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祥祝
(南京天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蘇 南京 210000)
淺談豬場生物安全管控
南祥祝
(南京天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蘇南京210000)
1.1新病增加,舊患難除
1996年藍耳病(PRRS)在我國大面積流行,2006年高致病性藍耳?。℉PRRS)再次大暴發,直至今日豬圓環病毒病仍困擾養豬生產。流行性腹瀉、豬丹毒、豬偽狂犬曾經得到較好控制,但近兩年也呈現發病增多現象。常發病的母仔間垂直感染、老幼間接傳播,造成豬群中疫病反復循環。
1.2向非典型化轉變
溫和型豬瘟呈現母豬繁殖障礙的病例增多,豬傳染性胸膜肺炎及豬萎縮性鼻炎呈現應激性發病,偽狂犬感染出現仔豬腹瀉、肥豬咳嗽,母豬感染五號病不表現典型癥狀,但仔豬出現心肌炎和突發性死亡等。
1.3威脅豬的免疫系統
如豬的繁殖與呼吸障礙綜合征、偽狂犬病、豬圓環病毒Ⅱ型破壞豬的免疫系統,豬支原體肺炎導致呼吸道纖毛受損,還有飼料霉菌毒素等都能造成抗病能力下降。
1.4多病原混合感染成為主流
豬場疫病日趨復雜、臨診癥狀千變萬化,多病原交叉感染屢見不鮮,如呼吸道疾病綜合征通常由支原體、豬藍耳病毒、豬流感病毒等病原混合感染及受環境因素影響而引起。
新的疫情特點給我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診斷與治療上的挑戰,藥物保健與治療不但很難達到控制疫病的目的,而且以抗生素為主體的藥物保健可導致豬群的免疫力下降、耐藥性產生等弊端,由此導致豬的高發病率與高死亡率,每年給養豬業造成的經濟損失達上百億元,使養豬生產成本增加、利潤降低,部分企業因此而倒閉,危害非常嚴重。抗生素殘留對人體健康造成的不利影響更應引起養殖業的重視,生物安全措施是解決豬場疫情危機的必然途徑。
豬場生物安全是指在養豬生產中防止傳染源侵襲豬群,造成疫病流行的所有技術措施。這些措施能達到降低動物感染病原微生物的壓力、阻止疾病傳播和提高養殖者經濟效益的目的,可謂是低投入、高產出、一舉多得的舉措。生物安全措施貫穿于生豬養殖的全過程,現分幾點來闡述。
1.1選址
選擇好的場址是建好一個豬場的前提和重要基礎,場址選擇要符合國家關于城鎮規劃、環保規劃等要求,豬場必須建在地勢高燥、排水方便、地面開闊不擁擠的地方,豬場的水質要符合標準要求,不含影響豬群健康的雜質;交通方便,距離交通主干道不少于500 m,與其他豬場不少于1 000 m;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遠離屠宰場、肉類加工廠。
1.2豬場布局
養豬場從上風口往下風向分布生活區(職工宿舍、文化娛樂、食堂等)、生產管理區(辦公室、接待室、飼料加工調制車間、飼料倉儲庫、水電供應設施等)、生產區(按配種-妊娠-產仔哺乳-保育-育肥-隔離-廢棄物處理區域的順序安排)、隔離區(獸醫室和病豬隔離舍、尸體剖檢和尸體處理、糞污處理設施等)四個獨立區域。
2.1控制場內其他帶毒生物
帶毒生物有很多,如老鼠、鳥類、貓、狗、雞、鴨等,這些生物多數帶毒而自身不發病,但其存在對豬場生物安全構成了巨大的威脅,如老鼠是鉤端螺旋體病的帶毒者,夏季蚊蠅孳生,是乙腦、附紅體病的高發季節,貓狗是弓形體的傳播者,鳥類是衣原體的傳播者,而且鳥類、禽類還能攜帶口蹄疫病毒,而其自身不發此病。
2.2消毒問題
消毒大致包括消毒池消毒、帶豬噴霧消毒、空舍消毒、飲水消毒、環境消毒等幾方面。在豬場入口、生產區入口、豬舍入口應設置消毒池;豬場門口、生產區門口的消毒池要有足夠的長度和深度;消毒藥液要選擇成分差異大的幾種輪換使用,一般一種藥液使用2 w換另一種;進出生產區要有專用車輛;售豬臺要修建于生產區外,絕不允許臟車進出生產區,不允許生產工人接觸購豬車輛;帶豬噴霧消毒藥選擇高效低毒、刺激性小的藥液,噴霧操作時噴頭要斜向45°左右向空中噴灑,直到地面濕透。
2.3參觀程序
員工外出回場要有一定的隔離時間才能進入生產區,而且進入之前要在生活區洗澡,徹底換洗衣服后穿潔凈的工作服進入。許多大豬場都無法避免上級和朋友的檢查和來訪參觀,這就要豬場管理者有科學合理的參觀制度,而且要求參觀者嚴格執行,參觀的順序也要講究科學,一般來說,按產房到保育室的順序參觀,種豬區域一般不參觀。
2.4環境調節
