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煒娟(南陽市體育中心河南南陽471000)
體育教學創新模式的探討
□唐煒娟(南陽市體育中心河南南陽471000)
我國體育教學改革已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但體育教學模式發展嚴重滯后于體育教學思想觀念的變化。隨著我國體育教學指導思想的多元化和體育教學整體改革的嘗試,出現了一些各有特色的教學模式,本文對體育教學創新模式進行了探討。
學校體育體育教學模式探討
長期以來,傳統的體育教育模式主要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師通過講解、示范等把教學內容傳遞給學生或灌輸給學生,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與技能。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結合教育對象的發展性和個體差異性,不斷完善和尋找符合現代體育教學的模式。使其既能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需要,又能充分利用學生現有的身體條件,還能充分調動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最大限度的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什么是體育教學模式呢?目前國內學者對體育教學模式的界定還不一致,但仔細推敲這些定義,其中不乏共同或相近之處。其共同之處在于,各種界定都涉及教學理論或教學思想與教學模式的關系,涉及教學系統的組成要素和教學過程,并強調教學過程結構的穩定性,有將教學模式理解為“教學過程模型”的傾向;其不同之處在于對教學模式涉及的教學過程空間理解還不一致,有的在教學過程的空間及其工作內容上缺乏限定,有的則對其加以限定。因此,體育教學模式是根據一定的教學思想、教學對象的特點和教學過程的規律以及教學條件而設計的具有相對穩定的教學過程結構和教學方法體系的教學程序,它主要體現在單元教學和課堂教學的設計和實施上。
2.1、體育教學模式單一
近年來,我國的體育教學改革雖然已經從理論上對于體育教學的思想、觀念、目標、內容、方法和組織形式進行了非常深人的探討,并且取得了大量的理論成果,但體育教學實踐改革仍遠遠滯后。在實際體育教學中,以條件反射為理論基礎,著重于動作技能學習和形成的體育教學模式依舊占主導地位,這種體育教學模式的特征是具有嚴格的三段式結構,較為死板,教學環境過于嚴肅,學生氛圍不夠活躍,難以充分激發學生對運動技能學習的樂趣,滯后了體育教學的發展。從而形成了體育教學模式單一、體育教學工作整齊劃一、千遍一律的現狀。
2.2、體育教學評價標準僵化
長期以來體育教學的模式普遍是一種以教師為“中心”的管理方式,學生在教學中要完全受教師的約束,其行為往往是被動的,行為的變化視教師給予的“環境刺激”而定,雖然學生是教學的主體,盡管理論上也提出強調培養學生的體育習慣、運動愛好,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這些教學目標的實現是非常困難的。這里面最大的問題就在于在對體育教學評估時,總想用一套最全面、最標準的模式去評價體育教學的成果。由此而導致了本應該最具有自由和創造性的教學活動必須按一個標準的模式來進行。
隨著體育教學理論的不斷發展和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通過這些年來的發展和教學實踐,針對學生能夠較好提對學習體育運動技能的興趣,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的習慣,“快樂體育”應運而生。建立起了“初步體驗運動的樂趣—理解運動的樂趣—再學習贊許(理性)—運動成就感”的教學操作模式。這種模式能讓學生主動學習體育技能,能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體驗到運動內在的樂趣。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充分挖掘出了學生對體育運動技能的興趣,實現了由封閉式教學向開放式教學的轉變。
近年來各地出現了較多針對體育教學模式的實驗性研究,涌現出了一大批相對成熟的體育教學模式。本文根據已經掌握的資料和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的實踐經驗,試對當前幾種比較成熟的體育教學模式進行整理、探討。
3.1、技能掌握式
(1)技能掌握式的內容。
這種模式也被稱為“傳統體育教學模式”。此模式受到前蘇聯教育思想的熏陶,較為注重對學生進行系統的運動技能的傳授。因此,這種模式也可以說是一種以系統教學理論為基礎,遵循運動技能規律,安排實際教學過程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模式。在實際體育教學過程中,實施素質教育,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和運動的積極性,應改變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
(2)技能掌握式的方法。
如果在中學實際體育技術、運動技能教學過程中,正確運用體育游戲,可以讓教學氛圍變的活躍起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積極性。在變化的情況下強化動作技能,能促進動力定型的形成。在球類教學中,又可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技術水平等,降低難度、縮小場地,對規則進行變異,使學生充分體現到體育教學中成功的樂趣,從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例如:網球教學中;“一人對兩個人”、或者進行雙打比賽,靈活了教學方法,增加了練習的游戲性,能吸引學生全身心投入,這樣更有利于掌握動作技能。
3.2、體驗運動樂趣式
(1)體驗運動樂趣式的內容。
經常被稱為“快樂體育的教學模式”,是近年在國內外快樂體育思想下形成的教學模式。在中學體育教學中,教師通過創設各種不同的學習情境,以此來驅動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入學習狀態,在快樂和諧中進行鍛煉并體驗到學習的成功樂趣,獲得知識、技能,使身心素質得到和諧發展。
3.3、點撥模式
(1)點撥模式的內容。
在中學體育教學活動中,教師在旁邊適時點撥,是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問題,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體驗學習成功樂趣的有效方法。
(2)點撥模式的方法。
如在網球教學時,教師在旁邊以提問的形式加以點撥:球為什么會出界,為什么會下網?引導學生注意拍面的開合以及正反手擊球動作要領,積極思考如何能夠將球包的更實。如何讓球更具有速度和旋轉,針對經常失誤的同學讓他們學會思考,學會問為什么,你能不能從再次練習中找答案?促使學生邊想邊思索邊嘗試,在教師引導下,逐步懂得尋找擊球點的位置,以及腳步的移動等技術關鍵與自己技術問題之間的關系。不僅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可以讓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而且活躍了課堂氣氛,開闊了學生的思路,提高了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
3.4、學生主動式
(1)學生主動式的內容。
這是一個概念比較廣泛、類型多樣的教學模式。主動性教學、自主式教學等多屬于這類教學模式。這類教學模式主張尊重學生的自主性和自發性——強調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和機會,使強制性、死板的教學轉變為生動活潑的教學,從而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培養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2)學生主動式方法。
例如,讓學生2人1組輪流試講課,首先有學生設計出教案,在教師的指導下對角岸進行批改,改正后有學生進行上課,上課時,教師進行必要的指導。一學期后,每個學生都擔任過一節課的教學,學生也在相互配合中知道了應如何主動學習,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培養了學生的組織能力。
本文的體育教學模式都是一些較有特色的模式。這些模式是為了更有利于實現某些教學目標。實際上,各模式之間存在著一些相關的要素。因為體育教學本身是學生和一種綜合性的身心活動,不可能拋開學生的心理體驗去談技能的學習,也不能拋開體能的問題去談技能學習,它應該隨著我們對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的深入而不斷發展。
[1]曲宗湖,楊問軒.學校體育教學探索[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2,(2).
[2]薛玉健.體育教學模式及其研究的探討][J].滄浪教育,2005, (3).
[3]全國中小學體育教師全員培訓教材編委會.體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