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宇
在中國的傳統節日中,人們最渴望的就是一家人團聚共餐,走親訪友,這是一種幸福歸屬感。但是時至今日,我才知道,我的生命里永遠失去了一位老朋友——故土。
時光流金,十多年前的故土,我似乎還能記起。這位老朋友有著細密而不雜亂的美紋,滋潤而不飽和的肌膚,更讓我忌妒的,是那酥軟而又富有彈性的土地。再加上青草精神抖擻地站立著,和那嬌嫩鮮艷的小紅花、藍花、黃花一起,猶如軟綿綿的墊子鋪設在溫暖的床上。躺下吧,那是一種溢于言表的舒適。仔細地體會,似乎能感受到特有的土地的彈性,那是任何科技也無法創造出的一種唯美與本質性的酥軟。而且蟬鳴也有著音樂般的旋律。
故土總會每隔兩三米便有一群草芽透著亮色,特別是雨后的陽光,閃照在草的水露上,那是不亞于任何機器所精制出的寶石般的晶瑩透亮,但是它們都成依偎的姿態躺在故土的懷里。似乎土地散發著靈氣,散發著一種安全感,一種親密感。夏日的炎熱,對于扎根于深土的老樹來說是無關痛癢的。它們和故土走過了那么多年,對風霜刀劍的連續斬殺已司空見慣??墒悄銜l現那樹根緊緊纏繞著土地,似乎相融了,這是一種怎樣的守候?這是一種什么樣的情感?當你一屁股坐下去,不會覺得痛,似乎倒有軟綿綿的感覺。
朝夕共處十多年了,有種分割不開的依賴感。腦海里閃現出的老農下田回來遇到大樹總會坐下歇歇,三五成群拉拉家常,多么祥和。還有那父親最愛待的西山。每當日落時分,父親便躺在酥軟的土地上,鳥兒成群地飛過,云兒在彩霞的映襯下,有些羞赧。這時,我喜歡待在父親后面,坐在那軟軟綿綿的泥土上,看著父親掏出煙,在日漸昏暗中,一縷青煙冉冉升空。
可是此時再擦亮眼睛,我怔住了。
故土還是故土,只不過我和它似乎成為陌路人。故土那細疏的美紋無處可尋。青草像被囚禁數年的罪犯,顯得蒼老,腳下的土地變得僵硬如石頭,那酥軟的質感我再也體嘗不到了。整片土地人跡罕至,我不相信如此,往前走著,腳步愈走愈發沉重了。突然間,停住了,太沉重了!太沉重了!走不動,走不下去!四周雜草叢生,我看不到一絲的露珠,感受不到一絲祥和。只能雙眼凝神……
居于他處,走在異鄉土地上,卻再也走不出故土的感覺,顯得那么平常。時至中秋,一家人共度佳節,心里覺得少了點什么,左思右想也不知道少些什么,但總覺得空落落的。心里很是不平,打算回故土看看。
又踏上這片荒蕪的土地,腳步依然那么沉重,仍然不知道心里為何空落落的。轉身便走,可就在那一刻,一聲蟬鳴,喚醒了內心的聲音,也不由地怔住,突然間發現腳步輕了許多,接著蟬鳴越來越大,腳步愈來愈輕。我才明白心里為什么空落落的了。欣喜中夾雜著硬硬的沉重,我不由得握緊了手中的泥土……
我欣慰地與老朋友揮了揮手,因為,從此以后,這位老朋友可能永遠不認識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