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韜
《武媚娘傳奇》“剪胸門”事件成因及對策研究
劉文韜
近年來,我國廣播電視節目的形式越來越多樣,內容越來越豐富,但與此同時也出現了一些低俗化和娛樂化過于嚴重的問題。本文以《武媚娘傳奇》“剪胸門”事件為例,分析事件成因及對策,認為作為電視劇的制作與播出方,應在題材與內容上下功夫;主管部門則應該明確細化相關規定,公開透明地對電視劇進行分類規范;觀眾則應提升審美情趣,推廣大眾藝術教育與文藝批評。
《武媚娘傳奇》;“剪胸門”;低俗;公共領域
[作 者]劉文韜,重慶大學。
湖南衛視播出的電視劇《武媚娘傳奇》被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緊急叫停并責令修改,重新開播后,劇中女演員脖子以下的位置被剪去,部分近景鏡頭中人物變成了“大頭貼”,這一事件被稱為“剪胸門”。裁剪后的《武媚娘傳奇》一出,首先出來表態的是廣大網民。有譏諷畫面剪裁拙劣的,“上到愛妃下到宮女,全部從脖子開切,全變成了大頭娃娃”;也有發散思維,舉一反三的,“這是一個連胸都害怕的年代,以后都不要播跳水游水的節目了!尺度更大”!隨后,國內的媒體也紛紛進行了報道,進一步擴展了事件的影響力。然而,由于當事方之一的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并沒有對事件做出正式回應,媒體對事件的報道也停留在對網絡輿情的報道和一些評論性文章上。專業界人士也對這部電視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專家考證,雖然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開放的朝代,但大尺度服裝其實不是唐朝風格,武媚娘那個年代領口還沒低到酥胸半露的地步。”
此次“剪胸門”事件在國內引起如此大的波瀾,與這部電視劇在開播之前通過宣傳策略收獲的大量關注是分不開的。在電視劇被裁減過后,廣電總局的管理方式又在微信、微博等多個社交平臺上被反復傳播,配上極具喜劇效果的裁剪前后對比圖,事件影響因其話題性和娛樂性進一步擴散。
為何《武媚娘傳奇》遭刪減事件引起了如此廣泛的關注與爭議,甚至引起了眾多境外主流媒體的興趣呢?首先,從電視劇本身的內容進行分析。《武媚娘傳奇》作為一部宮斗劇,其最具爭議性之處就在于滿屏幕勒出來的“事業線”。此種情形,在近年的中國電影電視市場內,較為出名的只有《滿城盡帶黃金甲》(下簡稱《黃金甲》)。或許有人會問,為什么《武媚娘傳奇》遭到了剪輯,而《黃金甲》就沒事?前者身為八點黃金檔的電視劇,在公共平臺上播出,面向的是全年齡受眾,并且播放周期較長;后者則是在影院播出,有著電影票和場所限制的門檻,無形中分流了許多不愿意看的觀眾。從這層意義上看,同樣具有“擦邊球”嫌疑的內容,若進入不同的公共領域,所造成的影響與傳播效果也是不同的。何謂公共領域?系統化“公共領域”概念的德國學者尤根·哈貝馬斯是這樣進行規范性界定的:
“所謂公共領域,我們首先意指我們的社會生活的一個領域,在這個領域中,像公共意見這樣的事務能夠形成。公共領域原則上向所有公民開放。公共領域的一部由各種對話構成,在這些對話中,作為私人的人們來到一起,形成公眾……當他們在非強制的情況下處理普遍利益問題時,公民們作為一個群體來行動;因此,這種行動具有這樣的保障,即他們可以自由地集合和組合,可以自由地表達和公開她們的意見……”①尤根·哈貝馬斯(著)、汪暉(譯):《公共領域(1964)》,選自汪暉、陳燕谷主編《文化與公共性》,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年,第125頁。
任何接觸大眾傳媒影響的受眾,都潛在成為參與政治、社會、文化事務爭論的公眾。在這一過程中,大眾傳媒所構建起的公共領域,有利于將“民眾”進一步塑造為“公民”,為共同關心的公眾事務發聲。上面提到,《黃金甲》面向的是有限的受眾群體,買票到電影院觀影的受眾已經有了相應的期許和充分的心理準備,對暴露性畫面的藝術價值有了較為明確、統一的判斷。《武媚娘傳奇》則不同,電視的受眾覆蓋率遠遠高于電影院,觀看門檻也低得多。在這一公共領域內的人群數量更為龐大,組成更為復雜,意見也就更為多元。相對來說,電影通過屏幕提供了一個廣闊的社會空間和舞臺,使參與政治、經濟、文化活動或試圖傳遞特定意圖的主題有了一個表演場地,“電影自身多重的本質決定了我們對它的認識必然要采取這樣一種多元化的思維方式”①賈磊磊:《鐫刻電影的精神——關于電影學的范式及命題》,選自陳犀禾主編《當代電影理論新走向》,文化藝術出版社,2005年,第52頁。。電影尚且如此,面對全國各地無數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地區、不同教育文化程度、不同審美情趣的觀眾,電視劇要做到讓每個人都滿意,恐怕也難以實現。
