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玉云
(中方縣新路河鎮林業站 湖南中方縣 418000)
樟樹大樹移栽技術
蒲玉云
(中方縣新路河鎮林業站 湖南中方縣 418000)
針對樟樹的形態特性和適生環境就樟樹大樹移栽技術,從以下四個方面加以詳細的闡述:①移栽前的準備工作;②移栽地的選擇;③移栽中的技術措施;④移栽后的養護管理。
樟樹;移栽;技術
隨著城市建設的迅速發展和園林綠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樟樹大樹移栽已在城市道路拓寬、城區綠地改造、公園建設以及庭院綠化等方面的運用日益普遍。本文所指的樟樹大樹指胸徑為10cm以上、樹齡在10年以上或假植5年以上的樟樹。樟樹大樹由于培育周期長、生長速度慢,很少在苗圃中培養,絕大部分來自原始山林、村鎮或城市改擴建過程中需要移栽的樹木。樟樹由于主根發達,須根相對較少,加上在采挖過程中樹木根系受傷、樹體失水等原因,致使樟樹大樹移栽成活要求技術難度大。
樟樹屬于樟科、樟屬的常綠性喬木,其別名為香樟、木樟、樟木子等,屬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產地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江西、四川等南方的廣大地區。樟樹屬喜光性植物;喜溫暖濕潤氣候,不耐嚴寒;對板頁巖、紫頁巖發育的土壤有很強的適應性,不耐干旱、瘠薄和鹽堿土。樟樹萌芽力強,耐修剪;生長速度慢,屬慢生闊葉樹種,枝葉茂密,一年四季常青,是很好的園林綠化樹種。樟樹存活期長,可以生長為成千上百年的參天古樹,有很強的吸煙滯塵、涵養水源、固土防沙和美化環境的能力。樟樹樹皮幼時綠色,平滑;老時漸變為黃褐色或灰褐色縱裂,灰褐色的樹皮有細致的深溝縱裂紋。葉互生,紙質或薄革質,卵形或橢圓狀卵形,長5~10cm,寬3.5~5.5cm,頂端短尖或近尾尖,基部圓形,離基3出脈,近葉基的第一對或第二對側脈長而顯著,背面微被白粉,脈腋有腺點。花黃綠色,春天開,圓錐花序腋出,又小又多。球形的小果實成熟后成為黑紫色。樟樹全株具有樟腦般的清香,可驅蟲。
樟樹最適宜生長的地方是年平均溫度在16~17℃,絕對最低溫度不低于-7℃。樟樹移栽地的要求應選擇有野生樟樹生長的區域,通常移栽區域為我國海拔高度1800m以下長江以南的廣大地方。近幾年來,加強了選育力度和提高了冬季保溫措施,長江以北也有少量移栽。樟樹大樹移栽對土壤的要求,應選擇土層深厚(土壤厚度80㎝以上)肥沃、濕潤呈中性或偏酸性的砂壤土為宜(pH 值 6~7)。
3.1施工區域栽植穴挖掘
根據實施項目的要求,先前規劃出詳細的設計平面圖,并在現場用明顯的標志物確定好栽植點,準備好鐵鍬、手鋸、撐桿、生根劑、鐵桶、刷子、抑制蒸發劑等移栽時必備的工具及材料。移栽前應將新栽地的栽植穴挖好,栽植穴挖掘可采用方形和圓形兩種方式。栽植穴的大小按照樟樹的大小來定,樟樹帶土球移植栽時栽植穴的長寬一般為移栽木胸徑的8~10倍,深度為移栽木胸徑的6~8倍;裸根和局部帶土移栽的方形栽植穴的長、寬、深一般為1m×1m×0.8m,圓形栽植穴一般采用直徑為1m的圓,穴的深度為0.8m。挖栽植穴時要將表土和中底部土分開放置,同時將土中的雜質清理干凈。
3.2運輸路線勘測及證件辦理
