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婷婷
淺析水墨動畫《山水情》的藝術表達
周婷婷
水墨動畫《山水情》是我國水墨動畫的巔峰之作,給觀眾帶來無盡的審美意境。本文從《山水情》的本體角度,即從畫面、鏡頭、蒙太奇的角度,以及從人文角度,分析得出《山水情》所表達的是師生之間精神傳承的傳統(tǒng)審美意境,希望對水墨動畫高超的技藝表達的分析,為我國動畫片發(fā)展提供借鑒。
山水情;水墨動畫;審美意境;文化傳承
[作 者]周婷婷,河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碩士研究生。
水墨畫是中國的“國畫”,也是中國繪畫的代表,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毛筆、宣紙和墨的交融滲透,通過留白等手段,使人產(chǎn)生了豐富的聯(lián)想與想象,符合“中國繪畫注重意境”的審美理想。而水墨動畫是把水墨畫的那種虛虛實實的意境,以及優(yōu)雅輕靈的畫面,引入動畫中來,使得動畫片的藝術格調(diào)有了重大的突破,彰顯出了水墨藝術的感染力。
(一)直抒胸臆的畫面
《山水情》的人物由吳山明設計,他出身于“現(xiàn)代浙派”,開創(chuàng)出了不同于師輩的“當代吳家樣”。畫面中那位白衣飄逸、長發(fā)美髯的老者,懷抱一張古琴,隨風飛揚的長袖與發(fā)髯,與空曠繚繞的山水相得益彰,而那位撐船少年也顯得機靈干練,與之身份相符。
《山水情》的畫面大量運用留白手段,虛實結合??v觀《山水情》全篇的畫面不難發(fā)現(xiàn),畫面中出現(xiàn)了許多的空白處,例如老者在行走中遠方的天際,撐船少年在水中劃舟時空白的水面,山水花草空白的底部等,幾乎每一幅畫面都有一半的空白之處。但這些空白之處并不顯得突兀和單調(diào),反而讓人浮想聯(lián)翩,一看便知道這是那天際、那湖面、那瀑布,以及其他更多的想象空間。畫面用極其簡單的觸筆,以及新穎的構圖方式,給了老者和撐船少年一個無限寬廣又內(nèi)容豐富的意境空間。
《山水情》是水墨動畫的巔峰之作,號稱中國近十年動畫片之最。中國歷來都以樸素為美,認為淡抹的色彩勝于濃妝,《山水情》的畫面中大量運用墨色和淡彩,二者相互呼應,例如墨色的背景下,撐船少年兩頰上的淡粉,橘紅的楓葉表現(xiàn)出秋意的濃重,或濃或淡的水墨表現(xiàn)出了遠近的距離等。老者和撐船少年腰間的紅束帶、淡黃的琴袋、淡綠色的柳葉等,這些淡彩都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二)展現(xiàn)意境的鏡頭
開篇,在一片朦朧山色中,蒼勁有力的“山水情”三個書法大字道明了本部動畫片的名稱,這種表現(xiàn)方式是早期很多國產(chǎn)動畫片都會采用的方式,與結尾處的題跋相互呼應。然后朦朧中,一個白衣老者懷抱古琴,信步走來,這里運用了全景的鏡頭,隨后鏡頭慢慢向老者推去,直到老者在江邊碼頭站定,鏡頭中才出現(xiàn)了潺潺的水聲。鏡頭慢慢地向老者推去,在寒風中,老者緊了緊身上的衣袍與懷中的古琴。突然,一陣悠揚的笛聲隨風而來,老者側耳傾聽,隨后撐船少年從遠方撐船而來,這一段的拍攝中,運用了長焦遠景的拍攝手法,驚起一片飛鳥的空鏡頭,顯示出了山水的空遠,也為下文中撐船少年學琴做了鋪墊。在一大片空白的畫面中,少年和老者乘船遠去,遠景將他們周身的環(huán)境顯露無遺,而那留白之處的意境也讓我們浮想聯(lián)翩。
老者在茅屋中醒來,先用一段主觀鏡頭讓我們看清了茅屋中的簡陋環(huán)境,畫面由模糊到清晰,然后給了老者一個中景,表現(xiàn)出他慌忙尋找古琴的姿態(tài)。隨著悠揚歡快的笛聲傳來,遠景鏡頭下,少年撐著小船而歸,全景中,少年歡快地吹著蘆笛向家走去。古樸悠揚的琴聲傳來,鏡頭慢慢向茅屋推進,緊接著,空景中的茅屋、中景中的少年全景中的老者、近景下的少年、特寫中老者躍動的手指等一系列鏡頭的層層運用,將我們帶入情節(jié)之中,也通過鏡頭的切換,使得少年一步步與老者靠近,直至在特寫中,老者教導少年學琴。
秋天楓葉飄落、冬天大雪紛飛、春天冰雪消融、夏天青蛙鳴叫,《山水情》用四個鏡頭表現(xiàn)出了季節(jié)的交替變換,每個鏡頭定格下來,都是一幅獨立的水墨畫。時光荏苒,鏡頭的交接變幻營造出時間的交替與空間的變換,道出了少年四季晝夜刻苦學琴的辛苦。魚兒咬餌時的靈動,大雁翱翔天際的自由,這些空鏡頭表現(xiàn)出意境的空廣,讓觀者心曠神怡。直至結尾處少年一曲《高山流水》,配合著空鏡頭中或深或淺、或遠或近的湖光山色,使得整個動畫片完滿流暢,意境深遠。
