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進(山東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山東濟南250014)
淺談影響跳遠助跑準確性因素
□陳進(山東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山東濟南250014)
在跳遠運動中助跑準確性是影響跳遠運動的重要因素,跳遠助跑準確性也是跳遠的關鍵技術之一,它直接影響著跳遠成績。運用文獻資料、分析法對影響跳遠助跑準確性的諸多因素,從理論上進行了分析和研究。其影響因素有很多,因此,分析影響跳遠助跑的準確性因素對提高跳遠的成功率會有很大幫助。從而使學習者更好的解決跳遠助跑中所出現的問題。
跳遠助跑準確性
跳遠分為助跑、起跳、騰空、落地四個環節,在跳遠運動中,有很多因素制約著跳遠成績,其中助跑準確性是很重要的制約因素,分析影響跳遠助跑準確性的因素對跳遠試跳成功率和提高跳遠運動成績有很大的幫助。
2.1、助跑啟動方式
在跳遠運動中,助跑的啟動是助跑加速過程中良好的開始,合理有效的助跑啟動方式對助跑準確性有著很大的影響。助跑的的啟動方式一般有兩種方式,一中是行進間的助跑啟動,另一種是靜止的半蹲式助跑啟動方式,這兩種助跑的啟動方式有著明顯感的區別,優缺點也各異。
(1)行進間助跑啟動。
行進間助跑啟動在助跑中動作比較放松,啟動過程自然舒展,節奏感較強,步幅較大,運動員自我感覺比較放松自然,能為最后的踏板發力有很大的幫助。但是在由于是行進間的啟動,步幅較大,踏板的準確性沒有半蹲式啟動方式更為準確。
(2)半蹲式助跑啟動。
半蹲式助跑啟動方式是靜止狀態下的啟動方式,在助跑過程中加速相對于行進間助跑啟動更為有力,能夠在短時間內擺脫身體所處在的靜止狀態,在助跑過程中這種方式的助跑能夠在短時間內獲得較大的速度,其步幅變化較小,助跑過程中最后踏板的準確性相對行進間助跑啟動方式更為穩定和準確些。
2.2、助跑的加速方式
跳遠的助跑過程是跳遠遠度的基礎,在跳遠助跑過程中助跑的加速方式也是尤其的重要,合理的加速方式對跳遠的最后的速度以及助跑的準確性都有著很大的影響。跳遠助跑的加速方式一般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積極加速方式,另一種是平穩加速方式。
(1)積極加速方式。
這種加速方式在加速開始的幾步,上體前傾度大,步幅較短,步頻較快,助跑的全程中步頻都是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上。優點是能夠盡早的擺脫身體的靜止狀態,短時間內獲得較大的速度。這種加速方式更加適合跑動絕對速度較大的運動員使用。
(2)平穩加速方式。
平穩加速方式在啟動的前幾步步頻相對較慢,在接下來的跑動中逐漸加大步長提高速度,或者在保持步長不變的基礎上加快跑動頻率來提高跑動速度。在最后上板前的幾步保持步長,提高步頻。其特點是加速過程平穩,逐漸提升速度,動作舒展、自然、放松。往往在起跑第一步時要充分踏出,適合自己的步長踏出第一步,對后續的助跑過程有很大的幫助,第一步踏出較大或者較小時很容易影響后續的步長和加速跑動節奏,所以第一步是助跑過程中的關鍵。準確的第一步為助跑過程中的準確性奠定了基礎。
2.3、助跑的速度
助跑的速度決定了上板的速度,上板的速度是跳遠遠度的前提。沒有較高的上板初速度難以獲得騰空后的水平位移,上板初速度的大小取決于助跑加速過程后的速度。換言之,助跑的速度是影響跳遠成績的重要因素,當助跑的絕對速度加快時,跳遠成績相對提高。助跑過程中速度是由慢到快,而后上板起跳前的幾步加速的方式不是提高步長來增加速度的,而是通過固定步長加快頻率來提高速度,反之會影響助跑的準確性。
助跑過程中的開始幾步,身體重心較低,身體前傾,充分加速,助跑過程中的中間幾步上體正直,步幅較大,最后上板起跳前幾步步長保持不變,頻率加快,最后一步身體稍前傾,大腿前擺高度略低,步幅略微縮短,保證身體重心在踏板時在板的正上方。尤其提出的是最后一步的步幅縮短不是刻意縮短的,而是由于最后一步上板大腿前擺的高度降低所致,并非刻意要求,這樣最后上板使得身體重心前移,在踏板蹬伸時身體重心在起跳板的正上方。
2.4、助跑的距離
