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蘇飛 叢小玲 楊 藝 沈 娟
跨專業選修《急救基本知識與技術》的實訓教學
許蘇飛 叢小玲 楊 藝 沈 娟
目的:提高全民急救意識,使更多的人掌握急救知識與技術。方法:教師通過分析授課學生知識背景,選擇合適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完善實訓教學活動。結果:護理學院的教師順利地在全院非護理專業開展了《急救基本知識與技術》的實訓教學課程。結論: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更好地服務于社會。
跨專業;選修;急救基本知識與技術;實訓教學
《急救基本知識與技術》是我們學院各個專業都開設的跨專業選修課程,該課程的開設是基于當今社會上急癥和各種意外事故的發生有明顯增加的趨勢,若不采取有效的現場急救,就有可能喪失最佳救治的時機,為了順應社會的發展,加強急救教育勢在必行。該課程教學的關鍵是實訓教學,教學任務由護理學院教師承擔,教學活動本不是學生所從事的職業所需,這就更需要教師用“心”去組織教學,把有限的教學時間和內容進行科學的分配,以學生為中心,有目的、有計劃、積極主動地傳授急救知識和技術,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1],指導學生完成實訓教學任務。
1.1 授課學生知識背景 科學分析所授課學生是有相關醫學專業(非護理專業)的還是非醫學專業的學生,教學深淺、難易度不同,如授課的學生是口腔醫學技術專業的學生,他們學了較多的基礎醫學知識,理解力較強,可以在教授較多的急救理論知識基礎上進行急救技術的教學;如授課的學生是會計(衛生財會方向)專業的學生,沒有開設基礎醫學知識課程,理解力差,可以在介紹急救科普知識后進行急救技術的教學。教師要注意教學內容不要超出學生的接受能力,否則就會影響學生學習的興趣。
1.2 選擇合適教學內容 任教老師要進行集體備課,根據學生的學齡高低、專業性質、各個專業給出的授課學時,評估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在充分研究教材的基礎上找出適合學生的理論教學內容和實訓教學內容,教師要熟悉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難點,并要重新組織教學過程,采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使學生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學到必要的急救知識和技術。
2.1 設計情景教學[2]我們護理學院急救課程的教學資源豐富,各種設備齊全,完全可供教師在上跨專業選修《急救基本知識與技術》課程時現場演示和學生操作練習使用,為學生實訓提供了良好的場所。授課前教師選擇適合所授課學生的案例,充分利用學院的教學資源,創設案例模擬情境[3]。授課時教師根據學生原有知識水平和情景的難易介紹訓練項目,使學生對案例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懂得該訓練項目的意義。在教師講解和操作時要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如有愛心、體貼病人、確保操作安全。根據操作難易由教師或學生表演搶救過程,使學生身臨其境,激發學生興趣,充分體現了教學活力,教學效果較好。當然教師和表演的學生要共同探討操作訓練項目,表演的學生課前要先進行訓練,訓練項目也需要教師重新示教,這樣才能達到預定的目標。
2.2 操作練習階段 操作練習是實訓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要分析學生特點,符合學生認知能力,優化操作練習設計,提出操作練習目標;要努力提高學生練習的積極性,使其對學習效果起到一定的能動作用。教師應注意把握學生訓練的全過程,使學生操作技術從生到熟、從熟到巧,這就要求教師教學內容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對較難掌握的操作,可將其分解為單項操作反復練習達到習慣培養、養成習慣,最后把操作連貫起來練習。大多情況下,學生在開始練習時都無從下手,教師要啟迪學生如何去動手練習。根據練習項目,可2人或多人一組互幫互助。在學生練習過程中教師應注意指導學生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環節都要正確與規范。對實訓教學中出現意想不到的問題,應從容不迫、隨機應變。活躍練習室氣氛,可減輕學生壓力,使其輕松上陣[4]。在操作練習中,有的學生學得快,有的笨手笨腳。對某些動手能力差的學生交流應謹慎、巧妙的處理,不可傷到學生。學生練習的熱情高要充分肯定,及時給予學生反饋,贊揚、鼓勵、激勵學生,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和快樂。無論哪類學生,都可看出有想掌握急救知識與技術的愿望,教師應抓住時機引導學生取長補短,只要學生肯下功夫,教師肯動腦筋,就不難使學生達到學習目標。練習時間長短和練習次數多少取決于練習項目和學生的接受能力,最后讓學生很有信心地進入情景,在模擬人或角色扮演者身上進行綜合訓練,使學生在現場救護中真正能運用知識和技術進行急救工作。
3.1 提高教師素質 教師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要有豐富的急救知識和精悍的急救技術,嚴謹的治學態度,豐富實訓教學經驗,隨著醫學的發展要不斷補充學術養料,更新知識結構,教學中發揮教師的創造力。授課時精神飽滿、心情愉快、操作層次清楚、語言要幽默、環境要寬松,鼓勵欣賞學生,縮短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有一定的人格魅力[5],讓學生因喜歡授課教師而熱愛這門課程。教師在輔導學生的同時,也是自身教學能力提高的過程。實訓教學在操作練習時往往是主帶教師和副帶教師少學生多,學生動手操作能力沒有護理班學生強,更需要教師有愛心、有耐心、有奉獻精神。
3.2 實訓教學效果 由于我們學院各個專業都安排了《急救基本知識與技術》選修課,學生人數較多,目前最多的一批約500多人,實訓課時又較多,為了滿足訓練要求,任課老師們將實訓課錯開安排,以確保實訓教室的使用,保證了實訓教學的質量。任課教師定期召開學生座談會,學生們都認為這門課的開設很有必要,興趣較高,學生的反應是對我們教師辛勤勞動的肯定。學生學習和練習的效果是肯定的,如心肺復蘇一定要進行操作考核,確保每個學生都能掌握該操作,在成績面前也要讓學生知道雖然在模擬人身上或學生身上演示成功,但在現場救護時會出現差異,感覺完全不一樣,在緊急狀況下,要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甚至要利用知識和技術的遷移來處理問題[6]。
跨專業選修《急救基本知識與技術》課程在我們學院已從摸索階段正走向正規,任課教師在幾年的教學中積累了一定的實訓教學經驗,出現的問題也隨著領導重視、教師努力而逐步得到解決。《急救基本知識與技術》課程的開設非常必要,這不但使學生掌握急救知識和技術,這些學生畢業后可能還會帶動他人學習一些急救知識和技術,可讓更多的人來掌握現場救護,真正達到了急救知識和技術普及的目的。為了這門課程更有生命力,我們還要在有效教學和有效學習方面尋找努力方向[7]。
[1] 馬曉莉,李斌斌.院前急救護理管理[J].吉林醫學,2010,31(15):110-111.
[2] 費素定,王小麗,徐金梅.急重癥護理實踐課情景模擬教學的設計與實施[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6):589-591.
[3] 魏薇萍,張妮娜,王飛燕,等.情景教學法在急診臨床護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6):85-87.
[4] 袁錦玉.探究愉快教學法在遺傳與優生學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2,30(3):47-48.
[5] 王 靜.用教師的人格魅力征服學生[J].教書育人,2014(7):43.
[6] 戴麗學,胡菊妹,葉家薇,等.運用家用靠背椅快速轉運社區病人的體會[J].護士進修雜志,2014,29(10):938-939.
[7] 楊 勇.有效教學與有效學習的方法和路徑[J].課程·教材·教法,2014,34(3):20-25.
(本文編輯 崔蘭英)
10.3969/j.issn.1672-9676.2015.09.052
215009 蘇州市 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護理學院外科教研室
許蘇飛:女,本科,副教授
2014-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