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兵
(西安市長安區森林調查設計隊 陜西西安 710100)
關于“三化一片林”綠色家園建設工程的幾點建議
李小兵
(西安市長安區森林調查設計隊 陜西西安 710100)
“三化一片林”綠色家園建設是一項富民工程,通過建設綠色家園,實現綠化村莊及路渠,縮短城鄉差距,提高資源利用率,從而建設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為更好地促進“三化一片林”綠色家園建設工程的深化開展,本文以“三化一片林”綠色家園建設的整體構思作為切入點,分析制約“三化一片林”綠色家園建設工程深化開展的主要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相應的完善建議,希望能為相關人士提供些參考作用。
“三化一片林”;綠色家園;建設;建議
“三化一片林”綠色家園建設工程是在提升農村人文環境與生態環境,這也符合中央提出的新農村建設的整體要求,并為陜西省森林覆蓋率的提高做出了一定成績。尤其近幾年“農家樂”的興起,休閑游,生態游成為都市人星期天、節假日親近自然,回歸自然的生活方式,農村愈來愈成為人們愜意想去的休閑場所,由此可見“三化一片林”綠色家園建設工程的實施符合這種大潮流、深得民心。為更好地促進“三化一片林”綠色家園建設工程的深化開展,本文以“三化一片林”綠色家園建設的構思作為切入點,并提出幾點完善建議,具體如下。
“三化一片林”綠色家園建設工程以廣大農村作為開展目標,主要在庭院、街道、廣場、路渠進行綠化,以達到綠化、美化、香化的效果。在近年來陸續開展的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等綠化工作的帶動下,陜西省綠化覆蓋率已達40%左右,生態狀況得到顯著改善,但實際上林木多集中在較為偏遠的山區以及丘陵地帶,而人口密集、發展潛力巨大的農村地區的綠化仍不甚理想。針對這一情況,西安市開展了“大綠”工程,在城市周邊以及城區中大面積的土地上移植草坪、樹木、花卉等植物。使得西安城市綠化覆蓋率得到顯著提升,這也為西安“三化一片林”綠色家園建設工程提供了有力支撐[2]。總而言之,“三化一片林”綠色家園建設工程在西安的開展,只在縮短城鄉差距,實現人與生態環境的有機融合,實現“綠色西安、生態西安”的發展目標。
“三化一片林”綠色家園建設工程是一個在廣大農村地區實施的綠化、美化、香化的生態工程,它滿足農村街道、路渠、廣場及農家庭院的綠化、美化,內容很大,實施起來有一定難度,在具體的開展中主要存在幾下幾點問題:
2.1 庭院部分存在的問題
當前廣大農村留有綠化空地很小,尤其一些經濟較發達地區,如雁塔區、臨潼區、長安區、戶縣等,農民搞農家樂或其它經濟活動,使得庭院部分大多進行硬化,或留有很小綠化空地,所以庭院綠化很難按要求實施,甚成流于空談。
2.2 資金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片林”的建設實施起來難度很大,首先“三化一片林”綠色家園建設工程按4:3:3投資實施,省市投資有限,區縣一級資金由于各種原因很難到位,村一級配套建設沒有著落,僅僅靠省市有限資金實施村莊道路、路渠,廣場綠化已經很難應付了,而要在村莊建設30~50畝“一片林”資金缺口太大。更何況“一片林”建設在農民的可耕地上,協調土地也是一種很麻煩的事,是否符合農村土地政策,所以“一片林”建設在實際工作中存在很大難度。
2.3 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
俗話說“三分栽,七分管”樹林栽到地里很容易,但真正要保證90%以上的成活率和保原率就很難,補植、澆水、除草、修剪、防蟲,制定護林公約,確定護林員,加強巡查和宣傳,減少人畜破壞,等等后期管護工作量大而廣,同時需要一定的管護資金,但這項工程缺少了這一塊,缺少這方面資金,僅僅依靠村民的自覺性或靠天下雨,很難保證綠化成果。