帶土移栽沒有截干和截冠的大樹,長、寬、高超過車輛運輸標準時,應提前考察運輸路線,如橫空架設在道路的各種線路、運輸路面寬度、過往的車流量等,制定出應對預案,做好保障措施。起運前,要先前辦理好活立木準運證和植物檢疫證等相關手續。
3.3樟樹大樹移栽技術及人員培訓
樟樹大樹移栽技術及相關施工人員培訓也是準備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
制定好樟樹大樹移栽技術規程和安全施工注意事項的同時,明確工作人員職責和分工,相互配合,協調聯動,確保大樹移栽各個工作按計劃有序進行,避免一切意外重大事故的發生。
3.4對擬移栽樟樹大樹做提前灌水處理
秋冬季因土壤含水量少,為了提高移栽木土壤的含水量,在移栽前2~3d對擬移栽木本著澆足澆透的原則實施灌水。水澆透后,也有利于根系的打包成球,防止因土壤過干而散土球,降低樹木的成活率。
4.1移栽時機
大樹移栽最好選擇在樟樹休眠期進行,最佳移栽時間為嚴冬過后至春季樹液萌動前的元月底到3月初。因工程建設在其他時節需要移栽樟樹大樹時,應選擇連續陰天或降雨前進行,并要加大所帶的土球、同時截冠,截干,并注意遮蔭保濕。
4.2樟樹大樹移栽前的處理
大樹移栽前處理的主要內容包括:斷根處理、截冠處理、截干處理。對于圃地中假植5年以上的大樹,若是帶好土球正常季節移栽,做到適當的縮冠修剪即可。而對于實生生長的大樹,移栽前的斷根處理是十分必要的。即在移栽前2~3年的春季或秋季,在距離樹干以胸徑的6~7倍的南方和北方(或東方和西方)向外挖寬30~40cm、深50~60cm的環形溝,第二年按同樣方法挖另外兩個方向的環形溝。挖溝時遇到較粗的側根時,可用手鋸沿溝的內壁切斷;但對粗度較大的主根要保留不鋸,以防大樹遇風倒伏,在溝的內壁處噴涂生根劑促使根部發出新根。環形溝挖完,回填種植土并分層夯實架好支桿,然后澆透水。這樣,第3年溝內長滿須根,即可起挖大樹了。樟樹大樹移栽前進行了斷根處理且移栽時能帶好土球時,必須進行截冠和修剪,截冠和修剪的強度一般截冠和修剪掉全冠的1/3~2/3,截冠和修剪時必須保持原來樹形的基本骨架便于移栽后培樹形。實際施工中,由于成本和工期和其他條件的限制,很難做到提前2~3年進行斷根促根處理,比較常見的做法是裸根和局部帶土移植。裸根和局部帶土移植就要將樟樹進行截干處理,通常在主干選擇3~5盤主枝,在距主干50~60cm處鋸斷,留一小側枝做觀察枝,觀察移栽木的成活情況,剩下的主干、側枝、小枝一律鋸掉,立即用多菌靈拌和的黃稀泥處理傷口,并用塑料薄膜扎好斷口,以減少水分蒸發和防止病菌侵染。
4.3挖樹和包裝
樟樹大樹移栽時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盡量帶大土球保留較多的根系和原土。開挖時,千萬不能在雨天進行,最好選擇在陰天進行開挖。做了斷根處理的樟樹以斷根處理的環形溝堅直向下挖掘;沒有做斷根處理的樟樹,以樹干胸徑的6~8倍作為為土球的參考直徑堅直向下挖掘。土球直徑確定后四周沿確定的土球圓向下挖溝,溝的寬度要有利于人員在下操作。注意挖土球遇到大根要用枝剪或者手鋸截斷,不可用鐵鍬硬砍,以防止劈裂樹根或震碎土球。隨挖隨休整土球表面,使其上口稍大,下部漸小,呈紅星蘋果狀。當土球挖到4/5時,修整好的土球用一整根草繩在土球腰部位排緊橫繞十幾道,隨繞隨用磚頭順勢砸緊。腰箍打好后,將草繩的一頭系的樹干基部,然后從土球上部繞過土球底部,從土球的對面再繞上去,反復繚繞,將挖出土球包著,再切斷主根,完成土球的挖掘和包扎。
4.4吊裝和運輸