助跑距離在跳遠助跑中有很大的影響,為了使最后踏板速度達到最大,合理的助跑距離對助跑的節奏和準確性有很大幫助。如果助跑距離過長,過多消耗機體能量,不利于踏板力量的爆發,助跑距離太短對運動員來講,助跑過程達不到最大的絕對速度,跳遠不會跳出好成績,另外,不合理的助跑距離會影響跳遠助跑的準確性。所以助跑的距離對助跑的準確性是有很大的影響的。助跑距離的長短與運動員跑的能力有關,一般優秀的運動員絕對速度來的往往較晚,助跑距離就長,反而,跑的能力較差,助跑距離就會短。
其次,影響跳遠助跑距離的因素還有很多,如天氣,氣候,場地等。順風時,加速到最大速度所需要的時間也會縮短,反之,逆風時,有風阻的影響,達到最大速度的時間也會長一些,當然,助跑距離也會增加。這些因素也會影響到跳遠助跑的準確性。
2.5、助跑的步幅與步頻
跳遠助跑過程中的步幅與步頻對跳遠助跑的準確性影響是尤為關鍵的,而在跳遠助跑的過程中,助跑的步幅與步頻也是在變化的,如何協調處理好跳遠助跑的步幅與步頻對跳遠助跑準確性也是有很大影響的。在跳遠助跑的前幾步加速階段,步長小,步頻快,能是身體盡快獲得較大的速度。在跳遠助跑的中間幾步,身體重心較高,上體正直,步長較大,步頻相對啟動后的幾步較低,步長和步頻相對較為穩定。在跳遠助跑踏板前的幾步,為保證在踏板時達到最大的絕對速度,步長基本保持不變,步頻有所加快。
在訓練中可以設置標示物來訓練步幅和步頻,在20米中每隔1米畫一條線,進行20米訓練,縮短線與線的距離能夠加強訓練步頻,反之,拉長線與線的距離能夠練習步長。
2.6、助跑的節奏
在跳遠助跑過程中,良好的啟動方式與加速方式,配合良好的步長和步頻,幾個因素相互影響,加上助跑的良好節奏,才能完美的跑好跳遠助跑。跳遠助跑的節奏是提高跳遠助跑準確性的關鍵因素。如果缺少了良好的助跑節奏,與前幾個因素相互影響,就會影響到步長和步頻,最終會影響到跳遠助跑的準確性。良好的助跑節奏會使得助跑過程中的動作具有連貫性,所以,培養跳遠助跑的節奏感對于跳遠運動而言是至關重要的一部分。
跳遠助跑的過程是一個整體,若要單一的角度解決技術問題是比較牽強的,一般要在跳遠助跑整體的角度出發,在整體過程中選擇合適合理的方式,提升運動技術,增強運動能力。在訓練的過程中可以采用單一動作結構進行學習和練習,但是隨著運動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熟練,可以采用多元動作結構和多項組合結構進行練習,把各項的運動技術合理的組合在一起,形成以個跳遠助跑的整體性動作結構,在整體的過程中可以有效的發現跳遠助跑準確性練習的薄弱環節,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改正。由整體到具體環節的方式看待跳遠助跑過程對于跳遠助跑準確性而言幫助是很大的。
3.1、身體狀況
當運動員身體狀況有所改變時也會影響到跳遠助跑的準確性。
(1)運動性疲勞。
“在運動過程中出現了機體工作(運動)能力暫時性降低,但經過適當的休息和調整以后可以恢復原有機能水平的一種生理現象”。處于運動性疲勞時期的人身體的機能和運動能力都會有所下降,所以在這個時期的人參與跳遠運動時跳遠助跑的準確性較平時比較低。運動性疲勞的運動員可以通過休息加快恢復過程,也可以通過調節訓練的強度、訓練的時間來調節機體恢復。一般在賽后訓練周會出現超量恢復,有助于機體在恢復后建立新的穩態能力,再次投入到新的訓練中去。
(2)生理期。
“月經周期中由于女性激素水平的周期性波動,導致機體的運動能力發生相應變化”。根據不同的體質,大多數女性在生理期間運動能力不變,也有部分女性在生理期精神不振,心率慢血壓低,運動能力有所降低。也有一部分女性情緒異常激動,肌肉發緊,血壓升高,心率快,各項生理指標有提高趨勢。處于生理期的女性在跳遠助跑準確性上也是有很大影響的。
3.2、運動損傷
在運動中由于局部組織過度勞傷,造成機體運動能力下降。如肌肉的腱鞘炎,髕骨勞損等運動損傷癥狀,使得運動員在發力和運動中都會受到一定的制約。難以發揮最大潛力。一般的運動性損傷可以通過休息來緩解,嚴重的可以通過手術治療。平時還是以預防為主,做好熱身活動和放松活動。
在比賽競爭過程中,心理因素對跳遠助跑的準確性有很大的影響,無論是水平較低的運動員還是高水平運動員,在試跳過程中或多或少的都會受到心理因素的影響。
4.1、心理因素影響跳遠助跑準確性。
(1)怕犯規。
對于一個高水平運動員而言,運動技能較高,比賽經歷豐富,盡管如此,在比賽和訓練中心怕犯規的心理因素影響也是很大的。一旦試跳犯規對于一個運動員而言就是失去了一次試跳機會,而在輪次比賽中的犯規在最后的并列成績是有決定性作用,一旦犯規就會比別的運動員略遜一籌。
