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躍雄
(山西省畜牧獸醫學校,山西 太原 030024)
中西醫結合防控母豬無乳癥實例
解躍雄
(山西省畜牧獸醫學校,山西 太原030024)
母豬產后缺乳在生產實踐中屢見不鮮,常常導致仔豬饑餓、衰竭和死亡,給養豬業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其發病原因很多,有管理方面因素、營養方面因素,以及其他疾病因素如乳房炎、熱性病等。然而在生產實踐中所碰到的病例,從諸多因素中很難找見原因,造成了所謂“無原因缺乳或無乳”,給防治造成了一些困難。筆者在臨診實踐中曾對某豬場的無乳癥進行了調查防控,取得了良好效果,現報道如下,以供廣大養殖場(戶)和同行們參考。
太原市某養殖場經常發生母豬產后缺乳現象,給仔豬管理造成諸多困難,而且仔豬成活率直線下降,造成很大經濟損失。在2012年春季有3頭母豬生產,還有將臨產的母豬,但生產母豬又發生無乳,并發生仔豬死亡現象,筆者應邀前去診治。
2.1問診
患病時正值產仔高峰,有3頭母豬生產,還有待產母豬。生產母豬有2頭無乳,其中一窩已經死亡仔豬3頭。
2.2檢查
無乳母豬貌似健康,有一定食欲,但精神欠佳,營養不良,被毛粗亂,乳房有發育,但無乳分泌,體溫、脈搏、呼吸正常。所生仔豬精神不振,有的體溫較高(達39.8℃甚40℃以上);有的體溫下降,結膜發紺,并有3頭已經死亡。
2.3剖檢
剖檢死亡仔豬見血液凝固不良,淋巴結腫大出血,切面呈大理石觀,腎臟表面有針尖大小的出血點,喉頭黏膜、膀胱黏膜也有小點出血,脾臟邊緣有出血性梗死灶。
2.4診斷
根據仔豬臨床癥狀、病理剖檢變化,以及處于春季瘟病高發季節,可初步診斷為仔豬死于豬瘟。根據仔豬的情況,再結合母豬的無乳現象,母豬則有非典型性豬瘟的可能。為了進一步確診,采仔豬病料和母豬血液送檢,通過酶聯免疫吸附試驗和瓊脂擴散試驗均證明母豬和仔豬皆患有豬瘟。
3.1加強豬場的衛生消毒工作
每天清理豬舍,每周進行1次大消毒。豬瘟流行季節則每天消毒1次,連續消毒1 w。
3.2加強免疫接種
按照豬瘟免疫程序,免疫劑量適當加大。母豬在配種前1 w接種豬瘟兔化弱毒疫苗7頭份,仔豬出生后20日齡接種豬瘟兔化弱毒疫苗3.5頭份,1個月后再接種4頭份加強免疫。根據目前的生產情況則對新生仔豬超前免疫,即生后立即注射豬瘟兔化弱毒疫苗2頭份,斷奶后再接種4頭份。
3.3凈化豬場
淘汰無乳母豬,隔離培養新母豬,并做好免疫接種工作。
3.4合理治療
對于生產母豬,產后飼料中添加中草藥:金銀花50 g、黃芩30 g、益母草40 g、柴胡30 g、香附20 g、枳殼30 g,粉碎分3次拌料飼喂,1 d1次。仔豬去益母草、香附,其余藥水煎,給同窩仔豬分別灌服。
采取以上措施,當年待產母豬所生仔豬成活率從過去的50%提高到90%;由于采取了正確的防疫措施和凈化措施,該豬場母豬無乳現象得到了控制;2年后回訪,母豬無乳癥得到了控制,其后再無新病例發生,仔豬成活率也大大提高。
在診治疾病的過程中要透過現象看本質,也就是中國傳統獸醫學的“治病必求其本”。無乳是“標”,而瘟病是“本”,通過綜合措施控制了豬瘟的流行,無乳癥自然治愈。據報道,母豬無乳癥的病因很多,在生產實踐中經常遇到的無原因無乳癥,實際上是沒找到原因,在臨診過程中需要引起注意,尤其是熱性病引起的無乳不可忽視。
S858.28
B
1004-5090(2015)02-0045-01
2014-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