾滾濃煙中。為了保證在這樣嚴酷的條件下能及時有效地控制火情,搶救人民生命財產,日常體能訓練便尤為重要。體能訓練是對消防官兵心理承受能力的考驗,更是官兵對自身生理機能的挑戰。面對長期重復性的體能訓練,快速地恢復體能是每一位基層消防官兵的迫切需求。
人體機能和能源物質由負荷后的暫時下降和減少的狀態回到并超過負荷前水平的過程稱之為體能恢復過程。合理的營養是基層消防官兵保持強健地體魄,圓滿完成任務的的保證,營養與基層消防官兵的訓練、機能狀態、體力適應、恢復過程以及運動性疾病有著密切的關系。
基層消防官兵的訓練有一人兩帶水帶操、兩人五帶水帶操、400米初戰控火操、百米障礙操、百米梯次進攻操、原地穿消防戰斗服、原地佩戴空氣呼吸器等基本的消防業務訓練。訓練過程中,消防員體能量消耗劇增,因此,能源物質的補充是保證機體能量平衡所必需的。在靜止或日常活動中,人體主要的供能物質是脂肪,而運動時,葡萄糖參與供能,且依運動強度的不同,葡萄糖和脂肪參與供能的比例不同,強度越大,葡萄糖供能的比例越大。因此訓練過后首先需要補充的就是能源物質,主要是糖和脂肪。
2.1、碳水化合物
人體組織中的糖含量約占人體重量的2%,但是人體所需要能量的60%左右由膳食中的糖供給,大強度耐力訓練后的官兵攝人碳水化合物所占的熱能比為60%-70%。在進行60-90分鐘的超負荷訓練之后,糖原儲備幾乎耗光,在一般的混合飲食下,約72小時后方能予以彌補。如果及時補充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品,那么糖原儲備在負荷結束后的24小時即能恢復原有水平。運動過程中補糖,可有效地維持血糖平衡、減少肝糖原的分解,提高運動能力,延緩疲勞發生。訓練后及時補糖,有利于肌糖原和肝糖原的再合成及填充。
2.2、脂肪
脂肪是高熱能物質,單位重量的脂肪產熱量為糖和蛋白質的二倍以上。長時間耐力運動的后期主要依靠脂肪供能,但脂肪不易消化,代謝時耗氧量高,故膳食中的脂肪比例過高會影響氧的供應,而且脂肪代謝產物多為酸性物質,對基層消防官兵的耐力以及訓練后的體力恢復不利。一般認為,脂肪供能占總熱能供給量的25%-30%,每日膳食中含50克脂肪可滿足人體需要,耐力訓練較多時可適當增加,但需注意的是膳食中的魚、肉等種類不同,含脂肪量不同,調理方法也應不同,否則容易引起脂肪攝人量過高。
2.3、蛋白質
人體的肌肉是由蛋白質組成的,從事大運動量,特別是從事肌肉力量訓練后需要多補充一些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正常成年人每日蛋白質攝入量應為0.8克/公斤體重,而訓練量較大期間則需要1.5克/公斤體重。但是蛋白質的補充過多會產生過量的氨、尿酸和硫化物,致使血液的pH值下降,促使疲勞產生。另外過量的蛋白質代謝會加重肝臟和腎臟的負擔。多余的蛋白質參與能量代謝或轉化為脂肪,因此,訓練后補充蛋白質也無需使用補充劑,適量則宜。
以上內容說明,合理的營養對體能的恢復過程非常重要。
免疫力是人體重要的生理功能,了解免疫力下降的原因并提出營養建議,將有效地幫助消防官兵運用營養手段來調節機體的免疫力狀況,增強運動能力,維持身體健康。
消防部隊是撲滅火災、參與搶險救援的重要力量,部隊實行晝夜執勤,常備不懈,接到報警需要迅速出動。而夜間人們多已休息,對火災不能及時感知并撲滅,導致夜間成為火災多發時段。因此常有消防官兵夜間出警的情況發生。不規律的作息時間會導致身體免疫力下降、生物鐘紊亂,腎上腺素等激素分泌量比正常人高,新陳代謝壓力大,患慢性病的機率也會增打,時間長了會有神經衰弱、失眠等問題產生。