《山水情》中鏡頭畫面的不斷變換,即交代了故事情節(jié),又讓觀眾在畫面的變幻中領略了水墨畫中的山水之美。鏡頭與畫面、音樂聲配合得天衣無縫,表現(xiàn)出水墨畫中追求的“無我之境”“天人合一”的境界,讓觀眾回味無窮。
(三)運用巧妙的蒙太奇
《山水情》敘述情節(jié)的發(fā)展主要運用了連續(xù)蒙太奇的手法,沿著一條單一的情節(jié)線索,即老者與少年相識,教導少年學琴,少年學成之后老者離去,這種敘事方式自然流暢,樸實平順,正適合《山水情》這種學業(yè)上傳與受的意境。
而《山水情》的表現(xiàn)手法上卻多種多樣。大量運用的心理蒙太奇,在船上時少年吹奏蘆笛老者側耳傾聽時的思索表情,少年一步步靠近彈奏古琴的老者時,老者看到天空中兩只老鷹盤旋飛翔等,這些都表現(xiàn)出了人物強烈的主觀性。運用抒情蒙太奇,抒發(fā)了作者與老者、少年的感情,例如少年彈奏古琴,魚兒本來在咬鉤,反而都被琴聲吸引去了,老者也不管水中的魚而側耳傾聽,表現(xiàn)出老者現(xiàn)在對少年琴藝的滿意。運用對比蒙太奇,老者與少年外出游歷時,他們劃船經(jīng)過風高浪急的湖面,接著又劃到了風平浪靜的湖面,歡快的鳥鳴聲表現(xiàn)出人物的喜悅之情,這種對比蒙太奇的運用產(chǎn)生了強烈的對比,表達出老者與少年外出游歷中的經(jīng)歷了種種環(huán)境,達到游歷歷練的目的。
(一)景語皆情語
水墨畫最大的特點,就是憑借渺渺幾筆線條,勾勒出言有盡而意無窮的審美境界,情景交融,將思想融入繪畫之中,湖光山色既是人物活動的自然環(huán)境,也是表達人物情感的載體。《山水情》中,一景一物一聲,皆表達出了強烈的思想感情,這種比興的手法,通過《山水情》中一景一物的變換,抒發(fā)了作者以及老者、少年的強烈感情,把老者與少年思想感情上的變化也凸顯出來,是極具感染力的藝術形象。
《山水情》最成功的一大特色是音畫同步。水墨動畫的創(chuàng)作難度本就很大,特別是對技術的要求很高。動畫片中大量出現(xiàn)了快速的畫面頻動,例如撐船少年在船上吹奏蘆笛時,手指的快速變動,以及老者用古琴彈奏時,甚至是老者手把手的教導撐船少年彈奏古琴時,隨著音樂舞動的手指,畫面節(jié)奏變換快速,但是細看不難發(fā)現(xiàn),手指的舞動和音樂聲相契合,仿佛就是他們真實演奏出來的一樣,使水墨動畫的技術達到了新的高度。老者剛醒來時,環(huán)視、轉(zhuǎn)身尋琴,撐船少年吹著蘆笛歡快的走向茅屋時,水中魚兒咬鉤、相互嬉戲時,畫面流暢自然,我們能很清晰地看到勾線潑墨的痕跡,仿佛看到了畫家是如何一筆一筆繪畫一般,如此細膩的畫面處理更加凸顯了人物的性格氣質(zhì)。
(二)文化的傳承
《山水情》只有短短的十幾分鐘,表達的卻是中國歷來重視的文化傳承?!渡剿椤吠ㄟ^自然環(huán)境、人物與技藝的表述,揭示了人們通過觀察自然環(huán)境獲得藝術上的靈感,而自然也通過人們藝術上的表達獲得了靈性的過程。中國文人愛用“琴棋書畫”來展現(xiàn)自己的思緒,宣泄自身的強烈感情,使心靈得以慰藉?!渡剿椤分欣险咄ㄟ^教導撐船少年學琴,最后將古琴贈予少年,隱含了一種文化、精神傳承的意味。
《山水情》中古琴彈奏出的作品,都帶有濃厚的人格美、道德美,表現(xiàn)出一種閑適、寂靜、空遠、恬逸的意境。中國的傳統(tǒng)審美意識有別于其他民族,受儒家“仁”“大同”等思想、道家“天道無為、道法自然”以及禪境“色空、中道、圓融”等思想的影響,《山水情》表達了少年在恩師悉心教導之下學有所成,又在老者贈琴離去后頓悟琴道,用《高山流水》送別恩師,而老者在余音繚繞中捻須微笑,“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一種中國歷來主張的文化傳承精神以及傳統(tǒng)的人文精神完美呈現(xiàn)。
水墨動畫《山水情》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技藝相結合的產(chǎn)物,體現(xiàn)了強烈的民族特色與文化傳承,是我國動畫長河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渡剿椤分胁徽撌菑谋倔w角度的畫面、鏡頭、蒙太奇等角度,還是從人文角度的師生、文化傳承分析,都有太多值得學習的地方。《山水情》中的水墨畫、古典音樂的運用,也值得我國現(xiàn)代的動畫片學習和借鑒,我們應該創(chuàng)做出更多的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動畫,既要保持自身的特色,又要尋求不同文化之間的溝通和碰撞,振興民族動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