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故鄉水事三題

2015-03-20 16:11:46林紅賓
江河文學 2014年5期

林紅賓

故鄉魔影

生命得水而存活,山巒得水而秀麗,田園得水而肥沃。河流與原野乃造物主巧妙搭配的一對恩愛情侶;鶯歌燕舞,姹紫嫣紅,山林郁郁,麥浪滾滾,那是雨水與土地的愛之結晶。倘若沒有水,或者水資源遭受嚴重污染,那就沒有了祥靜融洽的生活樂趣,就沒有了生機盎然的生命景色,就沒有了汗水凝結的喜人收獲。倘若沒有水,再繁華的都市也是一座鬼城,再美麗的鄉村也是一片廢墟,再明媚的山巒也是一座冷山,再清純的河流也是一條死河!

人類自走出森林之后,就與水唇齒相依血脈相連,或擇泉結廬,或臨河群居,歷經數千年,這種關系越來越密切。縱觀歷史,凡是生產能力低下,文明程度不高,生存環境卻保護良好;凡是科技飛速發展,文明程度不斷提升,環境污染卻每況愈下,真可謂南轅北轍!

我的故鄉的水資源現狀充分論證了這一點。

故鄉北面的大山巍然聳立,如同一尊菩薩雙掌合十端坐在寥廓的蒼穹下,默默祈禱上蒼保佑一方黎民百姓安然無恙。從主峰西側向南延伸一條游龍樣的長嶺,故鄉仿佛一些貝殼撒落在長嶺前端,左右兩條小河貼村流過,在村南融為一處,繼續向前流淌。西河要比東河大得多,億萬斯年,洪水從山上攜帶大量泥沙,在河谷里淤積出近百畝小盆地,在河水的滋潤下,年年歲歲長出一片金夏紅秋,鄉親們的臉龐也隨之泛出燦爛的笑靨。

在我的少年時代,西河上下全是清一色的柳林,三里外的鄰村因被柳林遮掩,根本看不見。那時雨水頗多,加上山林涵養,河水終年不竭,小魚小蝦比比皆是,孩子們捉魚有癮,時常溯流而上進入深山,樂此不疲,流連忘返。柳林蓊郁,如遮綠云,好多鳥兒慕名而來,沿河徜徉,鳥之倩影隨處可見,鳥之絕唱隨處可聞。雨后的黃昏,原野上暮靄氤氳,空氣清新,青蛙在演奏鼓樂,昆蟲在低吟淺唱,美妙的天籟縈繞耳畔,故鄉分外靜謐,如同一幅古色古香的水墨長卷。

上世紀七十年代,故鄉的果園頗具規模,行情一直看好。進錢有果園,吃糧有良田,人均收入在全鎮首屈一指。姑娘戀著村情好,就不愿離開故鄉;外村的姑娘找婆家,我的故鄉理所當然成為她們的首選。一時間,小伙子以及幾個大齡青年相繼娶親授室,有了閨房之福。由于村民無節制的生兒育女,導致人丁猛增,田園還是原來的田園,所產的糧食仍舊那么多,如此這般,僧多粥少,供不應求,面對這種失衡的狀況,務必想方設法確保生存繁衍,于是,村干部就打起了西河的主意。是的,河床加上柳林,占去了好大一片面積呢,倘若把河道改在西山腳下,將會置換、開墾出一大片不可多得的良田,這可是一勞永逸造福子孫的大好事情,老少爺們也都表示贊同。那時是集體勞作,一聲令下,全力以赴,大干一冬春,結果好端端的柳林被砍伐的蕩然無存,糧田面積雖說擴大了,但生態環境卻遭到嚴重破壞。其實故鄉是社會的一個縮影,其他村莊都在這么搞。這回可倒好,上下村子舉目可見,居高遠眺,十幾里外的村莊盡收眼底。

