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鐵章 王海兵
(江蘇省鹽城市第一中學,江蘇 鹽城 224001)
高中物理學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策略
李鐵章王海兵
(江蘇省鹽城市第一中學,江蘇鹽城224001)
摘要:學案導學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已普遍應用,本文總結了目前高中物理教學中學案編寫、使用存在的問題,探討如何解決物理學案教學問題的策略,以進一步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高中物理;學案教學;問題;解決策略
《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關于物理課程的基本理念明確提出“注重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養”,通過評價,“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發展”,并且明確提出“學習科學探究方法,發展自主學習能力,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的課程目標.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使用學案,就是要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其能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更好開展合作探究,成為學習的主人,進而全面提升學科思維能力.但是目前高中物理課堂中,學案的導學作用沒有得到充分體現,不能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甚至有些學案演變為課后作業的載體,反而增加了學生學習負擔.
1高中物理學案教學現象掃描
1.1學案編寫“習題化”
部分教師錯誤認為學案就是習題,編寫時將學案“習題化”,學案變成了習題的堆砌.這樣的學案勢必會讓學生課前無所適從,無法起到導學的作用;課后變成又一本“習題集”,變相加重學生的負擔.
學案應是學生學習的指導方案,是學生預習學習內容、生成知識的重要指導工具.因此在編寫時應該著眼于培養學生自主能力,重視問題探究過程指導,應該成為學生學法指導和實踐的平臺.
1.2課堂作用“教材化”
有了學案,部分教師課堂教學時完全依賴學案,甚至連教材都不再帶入課堂,將課堂從“用教材教”變成了教“學案”.這種拿起學案丟下課本的方法完全是本末倒置,它完全割裂了學生知識構建和探究的過程.學案應該是指導學生用好課本資源,從課本中獲取知識,構建知識網絡,形成能力,學案理應成為教會學生閱讀、獲取知識的工具和資源,是物理學習的又一素材.
1.3教學呈現“問題化”
部分學案設計的問題過于簡單,停留在表面,缺乏思考的力度、深度和廣度.大量問題為沒有章法的堆砌,是“滿堂問”的變式,從而導致學案教學“問題化”.
毫無疑問,問題是導學的核心.沒有問題,也就沒有學習.學生的認知過程總是以問題為主線,問題引領學生思維,在問題生成和解決過程中,形成更深的認知體驗.由此可見問題的設計是關鍵.學案中應該根據學情精心設計有思維力度和深度的問題,挖掘學生內在潛能,不斷提高學生的思維層次.同時可以預留部分問題給學生提出,因為發現問題遠比解決問題重要,更能體現學生思維水平,也能最大限度發揮學案的導學價值.
1.4方案設計“整齊化”
一些學案設計時忽視學習主體的層次差異,沒有體現分層要求,更多的是“整齊劃一”,不能實現不同層次學生的全面發展.學案教學面對個性差異明顯的學生,應該結合學情,實施分層教學.編寫時應該針對不同目標要求,設計層次鮮明、符合各個層次學生認知規律的學習方案,讓優秀學生能從學案的提升中感到滿足,一般學生能從學案中受到激勵,學困生也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1.5思維模式“程式化”
使用學案教學時,部分教師缺乏變通,過分拘泥于既有的設計,完全按照學案預設的要求和內容展開教學,不能根據學生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具體情況靈活改變,動態生成.其實這也是缺乏教學智慧的體現.僵化的教學模式既束縛了學生的思維,又喪失了教學靈活性,長此以往,勢必影響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
其實,學案僅是一種合理預設,并非不能改變.應該根據課堂教學效果、學生學情變化、教師個人風格等合理改變,應以服務課堂、服務學生為出發點,讓學案在生成中成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重要載體.學案教學中強調精心的預設,更期待精彩的生成.
