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 璐
淺析喜劇類真人秀節目《我們都愛笑》
陸 璐
2014年的電視熒屏熱鬧非凡,各家衛視紛紛推出區別于以往歌唱選秀類節目的喜劇類綜藝節目。各檔節目為了打出自己的特色,在構建節目形態上也是下足了功夫。本文以湖南衛視喜劇節目——《我們都愛笑》為例來剖析近來大熱的喜劇類真人秀節目,探討《我們都愛笑》從播出以來節目形態的變化和成為同時段收視第一的成功因素。
喜劇類綜藝;真人秀;《我們都愛笑》;節目形態
[作 者]陸璐,安徽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碩士研究生。
2013年7月底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下發《關于進一步規范歌唱類選拔節目的通知》,叫停了充斥熒幕的選秀歌唱類節目,2014年僅4檔此類節目還活躍在熒屏。面對這種態勢,各家衛視也是紛紛轉移焦點開始著手打造喜劇類的節目,央視《喜劇王》、浙江衛視《中國喜劇星》、東方衛視《笑傲江湖》、江蘇衛視《中國笑星》、安徽衛視《超級笑星》、湖南衛視《我為喜劇狂》、遼寧衛視《本山帶誰上春晚》……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的電視熒屏將有20余檔喜劇類節目登場。[1]湖南衛視打造的《我們都愛笑》的收視率從開播以來一直占據同時段的第一位,在眾多的喜劇類節目中如何脫穎而出,本文將從節目基本形態、節目模塊、形式元素以及節目的形態變化、成功之處進行簡要的分析。
(一)概況
《我們都愛笑》將在湖南衛視2014年2月15日隆重推出,國內首檔極端情景喜劇挑戰工廠秀。喜劇段子主要在四個固定場景下發生,配合迷你短片“愛笑迷你劇”和穿越喜劇“愛笑后宮轉”穿插在其中。節目的包裝形式區別于其他節目,以真人秀的形式,將節目制作的幕后放到臺前,大膽的嘗試了一種新節目展現形式。[2]節目沒有設定主持人,由節目固定的演員和每期邀請不同的嘉賓完成演出。
(二)節目板塊
1.愛笑滑溜溜。“愛笑滑溜溜”是《我們都愛笑》的第一個板塊,由固定主演曹然然和明星嘉賓共同出演,演出是在一個有22.5°傾斜的斜房子內進行的。在演出開始之前,嘉賓都會接到一張只標有演出身份的任務卡,在簡單地和主演交流后,演員就進入斜屋子里,在艱難控制自身平衡的情況下,聽從場外導演的指令去完成表演。搞笑的劇情加上演員滑稽的動作和對場外指令臨時反應都構成了引發觀眾捧腹的笑料。
2.愛笑段子屋。“愛笑段子屋”是由《我們都愛笑》的演員和嘉賓一同參演的,表演場景“愛笑會議室”是一間類似會議室的舞臺,在舞臺的左側設置了三排座位,給現場觀眾在舞臺上零距離觀看演員的表演,體現了“愛笑段子屋”的宣言“貼著演!體驗超近距離喜劇”。
3.愛笑鏡子屋。“愛笑鏡子屋”參演的嘉賓在表演之前并不知曉劇情,在此情況下,他們需要完全模仿這一板塊的主演肖旭的動作和語言,考驗嘉賓的應變能力。這一板塊主要是通過不同的劇情和特殊制作的道具的設置或由演員表演絕活讓嘉賓來模仿,達到整蠱明星嘉賓的效果,以此來制造笑點。有時,節目組也會通過與明星嘉賓的配合來反整蠱駐演演員,通過展現嘉賓和駐演演員應對時的臨場表現達到讓觀眾意想不到的喜劇效果。
4.愛笑后宮傳。“愛笑后宮傳”是由《我們都愛笑》的演員出演的穿越喜劇,角色依據經典古裝劇《還珠格格》的角色來設定,由男演員德柏反串“皇后娘娘”,男演員肥龍反串“容嬤嬤”。在古代背景的設定下,身在宮中的皇后由容嬤嬤口述得知宮外發生的事情,將現代熱點事件用穿越時空的方式戲劇化、喜劇化地進行批判和演繹。熱點事件如:霧霾、pm2.5、春節買票難等,是一檔“針砭時弊的正能量喜劇”。
5.愛笑迷你劇。“愛笑迷你劇”是由“愛笑兄妹”演繹的長度在1-3分鐘的喜劇故事,以微短片的形式貫穿在節目的各個板塊之間。每期節目中都會播放數個這樣的喜劇短片,它的形式有別于網絡中同類微型短片,主要依靠演員的肢體語言和夸張的表情,用這種純演繹的形式來達到喜劇效果,在短片的結尾用一句簡短的話來對表演所展現的意義來進行評論。