養殖環境必須符合豬的生物學特點。溫度要適合,不可過高或過低,要按不同生理階段,滿足不同的溫度需求;濕度與溫度有密切的協同關系,必須相互適合;有害氣體主要損傷豬只呼吸道黏膜,溶解黏膜水中的鈉離子引發結膜炎、肺炎,造成肺水腫,降低豬體免疫能力,為此,必須注意豬舍的通風換氣。
3.1堅持自繁自養
自繁自養能夠保證場內豬只相對封閉,新病不易引入,而且經過長時間的飼養,對豬只的病史也會心中有數,防治起來比較容易。如有種豬引入,應先在隔離舍由專人飼喂60 d左右,再引入后備舍,與少量經產母豬混合,讓其適應自家場的環境。
3.2堅持全進全出制度
豬舍最好設計成小單元式。將產期接近的母豬(一般是1 w內的預產期)安排于同一產房內,這樣斷奶時一起走,斷奶后幾乎是同期發情,一般3~7 d能發情配種,方便操作和管理。斷奶豬只統一進入保育舍,保育結束后又一起進入育肥舍,以便流水化生產。由于豬只日齡接近,應激小,所以患病也少,即使患病也較為單一,診斷和治療都相對容易。有的豬場為了節約空間,將日齡差異大的豬只混養在一起,造成一些抵抗力和適應力好些的豬帶毒而不發病,一些抵抗力小的豬就極為容易發病,而且病情加重后,可能抵抗力好些的豬也抵抗不住了,使病原和病情都變得復雜。
3.3早期斷奶
這種方法使養豬生產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并擺脫了疾病的困擾。其內容是母豬分娩前按常規進行免疫注射,仔豬出生后吃好初乳,并按程序注射疫苗。10~21 d斷奶,然后在隔離條件下保育飼養。即通常我們說的三點式飼養,空懷待配母豬、妊娠母豬、哺乳母豬飼養在一點,斷奶后的仔豬飼養在一點,生長肥育豬飼養在一點。
3.4引種隔離
引種前必須對引種地進行疫情調查,從無疫區進行引種。引種時做主要疫病的檢疫,確保種豬健康無病,開具健康證明后引入。對運輸車輛做徹底清洗消毒,在運輸過程中,注意防護,避免感染。新引進的種豬,在遠離飼養場的地方應有30 d以上的隔離觀察期,確認健康無病,并逐漸與原有豬群循序接觸,才能合群飼養。
3.5疫苗免疫
疫苗免疫是公認的經濟有效的豬場疫病防控手段之一。優質的疫苗是保證疫苗免疫效果的前提,選擇好的疫苗要從幾方面著手:疫苗口碑(實踐才是檢驗的真理);渠道正規(廠家指定合法的營銷渠道是優質疫苗的來源保障);包裝專業(說明書、合格證等配置齊全,生產許可證、批號、有效期、生產企業及地址等重要信息完整,字跡清晰、印刷精良);密封良好(比如凍干疫苗必須真空才能保證有效,稀釋液注入時不用加壓可自動吸入);性狀合理(固態苗邊緣整齊、色澤鮮亮、質地疏松。液態苗均勻、無雜質、振蕩有響水聲);注射方便(凍干苗可速溶,油劑苗通針性好、用量少)。
有了好的疫苗還要配合適合的免疫程序才能達到應有的免疫效果,為了避免豬只的免疫機能因過度刺激而受損,免疫程序的制定只選擇必要的疫苗免疫即可。推薦免疫疫苗包括:偽狂犬(Bartha-K61株),可滴鼻可注射;支原體肺炎(168株);豬藍耳病活疫苗(JXA1-R株);圓環病毒(WH株);豬瘟(C株細胞源);口蹄疫滅活疫苗;乙型腦炎疫苗;細小病毒疫苗等。
3.6檢測
沒有哪一個免疫程序是固定不變的,豬場要根據當地的流行病調查配合抗體、野毒檢測結果來確定免疫時機及免疫種類,制定適合自家場的免疫程序。
4.1預警機制
豬場要建立以自家場主要負責人為首,各部門參與的預警團隊與響應機制,根據周邊疫情反饋與自家場疫情報告情況,調整預警等級,確保生產安全。
4.2綜合防控
當重大傳染病發生時,要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生產中還要注意這期間人員一定要固定好,不能亂串,隔離時劃定一定的區域,相對安全的豬只移走,將可疑豬只孤立起來,而其他安全的豬只在此期間禁止轉舍。飼喂病豬要有專人飼養,無法專人飼養的情況下要在飼喂完健康豬后再飼喂可疑豬,最后才是病豬,用具一定要分開,使用完后要消毒。對于病豬要及時診斷,標本兼治,對無價值的豬只及時淘汰。
4.3無害化處理
豬場養豬全程死亡率約在10%~15%,對于年出欄1萬頭的豬場來講每年將有1 000多頭,這些死豬是豬場重要的疫病傳染源,如若處理不當會造成病原的擴散與疾病的流行。所以對于病死豬尸體必須采取深埋、化尸、焚燒、煉制、堆肥等方法進行無害化處理,操作時一定要注意人身安全和避免人為散毒。無害化處理不但保護了豬場安全與環境衛生,同時還可化作有機肥料,造福社會。
S828.4
B
1004-5090(2015)02-0015-02
2014-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