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云喬
縣域經濟應是走市場化之路的外向經濟、開放經濟。近些年,仙桃每年引進億元以上項目30個以上,形成了一大批新的經濟增長點,仙桃成為了全省敢于開放的先行者、率先開放的受益者。
增強市場活力,關鍵在于政府下好簡政放權“先手棋”,真正用政府權力“減法”換取市場活力“加法”。為此,仙桃積極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全市僅保留28個職能部門市級行政審批事項128項。實踐證明,政府權力歸好位,市場才能發好力。政府轉變職能首先要強化市場觀念,做到善于“松手”,繼續加大簡政放權的力度;善于“收手”,做到“法無授權即禁止”;善于“援手”,發揮有形之手的宏觀調控作用,當好市場的“守夜人”。
推進市場化改革涉及面廣、工作量大、情況復雜,必須要多管齊下、統籌謀劃,打好市場化改革“組合拳”。仙桃當前市場化改革的主要任務是要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鼓勵優勢企業通過聯合重組、戰略合作,借力發展、做大做強;創新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大力發展“飛地經濟”,打造一批跨區域、跨縣市合作共贏的示范區;建立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鼓勵有條件的優質企業上市融資,在更高的層次加快發展等,使全市各項改革有的放矢、有序推進。
增強市場經濟的活力,不能僅靠少數社會精英唱創業“獨角戲”,還必須搞好全民創業的“大合唱”。一直以來,仙桃都大力支持全民創業,特別是去年以推進工商登記制度改革為契機,降低市場準入門檻,全市私營企業和工商個體戶分別同比增長31%、24%。我們就是要通過全民創業,讓一切創造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真正把辦好“市場大學”、推進市場化改革變為全社會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