同時有研究表明骨骼肌運動能夠引起機體免疫功能發生改變,適度規律運動能提高機體免疫力,而大強度運動量使機體免疫力受損。搶救人民的生命和保護人民的財產安全是消防部隊的宗旨,那么了解營養與免疫力的關系,通過運動營養學調節官兵身體免疫力就很有必要。
人體內的營養狀況如蛋白質、氨基酸、鋅、鐵以及維生素A、維生素C等會對機體免疫功能產生影響,蛋白質攝入不足會導致T、B細胞以及吞噬細胞數量與功能低下,細胞因子的合成和分泌減少,感染性疾病發生幾率上升。體重減少4%就可出現吞噬細胞吞噬功能的下降。
正常情況下,機體組織中都會產生自由基,當自由基產生過多或機體清除自由基的能力降低時,會導致細胞結和功能的廣泛性損害。人體清除自由基靠的是由幾種酶組成的抗氧化系統。這些酶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過氧化氫酶。它們通過各自的作用途徑,維持著體內自由基產生和清除的動態平衡。而高強度的訓練會破壞這種平衡,導致自由基堆積。一些維生素和無機鹽作為非酶類抗氧化劑,比如VE、VC、β-胡蘿卜素、硒、鋅和牛磺酸等便成為調節免疫力的首選。
在日常訓練期間要有意識地對以上物質進行補充,通過營養成分調節基層消防官兵的免疫力。
消防官兵在大強度訓練或者完成執勤任務后常會有不同程度的脫水現象出現。過度脫水可加重心臟負擔,導致體溫升高,肌肉所需的氧氣和營養物質供應不足,機體排泄廢物受阻,運動能力明顯下降。這對基層消防官兵的日常訓練效果,個人身體健康甚至救火任務能否順利完成都產生著巨大的影響。因此水分的補充也十分重要。
人體感到口渴時機體已損失水1-2%,不能在感到口渴時才開始補液,所以要提前補液。實際上,訓練前、中、后都有補液的需要。但補液不僅是補水,既不能補白水也不能補高濃度的飲料,而應補運動型飲料。飲料的成分需求:(1)訓練過程中最需要補充的是水,飲用的含糖飲料中糖的濃度必須符合低滲原則,糖的濃度控制在6%以內;(2)長時間的耐力訓練會導致體內電解質丟失較多,最好添加些堿性電解質,如檸檬酸鈉、碳酸氫鈉等;(3)飲料中添加維生素C有利于消除訓練過程中自由基對機體的不利影響。另外,添加維生素B1、B2和牛磺酸對提高神經系統興奮性有一定幫助。
補水量較好的指標是出汗量,飲水達出汗量的80%為宜。日常訓練中即在滿足解渴的基礎上適當加飲。
日常訓練前后以及出勤任務后,基層消防官兵都需要有計劃地補水,以保證機體正常工作,保持神經系統興奮性達成訓練效果、圓滿完成任務。
對于基層消防官兵而言,良好的身體機能是完成各種訓練和執勤任務的根本。總的來講糖、脂肪、蛋白質的補充對于基層消防官兵訓練間的體能恢復有著重要的作用,在提高免疫力問題上一些維生素和無機鹽的補充是相當必要的,訓練前后補液有助于保持基層消防官兵生理機能平衡和神經系統興奮性。這些都是基層消防官兵在日常的訓練以及任務執勤當中應該重點關注的問題。由此可見對運動營養學的研究對于基層消防官兵的訓練和執勤是十分重要的。
[1]王旭東.運動員的體能恢復與營養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 2008.
[2]王偉,李向陽.運動和運動飲料[J].湖北體育科學,2004.
[3]林玉惠,張芬芬.陳潔運動食品營養對于運動員體能快速回復的影響[J].汕頭科技,2012.
[4]王海龍.運動與營養對人體免疫力的影響[J].科教文匯,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