6.愛笑好來屋。《我們都愛笑》于2014年8月30日推出全新環節“愛笑好來屋”,在這一版塊中,欄目組利用了強大的后期制作技術,可以對任何場景進行剪輯處理,將演員的表演利用后期技術和各種場景進行融合,一些與場景的對立沖突是笑點的來源。
(三)節目形態的改變
《我們都愛笑》從2014年2月15日開播以來,每周一期,12期為一季,節目到現在已經播放到第三季。節目如今與第一季相比有了較大的變化,從第一季到第三季,有三個版塊沒有走到最后,分別是“愛笑主播”“愛笑平面劇”以及“愛笑您滿意”。
“愛笑主播”是由湖南衛視的節目主持人們主演的喜劇段子,包括很多經典的喜劇橋段,如《力與美》《快與慢》等。在節目剛開播的時候,邀請有一定影響力的主持人駐演“愛笑主播”這一環節的確能為新推出的節目帶來一定的關注度,隨著節目的播出,節目的知名度逐漸提升,不是專業的表演群體的主持人們便退出了《我們都愛笑》的舞臺。
在“愛笑平面劇”中,演員們平躺在鋪了噴繪畫面的地上表演,在沒有地心引力的影響下做出在正常情況下做不了的動作,挑戰地心引力。表演者在表演時并未參與過彩排,根據導演的語言調度來完成動作,在躺著表演的過程中,會因為行動不方便或因為躺著這一特殊環境下而即興表現出喜劇效果。[3]與“愛笑滑溜溜”類似,都是對表演場景進行特殊的設定進行的表演,雖然表演場景不同,兩個板塊不免有相同的笑點重合在一起,且平面布局沒有“滑溜溜”中立體的場景展現得多,也沒有“滑溜溜”容易直觀地展現給現場觀眾看,因此“平面劇”沒有走到最后。
“愛笑您滿意”是一個用喜劇形式演繹廣告的板塊,愛笑演員出演老板和廣告公司的員工,他們為明星嘉賓飾演的客戶帶來的產品拍廣告,最終帶來各類奇葩的廣告因而引發笑點。在這一板塊中,產品的廣告創意需要不斷創新,為劇本的創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很多廣告創意的重復對這一板塊的生存產生了“威脅”,最終欄目組不得不放棄這一板塊。
在保留版塊“愛笑段子屋”上,也進行了相應的調整。最初的“愛笑段子屋”每期由4個不同的喜劇故事+1個固定場景固定身份的故事組成,劇情開端由幾位駐場演員表演,明星作為了解劇情不清楚臺詞的旁觀者,與表演者同臺零距離體驗喜劇表演;在表演期間,演員將隨機將明星拉入劇情參與表演,明星嘉賓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強制性參與表演,在完全未知的環境下刺激明星臨場反應,制造看點。[4]而在最新改版中,原來舞臺上給明星嘉賓“待命”的桌子和椅子變成了觀眾席,舞臺布景發生了變化,節目的表現形式也悄然發生改變。新版的“愛笑段子屋”不再是讓嘉賓隨機參與表演,而是在表演前就將表演的身份和故事背景粗略告訴嘉賓。改版后的板塊雖然對表演進行了大致的固定,卻能保證笑點的固定出現,也能在考驗演員應對不知曉具體臺詞時得到意外的表演“笑果”。
以上版塊或因為收視率的原因,或因為節目形式元素重復等原因停播了,有的則根據節目的需要對版塊進行調整,能夠讓觀眾對節目保持一如既往的高關注度,是一個節目組在節目策劃過程中最應該注意的問題。
(四)《我們都愛笑》節目特色
相比于同類節目,《我們都愛笑》有著不同的包裝形式——將表演的臺前幕后都展示給觀眾,將幕后制作放到臺前,區別于以往幽默搞笑類節目的只展現“成品”的表現形式。新穎的表現形式對觀眾一直以來的收看習慣進行了改變,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與安徽衛視的《超級笑星》以及東方衛視的《笑傲江湖》等選秀類喜劇綜藝相比,《我們都愛笑》最大的特色莫過于以真人秀的形式來進行喜劇的創作。自選秀開始出現在熒幕上起,各種節目都希望依托選秀這一表現形式進行包裝,諸多的選秀節目會讓觀眾覺得千篇一律。而近年隨著真人秀的節目形式的走紅,越來越多的觀眾開始關注起真人秀這樣的表現形式。楊奇維把形態看作在內容素材方面無法占有獨特資源的形勢下避免同質化競爭的法寶,而形態就是“從形式上重新建構內容”,是形式結構方面的風格化。[5]
