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妮 王 湘
微信的社會功能研究現狀
——基于輔助醫學教學的角度
李 妮 王 湘
微信作為新生代最熱門的通訊軟件,其社會功能正在被越來越多的領域挖掘、利用。醫學教育具有課程多、學制長、實踐性強的特點,且融合了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的相關知識,本文從輔助醫學教學的角度綜述微信的社會功能。
微信;社會功能;醫學教學
[作 者]李妮,西安醫學院科技處;
王湘,西安醫學院基礎部病理生理教研室。
微信作為新生代的即時通訊軟件,正在越來越普遍的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和學習方式。如何有效利用微信的社會功能,是傳播學上的熱點。教育工作者思考的問題是,如何利用微信來提升教學效果。醫學教學具有不同于其他專業的獨特性,將微信引入到醫學課程的教學過程中,目前的研究現狀如下:
微信(We Chat)是騰訊公司2011年1月推出的一款完全免費即時通訊服務應用程序,具有支持跨通信運營商、跨操作系統平臺服務,可以通過網絡快速發送免費(需消耗少量網絡流量)語音短信、視頻、圖片和文字。微信提供公眾平臺、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可將內容推薦給好友及分享到朋友圈。根據騰訊2015年業績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第一季度末,微信每月活躍用戶已達到5.49億,用戶覆蓋200多個國家、超過20種語言。微信86.2%的用戶在18—36歲之間,由企業職員、自由職業者、學生、事業單位員工這四類職業構成[1]。調查顯示,在校大學生九成以上擁有智能手機,微信因其“新、快、實、小”的特點,倍受大學生推崇[2]。
醫學教育具有課程多、學制長,實踐性強,且融合了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醫學課程本身繁重的特點、不容樂觀的就業形勢,以及日趨緊張的醫患關系,使醫學生較非醫學專業學生承受著更大的壓力[3]。由于學時的限制,課堂上老師只能選擇主要的知識點進行講授,有些重點和難點不能詳細展開,也沒有時間及時介紹學科前沿的理論和技能知識。同時,關于課程內容的討論、課后疑難問題解答、師生互動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為保證課程能被學生充分接受和理解,教學方式和手段的革新一直在探索中。
國內目前關于微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一是關于微信的屬性、特征,以及傳播學上的優勢;二是微信的功能及影響因素;三是基于微信平臺的應用研究[4]。在大學生使用微信方面,研究主要集中在微信對大學生人際交往、生活娛樂等方面的影響,如徐靜調查了微信對大學生社交的影響[5]、顏雅婉探討了微信對大學生生活的影響[6],這些研究表明,微信作為大學生最常用的強大工具之一,正在越來越深入、廣泛地影響著大學生的社交和生活。
以微信為依托的移動學習平臺,也正在被教育工作者不斷發掘和應用,如晏遠方在開放教育英語教學中[7]、王曉靜在管理學課程教學中[8]、劉忠勛在思政課教學中對微信的應用[9],這些研究注重利用微信的特點和功能拓展教學手段,體現了教師對于微信助力教學的認可。鞠文飛利用微信公眾平臺構建了移動設備教學輔導環境[10]、蘇雙琴構建了基于微信的教學管理平臺[11],這種以微信為工具,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時間、不受空間限制的移動學習模式,正在深刻沖擊著傳統的學習方式。利用微信大大拓展了教學資源,課程概述、教學計劃、教學大綱、教師的課件、講稿、復習題、輔導材料都可以以圖文消息的方式添加到公眾平臺上,有一些時間限制課堂上來不及講解的內容,或者是沒時間講透徹的知識點都可以在微信平臺上得到補充,充分解決了學時不足帶來的困擾。使用微信充分利用了碎片化的時間,休息、排隊、吃飯、睡前,甚至上廁所的時間,可以隨時隨地翻閱,使得專業課程的學習不僅僅局限于課堂時間。但是以上研究都是從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出發,且只是在部分專業課程的教學過中進行的嘗試,作為教育真正受施的對象,大學生自身的感受如何,此種以微信為工具的移動學習,只是知識獲取途徑的改變,還是對學生的學習方法、思維模式也有所影響,不得而知。
近年來也有教育工作者將微信引入醫學教學過程中,如劉鍇應用微信輔助獸醫微生物學教學[12]、紀家濤采用微信結合案例教學法應用于泌尿外科實習教學中[13]、張群芝在醫學免疫學教學中引入微信輔助教學[14],認為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教學方式、增強了教學效果,但是同樣缺乏醫學生自身對微信學習模式的評價,以及醫學生的需求和建議信息。
