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埃德文·萊恩
“難民天堂”還能堅持多久
●(英)埃德文·萊恩
瑞典一向很大方,歡迎難民,政府投資鼓勵融入。但是,這樣的開門政策能持續下去嗎?瑞典是不是也該“挑挑揀揀”呢?

難民長途跋涉到瑞典
斯德哥爾摩中央火車站每天都有數百名難民從歐洲各地涌入。阿里也是最近才來的瑞典。他是伊拉克人、20多歲。阿里說,總共用了29天,走過水路、陸路,才從戰亂不停的故鄉來到北歐,希望開始新生活。他扳著手指歷數沿途經過的國家,“從伊拉克到土耳其,再到希臘、馬其頓、塞爾維亞、匈牙利、奧地利、德國、丹麥,最后到了瑞典?!卑⒗镎f,一路上,住過監獄,被趕走過,受過冷遇。但是,“我喜歡瑞典,在這兒受到的待遇是另一個檔次的——我是人了。”
瑞典一向以大方著稱,過去幾十年一直歡迎尋求避難者。但是近年來,難民人數大幅度增加。去年,總人口還不到一千萬的瑞典總計接受八萬人的避難申請,這是歐盟中人均最高的一個國家,總數僅次于德國。
最近,逃離敘利亞戰亂的難民人數急劇上升。新難民潮引發這樣一個問題:瑞典的“開門”政策是否可以維持下去。
和其他歐洲國家一樣,瑞典的批評人士也質疑,在目前公共資金緊張的狀況下,政府是否可以承受得起接納、安置大批難民。此外,瑞典也有人擔心,將如此眾多的難民融入經濟體系和就業市場可能帶來的影響和沖擊。

瑞典移民集中區
瑞典移民部長摩根·約翰遜告訴我說,現在到時候了,其他歐盟成員國也必須在接納難民方面“發揮應該發揮的作用”。
約翰遜說,理解難民給經濟帶來的重要和積極影響是關鍵,特別是北歐那些面臨人口老化的國家,需要更多的勞動力“養活”越來越多的老年人。
他說:“舉個例子,就說那些來瑞典的敘利亞人吧。他們當中1/3受過高等教育,有醫生、
工程師、護士,我們很清楚,瑞典經濟需要這樣的人。我們現在需要,今后一些年間還會更加需要?!?/p>
把重點放在實現難民的經濟潛能,意味著幫助難民就業成為瑞典融入政策的中心,最近幾年,政府一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
“瑞典公共就業署”(SPES)是一家政府辦事處,主要職責是評估那些已經獲準避難的人的技能,如果需要的話,為他們安排附加培訓和教育,并為難民和那些可能需要他們技能的雇主牽線。
拉米斯·坎達拉夫特今年32歲,來自大馬士革,曾在銀行業就職,她是瑞典政府難民安置計劃的一個成功案例。
兩年前,坎達拉夫特和丈夫一起逃離敘利亞來到瑞典。當時丈夫收到阿薩德政府軍的征召令。今年夏天,在完成培訓與實習之后,坎達拉夫特在斯德哥爾摩的瑞典銀行總部找到了工作。
雖然坎達拉夫特和丈夫現在已經離婚,但是她認為,找到工作成為她在瑞典開始新生活的基石。她說:“瑞典有為我們制定的良好計劃,學習語言、接受專業培訓的計劃。找到工作,一切問題迎刃而解。有工作了,可以比較容易地找到好房子,過正常生活,更好的生活?!?/p>

不同膚色、文化的交融

美麗的斯德哥爾摩
但是,將過去兩年之內抵達瑞典的全部難民安置進入就業市場的努力僅僅獲得有限的成功。根據“瑞典公共就業署”自己的統計數字,過去兩年間,參與融入計劃的難民當中只有30%找到工作、或者曾經接受教育。
對于希望進入就業市場的人來說,學會瑞典語還是一個大障礙。另外,也有不少人質疑,難民中大多數欠缺技能、教育程度不高,如何才能指望他們——至少是在短期之內——為瑞典經濟做貢獻呢?
瑞典國內也出現一些對政府政策不滿的聲音。最近一次民意調查當中,反移民的反對黨“瑞典民主黨”成為唯一一家最受歡迎的政黨,支持率超過1/4。
該黨移民事務發言人維切爾表示,什么人才可以獲準在瑞典避難,政府需要更有選擇性?!叭绻枰刑囟ń逃尘暗娜?,必須重點讓這些人進來。但是目前,我們不看教育背景、給所有的人放行?!?/p>
不過,瑞典移民部長約翰遜對此作出反駁。他說:“還有道德義務,我們不能挑挑揀揀。就算那些技能比較低的人仍然可以教育出來。再說,人人價值平等——這是歐盟的核心?!薄觯ň庉?唐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