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編號:1672 - 500X (2015) 03 - 0046 - 05
收稿日期:2015-08-14
作者簡介:顧青(1985-),女,漢族,江蘇鹽城人,碩士研究生,現從事染整新技術研究。
前言
兒童不具有完全的自我保護能力,因此兒童服裝有其特殊性,必須嚴格遵守相關的標準和要求。目前我國兒童服裝市場上產品結構不盡合理,質量參差不齊,國內對兒童服裝的安全性尚未形成廣泛的認知,在阻燃性等方面更是接近空白,而國際上對兒童服裝質量以及安全方面的要求歷來都很嚴格,再加上發達國家的貿易壁壘,市場準入條件不斷提高,我國服裝達不到國際上的標準,出口不斷遭遇挑戰,我國雖是傳統的服裝出口大國,但不是服裝出口強國,導致涉及出口不達標的召回事件屢見不鮮,發生一系列的召回事件。此外第三世界發展中國家人工成本以及物料等方面的優勢日益凸顯,服裝行業飛速發展,產量穩步上升,這些原因使我國服裝市場受到較大的沖擊。
對此我國服裝業應提升整體技術水平,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服裝行業的質量體系和法律法規,接軌國際市場童裝質量要求,以應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 [ 1 ]。
1 兒童服裝的安全隱患
1. 1 機械安全風險
小物件作為服裝連接和裝飾說明作用,在外觀上往往能博得家長以及兒童的青睞,現在越來越多的童裝上加入此類物件,但往往類似紐扣、珠片、配飾、珠子、帽子和頸部的拉帶等小部件存在潛在的機械安全危害,包括摔倒、哽塞、嘔吐、窒息死亡、勒死、纏絆、裂傷和血液循環受阻等,嚴重威脅兒童的生命安全 [ 2 ]。有些小部件例如紐扣、珠子容易脫落,被兒童放入口中,可能造成窒息等危險;珠片有可觸及性銳利邊緣或銳利尖端,會使兒童受傷;抽繩拉帶可能會纏繞手指脖子,而發生血液循環以及窒息危害等等。
1. 2 有害化學物質風險
甲醛、禁用偶氮染料、增塑劑、重金屬、氯苯酚、抗菌整理劑、阻燃整理劑等,這些化學品通常殘留在服裝中,具有致癌、致誘變、致生殖毒性、生物積累性等。比如禁用的偶氮染料可分解出致癌芳香胺;甲醛主要存在于染料、固色劑以及一些后整理助劑中;重金屬則會在人體中發生累積,造成慢性中毒等等。這些殘留的化學品會引發致癌以及人體臟器的破壞,尤其是兒童正處于生長發育階段,對外界的抵抗防御能力比較薄弱,帶來的傷害更是不可預計,嚴重危害到兒童的正常發育。
1. 3 阻燃安全風險
調查發現,在選購童裝時很少有家長關注童裝安全性,尤其不關注童裝的阻燃性。兒童服裝不可經過任何防火或阻延燃燒處理,加入阻燃劑會對嬰幼兒及兒童健康產生危害,因此在童裝尤其是睡衣面料選擇上,大多考慮使用阻燃面料,原因在于兒童在遇到火災等情況時缺乏自救能力,一般的面料燃燒速度過快或燃燒后產生焙融易導致兒童燒傷、燙傷,甚至危及生命。阻燃隔熱面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保護作用,為躲避燒傷和逃生爭取更多的時間。
1. 4 微生物安全風險
兒童的肌膚嬌嫩,尤其是嬰兒的肌膚,嬰幼兒及兒童服裝應該盡量選擇無污染的面料為主,兒童對外界的抵抗力相對比較薄弱,屬于流感高發人群,且細菌的傳播會導致發生交叉感染,引起兒童過敏、肺炎、心肌炎等多種并發癥,對兒童的健康具有重大的危害。
此外衣服上的食物污漬、人體分泌的汗液以及皮脂為細菌提供了大量的養分,成為細菌繁殖的主要來源。兒童衣服上隱藏的細菌主要有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肺炎鏈球菌等等,因此兒童的服裝一定要保持干凈整潔。
2 造成童裝質量安全隱患的原因分析及措施
2. 1 來樣風險評估的缺乏
風險評估是對評估對象所面臨的威脅、存在的弱點、造成的影響,以及三者綜合作用而帶來風險的可能性的評估。
服裝加工廠對兒童服裝的來樣缺少開發階段和產前階段的風險評估,設計不合理是兒童服裝最大的質量隱患,在歐美國家,只要在合理可預見使用過程中,消費品對人體產生了危害或傷害事故的發生,該消費品就必須被召回。所以生產企業制造的產品如果僅僅滿足客戶要求,而不了解出口國家的法律法規和標準要求,出口產品會存在一定風險 [ 3 ]。