樹挖好后,應及時的選擇車輛運輸,大樹運輸前要對車況和運輸人員的資質進行檢查,做到車況好,運輸人員資質全。樟樹裝進汽車時,要使樹冠向著汽車尾部,根部土塊靠近駕駛室,樹體接觸車輛的部位用稻草或軟質物墊著加以保護,以免樹皮、韌皮部受傷并用軟繩扎緊,樹樹冠也要用軟繩適當纏攏。運輸時,要定時的的在樹干及樹冠上噴水,并加蓋防曬網,中途休息時車輛要停放蔭涼處。遇大雨時要用防雨布遮蓋土球防止土球淋濕。
4.5樟樹大樹定植
樹運到后應及時按排人員定植,定植前用黃土和GGR調節劑加上水按比例制成黃泥漿,并均勻的涂在樟樹裸露的根部,促進根系提早快速發育。移栽時,先在穴底回填一層20cm左右的表土,借助人力或吊車把大樹緩緩吊入樹穴中,扶正,接著拆除土球上的包裹物。填土時要將表層肥土先回填、然后再用中土和底土。填土時要做到分層壓實,填土到穴的2/3處時,澆下定根水。如發現有空洞,及時填土搗實,待水下滲后,再加土,最后堆成斗笠狀。吊入、扶正、填土、壓實要特別注意不要破壞帶來的土球。定植完后必須進行樹體固定,以防風吹樹冠歪斜,同時固定有利于根系生長。一般采用三柱支架固定法,將樹牢固支撐,確保大樹穩固,通常1~2年后方可撤除。
5.1樟樹大樹的輸液
對于一些移植樟樹,要在定植后及時對大樹進行輸液處理,在樹體長勢較弱的情況下,對樹木直接補充營養及水分,通常選擇在樹干基部距地面30~40cm處鉆孔,鉆孔角度與樹干向下傾斜45°,深度適宜在3~5cm(具體鉆孔深度、鉆孔數量依據樹干干徑而定)。然后在所打孔上方1m處用錘子釘上釘子,在釘子上掛上施它活等營養液,等液體流出時把輸液器插入,再用百菌清可濕性粉劑300倍液和的泥抹在孔口處。
5.2培養樹形
樟樹移栽定植后,日平均氣溫的回升20°左右時,移栽后的樟樹大樹會不斷萌發抽生出大量的枝條。這時要根據樹形抹去樹干和主枝上一些不必要的萌芽,集中養分培養優美樹冠。經過截干、截冠的樟樹大樹,在保留的每個主枝上保留5~7個側枝,以便日后形成豐滿樹冠,達到遮蔭蔽日的景觀效果。
5.3防病治蟲
樟樹通過移栽過程中的鋸截、移栽,傷口多、萌芽嫩,致使樹體的抵抗能力下降,極易遭受樟瑩葉甲、介殼蟲、香樟白粉病的侵襲。養護工作人員一定要注意觀察,發現樟瑩葉甲、介殼蟲蟲害時可噴1000~1200倍液90%的敵百蟲,或50%的馬拉硫磷,或80%敵敵畏進行防治。發現香樟白粉病時可用菌靈20~30倍液進行全株涂抹,1星期內連續用藥3~4次。
5.4保濕和遮陰
為了保持樹干濕度,減少樹皮水分蒸發,可用浸濕的草繩從樹干基部密密繚繞至樹干中部,以后經常向樹干噴水保濕。樟樹大樹移植初期或高溫干燥季節,要遮陰以降低溫度,減少樹體的水分蒸發,以后視樹木生長情況和季節變化,逐步去掉遮陰物。
經過多年的研究與生產實踐,樟樹大樹移栽時對移栽地的合理選擇;做好樟樹大樹移栽前的準備工作;把握好移栽時機;對樟樹大樹進行正確的處理并對移栽后的樟樹大樹進行精心的管理養護。樟樹大樹移栽成活率可達到90%以上。
[1]梁伊任.園林建設工程.中國城市出版社,2000.
[2]梁伊任,王沛永,張維妮.園林工程.氣象出版社,2002.
[3]蒲亞鋒.園林工程建設施工組織與管理.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
S792.23
A
1005-7897(2015)09-0009-02
2015-9-2
蒲玉云(1978-),男,工程師,本科,主要從事營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