(2)心理素質差。
對于一個水平較低的運動員而言缺乏自信心是致命的,往往會因為自信心的缺失事倍功半,從而影響自己真正水平的發揮。交換場地進行比賽、訓練時或者與高水準運動員同臺競技時,也有很多觀眾因素或者場地、環境因素。如觀眾給對手吶喊助威的聲勢,惡劣天氣影響比賽等等諸多因素都會影響到跳遠助跑的準確性。過于追求好成績也會影響到運動員的心理素質。
4.2、心理訓練方法。
(1)模擬訓練法。
“模擬訓練也稱‘比賽模式化訓練’、‘比賽適應性訓練’,是指在訓練中模仿比賽條件,用于運動員演練技術、戰術、和比賽應對策略的一種訓練方法”。采用這種訓練方法用于可能會對運動員心理、生理有不良影響的刺激進行模擬,來增強運動員排除干擾,適應特殊情景下的環境的能力。
(2)干擾法。
在訓練中采用噪音等干擾因素對運動員完成動作過程施加影響,促使運動員排除干擾來完成自己的動作。對運動員在比賽時排除一些非正常干擾有很大的幫助。
(3)轉移法。
在跳遠試跳以前,可能會有精神不能集中到完成自己比賽上,這時,要把全部的精力和精神投入到跳遠助跑的準確性上來,根據平時訓練的節奏和肢體感覺,把注意力轉移到如何完成動作更加準確上來。現在精神上放松,其次才能在完成動作時有節奏、放松、自然,才能出色的完成動作。
(4)自我放松法。
當比賽或者訓練時,在試跳前或多或少的都有些精神緊張,這時采用自我放松的方式進行自我意念的放松,對調節緊張的狀態和跳遠助跑的準確性是很有效的方法。如:閉上雙眼,用意念自上而下或者自下而上進行面部肌肉放松、頸部放松、肩部肌肉放松、腰腹肌肉放松、大腿和小腿肌肉放松,腳部放松,然后進行緩慢深呼吸,憋氣一秒鐘后緩慢呼出,連續深呼吸三次以上。這樣對集中思想,提高機體的興奮性促使運動員很快地進入比賽競技狀態有很大的幫助。
(5)自我暗示法。
通過正面的良性的自我暗示,喚起自己的積極情緒,來增加自己對比賽的信心和勇敢地勇氣。如:失誤時,鼓勵自己,只是一個小小的意外,還有機會。再次失誤后,提示自己還有機會,下一次我一定能夠成功,保持冷靜。在比賽中采用這種自我暗示的方法能夠很好地進行自我激勵,增強自信心。
(6)表象訓練法。
在比賽前或者試跳前,冷靜的思考下訓練過程中或者在比賽中跳遠最好的一次,找到那時的感覺,回憶出色完成動作的身體感覺和運動的表象,爭取在當前試跳中做出當時的感覺。
另外,在平時的訓練中也要加強意志品質的訓練。培養良好的意志品質,在特殊情況時往往表現的出頑強、主動、果斷、自制、自覺等品質。對運動員培養穩定的心理狀態,敢于直面困難和頑強意志有很大幫助。可以更換不同的訓練場地、新的任務、延長改變訓練時間和場景、氣候、天氣等因素來培養運動員的意志品質。
5.1、場地因素
不同的場地對跳遠助跑準確性也是有很大影響的,在海拔高度較高的場地進行比賽時,往往有于海拔高度高,地心引力小在助跑過程中會使得騰空時間長,從而步長加大,影響到跳遠助跑的準確性。這就需要運動員要適應不同的場地,鍛煉自己的運動技能,在比賽前要適應比賽場地來調節場地因素對自己的影響。
另外,場地不同也有很大的影響。塑膠場地彈性較大,延長了助跑過程中的騰空時間,而碳渣場地彈性較差,助跑的騰空時間就宿短了。這都是場地因素對跳遠助跑準確性的影響。
5.2、氣候因素
氣候變化因素也能影響到跳遠助跑的穩定性。雨前的和雨后的氣壓強度不一樣,空氣中密度不一樣,空氣中的阻力也是不一樣的。在熱帶氣候比賽,溫度較高,在冷氣候的地域比賽則溫度較低,這就需要運動員在賽前提前做熱習服和冷習服的訓練,以克服身體的不適,調節機體適應比賽環境下的條件。
5.3、風向因素
風向的不同對跳遠準確性也是有很大影響的,在順風助跑時能夠較早的獲得最大速度。而在逆風助跑時獲得最大速度的時間就比較晚,這都影響著跳遠助跑的準確性。
總之,在訓練中要根據運動員的不同狀況和技能掌握的不同程度,理解能力和心理素質,選擇不同的訓練方法和不同的手段進行訓練,還要在平時的訓練過程中運用各種影響跳遠助跑準確性的因素,反其意而用之,應用到訓練中,讓其在比賽中起到積極進步的作用。
[1]許剛.跳遠助跑節奏模式的探討[J].山東體育科技,2009,(3).
[2]孫東華.跳遠助跑速度對成績的影響[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 2003,17(4).
[3]錢猛.影響跳遠踏板準確性的因素分析[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