風險評估的流程應符合相關的市場及客戶要求,以規避兒童危險事故為主要原則和依據做出相應的評估,服裝加工企業應聯合客戶進行品質、技術方面、安全方面、檢驗等流程按照相關的標準及要求進行評估,并對評估范圍、評估結果、后續的改進措施、實施計劃以及結果進行跟進,切實保證在實際服裝生產中能夠有效地避免這些風險,更好地應對技術壁壘,促進企業出口服裝可持續發展。
中國出口歐盟兒童服裝召回案例中缺陷主要分為以下幾類:繩帶、禁用化學品(偶氮染料、甲醛、鉛、鎳、PVC增塑劑)、小物件等。其中抽繩所引起安全召回占主要因素,約為80%以上。抽繩設計的不合理造成的機械性損傷不小于有害物質對人體的危害。
對此服裝加工企業應組織相應的人員進行相關培訓,建立以風險管理為中心環節的質量安全監管制度,學習相關的行業標準,建立應急備案措施,搜集相關的兒童服裝安全性方面的案例進行分析,研究、總結,并從中吸取經驗,避免此類風險的再次發生,做到對質量安全問題早發現,早處置 [ 4 - 6 ]。
2. 2 物料品質管控不足
童裝生產企業質量意識薄弱以及缺乏對物料的品質管控,對物料的選用通常價格因素占主導地位,而價格低廉的物料在質量和品質上往往都得不到保證。且相對機械性安全、化學品安全比較難以控制,控制成本也比較高,如果企業為了降低成本而選用價格低廉的物料,忽略檢測以及質量管控環節,肯定難以通過相關機構的嚴格審查,最終傷害的還是企業本身。因此服裝企業不僅僅要在童裝加工方面把好關,而且對物料也要嚴格做好質量把控,對原材料采購和選用進行控制,以防止服裝質量安全環保問題產生為主線,把風險降至最低 [ 7 ]。
對理化性能檢測過程中,尤其是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甲醛含量、pH值、耐汗漬色牢度、耐水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耐唾液色牢度、縫紉強力(紐扣、衣帶)和面料里料纖維成分等一定要符合出口的相關標準,不可存在僥幸心理,盡可能的規避風險 [ 8 ]。
如紡織品中如果存在過量甲醛,會隨著衣服的穿著過程逐漸釋放,對人體產生危害,特別是容易刺激嬰幼兒的皮膚和呼吸道,并引發各種炎癥。《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規定,嬰幼兒穿著的紡織品或童裝,有毒化學物質甲醛的含量應低于20 mg/kg,直接接觸皮膚產品甲醛含量≤75 mg/kg,非接觸皮膚類≤300 mg/kg。
童裝pH值偏高或偏低,引起皮膚瘙癢、皮炎等疾病。標準規定直接接觸皮膚的產品pH值在4. 0 ~ 7. 5范圍內,非直接接觸皮膚的產品pH值在4. 0 ~ 9. 0范圍內,低于4. 0面料偏酸性,導致服裝在貯存的過程中易損壞,高于7. 5 (9. 0)呈堿性,細菌、病菌繁殖生長快,對人體造成不適等等。
加強對物料品質管控,從企業原輔料控制、產品設計審查、安全生產、生產管理、資質考察、產品外發評價、企業質量控制與管理等進行系統評估,并對相應的企業進行指導,以保證服裝的安全性。
當今經濟快速發展,只有過硬的質量才能立于不敗之地。好的產品將直接決定家長們對于童裝品牌的購買和信任。而召回事件也在時刻提醒著服裝企業,產品的品質是客戶最終的選擇導向,只有過硬的質量才是企業的立身之本,服裝生產企業要樹立正確的質量觀念。
2. 3 缺少相關法規體系支撐
服裝行業的標準體系還不夠健全和完善。目前國內在對服裝消費品進行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和監督抽查時,主要通過主觀意識對存在的安全風險進行定級,即便是對同一件產品進行風險評定時,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結果,同時使用同一種風險評估的方法,也可能得到不同的結論。我國紡織服裝中的現狀,對于嬰幼兒產品的適用標準能夠勉強兼顧到,但還是不全面,而對于兒童服裝則很少顧及到,這方面與歐洲等國家還存在巨大的差異,因此容易導致出口兒童服裝被召回的后果 [ 9 ]。
比如阻燃性能方面,大多數國家特別是美國是以技術法規形式要求的。16 CFR Part 1615《兒童睡衣(0 - 6X)可燃性標準》及16 CFR Part 1616《兒童睡衣(7 - 14)可燃性標準》針對兒童睡衣,要求兒童織物經垂直法實驗后,平均毀損長度不超過17. 8 cm,單個試樣不超過25. 4 cm。而在我國服裝方面FZ/T8001 - 2007要求用45°進行測試,其中無絨不小于3. 5 s,有絨不小于7 s。