自打土地分戶經營之后,村民們真個是“天上下雨地上濕,各家打食各家吃”,都把所有精力用在土地上,天道酬勤,土地善解人意,饋贈村民沉甸甸的收獲,幾年下來,家家戶戶的日子過得都很滋潤。有人頭腦活泛,嫌按農時節令春種秋收太麻煩,又嫌料理農活掙錢有限,索性搞養殖業,率先在村北建起一處養豬場。當時搞養殖的不多,行情一直不錯,自然贏利多多。山上有兔都買槍,水中有魚都結網。養豬并非難事,你能搞我也能搞,又有三四家在村后建起了養雞場、養牛場、養豬場。他們挖空心思想著掙錢,巴不得一口能吃成個胖子,根本沒有排污設施,致使大量糞便直接滲入地下,順坡滲入村舍。村里原有三個水井,水質很好,那是當初先人們在此安下村落開鑿的,已經用了二三百年了。然而,當今社會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嫌上井挑水既累苦又浪費時間,索性在自家院里開鑿深水井,利用杠桿原理壓水,俗稱“撅勾井”,足不出戶,取水便捷,此法甚妙,家家仿效,蔚成風氣。起初地下水源沒有污染,泉水甘甜爽口。然而,自從那幾家村民在村子北側興辦養殖業,地下水受到嚴重污染,村民們壓上來的井水就變味了,他們明知是養殖業作孽,但老街舊鄰礙于面子,只好逆來順受。他們萬萬沒有料到,病魔就在冥冥之中覬覦著村莊,看上誰就讓其患癌不治而亡。屈指數來,近百戶人家的小山村,短短幾年,患癌癥病故的竟然多達30余人!每個癌癥患者都有一個極其悲慘的結局,有的被病魔蹂躪得形容枯槁,活脫脫一個骨骼標本;有的自知不可救藥,為了不連累兒女,穿戴整齊,將心一橫,喝下劇毒農藥,躺在炕上撒手人寰;有的疼痛難忍,趁更深夜靜投井自尋短見,誰曾想沒能淹死,只好爬出來,這招不行,另想辦法,帶上農藥偷偷上山,最后端詳一番生他養他的故鄉,喝下農藥,拋尸荒野。像這類人生悲劇還在上演。鄉親們雖然“談癌色變”,但卻無力改變生存現狀,只能默默忍受,任憑病魔殘忍地捉弄。

故鄉東嶺的山洼里有個村子叫泉水莊,兩村相距僅有二里遠。該村因泉水而得名。七八十戶人家共用一個水井。那井底有一泉水眼,泉水特旺,早年坐在井臺上,用瓢就能舀到井水,井水甘冽醇正,遐邇聞名。該村生態環境保護良好,井水沒有丁點兒污染,村民們因泉水而長壽,耄耋老人遠比我的故鄉的多得多,一嶺之隔,居然相差這等懸殊,可見水資源與人類的生存是何等重要!

故鄉西北面的山那邊有個五六百戶人家的大村子,村子獨占一條河谷,一條小河在村中流淌。早年,小河五冬六夏從未干涸,臨河人家的孩子可在自家門口捉魚摸蝦,盡享山野情趣。有時久旱無雨,小河也會斷流。村干部一時心血來潮,發動村民在村南谷口搞截流,平地挖下兩三米,挖出一條長長的壕溝,然后填上黏土,一層一層夯實,如此橫鎖河谷,致使地下水不外滲。在截流工程的東端,事先留一豁口,豁口南側,挖一平塘,有客水補充,塘水盈盈,連續抽上幾天,水勢仍不減弱,可見截流工程確實發揮了作用。后來,該村村民都在自家院里打井,自給自足。凡事有利有弊。村民們的生活用水全都滲入地下,人和家畜的排泄物即便挑到果園喂果樹,同樣滲入地下,地下水自然受到污染,滲到截流處就滯留下來,久而久之,形成一個地下水庫,最終又被村民通過“撅勾井”提上來飲用了,如此形成惡性循環,可謂弄巧成拙,自食其果!該村每年因癌癥病故的村民數目驚人。為了逃離這個惡劣的生存環境,有些村民隨子女遷到城市,有的干脆搬到北山,在泉邊蓋起房子,過起了“隱居生活”。

農民因生存環境嚴重污染而被迫逃離家園,這不能不說是時代的悲劇!