然而真人秀不是第一次出現在喜劇表演的舞臺上,央視的《謝天謝地,你來啦》可以說在此方面開了先河,但是相對于其略單一的喜劇表現形式而言,作為原創的喜劇綜藝《我們都愛笑》則更能抓住觀眾的眼球。與《謝天謝地,你來啦》相似的是,兩檔節目的喜劇段子都是在演員不知劇情的情況下開始表演的,但是《謝天謝地,你來啦》更多的是要展現在讓演員在不知所措的情況下,依據表演說出“謝天謝地!你來啦”這句臺詞這一過程中所出現的局促或者意外情況成為笑點,而《我們都愛笑》在節目設定時就更加多元化,這也為節目中有多個板塊奠定了基礎。節目設定的多元化和節目版塊的活動化都給節目創造了很大的發展空間,一切都可以依據變化來進行改變。英國的大衛·麥克奎恩《理解電視——電視節目類型的概念和變遷》強調形態的程式、模板方面,強調形態的形成是制作者和觀眾在大量的日常收視經驗中的合謀。[6]
豐富的形式元素的運用也是節目的一大亮點。《我們都愛笑》擁有豐富的舞臺布景,將節目置身于多個場景設置,給觀眾持續的視覺上的新鮮感。滿足了視覺的同時,現場的音效控制也是十分貼合于舞臺的表演,豐富了演員表演的層次。此外,科技的發展也為節目的制作帶來了新的看點,在演員進行表演遭遇“戲耍”、整蠱時,節目組不只采用給演員特寫來進行詮釋,另外會輔以文字、圖片以及畫外搞笑音效來突出這一“矛盾”,使得表演的笑點會更加豐滿地展現。不同形式元素之間的組合,創新了節目內容的構成,避免了同質化。
(五)《我們都愛笑》成功之處
《我們都愛笑》的成功之處有四:其一,播放平臺。《我們都愛笑》于2014年2月登陸湖南衛視,在擁有眾多收視群體的湖南衛視,節目還未開播便得到了廣大觀眾的關注。其二,駐演演員。《我們都愛笑》的駐演演員在還未到節目組的時候,便在黑龍江衛視和遼寧衛視的《愛笑會議室》中擔任主演。在開播之初,《我們都愛笑》因為駐演演員便擁有了大批的粉絲。其三,播出時間。《我們都愛笑》每周六晚十點播出,與在此之前播出的《快樂大本營》構成了湖南衛視打造的周六“爆笑之夜”,在整體播出風格上有一定的延續性。其四,明星效應。用真人秀的方式,在節目中“為難”、戲耍嘉賓,讓他們用局促的肢體動作或語言為觀眾帶來笑聲。這個時候,去英雄化的真人秀節目也讓明星更加世俗化,明星不再是高高在上,變成了觀眾可以親近的普通人。可以說平民真人秀是為草根加冕,而明星真人秀則是為偶像脫冕的一個過程。
由于喜劇類綜藝節目大熱熒屏,因此網絡上有人將2014年稱為“中國電視喜劇元年”,各家衛視都致力于打造有自己特色的節目,有的以選秀形式展現,有的以真人秀形式展現,風格各異的節目形態避免了節目同質化的情況出現。對于構成節目形態的模塊和形式元素的不同組合造就了花開各處的現狀,節目組如果可以對構成內容的形式元素的建構和重構保持高度關注,長此以往才能給節目源源不斷注入新鮮血液,也才能使節目一直保持活力始終吸引觀眾的眼球。
[1]蔣肖斌.2014年喜劇類節目扎堆 誰將笑到最后[EB/OL]. http://www.ce.cn/culture/gd/201401/21/t20140121_2167060. shtml,2014-01-21.
[2]金鷹網.《我們都愛笑》節目介紹[EB/OL].http:// www.hunantv.com/c/20140207/114520981.html,2014-02-07.
[3]騰訊娛樂.《我們都愛笑》15日播出 創新表現“平面劇”[EB/OL].http://ent.qq.com/a/20140211/013235.htm,2014-02-11.
[4]金鷹網.《我們都愛笑》節目介紹[EB/OL].http:// www.hunantv.com/c/20140207/114520981.html,2014-02-07.
[5]梅笑冰.電視節目形態研究述評[J].現代視聽,2009(3).
[6]譚天.論電視節目形態構成—— 一種用于節目研發的理論模型[J].現代傳播,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