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矯海龍(黑龍江財經學院黑龍江哈爾濱150000)
足球后備人才培養現狀與對策研究
□矯海龍(黑龍江財經學院黑龍江哈爾濱150000)
我國足球運動之所以停滯不前主要原因就是我國足球后備人才培養存在過多的問題,導致我國足球運動與世界強國相差甚遠,因此本文立足于我國當前足球后備人才培養中所存在的問題,提出提高我國足球后備人才的具體對策。
足球后備人才培養素質教育
1.1、職業足球俱樂部后備梯隊
俱樂部是依托市場,依靠足球俱樂部而建立的足球后備人才培養模式。為了促進我國足球走向職業化,足協規定個足球俱樂部必須要建立二、三線隊伍的后備人才訓練形式,但是由于受到我國足球俱樂部經營模式以及資金等方面的限制,使得足球俱樂部沒有將足球后備人才培養納入到俱樂部運營中心,其仍然是依靠基層學?!獦I余體?!∈袑I隊的人才模式進行足球人才的選拔。
1.2、我國足球學校和業務足球俱樂部后備人才人才培養模式
足球學校主要是社會投資者出資興辦的或者依托普通學校在學校內開設的足球文化課程、運動員通過考核之后在學校內接受系統的足球專業知識的一種學習模式。隨著國家對足球運動的高度關注,我國很多地區都建立了具有特色的足球學校,并且足球學校的數量出現了快速遞增的現象。我們相信隨著近期國家頒布了足球體制改革方案的實施,以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為組長的足球體制改革小組的成立,將大大加快我國足球后備人才學校的發展。
1.3、我國學校足球后備人才的培養模式
長期以來學校是足球后備人才培養的基地,通過學校教育可以為足球事業輸入更多的優秀人才,當前我國高校普遍建立了足球專業,即使沒有建立足球專業課程的院校,也將足球運動作為了公共選修課,提高了學生對體育運動的了解與參與度。同時我國高校也建立在高校足球聯盟職業聯賽制度。
2.1、足球后備人才培養體制不完善
對青少年足球梯隊的培養是發展國家足球事業的關鍵,因此國家要將重點重在青少年足球梯隊的建設上來,但是目前由于受到人才培養機制不完善因素的限制,導致我國足球人才培養工作存在很多問題。首先地方對體育運動的投入更多強調金牌產出的效果,也就是那個體育項目產出的金牌數量多,就優先發展那個體育項目,這樣一來就會忽視足球后備人才的培養;其次雖然足協規定了足球俱樂部要發展足球后備人才的制度,但是由于足協缺乏相應的執法權,不能對足球俱樂部的具體行為進行監督,這樣就會出現足球俱樂部執行足協決策的力度不夠,使得國家層面的決策落實不到實處;最后我國足球后備人才培養渠道聯系不緊密。我國足球后備人才培養的渠道具有分獨性,目前足球后備人才培養渠道之間缺乏內在的聯系性,使得資源浪費比較大。
2.2、足球訓練與比賽的實際要求差距比較大
目前對青少年足球運動員的訓練主要采取的單個技術訓練,忽視對青少年比賽把控能力的訓練,結果造成學生掌握的技能遠遠不能達到實況比賽的要求。首先足球教練員在培訓的過程中對青少年灌輸的是固定訓練模式,而忽視了青少年的自我能力的發揮,比如受到我國傳統教育的影響,教練員在訓練青少年運動員時更多是以強制口吻的方式向學生進行約束性的規定,沒有采取科學的培訓模式;其次我國針對比賽要求而開展訓練的非常少。目前我國對青少年訓練的內容更多的是依據教練員的個人經驗,而沒有將先進的訓練方案落實到具體的培訓過程中。同時當前針對青少年足球訓練的比賽也比較少,使得青少年沒有足夠的機會接觸到真正的足球比賽。
2.3、足球后備人才培養的經費不足
足球后備人才培養需要相應的經濟基礎作為保障,足球運動屬于高投入的體育項目,而后備人才培養則是一項收益相對比較長的經濟投資,而且其獲得的利益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因此很多部門不愿意為后備人才進行投資。針對我國足球后備人才培養模式,依靠學校進行后備人才培養的模式其資金主要來源于財政撥款,但是由于受到財政資金緊張等因素的限制,我國學校足球后備人才培養的資金與足球人才教育需求相比相差甚遠,比如我國很多學校的足球基礎設施都不完善。隨著社會中出現了一些足球學校,但是這些學校都是以高額的學費為支撐,其結果也是影響社會公眾參與足球運動的積極性。