無獨有偶。

從故鄉東去8里有個六七百戶的大村子,是當地鎮政府駐地,農歷逢一排六趕集。該村村民因地制宜,擅長鼓搗小買賣。有個屠夫嫌殺豬掙錢不多,便廉價買些不能干活的老牛老驢老馬,屠宰后將肉分送給幾家飯店和一些單位的伙房,再將下貨拾掇干凈,上鍋烀熟后拿到集市上賣,很快就會賣光,最后煞賬,一頭老牛能賺好多錢呢,看來,這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的活計確實有利可圖。屠宰老牛老驢不比殺豬,需要好多人幫忙,有的牽著,有的推著,有的用繩索打扣拴腿,將其放倒后還要死死地按住,然后屠夫攮刀。一回生兩回熟,幫忙的也瞅上了門道,皆另起爐灶,照殺不誤。他們嫌用繩索打扣捆綁牲畜太麻煩,尤其不安全,便用炮錘猛擊其前額,趁其昏厥倒地,旋即下手,當其蘇醒過來,怎奈已被剝皮開膛,只能抱恨終生。有個剛學藝的屠夫,剛把利刃攮進老牛前胸,老牛突然警醒,一躍而起,兩眼噴火,豎起犄角,沖向仇敵;屠夫魂飛魄散,撒腿就跑,老牛緊追不舍,屠夫急中生智,跑進家里跳上炕,踏著桌子攀上梁,說時遲那時快,老牛已沖到炕下,怒視仇敵卻奈何不得,由于失血過多,便怦然倒下一瞑不視了。打那,這個屠夫心有余悸不再操刀,而是找人代殺。在金錢的誘惑下,該村的屠夫越來越多,每逢集日,他們在大街兩側搭起三角支架,上掛牛肉驢肉,人們戲稱之為“地質勘察隊”。這些屠夫屠宰牲畜和拾掇下貨的污水,全都潑在街上,由于村子地勢低洼,污水排不出去,全部滲入地下。地下水倍受污染,村民從“撅勾井”壓上來的水呈黑紅色,并且有異味,根本無法飲用,這才叫“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呢!村民們叫苦不迭,只好花錢到十幾里外的山村買水吃。迄今為止,已經買了十幾年了。這等忙碌,這等消費,天復一天,年復一年,長此下去,怎么得了!

每逢回故鄉,我總愿與父老鄉親促膝攀談,當得知又有幾個中年人患癌過世時,就會感到惋惜;當聽到一些村子的地下水遭到嚴重污染時,就會感到憂慮。一葉知秋,故鄉尚且如此,其他地方也難能幸免,這種狀況若不加以遏制,定然會愈演愈烈,人類將遭受一場空前的劫難,這并非危言聳聽,而是活生生的現實!為了我們的自身健康,為了后代生生不已,務必下大氣力,保護好生態環境,尤其保護好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水資源,這就需要調動全社會的力量,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抵制污染,向污染宣戰!

清陽河紀事

西河發源于北面的深山,沿途接納了好多溪流,流勢漸旺,仿佛一群天真爛漫的兒童,一路唱啊跳啊,從故鄉西面跑過,南去不遠,匯入膠東半島頗有名氣的清陽河,最終在煙臺西側流入黃海。

少年時代,每逢到了夏天,我總愿隨著一些青年于中午時分到清陽河洗澡,順便挖沙蛤,掏河蟹。三伏六月,大雨連綿,清陽河正值盛水期,水面寬約一華里,水中有幾處沙渚,上面長滿了蘆葦。兩岸的沙灘上樹木不多,寥若晨星;倒是蒹葭茂密,葳蕤生光。河灘加上河床,足有二里寬。大河上下,遠林含煙,近樹吐霧,生機盎然,好一個蘆葦蕩,好一片青紗帳!

