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立彪

世上沒有絕對的事物,任何宣稱絕對的說法都是有問題的,這個“問題”很可能就是通過這種宣稱進行誤導,以獲取某種利益。比如,在綠色環保理念不斷深入人心的社會大環境下,家居行業企業都開始打綠色環保健康牌,其中使用最多的一張牌是“零甲醛”。然而業內專家卻表示,市面上宣稱“零甲醛”的家具建材實為炒作概念。
眾所周知,甲醛是一種對人體健康有害的物質。而關于甲醛為害的案例也時常見諸媒體,因而遠離甲醛就成了一種迫切的民聲,而這種民聲正為“零甲醛”的忽悠提供了受眾基礎。事實上,家居建材企業何嘗不想真的做到生產過程中不使用甲醛或產品中不含甲醛,可是在目前的技術工藝水平下,這僅僅是一種美好的想法,根本無法實現。不管是制造各種人造板材(刨花板、密度板、纖維板、膠合板等),還是新式家具制作,墻面、地面的裝飾鋪設,都需要使用脲醛樹脂粘合劑,而甲醛是這種粘合劑的主要成分,因此存在甲醛釋放就成為必然。另外,油漆、化妝品、清潔劑、殺蟲劑、消毒劑、防腐劑、印刷油墨、紙張、紡織纖維等多種化工輕工產品中都含有甲醛,可以說我們幾乎被甲醛包圍著,要想嚴格意義地“遠離”它,幾無可能。
當然,“被甲醛包圍著”并不等于說我們的生活環境就處于危險之中。因為甲醛雖對人體健康有害,但其害必須是其量達到一定程度才能形成,也就是說,只要甲醛在空氣中的濃度(含量)低于某個水平(國家標準),那么它的為害可以忽略不計。國際上一般把甲醛釋放限量等級劃分為E0、E1、E2這3個級別,達到E1級,即每升空氣中甲醛含量小于1.5 mg,就是符合國家強制標準的安全的限量,這是強制實行的“安全標準線”。最嚴的E0級,其中的“0”也不是“無含量”,這個標準也給定了每升小于0.5 mg的限量值,相當于我們平常所喝的礦泉水或啤酒中的甲醛含量。
既然沒有企業能夠做到甲醛零含量,而符合國家標準的甲醛釋放對人體不會造成傷害,那么為什么還有那么企業要制造“零甲醛”的宣傳噱頭呢?原因很簡單,通過這樣的噱頭讓不明真相的消費者產生誤解,從而做出有利于商家的消費選擇。當然,用“零甲醛”誤導欺騙消費者,除了迎合消費者對甲醛的抗拒心理這一層原因外,還有一層原因就是為了打壓競爭對手。家具建材企業宣稱產品“零甲醛”,可以讓消費者以為自己的產品安全性比其他產品過硬,借此打壓對手,這也算是一種不正當的競爭行為。而事實上,“零甲醛”口號喊得越響的商家,其產品越可能存在問題,現實的情況恰恰是,那些生產工藝根本不過關的中小企業最想讓人知道自己擁有“零甲醛”的實力,這有點像賊喊捉賊的邏輯。
看來,甲醛“零含量”,這個真沒有,而明白了“世事無絕對”這個道理,也就知道市面上那些“不含防腐劑”、“不含添加劑”、“不含蔗糖”、“不含色素”的“絕對化”的宣傳,差不多都是騙人的把戲。農業部曾通過媒體向社會宣傳有關農藥殘留的知識,提到這樣一句話:“沒有殘留是理想主義,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做到,但可以通過一些措施減少農藥殘留。”其實,人們在食品安全領域追求任何有害物質“零含量”都是理想主義,人類的技術難以達到,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就無所作為,而最有價值的工作就是,為了確保食品安全,要制定更加嚴格的標準,規范企業生產過程,并通過努力向“零含量”這個終極目標步步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