2.4、忽視青少年足球運動員的培養規律
我國足球訓練向來以技術為主,因此青少年在平時的訓練中投入了大量的時間進行技術訓練,但是其結果是在比賽中表現出了“技不如人”的尷尬現象,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就是當前的足球訓練忽視了青少年足球運動的規律,過分注重技術訓練,而忽視了對青少年戰術訓練與身體素質的訓練,造成青少年所學習的技術在比賽中得不到應用。
3.1、完善足球后備人才培養體制
足球后備人才培養體制,要由過去單一的國家培養體制,變為由國家(體育和教育兩大系統)、社會共同培養的多渠道、多形式的培養體制。既要根據足球運動特點,又要遵循人才成長規律,有計劃的進行長期培養:首先建立足球運動與基礎教育相結合的機制。競教相結合是培養足球后備人才的主要途徑,足球后備人才的培訓是長期教育的結果,需要從娃娃時代抓起,因此通過足球運動教育與基礎教育的結合可以提升青少年的整體素質,提升我國足球運動的整體水平;其次在高校建立青少年足球培訓基地。我國要建立小學、中學、大學的一條龍足球后備人才培養體系,我們可以借助大學的豐富教育資源優勢,建立青少年足球培訓基地,彌補專業足球教練員理論水平較差的缺點。
3.2、加大對青少年足球比賽的宣傳力度
加大足球后備人才的培養,除了依賴于政府部門的指導之外,還需要在全社會形成濃厚的足球運動氛圍,因此需要媒體部門的宣傳,通過加大對足球運動的宣傳,形成一種導向性的效應,一方面要通過對優秀少年兒童運動員的宣傳、表彰,以調動廣大青少年兒童參加業余體校的積極性,轉變對青少年業余足球訓練的不良觀念;另一方面,要盡快研究并妥善解決體校學生升學、就業等突出問題,搞好對口項目的銜接,做到人員向上輸送順暢,訓練自成體系以確保我國各級各類足球業余訓練的健康持續發展。
3.3、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提高教練員自身素質
首先提高足球教練員的綜合素質,目前我國足球教練員具有大專以上學歷,但是他們在理論知識方面比較強,卻在時間方面表現的比較缺乏,因此我們要從提高教練員知識與實踐能力相結合的途徑入手,定期對教練員進行培訓,比如在開展教育培訓時可以聘請國外知名教練到學校進行講學;其次完善上崗培訓體系。教練是青少年足球運動員成材的一個關鍵因素。從事青少年訓練的教練員必須持證上崗。,不同級別的教練員必須經過不同的培訓之后才能從事相關的培訓教育;最后采取新老結合的方法提高教練員的執教能力,足球后備人才的培養離不開年輕教師隊伍,年輕教練具有非常高的學歷,其學習能力比較強,工作積極性高,但是其執教經驗不足,因此我們可以采取新老結合的方式,由經驗豐富的老老師攜帶年輕教師,以此實現他們的共同發展。
3.4、加大基礎設施的建設,完善科學的訓練體系
足球競賽應以檢查各層次訓練任務完成情況為目標,使其成為推行訓練大綱的工具,使人們執行大綱情況的優劣與競賽成績的優劣基本統一,決不能單憑比賽的運動成績論“英雄”。因此我們應該從身體機能、運動素質、專項技術和運動成績四個方面來綜合評定競賽成績。以此從根本上為培養后備力量訓練的教練甩掉“包袱”,使他們集中精力搞好基礎訓練,為國家多輸送高質量的后備人才,使后備力量的訓練真正走向正軌;合理安排訓練負荷,提高訓練的科學性。遵循“一切訓練以比賽需要”為原則,針對運動員在參加比賽過程中所暴露出的問題,設計訓練項目以還原比賽情景,有針對性地提高運動員在實戰中的技戰術能力,真正做到訓練與比賽相結合。
[1]楊鋼,曾勇.陜西省女子足球后備人才培養現狀與對策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7,09.
[2]戴蘇川.江蘇省乒乓球后備人才培養現狀及對策研究[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4,10.
[3]韓旭.芻議我國青少年足球后備人才的影響因素與對策[J].當代體育科技,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