我們稱河灘為河荒。進入河荒,便是“二道河”,那是洪水泛濫形成的。涉過“二道河”,手撥蘆葦,再走二百來米,方來到主河道。但見河床平坦,略低于河岸,細沙白爽爽濕漉漉的,上面有一些青苔,如同湛藍的天幕上飄蕩著幾縷纖巧的碧云。沙蛤又稱河蚌,專在細沙下面安家落戶。它們在各自的窩里開了個“天窗”,以便透風通氣,好家伙,河灘上的“天窗”密密麻麻的,恍若夜空中璀璨迷茫的星斗。用手指下挖寸許,便有收獲。“天窗”開得大,下面必定是個大蛤,“天窗”開的小,自然是個小蛤。那沙蛤頂端略黑,下端呈淺綠色,紋路如道道水痕,可好看哩。即便是枯水季節,河水也能齊到小腿,腳踩細沙向后移動,隨著細沙泛起,沙蛤赫然入目,轉眼工夫就能撿一抔。用沙蛤做面鹵,味道極鮮,堪稱美味。倘若在盛水期,沙灘處于水下,則無法獵獲沙蛤。有一種小魚兒,長寸許,膚色跟沙一模一樣,趁你兩腳在沙中劃動,會跑到你腳背上頻頻親吻,弄得你怪癢癢的。你若伸手捉它,它像變魔術般鉆進沙里,俄頃,露出個腦袋來,十分專注地望著你,樣子好滑稽,見你不理睬它,自會知趣地離去。

河岸有的地方被洪水涮空了,裸露著一些蘆葦根,仔細尋覓,可見蘆葦根后面有一些小小的泥洞。泥洞與水面齊平,這就是河蟹的居所,倘若伸手掏蟹,河蟹必定奮起自衛,張開雙螯,將你夾痛;最好的辦法是用一截蘆葦伸進洞內輕彈,河蟹故伎重演,牢牢夾住,老不松開,豈料中人圈套,被提出洞來。倘若在洞中摸到粘而發滑的東西,那就是鱔魚,你若就勢捉它,它會掙揣逃脫化險為夷;你若抽出胳膊,抓起一把沙復伸入洞內,將沙撒在它身上,然后用力攥緊,將它捕獲。倘若洞中的東西身上發澀,毋庸置疑,那是水蛇。水蛇無毒,在水下不會咬人,你大可棄洞而去。我親眼看見有人從洞中摸出一條鱔魚,那家伙與水蛇何其相似,通體黑黢黢的,只是身上無鱗,尾巴是扁的;水蛇身上有鱗,尾巴是尖的,膚色綠瑩瑩的。

