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端枝
慢性腎臟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一組進行性發展的慢性非感染性疾病,其病理變化是一個進行性發展和惡化的不可逆過程,其病程的進展有一定的規律性[1]。各種CKD使有功能的腎單位逐漸減少,一旦腎臟病發展到一定程度,殘存腎單位將按自身的規律繼續加速度地毀損,直至終末期腎臟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既往對CKD病人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CKD 5期上,而對于CKD 4期進行護理干預的文獻不多,筆者通過多年來的臨床護理觀察認為對于CKD 4期病人進行護理干預比對于CKD 5期更有實際臨床意義。故對96例CKD 4期病人進行護理干預,包括疾病知識宣教、低蛋白飲食的指導、化驗指標宣教、用藥及生活等方面進行健康教育,效果良好。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腎內科住院的CKD 4期病人96例。其中男59例,女37例;年齡18歲~60歲,平均45歲;原發性腎小球疾病51例,糖尿病腎病30例,高血壓腎損害15例。按病人入院求治的先后次序采用隨機數字表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48例,對照組48例。兩組病人的一般臨床資料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入選標準 根據國際公認的K/DOQI指南(慢性腎臟病及透析的臨床實踐指南),臨床按照腎小球濾過率的水平將慢性腎臟病分為5期,其中2期~5期為慢性腎衰竭的不同階段。1期:腎損害,腎小球濾過率(GFR)正常或升高[≥90mL/(min·1.73m2)];2期:腎損害伴 GFR輕度下降[(60~90)mL/(min·1.73 m2)];3期:GFR中度下降[(30~59)mL/(min·1.73 m2)];4期:GFR重度下降[(15~29)mL/(min·1.73 m2)];5 期:腎 衰 竭 [GFR<15mL/(min·1.73 m2)][2]。①符合上述臨床診斷標準及分期在第4期;②基礎病為原發性腎小球疾病、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損害;③年齡18歲~60歲,性別、文化水平不限;④病人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排除標準 ①無法合作者;②有精神障礙者。
1.4 干預方法 兩組均均按醫囑給予治療,均采用腎內科常規護理。觀察組另外給予以下護理干預,即疾病知識宣教、飲食指導、化驗指標宣教、用藥指導及生活指導等。
1.4.1 疾病知識宣教 首先應做好疾病知識的普及,如合并有高血壓者血壓控制必須達標,有蛋白尿者必須嚴格控制蛋白尿并重點強調;同時做好透析前的心理及思想準備。并給病人介紹有關慢性腎臟病的科普書籍。
1.4.2 飲食指導 對于CKD 4期病人來說飲食治療是極為重要的治療手段,觀察組病人蛋白控制在[0.6g/(kg·d)~0.8g/(kg·d)]同時補充足夠的能量[3 0kcal/(kg·d)~4 0kcal/(kg·d)](1kcal=4.18kJ)。關于蛋白質的種類,觀察組病人除使用動物精蛋白外,同時可以進食大豆蛋白。
1.4.3 用藥指導 加強CKD 4期病人的藥物指導,如高血壓的藥物、貧血藥物、調整鈣磷代謝藥物及中成藥的使用及觀察等。
1.4.4 化驗指標宣教 對于CKD 4期病人來說;相關的臨床化驗指標十分重要,因此,必須要讓病人知曉那些項目必須長期監測,那些指標必須定期復查,各項化驗的指標變化的臨床意義。
1.4.5 生活指導 因為CKD 4期病人的GFR重度降低,任何加重腎臟負擔及腎臟損傷都會很快地使病人進入CKD 5期從而進入尿毒癥期。故在日常的生活中必須事事注意、處處小心,以不加重腎臟的負擔為原則。
1.5 評價 采用調查問卷,了解病人對CKD相關知識了解情況,共5個項目,采用每項20分,實行百分制,得分≥80分為標準,判斷為知曉。兩組均在入院時及出院時完成調查問卷,對于文化程度低的病人,由研究者在詳細詢問后幫助填寫。
1.6 統計學方法 采用EXCEL建立數據庫,資料用SPSS 10.0軟件分析,行統計描述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出院時兩組CKD相關知識了解情況比較(見表1)

表1 出院時兩組CKD相關知識了解情況比較(x) 分
2.2 兩組CKD相關知識知曉情況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CKD相關知識知曉情況比較 例(%)
CKD是一組常見病、多發病,因此延緩CKD 4進展,對我國乃至全球公共健康領域將有著重要的意義。目前現代醫學對CKD 4期僅局限于對癥治療,主要以降壓、控制血糖、低蛋白飲食、減少蛋白尿等方法。故在CKD 4期通過護理干預,對穩定腎功能、延緩腎損害的進一步發展有顯著作用。于萍[3]通過對CKD病人進行護理干預的研究表明,病人的自我管理水平、健康狀況以及相關生化指標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質量。
對CKD 4期病人進行護理干預首先應做好疾病知識的普及,尤其是對首次發現患有CKD且處于CKD 4期病人,因其對疾病知曉率不足10%[4]。本研究結果顯示,通過護理干預CKD相關知識、知曉率上升為93.8%.因此,通過與病人及其家屬溝通,重點了解、分析導致疾病發生的原因,結合病人目前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介紹CKD知識、飲食指導、用藥指導、化驗指標宣教、生活指導,語言要通俗易懂,內容簡明扼要,而且重點內容要反復進行;并向病人介紹有關CKD的科普書籍。相關文獻資料也印證了護理干預的有效性和必要性。高玉蘭[5]對血液透析病人進行疾病知識、心理、飲食、內瘺、生活等方面的健康教育,取得了比較好的臨床效果。吳粉琴[6]通過對424例CKD病人進行早期預防及護理干預,效果滿意。陳美芝[7]對CKD病人進行系統性飲食護理干預研究表明,可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和飲食治療的依從性。單慧斌[8]觀察護理干預對58例慢性腎性腎衰竭行血液透析病人的影響研究表明,可以縮短病人的住院時間和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故在CKD 4期通過護理干預,對穩定腎功能、延緩腎損害的進一步發展有顯著作用。
因此,對病人進行疾病知識的宣教、飲食指導、化驗指標宣教、用藥及生活等方面的健康教育,與常規的護理進行對比,提高了病人對健康教育的知曉率、有效率及自我管理水平,從而提高了病人行為的依從性,因而體現出護理干預在CKD 4期的重要性,延長從CKD4期到5期的時間,這不僅可減少社會投入,還可以減輕家庭負擔,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并且為后期的血液透析等替代治療做好心理準備。也體現本課題的社會性和重要性,便于在臨床護理方面進行推廣。
[1] 王海燕.CKD的現狀、爭議與研究前景[J].中國醫學論壇報,2009(9):17.
[2] 傅明魁.口腔正畸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66-86.
[3] 于萍.護理干預對慢性腎臟病患者自我管理及其健康狀況影響的研究[J].天津醫科大學學報,2012(12):87-88.
[4] 李成杰,魏連波,陳杰彬,等.腎衰顆粒治療CKD-4期臨床療效觀察[J].數理醫藥學雜志,2013,26(2):191-193.
[5] 高玉蘭.對血液透析患者實施健康教育的效果觀察[J].臨床研究,2012,10(20):150-151.
[6] 吳粉琴.慢性腎臟疾病的護理干預[J].全科護理,2009,7(9A):2301-2302.
[7] 陳美芝.護理干預對慢性腎病患者飲食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藥,2011,7(19):114-115.
[8] 單慧斌.護理干預對58例慢性腎性腎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患者的影響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2,11(10):328-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