歐盟生態紡織品標準Oeko - TexStandard100中,詳細規定了紡織品中各類有毒有害物質的限量要求;歐盟94/27/EC、EN1811、EN12472等法規,還對服飾中一些飾件及裝飾帶中的鎳及其化合物予以限定,要求直接或長期與皮膚接觸的金屬制品,鎳釋放量低于0. 5μg/cm 2·周(模擬兩年的穿戴時間)。
對此我國服裝業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童裝質量安全風險評估機制,建立相關的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平臺,與國際標準接軌,有了這個風向標,有利于評估結論的穩定和精確,有利于提高產品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對服裝企業起到最大程度的推動和保護作用。
近年來頒布了一系列關于兒童服裝(包括嬰幼兒服裝)安全技術標準,特別是GB/T 22702 - 2008《兒童上衣拉帶安全規格》、GB/T 22705 - 2008《童裝繩索和拉帶安全要求》及FZ/T 81014 - 2008《嬰幼兒服裝》等一系列標準的出臺,為童裝企業的生產提出了安全技術要求,也給政府部門的監管提供了依據。
2. 4 消費者對童裝安全意識相對薄弱
隨著國民經濟生活水平的提高,兒童服裝在款式上也逐漸追求時尚,消費者的觀念也跟著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但是由于我國服裝生產企業以及消費群體質量的參差不齊,部分消費者在選購童裝時全憑面料的手感,看價格、看牌子、挑款式,在選擇童裝的時候缺乏安全意識 [ 10 ]。
對此家長在選擇購買兒童服裝的時候首先應該考慮穿著的舒適安全性,要把設計簡單、面料柔軟作為首選。
2. 4. 1 面料
天然纖維主要包括棉、毛、絲、麻。從兒童服裝的舒適度以及經濟性方面考慮,棉質地是最佳的選擇。棉在吸濕排汗方面功能最好,并且棉質地柔軟,穿著舒適,容易洗滌,無刺激。
2. 4. 2 顏色
對于兒童來說,顏色以柔和的淺色為宜,顏色盡量要單一。一般顏色較深的面料色牢度較差,且容易掉色,較淺的面料色牢度較好,不易褪色,也不易沾色,染料危害的風險也相對比較低,往往顏色越鮮艷越深,有害物質也越多。
2. 4. 3 主洗標
正規的童裝都應標明服裝生產企業、地址、品名、型號、成分含量等等,如果童裝缺乏這些相關的信息標識,或者無法確定來源的盡量不要購買。注意吊牌標簽上的標簽信息,對于嬰幼兒服裝必須標注A類。此外家長不能因為孩子成長速度快而選擇大一號的衣服,這樣會導致選擇的衣服錯過國家標準,對孩子的身體會帶來一定的損傷。
2. 4. 4 細節
盡量避免衣服上繩、帶、紐扣等小部件以及設計較為繁瑣的服裝,查看童裝的紐扣、拉鏈等小部件是否牢固、拉帶是否過長、尤其是風帽和頸部的拉帶不可有自由末端,主要部位的車縫線是否平服順直。優先選擇塑料拉鏈,避免金屬拉鏈的使用,因為金屬拉鏈表面的表層容易脫落,會影響兒童的健康.
購買衣服時還需要注意衣服上線頭線圈,如果有回來要修剪掉,否則容易纏住兒童的手指、腳趾而造成傷害。
2. 4. 5 氣味
查看服裝是否有異味,如果有特殊氣味則很有可能存在某些藥劑殘留。在挑選服裝的時候盡量避免有氣味尤其是刺激性氣味的衣物。
2. 4. 6 清洗
避免選擇具有免燙防皺處理過的服裝,這類服裝通常是經甲醛處理,此外涂料印花以及顏色較深的衣服往往甲醛含量也較高,在選購衣服時應該盡量避免。對新的童衣買回來后,最好是清洗晾曬再穿,由于甲醛易溶于水,基本上洗一次就能洗去游離甲醛、殘留染料。同時兒童服裝嚴禁干洗,因為殘留的干洗劑對兒童皮膚也是有刺激的。
對于兒童的日常衣物要采取科學的洗衣除菌方式,做到勤洗勤換衣物,就能有效減少衣物上的細菌,洗完衣服之后要盡量在通風干燥以及陽光充足的地方晾曬,避免潮濕的環境讓細菌再次滋生。
3 結論
目前童裝安全隱患主要涉及機械、有害化學物質、阻燃、微生物等方面,而導致這些問題的原因主要是服裝生產企業對來樣缺乏安全性風險評估,品質管控薄弱和缺乏質量意識,相關的國家標準體系還不夠完善,消費者的安全意識還比較弱。對此要降低兒童安全事件的發生,消費者在選購童裝時也要提高安全風險意識,服裝生產企業要做好安全風險評估,嚴格把控物料的品質,提高質量安全意識,服裝行業要不斷健全和完善相關的標準,盡快與國際接軌,做好風向標,維護中國產品的質量,努力在國際上贏得口碑和信譽。