有一次,我們在河中洗澡,看到一位老者頭戴斗笠在撒網捕魚,趁他收網,我們跑過去看熱鬧,但見網里有白漂子魚、華麗翅、鯽魚等小魚,老者愜意地將魚兒握住,放進掛在腰間的小漁簍里。小漁簍編得相當精致,里面的魚兒快裝滿了。老者收獲頗豐,戀著人多,便坐在河灘上,掏出煙鍋兒抽起了老旱煙。他告訴我們,在大河里洗澡,務必要觀察身邊的水情,防備晴天發大水。俗話說:十里不同天。往往這兒晴天紅日,上游卻在下大雨,洪水趁你不備突然而來,會對你造成很大威脅,有人為此而喪命。鑒于這個緣故,只要你發現身邊的河水泛起水泡、迅速上漲,再往上游望去,可見白花花的水頭平推而來,這時你要趕快離開,要不可毀了!老者還為我們講述了一段大河傳奇:說是老輩上大河北面有位姑娘要嫁到大河南面,出嫁這天,大雨滂沱,河水暴漲,實在無法,便雇傭兩個水手,將姑娘裝在甕缸里,泅水過河。兩個水手一前一后護著甕缸向前游,當到了河中間卻走不動了,后面的水手用腳試探缸底,覺得毛絨絨軟乎乎的,斷定是個水猴子,就暗示伙伴缸底有東西作祟,伙伴會意,于是,后面的水手朝甕缸下面猛踹一腳,前面的水手使勁一拉,這才沖了出去。他倆好不容易抵達彼岸,不免大汗淋漓,因為心有余悸,從此再也不干這一行了。我頓感好奇,水里怎么會有猴子呢?老者笑著反詰,既然海里有海象、海豹、海獅,難道大河里就沒有水猴子么?我們都似懂非懂地點頭稱是。我們正說著話兒,就聽見附近傳來一陣“潑刺”聲,循向一看,喲,不遠處一泓河水里濺起簇簇水花兒。老者說有景兒!提起漁網朝那兒跑去,就見他雙手憑空一掄,那網就撒圓了,將水花泛起之處罩住了。我們搶上前一看,嗬,網里正有一條老大的鯉魚!老者極其麻利地用手摳住魚鰓,提起來掂了掂,眉飛色舞地說,這條鯉魚有十余斤重,多少年也沒遇上這等好事。老者解釋道,這條大魚是趁發大水來到這里的,不知什么原因,在這里滯留的時間長了,待大水消退,要想離開,怎奈水淺馱不上它了,只好困在這里束手待斃。說罷,用網兜住大魚,背在肩上,美滋滋地走了。

老者說的不假,洪水來勢兇猛,猶如蛟龍出澗,飛揚跋扈,尾巴輕輕一點,就在河畔上漩出一個狹長的深灣。就在我們洗澡的北面河畔上,就有兩個大灣,人們稱之為“大渟”、“二渟”,水面藍澄澄的,不知有幾多深。當時我對灣名甚是不解,后來才曉得“渟”乃河水滯留之意,這灣名取得有學問,前人確有文采。“大渟”、“二渟”里也有白漂子魚、華麗翅、麥穗魚、鯽魚、鱔魚等野魚。毫無疑問,這些魚兒以及它們的祖先,也是隨洪水而來的,它們在這兒究竟居住了多久,問及附近的村民,皆一臉茫然。這些水中的動物要想離開這里,除非洪水再次泛濫,將大灣淹沒,不然的話,就要永遠待在這里。

無獨有偶。我二姨的村子地處清陽河上游之西側,其村北河畔也有一個老大的水灣。水灣長約一里,寬三四丈,占地十余畝,積水呈深藍色,村民管它叫“后海”;這也是洪水的杰作。

姨夫愛講故事,說“后海”里住著一個老鱉精,有人在八月十五的晚上親眼看見灣中冒出一張八仙桌,老鱉精讓四個小鱉陪著飲酒賞月。去二姨村子的路緊貼灣之西沿,每逢我從那里經過,總是提心吊膽,不敢正視大灣,惟恐老鱉精率領嘍羅們將我拖進水底,環顧周圍,闃無人跡,萬般無奈,只好繞道西嶺。俗話說:近怕鬼,遠怕水。此言不虛。

上世紀六十年代初,人們意識到植樹造林有利可圖,一來保護河灘防御洪水;二來樹木成材可以賣錢,于是沿河村莊達成共識,河灘造林蔚成風氣。“大渟”、“二渟”隨之被夷為平地綠化起來。十幾年工夫,清陽河兩岸樹木蓊郁,洪水得以馴服。

我參加工作后,被安排到清陽河北面一個大村隊幫助開展群眾文化活動。該村擁有千畝河灘林,其中有三百畝優質青楊速生林培育基地。林業隊就像管理菜園那樣定期為青楊灌溉、劃鋤。青楊長勢良好,拔地而起,亭亭玉立,惹人青睞。這些青楊確實能三年成檁,五年成梁。這兒是省里的造林典型,外地好多單位慕名前來參觀學習。每當清晨,我總愿在河灘林里信步徜徉,貪婪地呼吸清新的空氣。森林是鳥兒的家園,是鳥兒的歌壇。這里的鳥兒約有二十余種,它們各有姿色,唱腔清麗,競相獻藝,堪稱絕唱。我時常聽得入迷,心弦顫動,樂不思歸。我驟來靈感,時常在林中構思,抑或倚樹寫作。有些鳥兒好奇地朝我啼囀,分明在熱情搭訕:你在干么?你在干么?