1988年12月27日,新聞出版總署的《關于認定淫穢及色情出版物的暫行規定》,是指導新聞出版領域認定淫穢色情出版物的行政法規。該規定比較全面、系統地定義了淫穢和色情出版物。其中的第2條規定:
淫穢出版物是指在整體上宣揚淫穢行為,具有下列內容之一,挑動人們的性欲,足以導致普通人腐化墮落,而又沒有藝術價值或者科學價值的出版物。這些出版物的類型包含有:
⒈淫褻性地具體描寫性行為、性交及其心理感受;
⒉公然宣揚色情淫蕩形象;
……
1至7項規定的內容,對普通人特別是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有毒害,而缺乏藝術價值或者科學價值的出版物。
而1997年刑法,也在其第367條,對淫穢物品進行了定義。該條規定:
“本法所稱淫穢物品,是指具體描繪性行為……包含有色情內容的有藝術價值的文學、藝術作品不視為淫穢物品。”
那么問題隨之而來:《武媚娘傳奇》的露胸鏡頭,到底是“整體上不淫穢”但“公然宣揚色情淫穢形象”并“對普通人特別是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有毒害”,還是“包含有色情內容有藝術價值的文學、藝術作品”?從法律上來看,似乎也很難給出一個明確的界定,于是這種模棱兩可的結果是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干脆“一刀切”。
如上所述,《武媚娘傳奇》停播又復播后出現的裁剪風波,應該思考各方所面臨的責任與挑戰。就電視劇的制作與播出方來說,存在題材與內容把握的兩方面問題。從題材上來說,進行題材上的創新性挖掘,尋找人們不熟悉卻又想去了解的故事,才能既叫好又叫座。從內容方面來看,對于電視劇的制作與播出,應盡量避免具有爭議性的“擦邊球”內容出現,不能僅僅為了撈一筆收入而隨心所欲,傷害了整個行業的健康成長。
作為電視劇的制作與播出方,首先應該明白,作為文化產品的生產者,不應只一味迎合消費者的欲望與需求。在人的本性驅動下,完全跟隨市場的要求進行生產,只能是淪為娛樂至死與低俗橫行。《武媚娘傳奇》游走在藝術與色情的邊緣上,打“擦邊球”,存有僥幸心理,不僅到后來遭到刪減,影響了自身收視率,也對社會文化風氣造成了一定不良影響。電視文化市場的發展應當以此為戒,不打“擦邊球”,在迎合消費市場的同時保持自己獨立的藝術心態與藝術底線。
對于主管部門來說,對于電視劇播出的管理也應更加科學化、制度化。只有按照科學合理的評價標準,公正公開透明地對電視劇進行分類與規范,才能把積極健康又富有創新生命的節目帶給廣大觀眾。“適度、有效的政府規制能保護和培育媒體的社會責任感,規范、促進其在符合公共利益的軌道上運行。”②張春華:《傳媒體制、媒體社會責任與公共利益——基于美國廣播電視體制變遷的反思》,《國際新聞界》,2011年第3期,第59頁。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應盡快將此前作為審查標準的各項細則公開透明化,并征集社會意見,將標準進一步完善、細化,從根本上改變目前粗糙、隨意的管理模式,才是杜絕此類問題再度出現的長久之計。
對于作為受眾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提升自身思想境界,關注我國電視劇行業的發展,學會不盲從、不盲信,對于事件能有自己的認識與判斷。素質的提升還是要依靠教育和文藝批評的方式來實現。一方面,推廣美學與藝術教育,提升受眾的欣賞水平;另一方面,通過大眾傳媒上的文藝批評,培養受眾獨立思考和判斷能力,在魚目混珠的文化市場中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欣賞真正具有價值的文藝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