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偉
(福建筑景園林建設有限公司 福建省龍巖市 364000)
談綠化施工中苗木的種植技術
郭建偉
(福建筑景園林建設有限公司 福建省龍巖市 364000)
苗木種植是城市園林綠化施工的主體,科學地掌握苗木種植技術也就顯得尤其關鍵。本文將根據園林綠化施工的理論知識,結合多年的綠化施工經驗和親身實踐,談談苗木種植在園林綠化施工中應該注意的幾個重要技術問題。
園林綠化施工;苗木種植技術
城市園林綠化工程包括建設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和苗木供應商等多方單位共同參與完成的。施工單位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項目負責人在進行綠化施工時除了必須具備組織、協調等能力外,還需要有扎實的苗木種植技術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本文從施工準備階段、施工階段分析園林綠化施工中苗木種植技術應注意的一些要點和問題。
1.1 熟悉合同、了解設計意圖與工程概況
應熟悉合同內容,了解設計意圖,與設計人員的溝通,了解工程的設計思想及所要達到景觀效果。
1.2 現場勘查
(1)現有地上物的分布情況,決定哪些需要留住,哪些必須去除,哪些需要保護,要去除的需要辦理哪些手續以及處理辦法。
(2)現場的內外交通、水源、電源等情況。
(3)施工期間的生活設施的布置,主要有食堂、活動房、廁所、辦公地點及機械農具肥料等材料的堆放處等。
(4)土壤的性質及化學成分的檢測,需要運土時的來源。
1.3 選苗
栽植樹種及規格應根據設計圖紙和說明書的要求進行選定。由于苗木質量的好壞會直接影響著栽植的成活率和綠化效果,必須對可提供的苗木質量狀況進行調查。
1.3.1 苗木質量
根據栽植前是否移植過苗木可分為實生苗和移植苗。相對來說,移植苗具有栽植施工后成活率高、恢復快、綠化效果好的特點。園林綠化用苗一般應用經多次移植的符合規格要求的苗木,不宜用未經移植過的實生苗或野生苗。選苗的依據除了主要根據合同中的工程量清單中的規格外,應具備如下特點:
(1)根須發達,主根短直。
(2)枝干粗壯通直(藤木除外),有一定的高度,不徒長。
(3)主側枝分布均勻,能構成完美樹冠。中央領導枝要有較強的優勢,側牙發育飽滿,頂芽優勢。
(4)無病蟲害和機械損傷。
1.3.2 樹齡與規格
樹齡對樹木的成活率具有重大影響。幼齡苗由于根須系分布范圍小,起苗時根系損傷率低,栽植后受傷根系再生能力強,恢復快,所以其成活率較高,但綠化效果較差,而壯老齡則相反。所以,選苗應當根據設計意圖、現場環境條件,一般選擇較大規格的幼青年苗木[2]。
施工中樹木的栽植一般是在安裝給排水管線、修建園林建筑、鋪裝道路廣場后進行。其程序大致包括整理地形,放樣,挖穴、換土,起苗、包裝,運苗、假植,修剪、栽植和清理施工現場等。
2.1 整理地形
清理種植場地的地表雜物后,根據施工圖的高程和要求進行回填土。進行回填土前應依據原有地形和種植地形概算出需要運送的土方量。回填土后按照地形要求,對于大面積的種植地,可先用挖掘機粗整再用人工細整,面積不大的可直接用人工粗整后細整。
2.2 放樣
整理出地形后,根據施工平面圖及其比例,在地面上標出樹木的種植點。種植設計一般分為規則式與自然式。可以地面固定物,一般在原有建筑物或設計圖紙中已經完成的土建固定物中尋找基準點。
2.2.1 規則式放樣
規則式種植的定點放線比較簡單,其定點放線要求做到橫平豎直,整齊美觀。
2.2.2 自然式放樣
可由二個地物上的二個點的位置,各到種植點的距離以直線相交匯來定出種植點。
定點要求:對于孤賞樹、列植樹,應定出單株種植位置,并灑上白灰和釘上木樁,在木樁上寫上樹種、洞穴規格;對于樹叢和片植,依據圖紙按比例先定出外圍的若干點,再用白灰標出其范圍線圈。大片種植和無需要精切定點的樹木,可用目測定點。注意在給成片灌木叢放樣時,外圈線需自然柔順,避免呆板平直。如遇到種植點由地下管道或障礙物而無法種植時,與設計人員、監理人員等有關部門協商解決。
2.3 挖穴
種植點位置確定后,應根據工程量清單的挖穴要求、樹種的根系特點和種植土壤的情況來決定洞穴規格。其規格的標準與否與日后植株的生長狀況密切相關,因此施工員應按要求嚴格指導作業人員做好樹木種植前的洞穴挖掘工作。一般來說,樹穴可挖成圓形或方形,按規定的洞穴規格用白灰畫圓或方,沿邊向下垂直挖掘直至規定深度,注意應保持洞口與底邊垂直,大小一致,切忌挖成上口大底邊小的鍋底式的形狀。洞穴一般應比要種植的樹木土球寬40~100cm,深20~40cm[2]。
在挖穴過程中,如果遇到垃圾土或不符合種植要求的的土應換土;如遇到未經過自然沉降的新土,應先將穴底和附近土適當夯實,如果進度允許,還是讓新土自然沉降后再種植為好。如遇到有地下管道、電纜或無法挪動的石塊等障礙物時,應聯系設計人員與監理人員,做好協商工作。
2.4 驗收苗木
起苗前施工人員應該到苗木基地選擇符合要求的苗木,與苗商進行溝通,讓其了解設計要求并按要求嚴格選擇苗木。到場的苗木種植前必須依據工程量清單和種植要求進行驗收,不合格的苗木或運輸中被損傷而不符合要求的苗木應給予退回。