清陽河兩岸分屬兩個縣,兩邊都有集市,人們往來就要赤腳趟過去,單人行走尚可,倘若推著小推車或是用自行車帶著東西過河,卻要大費周折。河中沙暄,車輪易陷,如走泥塘。天氣暖和時,赤腳過河不覺咋的;天氣轉涼,可就受不了了。好在從老輩上留下規矩,瀕臨河口的村莊輪流搭橋,大凡“月一”(農歷十月初一)搭橋,清明拆橋。那橋是用數十個高腳凳子擺在河中,上敷木板,供人行走。這情景就像一幅傳世山水,蘊含古詩意境。

后來,我被調到縣城工作,趁探家之際,總愿抽空到清陽河舊地重游,以便采擷一些流逝的生活情趣。我發現河床明顯降低了,經詢問熟人才得知,原來下游有一個山嘴子,清陽河在那兒拐了個急彎,淤積下一大片白沙。日本人看好了這些白沙,花錢將那處河段租下,建了一處沙場,將淘好的白沙用大卡車拉到煙臺,然后裝船運回日本。幾年下來,那兒挖出一個老大的深灣。每當到了汛期,洪水就像一個無與倫比的輸送帶,將上游大量的泥沙搬運下來,如此這般,河床自然低洼。

歲月流逝真如白駒過隙,一晃眼,又過去七八個年頭了。這一天,我又來到清陽河邊,眼下的情景令我大為震驚,當年風景如畫的清陽河早已面目全非了;蓊郁的河灘林蕩然無存;再也看不到鳥兒的靚麗身影;沙蛤、河蟹、魚蝦皆杳無蹤跡。面前竟然是一道深深的壕溝,兩邊形成絕壁,距地面足有四五米高,可謂一道不可逾越的天塹!我急切地走向河底,喲,已經挖到巖石了,河水在可憐巴巴地流淌,不,那是大地在啜泣!我問開挖掘機的師傅,怎么把好端端的大河作踐成這個樣子?他告訴我,這些年無論城市還是鄉鎮,都在大力開發房地產,樓房如同莊稼一樣齊刷刷地長出來了,一片連著一片,而且還在不可遏制地蓋,這就需要好多沙,河床上的沙挖光了,就挖河畔的,導致生態破壞嚴重;河畔涵養不住水分,樹木都枯萎了,何況莊稼!整個清陽河幾乎都被挖成這個樣子,其他的河流也好不到哪里去!我著實觸目驚心,難道人類文明非要以環境惡化為代價嗎?非要以動物滅絕換取社會繁榮嗎?這才過去了半個世紀,那么再過半個世紀又會是什么樣子?

面對大河之悲劇,我憂心忡忡,不寒而栗……

老樹與泉

故鄉的西北面,有一條老深的山谷,因兩邊山坡上盡是柞樹和松樹,鄉親們習慣稱樹林為嵐子,就管這山谷叫嵐子溝。溝內向西伸出一岔,由一道高高的石堰子橫鎖,攔住一方泥土,成為一塊肥沃的“溝汀地”。