微信可以同時使用中文和英文兩種語言的功能,使其在國外大學生中也廣受歡迎。國外的研究也側重在微信對于大學生社會交往的影響方面[15];Omer通過調查基礎課教育階段,微信等社交軟件對大學生的影響,建議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來減少或消除消極影響;Chon研究了成人在線學習中應用軟件,包括微信的功能,但以上研究同樣是側重于微信的互動功能而非輔助教學功能。對于微信輔助醫學教學尚未見相關報道。
盡管微信在輔助教學方面有諸多優勢,但畢竟只是一種教學的輔助手段,絕對不可更改傳統教學的主導地位[5]。不同于傳統課堂上教師可以直接傳授、及時引導,微信學習更大程度上依賴于學生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同時還會受到有無網絡、無關信息的干擾,學習的內容和時間個人差異較大。所以,雖然引進了微信這種現代化的通訊交流工具,仍然要以課堂教學為主,微信教學為輔,兩者共同實施、取長補短、互相促進,更好地發揮教學中教師的主導作用,鞏固學生的主體地位。微信學習平臺的搭建不難,但是信息的維護、更新、管理是一項長期的工程。在浩瀚的信息中,對課程相關的學習資源進行篩選、甄別、整理甚至是編輯,單憑一位任課教師難以完成,應該由教師和學生代表組建一支資源管理團隊,負責日常對微信學習資源的管理和維護。
在醫學教學中引入微信這種輔助手段,使傳統的課堂教學延伸到了課外,大大拓展了學習的時間和空間,解決了課堂學習的有限性問題。微信多樣化的信息形式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習熱情,也加強了師生之間的交流。當然,在使用微信教學過程中要注意正確認識其作用,加強管理和引導。[本文系陜西省教育廳科研計劃基金資助項目(項目編號:14JK1626)、2015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項目(項目編號:2000)、陜西省教育廳科研計劃專項項目(項目編號:14JK1612)]
[1]CuriosityChina.2015微信用戶數據報告[EB/○L].http://www.7915151.cn/article-show-id-227.html,2015-06-02.
[2]曹菲,王琴瑤,周梁,等.微信用戶使用行為的現況調查與分析[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5(1):81-85.
[3]管超萍,梁淵,溫小飄.醫學生學習壓力狀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健康教育,2012(7):561-563.
[4]王勇,李懷倉.國內微信的本體功能及其應用研究綜述[J].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2):100-108.
[5]徐靜.微信對大學生社交的影響[J].新聞傳播,2013(2):39-40.
[6]顏雅婉.微信對當代大學生生活的影響研究[J].考試周刊,2014(55):161-163.
[7]晏遠方.微信在開放教育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陜西教育,2013(4):145-147.
[8]王曉靜.微信在《管理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統計與管理,2014(12):101-102.
[9]劉忠勛.微信在思政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創新教育,2014(4):106-107.
[10]鞠文飛.利用微信公眾平臺構建移動設備教學輔導環境[J].計算機應用教學研究,2013(12):139-141.
[11]蘇雙琴.基于微信的教學管理平臺的構建[J].電子世界,2014(13):170-171.
[12]劉鍇,陳麗艷,霍曉偉,等.微信在獸醫微生物學輔助教學中的應用[J].微生物學報,2013(12):2330-2334.
[13]紀家濤,蔡斌,韓慶奇,等.微信及結合案例教學法在泌尿外科實習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4(2):104-105.
[14]張群芝.醫學免疫學教學改革與探索[J].繼續醫學教育,2014(10):61-62.
[15]Eliana Gallardo Echenique,Luis Marques Molias.Students in higher education:Social ans academic uses of digital technology[J].Universitiles and Knowledge Society Journal,2015(1):2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