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文輝(成都體育學院四川成都610000)
運動訓練專業學生專業認同的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
□焦文輝(成都體育學院四川成都610000)
本文通過問卷調查法、文獻資料法、觀察法,對成都體育學院運動訓練專業2011級和2014級籃球專項的學生的專業認同和學習態度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成都體育學院部分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對專業的理念和思想都存在模糊,應該盡早樹立學生的就業發展觀,建立一個良好的動機,可以更好適應大學的生活。另外部分學生在職業期望、經濟利益和實現自我價值方面,針對以上問題本文將提出相關建議。
運動訓練專業認同影響因素
認同屬于態度領域,Kelman(1961)指出,態度的形成與改變有三個不同的過程,認同則是其中之一。所以,專業認同可以理解為是對所學專業的態度。可以概括出以下幾個維度:第一是對專業的了解或認知,這是產生專業認同的前提和基礎;第二是對一個專業的態度和情感,對專業的態度是否積極、滿意;第三是積極學習專業的動機及由其引起的學習的行為;第四是由以上的維度而產生的良好的專業學習的效果和就業選擇。良好的專業認同對學生有積極的作用:提高學生學習成績和對學習的滿意程度;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本研究內容以成都體育學院運動訓練專業在校大一和大四學生專業認同現狀調查和分析,研究結果為成都體育學院運動訓練專業指導體育教師人才的培養有著實際意義。
1.1、調查對象
成都體育學院運動系運動訓練專業的2011級和2014級籃球專項學生。
1.2、研究方法
文獻資料法:對圖書館進行查閱,查詢最近幾年來對運動訓練專業本科生的思想意識方面的文獻,為本研究奠定理論基礎。問卷調查法:對成都體育學院運動訓練專業的學生進行了抽樣調查: 2011級學生50人,2014級學生50人,共100人。發放問卷100份,回收問卷100份,回收率100%,有效問卷99份(11級50份,14級49份),有效率為99%。數理統計法:運用數學中的平均值、所占百分比的方法對有效問卷進行數據處理。
2.1、運動訓練專業學生專業認同的現狀
(1)學生的入學動機。
動機是促使人們想要做某件事的愿望或者內在需求。在學習過程中,學習動機影響到學習的整個過程,它為在校期間的學習產生巨大影響。動機調查結果表明,憑興趣和愛好體育而選擇運動訓練專業的學生占多數,有51.6%;受人影響而選擇的學生只占4.0%;混個文憑的占3.0%。從調查結果可得出大多數同學考入成都體育學院是因為對體育運動的熱愛以及在運動訓練的理論方面有繼續深造的意向,同時他們有良好的專業認同,學習態度端正。
(2)運動訓練專業的學生對本專業喜歡程度。
態度是人們在自身道德觀和價值觀基礎上,對事物的評價和行為傾向。通過調查,發現:大一學生喜歡和比較喜歡自己專業的分別16.2%和63.7%,共占總調查人數的79.9%,只有一人不喜歡運動訓練專業。但大四學生有52.5%是對自己的專業一般喜歡,且有12.1%對自己所讀的專業不喜歡。大四學生對所學專業的認同度要比大一學生低,具體的原因是大四學生要比大一學生在學校的學習時間長,所以他們對本專業的理論以及教育目的有一個更清晰的認識。另外大一學生對自己所選的專業還沒有真正概括性的了解,對所學專業的認識還停留在社會輿論、周圍的朋友對這個專業的理解,自己并沒有深入的了解,他們只憑著個人的喜好喜歡就選,所以大一年級的學生認同感比大四年級的認同感高。
(3)學生對所學專業的認知。
認知是個體對客觀世界的信息加工過程,包括:感覺、知覺、記憶、想象、語言與思維、注意。學生只有對專業有充分的了解才能產生對專業的認同感,至于認同感的大小是對專業而言的。學生入學后對專業認知的調查數據表明:學生當中72.8%學生認為在教育領域中運動訓練專業所發揮的作用很大,在體育活動和體育競賽中扮演這不同的角色,是培養一專多能型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對那些以后有意向從事體育事業的人是一個良好的開端。數據表明:成都體育學院運動訓練專業學生對專業有很好的認知,可以促進產生好的專業認同。
(4)學生入學后的思想差異。
思想是客觀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識中經過思維活動而產生的結果,是人類一切行為的基礎。積極向上的思想可以讓學生有積極的學習態度,對學習專業知識、全面發展自身有強大的動力。學生入學后的思想差異的數據表明:第一,有優越感的學生(8.0%)以過去輝煌的運動成績在同班同學中產生一種一覽眾山小的感覺,這種優越感使他們迷失在回憶里不能認清時代的發展。第二,失落感12.1%的學生在上大學前是學校的體育明星,考入成都體育學院后,在同學中成績不再突出,巨大的落差使這些學生產生強烈的失落感。第三:滿足感,26.3%的學生把考上大學作為自己人生奮斗目標,認為考上大學就會萬無一失,畢業后會找到一個好工作。第四,盲目感53.6%的學生對大學生活感到不能適應,感到茫然、困惑,這種情況大一年級剛入校的新生居多。大多數原因是大學的管理制度相比高中時要寬松許多,在課程方面也比高中時期輕松許多,所以許多新生在大一剛入校的時候都表示非常盲目,沒有確切目標。
2.2、專業認同的影響因素
學生自身因素:學生對本專業的理論知識掌握程度不高,以致對專業的認同非常模糊。這樣被動的環境把學生對專業認同感和學習的積極性消磨殆盡。專業前景因素:在如今的社會中,是否容易就業已成為報志愿時選擇的重要依據之一。而所謂的“冷門專業”相比于“熱門專業”就業前景差、福利待遇低、工作量大,造成了“冷門專業”學生對所學專業的認同感較低。學校因素:隨著時代發展,我國雖然提出了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但是落實到具體方面比如:學科的設立、課程的設置、人才的培養模式、教學內容的方式方法就有許多內容有不足之處亟需改革或發展的地方。
3.1、結論
對于剛進入大學的新生們普遍感到盲目,想有所作為但又不知道從何做起,想好好學習但學校的管理制度與高中時相比又寬松許多,學生不能好好的約束自己。大部分的學生對運動訓練專業只是有一定的了解。他們大部分憑喜歡和愛好體育而選擇運動訓練專業,有好的入學動機,喜歡運動訓練專業,并認為此專業在教育行業有重要作用。雖然隨著各行各業發展及學生創業意識的增強,但從教比率還是較高,多數學生在擇業中還是以從事教師職業為主。
3.2、建議
對于一部分具有好高騖遠的就業態度的學生,就以往屆畢業生的就業經歷為實例學校組織進行重點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提高專業教育的水平,改善教育方法把過去的照葫蘆畫瓢和枯燥的理論知識變為生動的課堂師生互動,強化專業認知,從而提高學生的專業認同感。同時也要將專業的未來發展道路和發展方向對學生進行一個系統的講解,并使學生對將來對口的職業進行正確的認識。
大學生在校期間參加教學實習,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教學能力,還可以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為人師表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因此學校應加大學生實習力度。
[1]董凌莉,楊興權.體育教育專業部分大學生專業思想的調查研究—以上海體育學院為例[J].山西體育科技,2007,27,(2).
[2]張田,孫卉.大學生專業認同研究綜述[J].科教文匯,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