2.5 卸苗
苗木到場前應計劃好卸車地點及通車路線,做好卸車規劃,包括工人數量,卸車工具如繩子、木板、木棍、吊車、挖掘機等。苗木到場后應及時卸車,要求輕拿輕放,切忌強行抽取或整車倒苗。能用人工直接搬運的小喬木、灌木用人工搬運,對于帶有較大土球的大喬木和用人工卸車容易造成苗木損傷的,可用安放于現場的挖掘機或裝載機吊運,對于特大喬木或現場作業如土建作業交叉而車輛無法行駛的情況,可考慮用吊車。在卸車過程中應特別注意土球和枝干的保護。苗圃未修剪好的苗木,卸車后在不影響其景觀效果的情況下應盡快修剪、刪葉、刪枝,以防止水分蒸發,提高苗木成活率。
離種植時間較短(1~2d內能種植完)的苗木,臨時放置時可用遮陽布蓋好或放于閑置的建筑物內,根系較干的裸根苗木應經常進行根部灑水和枝葉噴水,干旱多風的地區、季節,應采取防風防曬的保護措施。
對于離種植時間較長(1~2d內未能種植完)的苗木,可采取假植。不同樹種分別集中假植,一般灌木和小喬木可采取溝植,大喬木可采取穴植。成排或成片假植可考慮風向而采取竹竿支撐加固。假植期間應注意葉面噴水和土壤澆水。
2.6 種植修剪
不管苗木在起苗后有沒有修剪過,種植時都要修剪。其目的主要是為了減少水分蒸發、提高成活率和培養樹形。應對起、運苗時受損根、已劈裂根、生長不正常的偏根、裂枝、斷枝進行修剪。修剪原則是在不影響樹形所要求的景觀效果和保證成活的前提下,根據不同樹種的生長習性等具體情況,對不同部位進行輕重結合的修剪。總體上,對于灌木類、裸根苗和原生苗可重剪,對于帶土球苗和假植苗可輕剪;較高樹冠應在種植前進行修剪,較低樹冠尤其是地被可在種植后進行修剪。修剪后應對枝干損傷處進行處理,尤其是對大喬木的割斷處進行涂漆和包模處理,這樣可減少病蟲害和水分蒸發。
2.7 種植
種植苗木的順序一般是先喬木、再灌木、后地被。種植時間一般選在陰而無風天,晴天一般選在上午11點前或下午3點后。
(1)栽植。施工員根據施工平面圖或洞穴邊上木樁標明的樹種,指揮工人將相應的苗木放于洞穴旁。小喬木或灌木種植,一般2人為一組;大喬木種植多人為一組;地被種植則分開種植。
①裸根苗的種植:先放苗入穴,掂量樹穴的規格是否合適,若不合適及時進行調整。栽植時,先填些疏松的種植土于穴底,若有要求施加基肥,應將基肥與種植土混合攪拌均勻,之后一人將苗木放入穴中央并扶正苗木,一人將種植土填入洞中,約達到1/2的深度時,輕提苗,使根自然向下舒展,然后踩實,再填土滿穴后再次踩實,最后填土至與地相平,覆土深度應較原根頸土痕深5~10cm[3],灌木應與原土痕相平。然后在樹穴周圍筑灌水堰。
②土球苗的種植:先用卷尺量好樹穴的規格與土球的尺寸是否合適,不合適應及時調整。栽植時,放苗于穴中央,一人扶正苗木,一人取出包裝物,先在土球周圍填入些土并用木棍將之砸實,再填土砸實,如此反復直至滿穴,覆土深度比土球頂部深2~ 3cm[3],然后在樹穴周圍筑灌水堰。
(2)澆水栽植后應該立即澆水,此頭遍水十分重要,應該澆透,待水自然下沉后再澆下一遍,分幾次澆,直至根系與土壤密切接觸。頭水澆完后,應檢查苗木是否有倒、歪,若有應及時扶正,并用土將堰內縫隙填滿。定植后必須連續灌水三次,之后視實際情況適量適時灌水。
(3)立支柱和綁草繩為防止苗木灌水或因自然因素如風或人為因素導致苗木歪斜而搖動根部,從而影響成活率,所以新種苗木一般都應該給予支撐。可根據苗木的粗細和現場的天氣條件來選擇相應規格的竹竿做支柱。可采用十字式、三支式或單柱式,支撐點在樹木總高度的1/3~1/2處。成排樹木可用竹竿相互連接,在兩端和中間適當處立上支撐柱。切忌用釘子直接將竹竿釘于樹木上,可用建筑繩子捆綁,捆綁處應夾上軟質物。綁草繩有防止水分蒸發和預寒的作用,因此綁草繩更有利于樹木的生長發育。因立支柱過程中會動搖根部,所以支撐后,應再澆上一遍水。
施工種植完后,積極做好后期養護工作,保護好施工種植成果。
苗木種植技術直接關乎苗木的成活率,從而影響著施工單位的施工成本,也關系到整個綠化工程的景觀效果、工期問題等,因此掌握苗木種植技術至關重要。苗木種植要經過幾個階段才得以完成,每個過程環環相扣,都不容忽視,只有掌握了苗木種植技術中各個步驟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才能在園林綠化施工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1]繆長江,主編.建設工程項目管理(第二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
[2]陳有民,主編.園林樹木學(第一版).中國林業出版社,1990,9.
[3]繆長江,主編.市政公用工程管理與實務.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2.
[4]招慧晶,張慧瑾,主編.中國高爾夫管理.勝杰國際有限公司出版,2002,9.
S688
A
1005-7897(2015)08-0019-02
2015-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