石堰子根上長著一棵大柳樹。此樹屬野生長成。樹圍挺粗,需兩個人才能摟得過來。這老柳樹似乎有些靈氣,極為謙遜,怕樹蔭遮住地里的莊稼,將身子使勁向外傾斜,樹下是裸露的巖石,用不著避諱什么。老樹上生有四個大枝,皆有合抱粗,彎曲挓挲,宛若蛟龍凌空。老大的樹冠儼如華蓋籠罩著溝岔,倘若山雨突來,跑到樹下避雨,一時半落淋不透。麥黃時節,柳花盛開,一串一串的,種子為黑色,兩側生小翅,黃瀅瀅的,就像一隊隊大雁;又如垂下不可勝數的流蘇,山風徐來,悠悠飄蕩,煞是好看。到了夏天,西面山上的知了好像都聚集在柳樹上,盡情地放歌,打老遠兒就能聽見。倘若你來到樹下,能震得耳朵眼里直嗡嗡。這兒也是鳥兒們的村寨,樹上的鳥窩很多,幾乎每個樹叉上都有,有時幾個鳥窩湊在一起,成了和睦的鄰居。鳥兒們時常亮喉啼囀,競相媲美。若論叫聲獨特的,要數“紡花車”鳥了。它總是站在最高的樹梢上,長尾巴一撅勾,頭兒一點,就“吱扭——吱扭——”地叫起來,酷似紡花車旋轉的聲音。若論最漂亮的,當數翠鳥,渾身呈綠色,仿佛一塊翡翠。但它不愿在樹上做窩,而是別出心裁,把窩藏進大柳樹后面的石堰窟窿里。總之,鳥兒們住在這兒,純粹是喜歡這塊風水寶地。

樹下的石罅里冒出一個泉眼。泉眼有手指粗,汩汩噴涌,終年不竭,水質清醇,涼爽怡人。泉水流進一個沙碗大的石窩里。這石窩甚為潔凈,距地面約齊胸高,人們喝水就不必朝它“跪拜”,直挺挺站著靠上前暢飲就行了,這比親自端碗還省事哩。泉水自高處流下,形成一個微型的小瀑布,如果需要裝水上山,只需把水壺和泥罐接住泉流即可。泉水在樹下蓄成一個水潭,潭水挺深,長著些青苔和水藻,綠澄澄的。這潭水給人們點種莊稼派上了極好的用場。

那時,嵐子溝周圍的山地全是我們村的,鄉親們動輒就到大柳樹上面的西大嶺干活,有時為了突擊任務,節省往返時間,常常送飯吃。若逢禮拜或假期,我和伙伴們挎籃攜罐前往西大嶺為大人們送飯。順便到那兒玩耍。西大嶺上螞蟻特多,熙熙攘攘的,簡直是螞蟻的王國。你乍生坐下來吃飯,那些大黑螞蟻聞著味兒就來造訪,不厭其煩地往你身上爬,讓人好厭惡,當即搓死幾個,以便殺一儆百。然而,它們毫不在乎,依然前赴后繼,不得已,我們只得舍近求遠,來到大柳樹下就餐,一來有個蔭涼,二來順便洗手洗臉。當下,有人說,如果沒有這棵大柳樹,我們死逼著要在嶺上吃,那些大黑螞蟻不上前奪碗搶筷子才怪。其時,樹上有鳥兒在對歌。我說假如沒有這棵老柳樹,也絕沒有來給咱們獻歌的。我們正吃著飯,忽然聽得樹上傳來鳥兒的尖叫和撲棱聲,分明在與什么東西搏斗。隊長說八成有條蛇上樹偷襲雀窩。說罷撈起兩塊石頭朝那兒擲去。果然不出所料,稍停就見一條白帶子蛇從樹上小心翼翼地往下爬。蛇上樹容易下樹難。當它下到樹半腰,但見其腹部凸起一個疙瘩,分明是它作下罪孽。我們幾個學生和一些小伙子豈能饒它,皆撈起石頭欲砸爛它。隊長說不必這樣,干脆給它點刑罰吃吃。他膽子特大,等蛇下來了,上前一把攥住蛇尾,上下一抖動,那蛇就酥骨頭麻筋埋汰了。有個老農從煙袋桿里摳出一些煙袋油了,抹在蛇嘴里。這煙袋油子非常難聞,嗆人鼻子,蛇哪能受得了,不大工夫,就全身痙攣,繼而嗚呼哀哉了。打那兒,我和伙伴們只要來樹下玩耍,總要往樹上瞅摩一番,看看有沒有蛇暗算鳥兒們。碰巧有一次,我們發現朝北伸的大枝上有一條烏梢蛇,它自然成了我們的活靶子。我們一齊朝它擲石頭,烏梢蛇遭到重創,摔將下來。