3.1 統計規劃分步實施
針對此種情況,應當由各區縣相關部門,結合實際情況,分別開展綠化工作的規劃編制,在落實到具體村莊時,各個村莊應做好前期準備工作,細化到各個路段栽種什么樹、具體怎么栽、由誰栽樹、誰負責,以便于具體開展[3]。同時充分結合各村實際情況多聽取群眾的意見,進行科學設計,要求給各區縣留有更大的自主空間,因為各區縣地理和經濟條件的差異,每個項目村都有自己的客觀問題,要給各區縣下放一定的自主權利盡可能選種符合農民意愿的綠化方式和綠化樹種,盡可能選用更利于成活的鄉土樹種,達成預期的綠化效果[4]。總之,只有在滿足群眾實際的基礎上,才能積極調動各基層干部以及當地群眾投入到“三化一片林”綠色家園的建設中來,促進綠化工程的深化開展。
3.2 創新投入機制
資金缺口是制約“三化一片林”有效開展的重要問題,針對這一現狀可積極創新投入機制[5]。例如可引入承包機制,鼓勵具有一定技術能力與承包能力的專業團隊或個人承包路渠及片林栽植工作,以此提升綠化質量,減少建設成本,此外還可積極吸取社會資金、民間資金以及爭取國家投資等多種方式,拓闊籌資渠道,填補資金缺口。
3.3 制定科學的管理與激勵制度
為了更好地實施“三化一片林”綠色家園工程,保護綠化成果,建議上級適當增加后期管護、補植費用,可在綠化資金中專門劃出一部分資金以作為后期管護費用[6]。此外還應制定科學的激勵與獎懲機制,例如開放林木采伐制度,有計劃地劃出商品林,也可放開農民房前屋后的林木采伐政策,落實“伐幾棵栽幾棵”或“伐一栽二”的伐木制度,確保在總林木資源不減少的情況下,使栽樹人得到實惠,落實“誰管理,誰受益”的激勵政策,從而使群眾能夠積極參與到林木栽種與管理的工作中來。此外還可對各縣區綠化情況進行定期評比,并根據完成情況,實施獎優罰劣的激勵措施,帶動西安各區縣綠色家園建設的積極性。
“三化一片林”綠色家園工程的實施,能夠有效改善提高農村人文環境與生態環境,從而實現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發展目標,并為西安市森林覆蓋率的提高做出了一定成績。然而在實際開展中,仍存在許多問題制約著“三化一片林”綠色家園工程的有效開展,因此為促進這一工程的深化落實,必須針對當前存在的制約性問題,制定相應的完善對策。筆者資歷尚淺,所提建議可能存在些許不足,還望相關人士及時指正,共同為“三化一片林”綠色家園工程建設獻計獻策,營造社會主義農村新氣象。
[1]農業部農村社會事業發展中心新農村建設課題組.現代田園城市,綠色和諧家園——蒲江縣統籌城鄉發展推進新農村建設的成功實踐[J].中國鄉鎮企業,2012,02:24~38.
[2]鄭杭生,張本效.“綠色家園、富麗山村”的深刻內涵——浙江臨安“美麗鄉村”農村生態建設實踐的社會學研究[J].學習與實踐,2013,06:79~84.
[3]吳玉鳳.以美麗鄉村建設為突破推進城鄉區域統籌發展——基于桐廬美麗鄉村建設實踐的研究與思考[J].經濟研究導刊,2014,18:26~30.
[4]黃榮華.新農村建設中投資主體及其行為特征研究——以武漢市H村家園建設為例[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1:10~14.
[5]休閑農業課題組.親近自然山水共享生態文明——美麗和諧鄉村建設“寧國模式”研究報告[J].中國鄉鎮企業,2011,12:16~26.
[6]吳理財,吳孔凡.美麗鄉村建設四種模式及比較——基于安吉、永嘉、高淳、江寧四地的調查[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1:15~ 22.
S732
A
1005-7897(2015)08-0031-02
2015-8-10
李小兵(1968-),男,工程師,大學本科,主要從事林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