1.6教師主導“虛設化”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大多不敢放手,成為課堂主角,學生則被“邊緣化”,是聽眾.在學案教學中,部分教師則又完全放棄自身的作用,在課堂中完全“隱身”,地位“虛設”.面對學生的問題,用簡單的詞語如“好”、“不錯”、“有創意”等進行評價,以為能體現學生主體地位,將課堂還給學生.
其實,學案教學是指以學案為載體,以導學為方法,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教師的指導為線,師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教學模式.教師應成為課堂教學的主導,是課堂的“總導演”,應該起到組織和引領作用.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好學案,研究“如何導”,怎樣導好.只有通過高效的導學,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分析解決問題,在探索中加深對知識的深化理解,在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互中拓展思路,才能真正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解決物理學案教學中存在問題的策略
2.1注意學法指導
學案教學關鍵在于學法指導,目標是讓學生學會學習.教學中,教師應該變“教”為導,借助學案,深入學生,指導學法.因此在課前將學案發給學生,不能一發了之,而應該正確指導學生合理使用好學案,教會學生預習的方法,怎樣在預習中發現問題,提出質疑,然后帶著問題走進課堂.只有讓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同時逐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才能讓學生的學習活動貫穿整個課堂.
2.2關注分層遞進
“遞進是學習和發展的主要過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物理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實踐中,按照“最近發展區”理論,把獲得某種知識所需要時間和認知發展水平大體相當的學生進行歸類分層,并確定與各層次學生的實際可能相協調的、分層遞進的教學目標,實施分層遞進教學以提高教學效益.這里“分層”是為了確保教學與各層次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相適應,“遞進”則是不斷把最近發展區變為現有發展水平,從而使學生的認知水平通過教學活動不斷向前推進.特別是作業的設計,對于同一教學內容,可針對基礎題、能力題、提高題、拓展題等分層次進行練習,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2.3注重動態生成
課堂要想不斷有動態生成的精彩,需要民主、和諧的氛圍,需要創設學習興趣點,不斷激發學生的智慧;需要積極搭建平臺,預留個性張揚的空間;需要不斷地肯定和適時的激勵,激發學生敢于質疑的勇氣和信心.只有在開放的環境中,學生才可能有更多自主思考的時間,從而暴露出自己的問題.這樣,教師才能準確定位,生成符合學生認知的、在學生最近發展區的有效問題,開始高效課堂教學.這樣的課堂需要一份有高質量預設的學案,需要根據學生學習情況精心預設,力求學案形式新穎,更好的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同時,在課堂教學中,也需要教師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有足夠的耐心和方法設計有效的師生、生生互動,讓學生在教師引導、同伴互助中實現對知識的理解、掌握,實現學習能力的提升.
2.4有序組織活動
學生的學習不是被動的接納過程,而是一個以已有知識、經驗、態度等為基礎的主動的建構過程.這就要求老師不能滿足于傳統意義上的傳授,更要想方設法,喚醒、激活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巧設問題情境,理論聯系實際,逐步培養學生將理論知識應用于生產、生活實際的能力.使學生在主動參與中得到發展.因此,學案要以全體學生為核心,以“主體”的“自動”為前提,創設生動、有序的課堂活動,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興趣.
2.5確保及時批改

學案使用過程中,不能發了不管,課堂另起爐灶.應該在學生預習后及時收集起來,認真批閱,匯總學生預習情況.這也是了解學情的一個重要方法,是學案教學必不可少的環節.同時在課堂教學后還應該再次收集批改,通過這次批改檢查學生糾錯和學案完善情況,了解學生在預習過程中是否已經解決發現的問題.學案必須做到有發有收,有收必批,有批必糾.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案使用的有效性,切實提高學案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3結語
高中物理學案教學是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舉措,在具體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充分做好預設,創新學案編寫形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以更加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積極高效的思考;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根據課堂教學實際情形,因勢利導,收放有度,使高中物理課堂成為更加高效的課堂,使學生科學素養得到全面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實驗)[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郭衛強.以生成問題為切入點提高物理教學有效性[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