這老樹與泉給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后來,人們見樹下的巖石是“螞蚱眼石”,色澤好看,是蓋房砌墻的上好料石,就相繼前來開采。這道石脈正好橫跨溝岔,只幾年工夫就被開采光了;大柳樹自然難脫厄運。西大嶺上的松樹也被砍伐得蕩然無存。現時,大柳樹沒有了,泉水斷流了,水潭干涸了,這兒再也聽不到蟬鳴和鳥啼了。人們再也撈不著在樹蔭下歇憩了,撈不著飲泉解渴了,撈不著在這兒挑水點種莊稼了。人們至此才明白,是大柳樹和山上的松樹柞樹涵養了地下水,是那道石脈挽留了地下水,從而維護了一方生態平衡。尤其是那樹那泉,不啻是一位慈祥的老人雙手端著一碗泉水,笑瞇瞇地等你享用。為什么它要如此敬奉你招待你?它希望人們好好保護它,連同這泉以及這個環境。唉,滿山有的是石頭,何必把大柳樹下的那道石脈打盡了;滿山有的是燒柴,何必把西大嶺上的松樹和柞樹砍伐光了;說到歸齊,人們灌下了自己釀造的苦酒。唉,若知今日,何必當初,萬不該一時魯莽,釀成千古遺恨!

哦,那樹,那泉......

責任編輯:鄧雯雯

主站蜘蛛池模板: 97在线公开视频| 美女无遮挡被啪啪到高潮免费| 亚洲第一页在线观看| 欧美国产日产一区二区| 欧美a在线视频| 亚洲成肉网| 中文字幕波多野不卡一区| 久久亚洲国产一区二区| 欧美精品不卡| 亚国产欧美在线人成| 久久一本日韩精品中文字幕屁孩| 一级毛片基地| 99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a级在线观看| 九九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99在线| 超碰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超薄肉色丝袜网站| 麻豆国产原创视频在线播放 | 久久综合五月婷婷| 亚洲色婷婷一区二区| 亚洲久悠悠色悠在线播放| 亚洲va视频| 在线观看无码a∨| 9cao视频精品| 九色综合伊人久久富二代| 国产精品妖精视频| 成人在线不卡| 午夜免费视频网站| 日日碰狠狠添天天爽| 在线观看国产网址你懂的| 欧美成人影院亚洲综合图| 日韩一区二区三免费高清 | 久久精品娱乐亚洲领先| 国产毛片高清一级国语| 强奷白丝美女在线观看| 日日拍夜夜操| 伊人蕉久影院| 欧美无专区|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综合| 天天综合网在线|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精品无码专区亚洲| 国产一级做美女做受视频| 狂欢视频在线观看不卡| 欧美第一页在线| 就去吻亚洲精品国产欧美| 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中文字幕| 国产成年无码AⅤ片在线 | 久久人人97超碰人人澡爱香蕉 | 91视频首页|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 午夜久久影院| 国产香蕉在线视频| 亚洲欧美色中文字幕| 青草娱乐极品免费视频| 亚洲乱伦视频|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又猛又黄又爽无遮挡的视频网站 | 久久毛片免费基地| 国产69囗曝护士吞精在线视频| 高清国产va日韩亚洲免费午夜电影| 国产区免费精品视频| 国产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6| 99九九成人免费视频精品 | www.av男人.com| 免费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波多野结衣| 欧美国产另类| 久久久成年黄色视频|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视频| 亚洲欧美人成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日本欧美亚洲精品视| 日韩精品成人在线| 国产va欧美va在线观看| 久久一色本道亚洲| 欧美成人一级| 日韩欧美国产区| 99精品久久精品| 亚洲视频免| 在线视频亚洲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